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云 王克成?。ㄉ綎|省萊蕪市萊城區(qū)畜牧獸醫(yī)局 271100)
母豬產后不食的病因及防治
孫秀云王克成(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qū)畜牧獸醫(yī)局271100)
母豬產后不食癥是母豬哺乳期常見的普通疾病之一,是指母豬在哺乳期間以食欲不振,甚至廢絕為主要臨床癥狀的一種病理現(xiàn)象。該病一旦發(fā)生可造成泌乳機能下降,導致哺乳仔豬腹瀉、抵抗力減弱,生長緩慢甚至變成僵豬發(fā)生營養(yǎng)衰竭死亡:甚至因頑固性不食而消瘦,出現(xiàn)斷奶后乏情,或雖能發(fā)情配種,卻下一胎產仔數(shù)低,或久配不孕。
1.1營養(yǎng)失調母豬懷孕后期營養(yǎng)過剩,體軀過于肥胖,或產前1周至生產后1周飼喂不當;妊娠期間飼料單一,營養(yǎng)水平過低導致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缺乏或不足,特別是鈣、硒、B族維生素、維生素E缺乏。
1.2生產應激在現(xiàn)代化大規(guī)模養(yǎng)殖場免疫、追捕、驅趕、噪音、陌生、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等環(huán)境'中均可導致應激的發(fā)生。
1.3供水不足或水質差有的豬場由于管理疏忽,如飲水系統(tǒng)被阻塞,導致水中異物阻塞水管,時間一長導致缺水,隨后引起胃腸疾病的發(fā)生。
1.4普通病寄生蟲、胃腸炎、胃潰瘍、便秘、內分泌失調等在生產應激的誘導下病情加重。產程過長,特別是難產時助產不力、不當?shù)染衫^發(fā)本病。
1.5產后護理不當、產后感染各種病原微生物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棒狀桿菌、鏈球菌、放線桿菌等常常感染生產母豬,引起消化吸收機能紊亂而不食。
1.6其它疾病非典型豬瘟、藍耳病飼料霉變等。
(1)長期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和近期出現(xiàn)的免疫抑制性疾病致使機體抵抗力下降、應激性增高而代謝紊亂。妊娠后期營養(yǎng)過?;驀a期飼喂不當、過度飼喂,可導致母豬血糖過高,反射性抑制采食和消化吸收機能;產后1周之內母豬伴有胃腸遲緩,這時飼料供給量太多,或遞增過快,則可加重胃腸負擔。各種致病因素直接或間接刺激胃腸粘膜上的感受器,反射性或直接擾亂胃腸的正常分泌、運動和消化機能。(2)產前不規(guī)則用藥,導致部分藥物對腸道的刺激,使胃內胃酸過多造成胃粘膜損傷及出現(xiàn)系列的胃腸機能問題。藥吃太多不是好事,但長時間不用藥同樣是不可取的。(3)癥狀在臨診中,大多數(shù)病例僅表現(xiàn)出間斷性、反復性的食欲廢絕或呈頑固性不食,有的豬在每次飼喂時,都有拱料現(xiàn)象,但不吃。有的飲欲大增,有的有異食現(xiàn)象,有的對青綠飼料尚有一定的食欲,還有個別頭胎母豬精神緊張,不敢在飼槽中采食。大部分母豬精神、體溫、脈搏、呼吸沒有明顯異常。嚴重產后感染引起的不食母豬,可能在產道中有異物,體溫升高,呼吸增加,精神沉郁等癥狀。一般種豬都有便秘,尿黃,甚至糞球上覆蓋有粘液,偽膜,可視黏膜甚至皮膚表現(xiàn)不同程度的黃染。有的患豬眼角粘有黑褐色眼屎,結膜潮紅,鼻鏡干燥。有的患豬有嘔吐現(xiàn)象,嘔吐物大多數(shù)是黃色、酸臭的液體,或夾有未消化的飼料。
3.1預防(1)加強飼養(yǎng)管理:用全價日糧飼喂母豬,注意母豬膘情,八成膘為宜。加強母豬在妊娠期的運動管理,增強體質。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給予充足的青綠多汁飼料。加強妊娠母豬特別是圍產期,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產前一周每天按妊娠后期料量的1/7遞減,產仔當天禁食或僅飲給麩皮水,產后一周之內每天按0.5㎏的飼料量遞增。產后第8天至斷奶前3~5d,在保證旺盛食欲的基礎上足量供食。斷奶前3~5d迅速減料。加強產仔母豬的環(huán)境控制,防暑防溫,清潔衛(wèi)生,通風暢通、避免驚群、減少噪音。經(jīng)常檢查飲水系統(tǒng)、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做好免疫預防工作,以免疫為主導,加強衛(wèi)生消毒工作。做好豬場的免疫監(jiān)測工作,做好飼料采購、貯存工作,嚴防飼喂發(fā)霉變質飼料。(2)合理藥物預防,有針對性投藥:母豬產前3d至產后7d飼料中添加“必喜素”或針對當前季節(jié)流行病(圃環(huán)病毒、附紅體)產前凈化—籃圓康泰+蟲菌凈+速復欣+病毒清。產前7~10d,肌肉注射0.1%亞硒酸鈉-VE10ml。可長期在母豬飼料、或水中添加2%的小蘇打。夏季可同時再加入適量藿香正氣散或藿香正氣水(針對個別性投喂時每頭母豬可喂3~5倍成人量,尤其在分娩前1h)。產前產后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消毒乳房及外陰后軀;產后待胎衣排出根據(jù)情況可肌注射崔產素5ml,并且肌肉注射??邓?~15ml;產前10d用蟲可滅按每公斤體重標準量給藥1次;產前7d轉入產房,淋浴洗澡,然后用2%敵百蟲或1%~3%速潔噴灑全身。
