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錫鋒 安 娜 趙德華 石志彬
(海南核電有限公司 海口)
海南昌江核電項目采用二代改進型核電技術,以浙江秦山二期工程為參考電站,建設2臺65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項目于2009年4月開工建設,計劃2014年底投入商運。為確保按時取得核材料許可證,按照《海南昌江核電廠建造二級進度計劃》58個月工期編制,同時參照國內相關電站的許可證申領經驗反饋,將核電工程燃料組件到場日期定為2014年6月25日,則昌江核電廠1、2號機組需于2014年4月25日前取得核材料許可證。由于主設備及DCS原因,公司于2014年4月對《海南昌江核電廠建造二級進度計劃》進行升版,將“取得核材料許可證”推遲至2014年7月底。至此,整個核材料許可證申領工作均圍繞這一目標開展。
海南核電有限公司核材料管制辦公室(簡稱海核核管辦)于2012年5月8日正式成立,負責1、2號機組核材料許可證申領工作。海核核管辦成立初期,核材料許可證申領工作沒能得到足夠重視,日常工作僅是進行前期文件準備,未涉及實物保護系統(tǒng)、臨時貯存場地等。2013年3月,海核核管辦成員在觀摩了其他核電廠的現(xiàn)場檢查情況后,意識到海南昌江核電廠的核材料許可證申領工作中的問題。為此,專門制訂了推進計劃,即由海核核管辦統(tǒng)一協(xié)調,全面負責核材料許可申領工作,主要包括核材料許可申領文件編制、核材料管制辦公室建設、實物保護系統(tǒng)建設推動和核材料許可證取得等。成立了兩個工作組。
(1)文件編制組。由海南核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NPC)技術支持處、保衛(wèi)處人員組成。負責核材料許可證申領主文件、支持性文件及相關管理程序的編制。核材料管制辦公室建設。節(jié)點完成時間為:2013年9月1日前,向中核集團核材料管制辦公室提交申領文件。2013年12月1日前,完成核材料管制辦公室軟、硬件的建設。滿足國家核材料管制辦公室要求。
(2)實物保護系統(tǒng)建設組。由工程管理處牽頭,技術支持處、保衛(wèi)處及現(xiàn)場各參建單位等參與。負責整個實物保護系統(tǒng)建設推動工作,包括1、2號機組隔離、新燃料臨時存放場地建設等。節(jié)點完成時間為2014年3月,保證整個實物保護系統(tǒng)調試完成并投用,滿足國家核材料管制辦公室要求。
2012年海核核管辦成立初期僅明確了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公司對實體辦公室的建設規(guī)模、配置要求等存在意見分歧。為此,核管辦成員分別到三門核電、福清核電等新建核電廠進行調研,并與中核集團核材料管制辦公室、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進行溝通和咨詢,進一步明確實體核材料管制辦公室具體要求。文件編制小組就調研情況,結合當前國家對核材料管制工作的最新要求,與相關部門及主管領導進行多次溝通,提出核材料管制辦公室定義為涉密機房,應安裝防盜門、防盜欄,做到六面堅固;出入口要有門禁系統(tǒng);核材料衡算計算機應由專人專機管理,專設保險柜存放數(shù)據資料。
配置要求得到公司認可后,海核核管辦于2013年9月17日啟動衡算計算機房裝修改造立項,并于2013年11月完成辦公室防盜門(帶有門禁指紋密碼)、防盜窗的安裝,完成碎紙機、保密柜的采購。同期安裝配置完成核材料衡算計算機,且核材料衡算系統(tǒng)投入運行。
