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月兒
時間太瘦,指縫太寬。很多的故事還沒來得及開始,就被刻畫成了昨天,太多的人還沒來得及相遇,就離散成了過客,坐在呼嘯而過的列車里面,數著車廂里人來人往,窗外亙古不變的星空靜默成背景,拉開車窗,卻看不見前路也看不見來路。
只是,當我們發(fā)現自己的青春成為永恒的記憶的時候,對面的乘客已是換了又換,是怨恨白駒過隙,還是粲然一笑心想自己歲月不負?
初讀此文的時候,第一反應是老師青年的時候看到自己的老師略微發(fā)福的身軀的時候,會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成為那樣的人,而身著肥大校服的我們,是不是有一天也會成為講臺上略微有些絮絮叨叨的他們?
突然想起三毛有詩一首: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不禁感到悲涼,三毛離“滾滾紅塵”而去,她的“雨季不再來”,只留“夢里花落知多少”,讓我們同她一起做了一個永恒的美夢。如果真有來生,能像千年胡楊、萬年古木一樣靜立歲月里,不為時光流轉而惱就好了。可是,那畢竟只是一個夢而已。
細讀此文的時候,覺得所謂三歲看老真的不是胡侃。我想很多人都記得羅老師在羽毛球場揮舞球拍的帥氣姿勢,年輕的時候對體育的熱愛能夠堅持到現在,真的是讓人佩服老師的毅力。
再品此文的時候,發(fā)現老師把他對自己短暫青春的永恒一切娓娓道于此,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老師敘述自己苦讀的場景,腦海中浮現的僅是沈從文的四字之句——耐住寂寞。
耐住寂寞。不為窗外的游戲聲所動,心如止水且安然地坐在桌前,細品《太陽照常升起》,感受書頁鉛字上的春日和煦,就像一株安靜的樹,靜靜接受陽光普照?!稛o限空間的永恒沉默》第一章里有這樣一句話:“人們缺少心靈,他們不肯和心靈交朋友?!笔聦嵣?,并非所有人都是這樣,我相信那些胸藏文墨腹有詩書且愿與心靈交談的人一定能做到心懷猛虎而細嗅薔薇。我想,或許正是老師年青的時候愿意沉下心來與文學共舞,才能做到勇摘高考同齡人的桂冠,畢竟,沒有人的成功是白白得來的。
人說樹人育人,老師沒有選擇將自己心中沉淀下來的文化私藏,而是站在三尺講臺上,不只是手捧書,而是博古通今,侃侃而談。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老師引用沈德潛的一句話“情真而不覺音之繁詞之切也”,而我引用在此的目的也是如此,可惜文筆見拙,對老師的崇敬之情難以完全表達,不禁羞愧。
既然生命的長度無法增長,那就讓它變寬變厚,既然此生成不了蒼茂大樹,就讓自己樹人育人,讓自己成為講臺的一部分,讓自己成為知識的代言人,然后,在學生的記憶里與知識一起安靜站成永恒。這就是我最想對老師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