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興陽
【五個“最”喜歡】
最喜歡的節(jié)目:《我是歌手》
最喜歡的作家:凡爾納
最喜歡的電影:《海上鋼琴師》《life of pi》
最喜歡的職業(yè):自由撰稿人
最大的愿望:讀讀書寫寫字旅旅游拍拍照也能當土豪
作為一個典型的溫州人,我生在溫州,長在溫州,日日夜夜,淋得溫州雨,吃得溫州飯,走得溫州路,講得溫州話,十七年如一日。故心中并沒有太濃重的“故鄉(xiāng)”情結(jié),似乎只有身份證上的籍貫,能證明我是溫州人。
“鈴鈴,鈴鈴”窗口的風鈴又響了,微風拂面,站在陽臺向遠處眺望,來自甌江的風呼呼地吹著,思緒便隨風飄遠,飄遠。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南宋溫州人王十朋留下一對略帶江南意味的疊字聯(lián),正懸掛在江心寺門口,上岸即可見。一座東塔一座西塔屹立在江心嶼上,悠長悠長的歲月,俯視溫州由繁華到荒蕪,再由荒蕪到繁華,猶如甌江的潮起潮落。自古有稱江心嶼“詩之島”,兒時卻不以為然,只知每次春游在島上的游樂場玩得興高采烈。如今想來,破曉之時,霧氣未散盡,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甚至不用縱一葦之所如,便有一股詩氣自心而生,說是詩氣,更似仙氣。想必蓬萊仙島也不過如此吧。而現(xiàn)今,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這古韻之島便也沾上了些許現(xiàn)代之氣,竟也別有一番風味,以致臨江的一條街開了酒吧,凡夫俗子,文人雅客,無論臨江作詩或把酒言歡,皆沾染上了些許獨特風味。
風繼續(xù)吹,吹進了胡同的小巷里,吹進了停駐著五馬的街道里。無論何時,人聲鼎沸,川流不息。一陣陣食物的香味如同佳釀一般吸引人們前來,這金黃的脆殼,蘿卜絲,肉絲,雞蛋包含在內(nèi),一口咬下,香溢滿嘴。大街之上,招牌林立,“長人餛飩”“矮人松糕”這幾家老店幾乎相當于溫州的標桿,引得旅客前去品嘗,魚圓筋道,松糕甜軟,這些,這些,都隨著江風,愈飄愈遠了。
……
我去過很多地方,自以為已行千里路,有些地方實是令人驚艷,杭城西湖,帝都故宮天壇,西安兵馬俑,西藏納木錯,不禁贊嘆祖國大好河山??蛇@些宏大的景觀,總不能留住我做她的居民。走了這么多路,還是覺得甌江鹿城最好,雖然沒有太美麗的景觀,太像樣的規(guī)劃,或是足以聞名于世的建筑,但不知道為什么,打心底地覺得好。
我以為漂泊在外的浪子才會思念家鄉(xiāng),但隨著歲月流淌,溫州早已漸漸深入我的心間,不與那些描寫江南的文章一樣,也不與那些華麗的效果圖一樣,沒有太壞,也沒有太好,這是我一個人的溫州。
總有那么一天,我將遠走高飛,足跡踏遍全中國甚至全世界。但是,當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已知曉,“溫州”不在別處,它正在我的血液里,靜靜流淌,靜靜流淌,發(fā)出無盡的光芒,照亮我前進的方向。
(指導教師 林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