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筆記中的動物 (中)

        2015-03-26 17:21:29陸春祥
        西湖 2015年3期
        關(guān)鍵詞:蝎子孔雀

        陸春祥

        劉禹錫嘆牛

        公元前195年的11月,曲阜,漢帝國劉大皇帝帶著隆重的隊伍,以太牢之禮祭拜孔子。古人祭祀講規(guī)格,諸侯,少牢,只能用羊、豬;皇帝,太牢,有牛、羊、豬。

        牛就這樣隆重出場。

        劉邦用帝王之禮祭孔子,表示了對儒學(xué)的相當(dāng)尊重。他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實踐中深深地體會到,要想帶好一支隊伍,再也不可能是一群流氓無賴聚在一起,自己帶頭往儒生的帽子里痛快地撒尿,無組織無紀(jì)律;唯有儒學(xué)才能整紀(jì)肅綱。

        可是,牛的境遇,卻并不怎么好。

        時光一晃,到了唐朝。

        意氣風(fēng)發(fā)的年輕詩人劉禹錫,不僅用詩來表達他的政治觀點:“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老的總要老去,老的再也不要阻礙新生代;也用《嘆牛》之類的寓言來進一步闡述他的政治立場,讓人警醒。

        詩人用老辣的筆,這樣敘述他的所見:

        老劉我,在郊外碰到一位老者,他牽著一頭瘸腿的大牛,正往菜市場去。

        我問:這牛身材魁梧,為什么會瘸了呢?為什么還會發(fā)抖呢?

        老人回答我:身材高大,是因為我喂養(yǎng)得好,腿不好了,是因為我使用過度。我過去拉車掙錢全靠它,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年老體衰。它的腿雖然折了,但身上的肉還算肥壯,還可以賣肉。

        我說:這樣做,對您當(dāng)然有利,可是對牛不是太殘酷了嗎?這樣吧,我把身上穿的這件皮袍送您,您把這頭牛放生,可以嗎?

        老人笑笑:我賣了牛,可以換酒和肉,還可以給老婆孩子買衣服食物,我要你這皮袍子干什么呢?和你說實話,我當(dāng)初盡心養(yǎng)它,并不是愛它,而是為了讓它給我出力;現(xiàn)在將它賣掉,也不是恨它,是因為它能給我換回錢來。你還是不要管我的閑事吧。

        我知道說不過老人,只好用手杖輕輕地敲擊著大牛的角,發(fā)一發(fā)感嘆:所求的沒有了,利益點也就變了。伍子胥替吳王成就了霸業(yè),最后不得好死;李斯輔佐秦始皇,卻遭五馬分尸;白起威震長平,卻被逼自殺;韓信打敗項羽,自己卻在長樂宮喪了命。這些人都是使用完了,沒有利用價值了,禍害也跟著來了,飛鳥盡,良弓藏,藏已經(jīng)算埋沒人才了,干嗎要良弓折呢?實在是太可悲了,太可悲了!

        我還悟出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只有保持永久的使用價值,應(yīng)付各種變化,這樣才會安全;如果貪圖功業(yè),用盡自己的才能,那就很危險了。

        呵,劉禹錫真是寫了一篇好雜文啊,寓意深刻。

        雖然人不可能有永久的價值,但是適度提醒自己,也就可以避免像那頭大牛一樣的命運。

        但大牛被宰的命運是必然的,即便不是勞動所致,也會有其他的危險。

        比劉禹錫小一歲,卻早死很多年的柳宗元,也觀察到了牛。他的《牛賦》,雖然短小,但賦中仍然包含了極大的信息量:

        牛體形大: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

        牛勤奮,為人類辛勤工作:抵觸隆曦,日耕百畝,往來修直,植乃禾黍。自種自斂,服箱以走,輸入官倉,已不適口。

        牛對人類的貢獻極大,自已要求卻極低:陷泥蹶塊,常在草野。

        這頭利滿天下的好牛,境遇卻不如那壞驢:不如贏驢,服逐駑馬。曲意隨勢,不擇處所。不耕不駕,藿菽自與。騰踏康莊,出入輕舉。喜則齊鼻,怒則奮躑。當(dāng)?shù)篱L鳴,聞?wù)唧@辟。善識門戶,終身不惕。

