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玲 馮瑞萍
(河北省昌黎縣人民醫(yī)院婦科 河北 昌黎 066600)
慢性盆腔炎屬于婦科常見疾病,指的是女性內(nèi)生殖器及盆腔腹膜等發(fā)生的慢性炎癥,臨床表現(xiàn)較多,常見的有月經(jīng)紊亂、腰腹部疼痛及白帶增多等[1]。本病患者除了存在不同程度疼痛外,還可能出現(xiàn)焦慮情緒等,對治療效果會產(chǎn)生影響。我院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現(xiàn)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共計入選對象120 例,均為我院接診的慢性盆腔炎,入選時間2012 年10 月-2014 年10 月,入院后經(jīng)臨床表現(xiàn)、婦科檢查、實驗室檢查等確診,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同時排除心肝腎等臟器病變患者。隨機均分為2 組,各60 例,對照組:年齡18 -59 歲,均值32.9 ±3.2 歲;未婚18 例、已婚42 例;病程5 個月-7 年,均值1.9 ±0.3 年。研究組:年齡18 -57 歲,均值32.7 ±3.4 歲;未婚16 例、已婚44 例;病程6個月-6 年,均值1.7 ±0.5 年。兩組患者在前述資料上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 >0.05),可比。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并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嚴格無菌操作、避免致病菌侵襲,叮囑患者用藥注意事項,以及加強健康宣教、衛(wèi)生干預等。研究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 癥狀護理:本病患者多有腹痛與腰痛等,為此應叮囑她們多休息,避免受涼,若有必要可根據(jù)醫(yī)囑服用鎮(zhèn)靜止痛藥物;若患者有睡眠不佳,則睡前予以熱水泡腳,入睡時則關(guān)閉照明設施,確保室內(nèi)安靜,或者睡前可實施按摩,若無法安睡者可適量予以鎮(zhèn)靜劑。此外,治療期間應嚴格按照醫(yī)囑服藥,并注意藥物不良反應。
1.2.2 心理護理:女性心理多比較脆弱,一旦罹患慢性盆腔炎,則極易影響其心理情緒,緊張、焦慮及不安情緒十分常見,若長時間治療而效果不佳甚至會喪失信心等。為此,針對患者應予以耐心、細心及愛心,及時予以心理疏導,將本病相關(guān)知識告知患者,促使患者了解與掌握疾病治療與護理常識;可將本院環(huán)境、醫(yī)師情況等告知患者,提高患者的信心與信任,從而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更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與護理。
1.2.3 預防護理:在加強治療的同時應叮囑患者做好日后的預防,比如嚴密觀察白帶的顏色、性質(zhì)、量及味等,并對病情進展進行觀察,便于及時采取措施處理,盡量減輕不適癥狀;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醫(yī)囑進行治療,若有異常要及時告知醫(yī)生并就診,同時注意會陰部的干燥與清潔,切勿用肥皂與熱水清洗外陰,但要勤換內(nèi)褲,禁忌穿化纖質(zhì)地與緊身內(nèi)褲[2]。通過及時的健康宣教來促使患者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從而增強體質(zhì)與抵抗力,更好地完成治療與護理。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程度與焦慮情緒評分變化,并對比分析,其中疼痛程度評分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法測評,而焦慮情緒評分則采取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測評[3]。
本次研究計數(shù)資料采取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取均數(shù) 表示,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 處理,計數(shù)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行t 檢驗,將P <0.05 作為統(tǒng)計學有意義的標準。
兩組患者護理后疼痛評分與焦慮評分均有一定改善(P <0.05),但研究組改善更為明顯(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與焦慮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與焦慮評分對比(±s,分)
注:與護理前相較,* P <0.05;與對照組相較,#P <0.05
組別 護理時間 疼痛評分 焦慮評分研究組(n=60) 護理前6.56 ±0.87 24.36 ±2.90護理后 3.25 ±0.34* # 8.26 ±4.82* #對照組(n=60) 護理前 6.60 ±0.92 24.94 ±3.05護理后 4.68 ±0.67* 15.42 ±5.64*
慢性盆腔炎屬于女性常見多發(fā)性疾病,而且發(fā)生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有著病情復雜與治療時間長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必須加強重視。從我院接診的慢性盆腔炎來看,多存在不同程度疼痛與焦慮,為此加強臨床護理就顯得十分必要。本次研究針對接診的120 例慢性盆腔炎實施對照研究,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從癥狀、心理及預防等方面展開護理干預,結(jié)果顯示兩組護理后疼痛評分與焦慮評分均有改善(P <0.05),但研究組改善更為顯著(P <0.05)。綜合護理干預從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進行干預,盡量滿足她們合理的需求,從而全面、周到地服務于患者,確保治療順利完成,提高療效,而且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疼痛與焦慮,值得借鑒。
[1] 羅淑媛,宋偉峰.慢性盆腔炎患者疼痛程度與焦慮狀態(tài)護理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2):106 -107.
[2] 何鋒云,劉瑤,陳少英等.慢性盆腔炎疼痛與焦慮狀況相關(guān)性分析及護理[J].中外醫(yī)療,2014,13(15):154 -155,157.
[3] 李利軍.護理干預對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0,16(10):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