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
小時候看《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一直印象深刻。一群孩子去參觀大企業(yè)家的巧克力工廠,流淌的巧克力河,有小松鼠剝堅果殼的畫面,還有“可以免費吃一輩子巧克力”的大獎許諾,更有片中對小主人公大口吃著巧克力的鏡頭,都足以讓一個孩子心醉神迷。等長大后,自己也曾經(jīng)有過一段瘋狂迷戀巧克力的日子,盡管年紀漸長,已經(jīng)不大嗜甜,但是依然對巧克力有種特殊的感情,或者說是依然對那些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巧克力的商店充滿了感情。
瑞士的百年老店
那是深秋的天氣,我獨自走在蘇黎世的班霍夫大街上,散散步,去蘇黎世湖喂喂天鵝。蘇黎世這個商業(yè)城市雖然干凈漂亮,但是城市不大且趣味性不強,唯有街上一家家巧克力店看上去熱熱鬧鬧。每走進一家店里都好像進了童話里的糖果屋,好像有仙女棒一揮,眼前就處處閃動著包裝紙的光芒,飄散著芬芳,仿佛漫步在擺滿了各種口味各種形狀的巧克力的王國,那些漂亮的巧克力和糖果就好像珠寶一樣,散發(fā)著致命的吸引力,讓我忘記了秋日的蕭索。
斯普榮利(Sprungli)是這些店中最有名的一家,自1836年起建立的手工巧克力店,在瑞士國民中享有盛譽。一般瑞士家庭都喜歡在這里購買巧克力。據(jù)一位著名的歐洲美食評論家說:“如果在我的人生中,只能選擇一個巧克力店,我就會選斯普榮利。 斯普榮利家的松露巧克力、果仁夾心巧克力和各種高規(guī)格的巧克力bar所有的種類加起來大概有一百多個品種,但是最終的產(chǎn)品種類確實2000多個,估計巧克力的狂熱粉絲到了這里不可能做到《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里那個最終勝出的孩子的自制力。如果你想每種都品嘗大概是不大可能,但是你仍然可以多選幾種口味,比如每種只買一塊品嘗,店員也絕不會有任何異議。
當然,斯普榮利的美味可不僅僅在于巧克力,還有非常豐富的甜點選擇。比如盧森堡小馬卡龍(Luxemburgerli) 。有一位美食家評價道:“吃小馬卡龍,好像吃夕陽中粉紅色云彩一樣,非常細膩,甜蜜?!边@是源自于蛋糕店的師傅從1957年從盧森堡拿回來的一張配方,一開始創(chuàng)作者們把它叫做 “慕斯之吻”,但是據(jù)說保守的客人們提到這個名字時總是有點尷尬,于是用小盧森堡(Luxembourgerli)加以代替,是斯普榮利暢銷20年的產(chǎn)品。 說來,自己走進這家老店的時候主要是因為腹中空空,迫切需要一塊蛋糕和一杯咖啡充饑果腹,盡管我在走進這家被譽為“瑞士巧克力的王者,頂級中的頂級”的老店時并不知道它的傳說,但是當那塊誤打誤撞地點下的草莓慕斯蛋糕的美味在我的味蕾上跳動的時候,就讓我恨不得吞下自己的舌頭,我知道,這個無心的選擇一定是對的。
巧克力的發(fā)源地
雖然瑞士巧克力天下聞名,但是巧克力的發(fā)源地卻不是在瑞士,而是在意大利的皮埃蒙特大區(qū)的都靈。要知道,巧克力風(fēng)靡世界的功勞要歸于薩伏伊公爵夫人,是她把巧克力介紹給了平民百姓,因為在1678年之前,巧克力只向貴族供應(yīng),在此之后,這位夫人向都靈的巧克力生產(chǎn)商Gio Antonio Ari頒發(fā)了首個許可證,之后固體巧克力便誕生了。盡管在意大利的佩魯賈也盛產(chǎn)巧克力,卻出產(chǎn)著名巧克力“baci”也就是意大利文“吻”,但是有那位偉大的伯爵夫人保駕護航,都靈似乎更加高端大氣一些。
