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 馬 慧
近幾年,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學校的公共英語大班授課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普遍存在,在實際的教學中存在著不少弊端。就我校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情況來看,超過70 人以上的英語教學班已是常態(tài)。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nèi),我校大學英語教師仍將面臨這一困局。因此,我校的英語教師都必須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授課技巧,設法加強公共英語大班授課的教學效果和課堂質(zhì)量。在課堂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課堂中教師話語的調(diào)整可以適當緩解這一困局,也是目前教師通過自身努力即可見到一定成效的方法之一。我們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這類的研究不是很多,不過我們認為這類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而且我們相信這類教學方法研究可以促進我們學校公共英語大班授課質(zhì)量的提高。
我國對教師話語的研究主要是從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開始的,重點是針對高等院校的英語課程進行研究,我國的這類研究這主要體現(xiàn)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教師話語量、對學生的反饋、提問方式、現(xiàn)狀、分類以及其他的各種特點。例如劉家榮老師在2004年曾針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師話語的各種特點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喻紅老師在2007年曾利用話語分析原理對英語教學中的教師話語進行研究,并針對我國英語教學中的教師話語現(xiàn)狀與其發(fā)展的方向進行了分析。2012年,王晶老師在英語課程中教師話語的互動性與真實性兩個方面對教師話語的運用情況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關的建議。不過這類研究大部分滯留在宏觀層面或者是外國研究人員一些觀點的求證性重復,很少有學者在一些理論基礎上針對大學英語課堂話語質(zhì)量的提高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為我校大學外語教學部的幾位優(yōu)秀教師及他們所教授的本科非英語專業(yè)大一的學生。采用《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和《新視野大學英語聽說教程》為主干教材,追蹤聽課的課程均為非英語專業(yè)大學英語,該課程能夠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課堂中聽課的學生人數(shù)平均不低于70 人。在教學手段方面,均使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與傳統(tǒng)課堂黑板粉筆教學相結(jié)合的手段。另外參加這次研究的學生都是英語以外的其他專業(yè)大一階段的學生。此次研究的目標是為了了解和分析普通本科地方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大學英語教師的課堂話語特征,故采取的調(diào)查方法為自然調(diào)查法。所謂自然調(diào)查發(fā)就是指研究人員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進行任何干涉,只是對在自然情況下的教學過程進行觀察與分析,最終目標是為了對真實的教學課程進行了解和研究。
具體地說,就我校當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教師話語及其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情況進行實證性的自然調(diào)查與研究,并力爭對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話語及學生話語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揭示英語課堂上教師話語與促進學生語言習得之間的因果關系。
1.教師課堂話語量。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濟寧學院非英語專業(y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教師話語依舊是課堂中的主導,接受調(diào)查的學生中有65%左右認為教師話語在整個課堂時間中所占的比重過大,基本都處于60%以上的比重,而且在這么長的時間中教師英語表達的部分都在十分鐘以下;還有69%的學生表示其參與課堂交流的時間和機會過少。這樣的課堂效果是嚴重和教學目標不相符的。想要改善這樣的情況,一方面,需要教師在進行英語表達時盡量使用學生可以聽懂的詞語。另一方面,教師在進行英語表達時稍慢一些,為學生的理解和思考過程留出一定的時間,多給他們一些在課堂上交流的機會。在學生回答不上來問題時適時利用集體回答的方式進行提示,避免學生喪失參與課堂交流的積極性。
2.教師課堂提問。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展示性問題占90%以上,而解答性問題只占不到10%,問題中用到的句型、單詞等也大多和課文相關。在教師提問時,低水平的學生大都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理解問題內(nèi)容并組織好回答的語言。而且一些時候教師為了確保所講內(nèi)容的連貫性,很少認真聽取學生回答的內(nèi)容并對其進行指導,甚至會中斷學生的回答,這種行為不僅失去了提問的意義,還會降低學生在以后參與課堂交流的積極性。建議教師依據(jù)本節(jié)課程的具體情況靈活提問,避免顧此失彼。
3.教師反饋情況。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教師反饋的方式過于單一,如果學生回答問題可以只是簡單表揚一下,如果學生沒有回答對問題則會告知其答案或者進行批評。學生如果受到老師表揚還好,但是如果受到老師指責,其可能會失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應當多給與學生以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促進形成健康高效的學習氛圍。
總而言之,研究并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課堂話語質(zhì)量,有助于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有助于教師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提高課堂話語的有效性;有助于增加師生交流互動,促進學生的語言輸出。在實踐教學工作中我們也應當不斷思考和總結(jié),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