李文森 楊季 康明春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qū)人民醫(yī)院,云南普洱 665000)
視可尼喉鏡“光斑法”氣管插管的效果觀察
李文森 楊季 康明春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qū)人民醫(yī)院,云南普洱 665000)
目的研究視可尼喉鏡“光斑法”氣管插管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抽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入院,需接受全麻手術的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每組49例,研究組手術中使用視可尼喉鏡插管,對照組使用普通喉鏡插管。兩組患者均進行靜脈全麻,記錄插管所用時間、插管次數(shù)和不良反應,并作對比分析。結果對比兩組患者不同插管方法所用時間,研究組用時12.1±4.4s,對照組用時23.4±9.6s,研究組明顯用時短于對照組,時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不同插管方法的成功率,研究組第一次成功31例,成功率63.3%,第二次成功17例,成功率34.7%,研究組總的成功率98.0%;對照組第一次成功22例,成功率44.9%,第二次成功14例,成功率28.6%,對照組總的成功率73.5%,研究組的各次成功率和總成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根據(jù)手術記錄,兩組接受不同插管后,研究組出現(xiàn)1例不良反應,患者咽喉疼痛,插管失敗,不良反應率2.0%;對照組出現(xiàn)13例不良反應,6例聲音嘶啞,7例咽喉疼痛,插管失敗,不良反應率26.5%。可見,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有意義(P<0.05)。結論在全麻手術中,使用視可尼喉鏡“光斑法”氣管插管解決患者呼吸困難,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很高,不良反應少,臨床效果好,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視可尼喉鏡;光斑法;氣管插管;應用效果
氣管插管困難,是全麻手術時導致死亡的嚴重威脅因素[1]。有研究顯示,使用視可尼喉鏡“光斑法”氣管插管成功率高,本文研究后,報道如下:
1.1基本資料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筆者所在醫(yī)院的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9例,兩組患者均需進行全麻手術,氣管插管輔助呼吸。
研究組中,男性23例,女性26例;年齡34-78歲,平均年齡(56±11)歲;骨折手術16例,甲狀腺手術19例,腹部手術11例。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齡33-79歲,平均年齡(51±13)歲;骨折手術10例,甲狀腺手術25例,腹部手術14例。
兩組患者術前心肺功能良好,沒有心腦血管疾病,血壓平穩(wěn),符合全麻手術標志。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手術等因素,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1.2插管方法
1.2.1 視可尼喉鏡“光斑法”氣管插管用美國ShikaniOptical Stylet喉鏡,研究組患者術中保持平臥位,操作人員站立于患者頭部左側,常用右手握緊視可尼喉鏡,左手提起患者下頜,打開光源,喉鏡帶有氣管導管沿左口角,緊貼舌背面,輕輕旋轉喉鏡進入,左下頜出現(xiàn)片狀光斑后,轉正喉鏡同時尋找聲門,輕輕往前滑動通過聲門后可在環(huán)狀軟骨下看到環(huán)形光斑,松開氣管導管固定器,判斷是否插管成功,固定氣管導管。
1.2.2 普通喉鏡氣管插管對照組患者采用同上的氣管插管方法,把視可尼喉鏡換為普通喉鏡,其他步驟和檢測方法不變。
1.3觀察指標
待兩組患者全麻后,進行氣管插管,以保證體內(nèi)供氧。記錄兩組不同插管方法所用時間,插管成功所用次數(shù)以及插管后有無不良反應產(chǎn)生。
判斷插管是否成功,連接氣囊充氣后,觀察兩胸廓起伏是否對稱,聽診兩肺呼吸音是否一致。如果第一次插管失敗,第二次要換操作人員。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統(tǒng)計分析所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插管所用時間比較
對比兩組患者各49例不同插管方法用時間,研究組用時12.1±4.4s,對照組用時23.4±9.6s,研究組明顯用時短于對照組,時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插管成功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插管方法成功率[n(%)]
2.3實驗組和對照組插管后不良反應統(tǒng)計
根據(jù)手術記錄,兩組接受不同插管后,研究組出現(xiàn)1例不良反應,患者咽喉疼痛,插管失敗,不良反應率2.0%;對照組出現(xiàn)13例不良反應,6例聲音嘶啞,7例咽喉疼痛,插管失敗,不良反應率26.5%??梢?,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有意義(P<0.05)。
困難氣道是指4年工作經(jīng)驗以上的麻醉醫(yī)師,經(jīng)面罩插管或者氣道插管不順利[2]。在全麻手術中,困難氣道一直難以解決,而且引起術中呼吸困難甚至致死,導致手術效果不佳或者失敗,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和病人的預后[3]。近些年,視可尼喉鏡越來越多的使用于手術中氣管插管,成功率高,不良反應小,應受到麻醉醫(yī)學的重視和開發(fā)利用[4]。
本實驗研究顯示,對比兩組患者不同插管方法用時間,研究組用時12.1±4.4s,對照組用時23.4± 9.6s,研究組明顯用時短于對照組,時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不同插管方法的成功率,研究組第一次成功31例,成功率63.3%,第二次成功17例,成功率34.7%,研究組總的成功率98.0%;對照組第一次成功22例,成功率44.9%,第二次成功14例,成功率28.6%,對照組總的成功率73.5%,研究組的各次成功率和總成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根據(jù)手術記錄,兩組接受不同插管后,研究組出現(xiàn)1例不良反應,患者咽喉疼痛,插管失敗,不良反應率2.0%;對照組出現(xiàn)13例不良反應,6例聲音嘶啞,7例咽喉疼痛,插管失敗,不良反應率26.5%。可見,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有意義(P<0.05)。
綜上所述,視可尼喉鏡的操作方法簡單,操作時間簡短,安全性和有效性高,幾乎不引起不良反應,比普通喉鏡高效安全[5],臨床使用效果好,值得在臨床手術中推廣使用[6]。
[1]陳朝輝,李軍祥,萬勇等.視可尼喉鏡“光斑法”氣管插管的效果觀察[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3,28(01):52-54.
[2]張曉琴,董榮昌,詹銳等.視可尼喉鏡和普通喉鏡氣管插管的臨床對比觀察[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32(06):494-496.
[3]李勝華,王長社,陸銘等.視可尼喉鏡在困難氣管插管的應用[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2010,30(02):121-123.
[4]曾妮,徐軍美,戴茹萍.頜面外科手術患者視可尼喉鏡引導經(jīng)鼻氣管插管的效果[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0,30(8):984.
[5]呂麗,魏智慧.視可尼喉鏡用于困難插管的可能性[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5):600.
[6]黃格,譚冠先,黃金繪.視可尼喉鏡在不穩(wěn)定型頸椎病患者手術氣管插管的應用[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27(5):758-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