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平 宋澤亮
(重慶理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重慶 400054)
警惕游戲主義的消解
劉亞平 宋澤亮
(重慶理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重慶 400054)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fā)展,網絡已成為公眾獲取信息、傳播觀點的主要平臺之一,據(jù)CNNIC的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6.49億,互聯(lián)網普及率為47.9%。在相對寬松的網絡環(huán)境中,各種非主流的社會思潮乘機興起,特別是以游戲主義為代表的非主流社會思潮,傳遞著譏諷崇高、沉迷享樂的價值觀。習近平同志在2013年8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這就要求我們對游戲主義進行嚴厲而富有邏輯的批判,使廣大人民群眾真正認識到此類思潮的嚴重危害,避免受其侵害。同時弘揚主旋律,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
游戲主義;消解
荷蘭的文化史專家赫伊津哈對游戲是這樣定義的:“游戲是一種自愿的活動或消遣,它是在某一固定的時空范圍內進行的有規(guī)則的活動的并且對游戲者具有一定的約束力?!盵1]在他看來,游戲有三個特點:第一個是自由性。你可以在各種各樣、形式紛雜的游戲中自由選擇任一種來進行嘗試,不受外物的干擾,隨心所欲;第二個是虛擬性。你所選擇進行的任何一種游戲都是一種虛擬的嘗試體驗,這種虛擬體驗讓你免除現(xiàn)實世界中各種物質與精神的束縛和羈絆,是你在人類追求自由本能驅使下構建的一個虛擬世界。你只需遵守這個虛擬世界的規(guī)則,便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第三個是追求感性愉悅的極致性。游戲的本質如席勒的“本能說”所言,而游戲的虛擬性恰好可以使你全身心的體驗在現(xiàn)實社會中不曾滿足的生活和欲望,滿足你的各種極致的感性享受。
本文中的游戲主義定義是與游戲及其三個特點分不開的,即把游戲無限擴大化:擴大其自由性,像對待虛擬世界一般的對待現(xiàn)實世界,隨心所欲的、自由的選擇嘗試,無視一切法律和規(guī)則;擴大其虛擬性,混淆虛擬與現(xiàn)實的界限,將全部現(xiàn)實事物都看成人所能主宰的、所能選擇嘗試的虛擬情境;擴大其追求感性愉悅的極致性,只要是能獲得直接快感的,不論其是否低俗、荒誕,都可以拿來享用。最終擴大為用游戲精神和游戲態(tài)度來對待所有事物,擴大為一種現(xiàn)實的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終成游戲主義。
游戲主義約興起于20世紀90 年代,在西方社會信仰危機、道德危機的背景下,同時得益于網絡技術的普及和網絡游戲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在新世紀獲得了蓬勃的發(fā)展。它的根本價值取向是:以游戲的態(tài)度和方式來對待現(xiàn)實的、傳統(tǒng)的一切,通過對其的顛覆、譏諷和戲虐來獲得自己感性的極致愉悅享受。游戲主義雖然沒有系統(tǒng)的政治主張和邏輯推理,但它無處不在的普遍性和似是而非的迷惑性,對傳統(tǒng)主流價值觀的解構絲毫不弱于自由主義等思潮。它的存在和傳播,給院校教育、經典傳承以及人們的價值標準都帶來了諸多消極影響,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社會主流價值觀混亂,崇高信仰迷失,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影響力弱化。
2.1遠離社會實踐
在游戲主義者看來,現(xiàn)實生活的本意表現(xiàn)出從肉體到精神世界的一種大虛空,現(xiàn)實生活本身就是一場場游戲的構成。而對待一場場游戲,這個命題就不那么沉重、壓抑了?;蛘{侃戲虐,或荒誕不羈。這些都只是在自我在迷失精神家園前提下,在理想道德標桿轟然倒塌后,在自我欲望達不到現(xiàn)實滿足的重壓時,自我選擇麻醉地對待人生這場游戲的些許態(tài)度。在人生這許多場游戲中,重要的是游戲態(tài)度,重要的是在場場游戲中及時行樂。
正如席勒所說:“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人游戲的時候,他才是人?!盵2]游戲主義者不僅強烈虛無哲學、道德、文學等形而上的學科,連科學這種與實踐緊密相連的學科也難逃伐誅,統(tǒng)統(tǒng)視為語言游戲,現(xiàn)實世界的一切盡在游戲之中,完全割裂了與社會實踐的密切聯(lián)系。
2.2重視自我感性的極致享受
游戲主義過于追求和強化個體感性體驗訴求的滿足,標榜詆毀崇高、淡化榮辱的價值觀念。為達到極致的自我感性享受,主張?zhí)摕o道德,沖破一切已有的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否認一切傳統(tǒng)道德,讓人們形成一種狹隘的思想觀念——凡法律未明令禁止的都是合法的,無關道德價值標準,無需進行道德審判,只有消滅道德才能獲得極致的自我感性享受。為達到極致的自我感性享受,主張把譏諷崇高、戲虐經典、顛覆傳統(tǒng)等當作時尚和高雅,把一切都放到自我感性享受的天平上加以衡量。
游戲主義過于追求和強化個體感性體驗訴求的滿足,標榜極端實用利己的價值觀念。游戲主義者信奉自我選擇原則,即認為利己是人性的本能與事實,每個人是否得到極致的感性享受、怎樣得到極致的感性享受,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人們在選擇達到哪種、怎樣達到極致的自我感性享受時,應像游戲虛擬世界似的,不應受到其他任何的干涉。為達到極致的自我感性享受,主張總是做對那些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放棄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的責任和付出,把實現(xiàn)自我的利益作為首要行為準則和生活態(tài)度,甚至不惜惡意踐踏法律的尊嚴,追求“娛樂至上”。為達到極致的自我感性享受,主張放逐崇高的理想信念,失去了精神寄托轉而不擇手段地追求淺層次的物質享受、感官上的刺激和滿足,不擇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榮譽。