3.2治療(1)原剛:一是改善飼料管理,加強環(huán)境控制減少應激因素;二是控制感染防止繼發(fā)感染,檢查有無乳房炎,腸道炎癥;三是調理消化機能,促進代謝、恢復食欲。(2)具體用藥:母豬“產后不食癥”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一種癥狀表現(xiàn)。因此,在臨床診療中要根據(jù)不同的發(fā)病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產后感冒不食多因分娩困難、產程過長、致使母豬過度勞累或因氣候驟變引起。治療:2.5%維生素B1 10ml×1支肌注,10%安鈉咖10ml×1支肌注。對于體溫升高者,用青霉素160萬IU、30%安乃近10ml×1支肌注,或10%氨基比林10ml×2支、青霉素160萬IU肌注,2次/d。產后癱瘓不食主要發(fā)生于胎多、瘦弱的母豬,病豬多由孕期,特別是懷孕后期,飼料單純,缺乏礦物質引起。癥狀:突然發(fā)病,除飲食減退或廢絕外,精神沉郁,嚴重者有昏睡狀態(tài),臥地不起,表情淡漠,知覺遲鈍。輕者雖能站立,但行走困難,強使行走則東搖西擺。體溫正常稍偏低,排糞遲滯,嚴重者排尿失禁。治療:一是10%葡萄糖酸鈣100~150ml靜注。二是25%葡萄糖氯化鈣100~150ml靜注。三是10%氯化鈣50ml、25%葡萄糖100ml混合靜注。四是大便干燥者內服油類或鹽類瀉劑。對病后臥地不起的母豬,應多墊草,勤翻身,以防褥瘡。
3.3產后陰道炎、子宮炎、尿道炎引起不食此類多因母豬分娩時圈舍消毒不嚴,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產后胎衣不下或部分滯留,或胎兒過大損傷陰道而引起。癥狀:多發(fā)生于產后2~5d以內的母豬,常見病豬兩后腿岔開,弓背舉尾,不時作排尿姿勢,排出污穢不潔紅褐色粘液性的分泌物,痛苦呻吟,少食或不食,體溫升高,泌乳減少。治療:(1)青霉素160萬IU×3支、10%安鈉咖10ml×1支、5%維生素C 10ml×1支、5%葡萄糖生理鹽水500ml×1瓶靜注,1次/d。(2)對子宮嚴重感染者可用生理鹽水或注射用水30~50ml,青霉素、鏈霉素各100萬IU稀釋后注入子宮內。肌肉或皮下注射垂體后葉素20~40IU,或已稀雌酚5~10mg,縮宮素20~40IU。
3.4因產后衰竭引起不食主要發(fā)生于胎次多和產仔多的母豬。這與孕期的飼養(yǎng)管理差,飼料單純有關。癥狀:母豬開始少吃不飲,體質逐漸消瘦,被毛粗亂,肋骨可數(shù),皮膚無彈性。體溫正常或稍低,皮溫不整,四肢末梢發(fā)涼,可視黏膜蒼白(白色豬皮膚淡白)。臥多立少,不愿運動,驅之行走則出現(xiàn)步樣蹣跚,體軀搖擺。后期肢端浮腫,心跳急速,腸音廢絕,排糞遲滯或排一二個干硬糞球,表面附有粘液(膜),如不及時治療終致死亡。發(fā)現(xiàn)母豬病后應及時將仔豬斷奶,進行人工喂養(yǎng),同時改善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供給母豬易消化多營養(yǎng)及青綠多汁飼料。治療:(1)25%~50%葡萄糖100~200m、5%維生素C10~20ml或0.5%氫化可的松5~10ml加入葡萄糖或生理鹽水靜注,可持續(xù)數(shù)日。(2)維生素B12 100μg 1ml×4支肌注。(3)2.5%維生素B1 10~20ml肌注。
母豬產后不食癥是規(guī)模化豬場最常見的癥狀表現(xiàn),特別是在夏季高溫時尤為明顯,加強妊娠母豬和哺乳母豬日糧營養(yǎng)供給,多喂青料,高溫季節(jié)要酌情投喂一些輕瀉藥,搞好清潔衛(wèi)生,刨造適宜的環(huán)境,并注重防暑降溫,可以在母豬產前產后用“豬健素+小蘇打”。拌料,可大大減少母豬產后不食癥的發(fā)生。同時應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才能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1733(2015)04-0026-02
收稿日期:(201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