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韶芳 賈文平
作者單位: 054000河北省邢臺市,邢臺醫(yī)學??茖W校附屬第二醫(yī)院麻醉科
兩種途徑給予尖吻蝮蛇血凝酶用于老年患者行單髖關節(jié)置換止血的臨床效果觀察
李韶芳賈文平
作者單位: 054000河北省邢臺市,邢臺醫(yī)學??茖W校附屬第二醫(yī)院麻醉科
【摘要】目的通過兩種途徑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CA),用于老年患者行單髖關節(jié)置換術,觀察其圍術期止血效果。方法擇期行單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試驗組于切皮前15 min,將HCA 2 kU溶于0.9%氯化鈉溶液100 ml中經靜脈快速滴入,關閉關節(jié)腔后將HCA 1 kU用0.9%氯化鈉溶液40 ml稀釋后注入。對照組于切皮前15 min,將0.9%氯化鈉溶液100 ml中經靜脈快速滴入,關閉關節(jié)腔后不注入任何藥物。手術過程中對患者手術切口的長度、深度及面積進行測量、記錄,并計算切口出血時間、出血量、單位面積出血量;于術前1 d、術畢即刻、術后24 h抽取靜脈血,檢測血常規(guī);記錄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內引流量。結果2組手術切口長度、深度及切口面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切口平均出血量、止血時間和單位面積出血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對照組術畢、術后24 h的RBC、Hb、HCT與試驗組相比均降低(P<0.05),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引流量試驗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兩種途徑共同使用HCA可顯著減少圍術期出血量。
【關鍵詞】血凝酶;凝血功能;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
E-mail: lsf0307@163.com
由于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THA)創(chuàng)傷大,術中不能用止血帶,出血量多,術后引流量也較多,而行THA者多為老年人,對失血耐受性差,因此如何減少圍術期出血對于手術質量和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蛇毒類凝血酶尖吻蝮蛇血凝酶(HCA,北京康辰藥業(yè)有限公司)是一個單組份的血凝酶制劑,為尖吻蝮蛇血凝酶單體,純度達99%以上,不含F(xiàn)xa,能直接特異性的水解纖維蛋白質形成纖維蛋白而促使凝血,臨床應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本研究采用術前靜脈應用HCA,術畢關節(jié)腔內注射HCA的方法,用于老年人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觀察止血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擇期行單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60例,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68±3)歲?;颊唠S機分為觀察組和試驗組,每組30例。入選患者ASA分級為Ⅰ~Ⅲ級;年齡大于60歲;血色素100 g/L以上;術前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大致正常;無嚴重的糖尿病及高血壓病;無血栓病史或出血病史;術前均未使用過凝血及抗凝血藥物。
1.2方法所有入選患者術前均測血常規(guī)。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試驗組于切皮前15 min,將HCA 2 k溶于0.9%氯化鈉溶液100 ml中經靜脈快速滴入,關閉關節(jié)腔后將HCA 1 kU用0.9%氯化鈉溶液40 m稀釋后行關節(jié)腔內注射。對照組不使用HCA,于切皮前15 min,將0.9%氯化鈉溶液100 ml經靜脈快速滴入,關閉關節(jié)腔后不注入任何藥物。術中液體損失量按4-2-1計算,使用羥乙基淀粉(130/0.4)和乳酸鈉林格液按1∶1.2比例輸注,輸液速度按照10 ml·kg-1·h-1。血容量按70 ml/kg計算,當出血量大于其自身血容量20%時輸入同型懸浮紅細胞將血壓控制在其基礎血壓±15%水平。
1.3觀察指標(1)監(jiān)測患者術中切口出血量及出血時間,評價HCA的止血效果。方法:用普通手術刀切開皮膚、皮下組織至闊筋膜。將經電子天平稱重的干紗布敷于切口,1 min后,每隔15 s掀起紗布觀察切口止血情況,用經過校正的電子秒表記錄自出血到出血停止的時間,稱重吸血后的紗布重量,求出與吸血前的差值。用事先消毒好的鋼尺準確測量切口長度、深度,求出面積(長×深×2)并記錄,以每平方厘米切口出血量表示切口單位面積出血量。噴射的出血點先用止血鉗夾控,待觀測止血效果完成后再予結扎或電烙止血處理。有效性指標[1-3]:切口單位面積出血量(g/cm2),切口出血量(g),手術切口止血時間(s)。計算方法:切口出血量=染血紗布重量-干紗布重量;單位面積出血量:切口出血量/切口面積;切口止血時間=切口出血時間-切皮開始時間。(2)于術前、術畢即刻、術后24 h抽取2組患者的靜脈血,檢驗紅細胞(RBC)、血小板(Hb)、血細胞比容(HCT)。(3)觀察并記錄術中出血量及術后24 h引流量。
1.4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2組患者手術切口情況比較2組手術切口長度、深度及切口面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手術切口長度、深度及切口面積比較n=30,±s
表1 2組患者手術切口長度、深度及切口面積比較n=30,±s
組別 切口長度(cm) 切口深度(cm) 切口面積(cm2)試驗組10.06±0.98 2.97±1.36 22.32±11.78對照組10.11±0.81 2.87±1.46 23.12±11.61
2.22組患者手術切口止血情況比較試驗組切口出血量、切口止血時間、單位面積出血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2組患者手術切口止血情況比較 n=30,±s