        這羸驢,跟著劣馬,拍著馬屁,到處溜達,不勞動不工作,混吃混喝,衣食無憂。它還常常趾高氣揚,在康莊大道上炫耀自己:快樂時仰起鼻子,惱怒時尥起蹄子,還常常在大道中央昂首嘶鳴,旁人嚇得老遠躲避。它還善于辨識門第的高低,一輩子都沒有什么憂愁。

        唉,這樣好的牛,又有什么用呢,和品性一般的驢子都比不了:牛雖有功,于己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柳宗元這樣說牛,其實是正話反說,這正是他的賦眼所在:牛啊,我對你抱深切的同情,強烈地為你不平,人類對你不公!

        到這里,柳宗元寫《牛賦》,用意已經(jīng)很明顯了;這個時候,他正被貶在柳州呢:我就是唐朝的牛啊,我就是體制不公平的犧牲品啊!

        牛的故事還在繼續(xù)。

        公元1100年,大文豪蘇東坡,被貶海南儋州。

        這個地方有一種風(fēng)俗讓他很不爽,他就借柳宗元的《牛賦》發(fā)揮,寫了一篇《書柳子厚牛賦后》,主題雖然完全兩樣,但牛的境遇依然沒有改變:

        嶺外俗皆恬殺牛,而海南為甚??妥愿呋d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風(fēng)不順,渴饑相倚以死者無數(shù)。牛登舟皆哀鳴出涕。既至海南,耕者與屠者常相半。病不飲藥,但殺牛以禱,富者至殺十?dāng)?shù)牛。死者不復(fù)云,幸而不死,即歸德于巫。以巫為醫(yī),以牛為藥。間有飲藥者,巫輒云:“神怒,病不可復(fù)治?!庇H戚皆為卻藥,禁醫(yī)不得入門,人、牛皆死而后已。地產(chǎn)沈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祭鬼,無脫者。中國人以沈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燒牛肉也,何福之能得,哀哉!予莫能救,故書柳子厚《牛賦》以遺瓊州僧道赟,使以曉喻其鄉(xiāng)人之有知者,庶幾其少衰乎?庚辰三月十五日記。

        蘇文中有幾個細節(jié)值得關(guān)注:

        1、牛渡海時的痛苦情景。數(shù)百頭牛,擠在一條船上,碰到風(fēng)浪大的時候,沒有水喝,沒有料吃,常常有很多頭牛死去。所以,牛們似乎都知道這種苦楚,登船時,都會哀叫并流眼淚。

        2、海南奇怪的風(fēng)俗,人生病了不看醫(yī)生,只殺牛以祈禱,有富人生病,要殺數(shù)十頭牛。病僥幸好了,功勞都歸于巫師,那些巫師常常嚇人。

        3、海南的黎族人,制作沉香是好手,他們用沉香來換牛,換得牛卻全部用來祭鬼。

        蘇軾于是很痛心:唉,內(nèi)陸人都用沉香供佛求福,哪里知道這都是在燒牛肉啊,還求什么福呢?我不能救這些牛,只能將柳宗元的《牛賦》抄一遍,送給叫道赟的和尚,讓他去宣傳一下,看能不能改變這里的習(xí)慣。

        蘇軾的人文情懷,和劉禹錫、柳宗元顯然不一樣。他似乎已經(jīng)不拘泥于自身的遭遇,自己只是單個,而牛們卻無助得很;更讓他心疼的是,人們對牛的態(tài)度顯然麻木,甚至覺得一切都理所當(dāng)然。