如今每年的三月份,都靈人都要拿出兩周的時間來慶祝和可可豆有關(guān)的事情,舉辦巧克力品嘗會和展覽會。因為意大利三分之一的巧克力制造工廠位于皮埃蒙特,所以這里被稱做意大利最甜的地方,為我國大眾所熟知的費列羅巧克力就是源自于這里。當然都靈這座制作巧克力和可可醬的技藝已經(jīng)至臻化境的地方,費列羅不過是冰山一角。都靈的每間巧克力店都不可小看,他們動輒就有上百年的歷史,每間店都有值得驕傲的“成名作品”,最經(jīng)典的是姜杜約多可可榛子粉巧克力、普拉莉納夾心巧克力,格拉巴酒心巧克力等,所以都靈旅游局還推出了一張巧克力品嘗卡,可以在24小時之內(nèi)在特定的商店和咖啡店免費品嘗十種巧克力,這個甜蜜的通行證實在是太令人心動了。
除了巧克力,都靈還有其他的好東西值得一試。比如著名的咖啡Bicerin,是用咖啡、巧克力和牛奶混合調(diào)制的熱飲,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杯,簡直是暖胃暖心?;蛘吣憧梢匀ソ軜范嘈じ恻c店,買一塊有榛子和可可粉的蛋糕?;蛘咴谒固乩枪辏I上一包用糖浸漬了80個小時、加工了96個小時的蜜餞栗子。
最好吃的巧克力蛋糕
“音樂之城”維也納也是一個屬于巧克力的城市。每一個到維也納的人都會注意到滿街都是的售賣莫扎特巧克力的店面,紅色的包裝看上去頗為喜慶,上面印著音樂家莫扎特的頭像,成為了人見人愛的一種旅游紀念品。這種莫扎特巧克力味道倒也對得起群眾,香濃的外殼和里頭柔滑的巧克力相得益彰。不過,除了巧克力,著名的沙河蛋糕(Sachertorte)也是不得不吃的特色美食。
沙河蛋糕是奧地利著名甜點,起源于1832年,源自于皇室某王子的家廚Franz Sacher所做的一種甜美無比的巧克力餡。這種巧克力餡當時深受皇室喜愛。后來,貴族經(jīng)常出入的沙河酒店便推出了以這種巧克力涂抹的、內(nèi)裹杏桃醬的巧克力奶油蛋糕。其獨家秘方究竟是什么,至今仍是一場爭議不休的甜點官司。據(jù)說是茜茜公主熱愛的甜點店Demel家號稱以重金買到沙河Sacher家族成員所提供的原版食譜,而沙河酒店則堅持只有他們的蛋糕才是尊重創(chuàng)始者的傳統(tǒng)口味。但是不管怎么樣,沙河蛋糕終究是代表奧地利的國寶級點心。而正統(tǒng)的沙河蛋糕的做法,是在細致綿密的海綿蛋糕中,夾一層香甜杏桃醬,并均勻地在外層淋上杏桃醬、及平鋪一層醇厚的巧克力糖衣,唯有這般正統(tǒng)作法,才能稱作是道地、傳統(tǒng)的沙河蛋糕。在享用沙河蛋糕時,最好是與入口即化的鮮奶油一起送入口中,讓鮮奶油融合杏桃醬、巧克力,雙重的甜感,入口更感香濃。
因為算是最早推出沙河蛋糕的老店,維也納市中心的沙河酒店的咖啡廳,打從你走進去的時候開始就可以感受到它的與眾不同。墻上掛著的各色貴族名人的畫像,凸顯出這家酒店的貴族氣質(zhì)。不過這里也許是已經(jīng)成為游客一定會去的景點式的地方,還再猶豫點什么的時候服務(wù)員就已經(jīng)做出推薦:咖啡廳的標配是一塊沙河蛋糕,一杯維也納咖啡,盡管我對名叫“瑪利亞·特雷西亞”的咖啡更感興趣,但姑且聽從推薦,吃一標配吧。然后抬頭一看,周圍的客人桌上幾乎人手一個標配套餐。不過老店就是老店,水晶吊燈散發(fā)出橘黃色的光,配上老式花紋的家具桌椅,桌上還放著一張當天的報紙,某個白發(fā)蒼蒼的老紳士戴著眼鏡在窗邊兀自讀報,實在是非常有舊世界的感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