2013年2月27日,公司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海核核管辦成員,意在加強核材料管制辦公室力量,推進申領文件編制工作,但仍未有效改變新建項目年輕員工居多,工作經驗不足這個現(xiàn)況。人員對核材料管制工作知之甚少,編制申領文件無從下手。針對該情況,海核核管辦申領文件編制小組將4份申請主文件、17份支持性文件及31份相關規(guī)程的編制工作落實到人,分散編制,公司內部統(tǒng)一審稿。在完成初稿編制后,分階段、分層次邀請同行經驗專家來我司指導,對文件進行修改、補充。在此基礎上,向中核集團核材料管制辦公室專家進行咨詢,通過專家的大力支持,文件編制工作得以穩(wěn)步推進。在申領文件提交前與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審評專家溝通,定稿后在公司內部進行審批流程,最終于2013年12月4日提交至中核集團核材料管制辦公室,并于同月24日由集團核管辦提交至國家原子能機構核材料管制辦公室。
整個申領文件編制過程中,得到了同行專家及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編制結果得到審評專家的充分肯定。
對于新建核電廠,核材料許可證申領工作的瓶頸在于電廠實物保護系統(tǒng)的建設進度是否滿足核材料保障要求。海南昌江核電廠實物保護系統(tǒng)的建設也不例外,整個推進過程困難重重。
首先,實物保護系統(tǒng)作為工程建設的一個子項,未被納入工程建設的主線計劃,很難得到工程建設部門的重視。其次,實物保護系統(tǒng)過早投入使用,影響其他子項的施工,帶來諸多不便,甚至增加工程投入。因此,工程管理部門及現(xiàn)場施工單位出現(xiàn)不配合甚至抵觸情緒,推進工作難度劇增。
海南核電實物保護系統(tǒng)建設工作于2013年初啟動,當時已滯后二級進度計劃4-5個月,且受廠平、GB溝等其他子項影響,已不能滿足核材料許可證評審進度。海南昌江核電廠實物保護系統(tǒng)的建設推進職責在海核核管辦,每月定期召集工程管理處、保衛(wèi)處及各參建單位召開協(xié)調會,匯報實物保護系統(tǒng)工作進展情況,發(fā)現(xiàn)不滿足進度要求的子項及需要協(xié)調的問題通過工程協(xié)調會形式,向公司匯報,協(xié)調解決施工問題。依照此種模式實施幾次后發(fā)現(xiàn)工程進展并不理想,為此,海核核管辦向中國核電發(fā)送了《關于海南昌江核電實物保護系統(tǒng)建設滯后影響核材料許可證申領的專題報告》的風險預警報告,意在加強實物保護系統(tǒng)的建設。
在上級部門的關注下,2013年7月海核核管辦再次召集CNPE、參建單位及海南核電相關處室召開了專題協(xié)調會,會上決定由CNPE牽頭成立更高層次的實物保護工程建設專項組,HNPC、工程管理處、技術、保衛(wèi)處人員直接參與,并同時成立實物保護專項組領導小組,由HNPC、CNPE、各參建單位公司領導組成,直接指導實物保護系統(tǒng)工程建設。專項組建立周例會制度,及時協(xié)調處理工程建設問題,實物保護系統(tǒng)工程滯后情況明顯好轉。在專項組的大力推動下,實物保護系統(tǒng)建設進展迅速,至2014年4月初國家原子能機構核材料管制辦公室檢查時,已實現(xiàn)控制區(qū)、保護區(qū)的封閉,保衛(wèi)控制中心功能得到實現(xiàn),得到了檢查組的充分肯定。
核燃料臨時存放場地(以下簡稱FX)是新燃料運抵電站后和進入燃料廠房前,用于新燃料臨時存放和轉運的場地。作為申請核材料持有許可證的必備條件之一,F(xiàn)X的技術要求和建設進度必須滿足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的要求。為順利取得核材料許可證,確保首爐燃料組件按計劃進場,需在 2014年2月前完成FX的建設。但FX的工程建設未包含在《海南昌江核電廠1號、2號機組工程總承包合同》范圍內,需重新進行選址、設計及施工建設,CNPE及HNPC工程管理部門也對建設FX的必要性存在質疑。為此,海核核管辦積極與工程管理部門溝通,闡述建設FX場地的必要性,同時配合開展FX的選址和方案設計等工作。通過與設計單位溝通協(xié)調,根據FX的基本要求,于2013年7月確定了將第五臺柴油機廠房(DF)南側空地作為子項用地。