表2 2組患者手術切口止血情況比較 n=30,±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 切口出血量(g) 切口止血時間(s) 單位面積出血量(g/cm2)試驗組 5.09±2.98* 126.74±42.36* 0.27±0.14*對照組8.32±3.51 191.40±54.49 0.36±0.16
2.32組各時點RBC、Hb、HCT比較2組術前RBC、Hb、HCT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畢、術后24 h 2組RBC、Hb、HCT均有所下降,但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血常規(guī)與術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與試驗組相比,術畢、術后24 h RBC、Hb、HCT均有所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各時點RBC、Hb、HCT比較 n=30,±s
表3 2組各時點RBC、Hb、HCT比較 n=30,±s
注:與術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RBC Hb(g/L) HCT(%)試驗組術前 4.21±0.60 134.1±12.02 39.25±3.16術畢 3.96±0.49# 132.3±11.08# 38.27±4.15#術后24 h 3.97±0.57# 132.5±11.64# 38.30±3.98#對照組術前 4.94±0.50 139.4±10.31 39.68±3.40術畢 3.71±0.49* 118.5±12.41* 36.08±4.01*術后24 h 3.58±0.57* 123.8±12.54* 35.98±4.11*
2.42組術中出血量及術后24 h引流量比較試驗組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引流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4。
手術操作或創(chuàng)傷引起的出血不但會增加手術難
表4 2組術中出血量及術后24 h引流量比較n=30,ml,±s
表4 2組術中出血量及術后24 h引流量比較n=30,ml,±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 術中出血量 術后24 h 引流量試驗組 482±172* 305±103*對照組674±201 485±115
度、麻醉風險,嚴重時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手術時夾閉、結扎血管,電烙止血等適用于較大的血管出血的處理,對于小血管、毛細血管的出血,臨床上一直以來都在使用促凝血藥止血。由于HCA是一個單組份的血凝酶制劑,只含類凝血酶成分,適用于血管內給藥而又不至于引起血管內栓塞、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并發(fā)癥[4],臨床應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關于術前使用HCA,其止血的有效性已有大量的報道,韋軍民等[5,6]對HCA的止血效果均給予肯定。由于THA創(chuàng)傷大,術中不能用止血帶,出血量多,術后引流量也較多,而行THA者多為老年人,對失血耐受性差,因此如何減少圍術期出血對于手術質量和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以往的使用方法多為單純的靜脈注入或者局部用藥,本文將靜脈加局部兩途徑用藥使用于臨床,觀察結果顯示:試驗組切口出血量、切口止血時間、單位面積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P<0.05),術畢、術后24 h 組RBC、HB、HCT均有所下降,術畢、術后24 h對照組比試驗組降低(P<0.05)。試驗組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引流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
綜上所述,HCA于術前靜脈使用,可減少術中出血量,術畢關節(jié)腔內注射,可減少24 h內引流量,兩種方法聯(lián)合使用,可明顯減低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的圍術期出血量,為更好的執(zhí)行節(jié)約用血提供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張海山,房學東,張海燕,等.巴曲亭在胃癌和直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中國現(xiàn)代手術學雜志,2005,8: 296-298.
2焦向陽,毛學文,牛力春,等.巴曲亭與白眉蛇毒血凝酶在婦科手術止血作用的對比觀察.陜西醫(yī)學雜志,2007,10: 1391-1392.
3楊填,許建衡,謝舜峰.尖吻蝮蛇凝血酶對胸部手術切口止血有效性及凝血安全性的臨床研究.汕頭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7,20: 97-99.
4歐光武,李威.尖吻蝮蛇類凝血酶的研究現(xiàn)狀.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 7: 9-11.
5韋軍民,朱明煒,張忠濤,等.尖吻蝮蛇血凝酶對腹部手術切口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國新醫(yī)藥雜志,2006,16: 1127-1129.
6宋國洲,郭慶奪,牛志強,等尖吻蝮蛇血凝酶用于鼻內鏡手術患者止血的效果.藥物與臨床,2012,19: 75-76.
·臨床研究·
(收稿日期:2014-12-18
通訊作者:賈文平,054000河北省邢臺市,邢臺醫(yī)學專科學校附屬第二醫(yī)院;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09.038
【文章編號】1002-7386(2015) 09-1386-02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 605.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