3.1詆毀崇高、淡化榮辱的思想蔓延
游戲主義歪曲傳統(tǒng)歷史、戲虐經典、譏諷崇高,刻意夸大現(xiàn)實生活中的陰暗面,把顛覆一切當做時尚和獲取噱頭的手段。其看似是一種來自人民內部自嘲自娛的草根文化,是隨意而為的游戲人生態(tài)度,魅惑性的外表使其具有極強的煽動性和誤導性,使人們在不經意間受其滲透和毒害。
例如,游戲主義利用人們對新奇事物,如“戲說經典”、“新解名著”等的津津樂道,將其詆毀崇高、淡化榮辱的虛無主義思想化入其中,以戲虐般的手段嘲諷民族精神和惡搞英模人物,顛覆我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詆毀崇高,甚至不惜以丑為美,崇尚低俗:諸如黃繼光堵槍眼是假的,那槍早就被人打飛了;董存瑞是被人騙了才留到最后,不得已才舍身炸碉堡的。以上的這些說法很多很多,這是當今國人一種調侃英雄、解構崇高心態(tài)的縮影。
馬克思指出,人能夠按照普遍的客觀規(guī)律進行創(chuàng)造生產。人類社會高級發(fā)展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必定是以追求真、善、美為主流文化的社會。游戲主義種種觀點,恰恰是丑、怪、畸被推崇,低俗庸俗被追逐,不僅會使全社會審美趣味下滑,還會使社會風氣沉落淪喪。普通大眾長期受這些錯誤思想的浸潤,必將弱化人民對理想信念的孜孜追求,弱化對民族精神的理解認同,弱化榮辱是非的界限,其危害程度不可謂不大,危害范圍不可謂不廣。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廣大人民是非標準的判斷,更為甚者,甚至會使人民對我國的旗幟、道路產生懷疑,嚴重危害到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鞏固地位。
3.2理想信念動搖、進取意識弱化的思想蔓延
游戲主義把正統(tǒng)來調侃,把嚴肅來取笑,以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看待一切。若把這種放浪形骸的思想帶到生活、工作中,將造成廣大人民群眾理想信念動搖,憂患意識弱化。
游戲主義信奉“游戲人生”“、不要活得太累”等享樂主義思想,講瀟灑、圖享受,精神虛無,不思進取,斗志衰退,得過且過。廣大人民群眾長時間受這些虛無主義觀念影響,將喪失奮斗目標,模糊價值取向,弱化戰(zhàn)斗精神和犧牲奉獻意識,工作責任感缺失。
4.1重視社會實踐
首先,重視社會實踐對人類社會的作用。毛澤東的 《實踐論》中指出:“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盵3]其基本形式有生產實踐、改造社會關系實踐、科學實驗三種,特別是生產實踐,是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一味地循著游戲主義虛無的路線,遠離社會實踐,沉迷于一場場虛擬的游戲中,只會使社會停止進步,甚至走向滅亡。
其次,重視社會實踐對人的存在的作用。馬克思曾說,實踐是“證明人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實踐活動構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成為“能動的自然存在物”。虛假的游戲主義世界和實踐的客觀物質世界是完全對立的,遠離社會實踐、荒誕戲虐一切的人,要么不存在,要么走向非人存在。
4.2樹立知榮辱、尚崇高的思想境界
詆毀崇高、淡化榮辱思想是游戲主義的重要主張之一。其主張對道德和崇高理想持否定態(tài)度,刻意淡化榮辱的是非界限。
馬克思主義科學地肯定了道德的承繼與進步、崇高存在是歷史的必然,是不可逆的前進過程。馬克思主義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認為人類道德遺產具有歷史的前后承繼:某個時代的道德內容不僅包含著之前歷史時期的部分道德原料,而且當下道德內容也必將是新的道德產生的原材料,如此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馬克思主義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得出了人類社會關于道德、崇高的發(fā)展大體上和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fā)展進程相一致的科學結論。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進步、崇高存在的總趨勢表現(xiàn)在:道德、崇高不間斷的引領促進個人精神的進一步完善,逐步擺脫獸性,靠近神性;道德、崇高在社會生活中,影響的范圍在不斷擴大;關于對道德、崇高的理解和認識在不斷加深;道德、崇高在調節(jié)的社會心理、個人行為的方法在不斷改善。理論與事實證明,游戲主義中詆毀崇高、淡化榮辱的思想是極端錯誤的。在我們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它起著否認的、消極的作用。因此,對此種思想必須給予深刻的批判,引導大眾明辨是非、榮辱的界限,自覺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襲,繼承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重塑崇高理想,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4.3堅決摒棄極端實用利己思想
極端實用利己思想是游戲主義的重要主張之一。其主張以自我為中心,以游戲人生的消極態(tài)度對待人生,以達到極致的自我感性享受為思想、行為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馬克思主義對這種資本主義損人利己、只顧個人的腐朽思想進行了深刻而又富有邏輯的批判。
