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遠
在中國財政改革的總體規(guī)劃中,政府采購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政府采購主要是指在國家機關的領導下,實行預算管理的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隊,利用財政性資金通過購買、租賃、委托等各種形式來獲取貨物、服務、工程的行為制度,這種制度對于優(yōu)化公共資源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很多高校、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都采用這種制度來進行所需物資的采買。高校辦學、建設、發(fā)展所使用的教育經費是財政支出的重要部分,高校推行政府采購制度成了勢在必行之舉,同時社會也為高校推行政府采購制度提供了可能性和前提條件。
目前,很多高校都是實行了政府采購制度,對于超過限額的大型儀器設備、基建工程、大宗物資等等實行了招標采購,這不僅可以為高校實行政府采購制度積累經驗,而且可以為政府采購制度的實行訓練采購人員的隊伍。但是我們同時也要清醒地意識到,對于我國高校來說,政府采購制度還是一個新鮮名詞,它的起步較晚,屬于新生事物,高校在政府采購制度方面所做出的嘗試,與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的政府采購制度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在采購政策、采購程序、采購方法和采購的組織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政府采購實際上是將原本分散到各單位的采購權利和自由集中到政府的手中,這必然會觸動部分單位的切身利益,在推行過程中遭到一定的抗拒。此外,各單位對于政府采購制度的意義認識比較膚淺,比如擔心政府采購之后腐敗非但不會銷聲匿跡,反而會由個人變成了集體腐?。粨牟少徫锲返馁|量和價格不符合本單位的要求;政府采購不能夠及時進行采購,進而影響本單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等等,這些認知上的錯誤會導致單位和團隊對于政府采購制度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政府采購制度的順利推行。
高校在推行政府采購制度的過程中,引入了競爭機制,通過招標的方式來規(guī)范政府采購行為。這一做法的出發(fā)點和目的是好的,但是不足之處在于實施過程中缺乏嚴格的操作程序和必要的監(jiān)督機制。政府采購行為容易為領導的意識所左右,行政硬性干擾的現象時有發(fā)生,原來的分散腐敗很容易演變?yōu)榧懈瘮 T谶@種情況下,高校所需物資的質量、價格、售后等得不到必要的保證,極大地影響了高校日常工作的進行,進而也影響了政府采購機制的正產運轉。同時,由于政府管理體制的不統(tǒng)一,政府采購市場封鎖明顯,這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新的壟斷,使得競爭機制的優(yōu)點不能夠充分發(fā)揮出來。
高校為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對所需設備的供貨期要求十分嚴格,規(guī)定必須要在某一時間之內滿足需求。但是政府的采購行為和市場上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方式不同,它是有計劃性和組織性的一種活動。在進行采購時,首先要確定采購的對象和采購的規(guī)模,以此來編制政府采購項目文件。在文件中詳細地描述采購對象之后,發(fā)布采購信息,最后根據供貨商所提供的物品質量和價格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供貨商。供貨商發(fā)出物品之后,交易活動才能完成。這個流程所耗費的時間比較長,不能夠滿足高校的需要。因為高校的采購數量和采購對象要根據當年的招生規(guī)模和學生數量來決定,而政府的采購程序是要把政府采購預算的編制作為一項計劃外單獨的內容納入財政支出預算的范疇。再加上高校采購的特點主要有:采購規(guī)模大、采購對象的組織結構層次較多、所需設備的技術含量高、采購對象品種多樣,資金來源廣,管理權限分散等等,而且高校作為科研交流和開發(fā)的重要場所,從事的都是高科技的研制和開發(fā),所需的設備和儀器隨著技術開發(fā)和技術創(chuàng)新而進行改變,所以政府采購制度很難適應高校的需要,因為技術參數、技術指標、商品質量和數量等數據具有滯后性和變化性,政府采購制度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非常容易盲目。
政府采購制度在外國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其制度和流程都已經相當完善和成熟。但是在我國,政府采購制度尚處于起步階段,雖然政府出臺了相關的暫行辦法,但是還不夠完善,和高校自主辦學的要求不相符合,束縛了高校的自主權利和發(fā)展。
政府采購行為是一項面向市場、專業(yè)化水平高、涉及范圍廣、政策指導性強的活動,它要求政府采購人員不僅僅要熟悉掌握財經專業(yè)的知識,還要熟悉市場上各種產品的性能和價格,并且對于高科技的設備和儀器還要有所了解。但是高校在實行政府采購制度之初,對于采購人員的素質并沒有足夠地重視,專業(yè)采購人員不足,再加上編制的約束,采購人員往往都是內部調整,這些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采購制度的效率。
政府采購制度有利于推廣公共資源優(yōu)化配置。高校政府采購活動是學校預算支出的重要組成部門,合理的政府采購不僅僅能夠滿足高校的設備、物資需要,而且還能夠調控高校的內部資源。此外,政府采購機制作為高校政府經濟監(jiān)督的重要部分,它通過招標的形式來實現采購行為,可以有效地抑制政府采購機制運作過程中的各種腐敗現象,對于維護公平、維護高校的形象、維護領導名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校實行政府采購制度能夠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國家財政政策、落實政府重大政策目標具有長遠的意義。
在國家的大力號召下,各高校應該積極響應,邁出實踐的第一步。高校應該成立專門的采購小組,運用操作性強、規(guī)定詳細的采購程序和采購辦法,來明確采購的對象、范圍、任務、流程等等。對于大型的采購項目,高校不能夠忽視待之,要進行小組集體商議,商議出具體內容之后采用公開招標的形式進行,防止暗箱操作。在組織管理方面,高校政府采購機構可以采取“三權分立”的結構,設置主管機構、監(jiān)督機構、執(zhí)行機構,三者之間互相監(jiān)督,共同管理,形成行為主體之間責權明晰、相互制衡的機制。
此外,政府采購制度要進一步地完善,還需要強化和細化采購預算及計劃、規(guī)范采購行為和流程;建立完善的招標投標制度,提高采購效益;加強采購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培訓等等。
[1]王敏.我國政府采購所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財經貿易,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