2013年9月,設計單位完成了FX場地的詳細設計,并緊急采購所需物資及設備,但受場地地下管線施工及吊車退場線路等因素影響,F(xiàn)X場地建設遲遲未能開工。經海核核管辦與實物保護系統(tǒng)工程建設專項組多次溝通協(xié)調,F(xiàn)X子項最終于2013年12月底開工建設,2014年3月初完成工程建設。FX的建設完工雖然較計劃稍有延遲,但作為從零開始設計、采購、土建施工、安裝及調試的子項,能夠在核材料許可證申請現(xiàn)場正式檢查前具備投用條件已十分不易。
核材料衡算人員的培訓涉密程度極高,缺乏到其他或新建電廠進行觀摩學習的機會。為此,參加了中核集團核材料管制辦公室或國家核材料管制辦公室定期組織的培訓或交流。
對于新建核電廠極少有合適的時間參與有針對性的培訓。為此,公司在2011年就安排人員參加了衡算賬目培訓班并獲得了相關軟件。但參訓員工未能參與后期許可證申領工作,給評審中“衡算人員熟練掌握核材料衡算系統(tǒng)的操作”這一環(huán)節(jié)帶來較多困難。
通過上述活動,既增加了海核核管辦成員對核材料管制法律、法規(guī)的認識,使其對整個核材料管制過程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認知。還通過自行摸索及與兄弟單位衡算人員的交流溝通的等方式,使衡算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了軟件操作流程,并在專家現(xiàn)場指導、上級單位現(xiàn)場檢查時對衡算相關工作進行總結、反饋,及時整理衡算工作經驗,融入工作實踐,最終掌握了衡算工作的實施。
(1)工程進度控制。如上所述,整個實物保護系統(tǒng)的建設推進過程,受到了相當大的阻力。主要原因是負責核材料許可證申領的項目組人員對工程建設不了解,接口不清晰,項目控制人員雖然有工程管理人員參與,但他們都不負主要責任,所以其關注程度不夠。為解決該問題,公司決定由HNPC主要領導牽頭,組建實物保護工程建設專項組及領導小組,由有實物保護系統(tǒng)建設經驗的人員擔任組長,并通過該小組制訂專項工作計劃,梳理實物保護系統(tǒng)建設與其他子項接口關系,統(tǒng)一協(xié)調,強力推進。整個實物保護系統(tǒng)的建設最終得到順利推進。
(2)對核材料管制人員的培訓。核材料許可證申領要求新建電廠核材料衡算人員熟練操作核材料衡算系統(tǒng)。通常情況是,新建核電廠不是將核材料管制人員作為人才引進,從學校招聘的新員工也不含相關專業(yè)或科目的人員。加之核材料管制專業(yè)的保密性質,難以從其他電廠獲得相應培訓及操作機會。國家從專業(yè)角度來講,以年為單位安排培訓或交流,次數(shù)有限,無法滿足新建電廠人員培訓要求。綜上情況,該專業(yè)人員培訓面臨巨大困難。希望能從行業(yè)方面得到更多的關注。
(3)問題溝通方面。核材料許可證申領文件編制方面,其編、校、審流程涉及的人員無太多經驗。正因為預先認識到不足,在文件開始編制前,就與各兄弟電廠充分溝通和多次請教。編制過程中,不限方式、不限次數(shù)地與上級主管部門及發(fā)證機關專家進行溝通。使得申領文件能夠按計劃和高質量地編制完成。
(4)法規(guī)宣貫。整個核材料許可證申領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個需引起重視的問題,就是對新建核電廠而言,很多層面甚至是核材料管制辦公室人員,對核材料管制工作的發(fā)展及新的法規(guī)要求不甚了解,以致很多要求無法向有質疑的部門解析清楚,因得不到相關部門的支持,也就無法主動推進工作,解決問題屢受阻礙甚至被迫推遲。因此,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加強對核材料管制相關法規(guī)、標準的宣貫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