首先,馬克思始終認為,社會利益是個人利益實現(xiàn)的前提。因為是在任何社會中,個人利益的實現(xiàn)都必須依賴于一定的社會物質文化條件和設施。在此需作幾點說明:第一,社會主義社會,是沒有壓迫的自由人聯(lián)合體,正是從這個意義上,鄧小平同志指出:“在社會主義制度之下,歸根結底,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統(tǒng)一的?!盵4]個人作為社會有機整體的一份子,只有自覺維護好社會利益,個人利益才能得到最終的實現(xiàn)和滿足。第二,決不意味著人民群眾的個體利益被“淹沒”在社會利益之中。如果沒有對人民群眾個體利益的尊重與維護,社會利益往往就會失去對人民群眾的吸引力與號召力。必須在實現(xiàn)好社會利益的同時,切實解決好人民最現(xiàn)實、最迫切的個人利益訴求、利益關切。
其次,馬克思從不否認正當?shù)膫€人利益,相反,對個人利益的高度重視和關注,是歷史唯物主義人民利益思想的邏輯起點。在馬克思看來,從事歷史活動的人首先是現(xiàn)實存在的人,其生存和發(fā)展離不開一定的物質生活資料,個人利益具有歷史先在性和邏輯先在性,個人利益在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是共同利益形成和發(fā)展的天然基礎,正如馬克思所說:“把人和社會連接起來的唯一紐帶的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盵5]片面的只講集體利益而不要個人利益,一味強調個人利益應當無條件服從集體利益,甚至把個人對自身利益的合理追求等同于個人主義而加以排斥和反對,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的,使人民對集體利益有情感的排斥、逆反心理,大大降低了馬克思主義利益觀的影響力和認同力。
最后,馬克思主義持堅決反對意見的、真正要批判的是游戲主義中自私自利的極端實用利己思想。它全然不顧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他人利益,將其拋諸腦后,反而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來考慮,把是否獲得自我的極致感性享受作為衡量一切行為的準則,在多元利益主體的利益選擇矛盾中,完全喪失了對集體利益、長遠利益、精神利益的崇高追求,徹底的丟棄了馬克思主義利益觀的價值尺度和標準,極端錯誤地理解和處理利己與利他、集體與個人、長遠根本利益和眼前正當利益之間的辯證關系。游戲主義者自私自利的極致,便是為了達到自身的極致享受,甚至不惜損人利己,做出違法犯罪的勾當,嚴重的損害了法律的神圣與尊嚴,跨越了游戲的底線,必將得到法律的嚴懲。
只有深入理解、辯證對待馬克思主義利益觀,才能在多元利益的矛盾選擇中,抵制游戲主義中極端實用利己主義的侵襲,做出科學的、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
[1] 約翰·赫伊津哈.游戲的人[M].浙江: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1996:2.
[2] 席勒.審美教育書簡[M].馮至,范大燦,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79.
[3]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82-283.
[4]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5.
[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39.
Alert to digestion of the game
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twork has become the public access to information, spread a view of one of the main platforms, according to CNNIC's latest statistics, as of December 2014, the scale of China's Internet users reached 649 million, Internet penetration rate was 47.9%. In a relatively relaxed environment of network, all kinds of non mainstream social thought to cash in on the rise, especially in the game of doctrine on behalf of the non mainstream social thought, passing sarcastic lofty, indulge in pleasures of value view. In August 2013, comrade Xi Jinping stressed: "to put online public opinion work as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work of ideological work". This requires us to play a strict and logical criticism of the game, so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really understand the serious harm of such ideas, to avoid being infringed. At the same time, promote the main melody, and consolidate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the Marx doctrine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Gamism ; digestion
D432
A
1008-1151(2015)07-0195-03
2015-06-10
劉亞平(1989-),女,山東淄博人,重慶理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經濟發(fā)展與社會組織管理;宋澤亮(1989-),男,河南安陽人,重慶理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