        到了南宋,著名作家周密,他的《齊東野語》卷十四里有《食牛報》,則以自己的親身采訪經(jīng)歷,告誡人們要善待牛。

        廬陵人朝陽,曾經(jīng)是周大作家的同事,有一次,朝陽生了好幾天的病,周去看望,同事所敘述的病因,卻讓大作家深感詫異。

        朝陽的生病經(jīng)歷,基本上是一種穿越了:以前我曾經(jīng)得傷寒病,十來天都不好。有一天昏睡中,忽然感覺被一頭牛所呑,眼前一片黑暗,我感覺自己已經(jīng)到了牛肚子里。我說,自己死倒不足惜,可那年邁的老母怎么辦呢?于是,就發(fā)誓,如果能重見天日,當(dāng)終身不吃牛肉。誓剛發(fā)完,就醒過來了,出了一身大汗,病也就好了。

        朝陽繼續(xù)敘述:我不吃牛肉已經(jīng)有十年了,昨天下鄉(xiāng),在一處農(nóng)家樂吃飯,餐桌上有烤牛肉,色香味俱全,一幫朋友也都勸我吃,實在忍不住,就吃了一些,剛回到家,就不舒服了。到了晚上,又做了和數(shù)十年前相同的夢,又重新發(fā)誓,病情這才有所好轉(zhuǎn)。

        周大作家聽同事說了稀奇事,一下子回想起,在以前的各類傳記小說中,常??吹竭@樣的情節(jié)呢,因為吃牛肉而生各種各樣的病,但從來沒有親見過聽過。他們家已經(jīng)三代不吃牛肉了,他母親體質(zhì)一向不強健,但從來沒有生過傷寒疫病,即便家里的傭人們也沒有得過瘟疫。

        周作家因此感嘆:我相信同事說的是真實的,一并記下來,告誡世人。

        周作家用文學(xué)的筆調(diào)告誡人類,真是有報應(yīng)這一說,真是有牛的報應(yīng)。

        唐人鄭處誨的《明皇雜錄》記載:離開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因為一場大洪水的圍困連續(xù)餓了九天,當(dāng)?shù)氐穆櫩h長設(shè)法將他救出,又用牛肉白酒好好地招待了一餐,但杜大詩人第二天卻再也沒有起床。

        郭沫若考證,說杜詩人是因為酒喝多了,牛肉也吃多了,且很有可能牛肉因天氣熱而有些變質(zhì),是食物中毒。

        唉,雖然不是報應(yīng),但杜大詩人,那晚要是不吃牛肉,喝點稀粥,先養(yǎng)養(yǎng)胃,也不至于送命吧。

        黿將軍

        黿就是大鱉。小鱉天天見,黿卻和大熊貓一樣珍稀。

        一千多年前,在南方中國的湖泊沼澤中,黿卻是很常見的。

        謝肇淛的《五雜俎》卷九《物部一》寫到了多種性格的黿。

        老百姓將黿視作美味。把黿殺掉,將它們的肉懸掛在屋外的架子上:估計是黿大肉多,一時半會吃不了,將其風(fēng)干。這些已經(jīng)變成肉的黿,如果邊上沒人,它們便會將肉伸展,自由得很,聽到人聲,就會縮回去。甚至將它們的肉都剮盡了,只要腸子還和頭連著,它還能好幾天不死。這是不是神經(jīng)末梢的作用,不得而知,反正它生命力極強。更奇怪的是,這個時候,如果哪只不識相的大鳥飛過來,以為吃到了美味,一定會被黿反咬。看看,自衛(wèi)能力這么強大。

        有趣的事接踵而來。

        先看一只自以為是反而送命的愚蠢大黿。

        在廣陵的沙灘上,有只大水牛很舒服地躺著,享受著日光浴。這個時候,寬闊的水面上,有一只席子一樣大的黿正浮出水面,悄悄地向水牛逼近。牛發(fā)現(xiàn)了大黿的企圖后,急忙起身應(yīng)戰(zhàn),水牛的戰(zhàn)術(shù)是,它圍著大黿轉(zhuǎn)圈,用牛角奮力觸大黿,幾個回合下來,大黿被水牛拱翻。大有大的好處,大也有大的不便,大黿肚朝天后,很難翻身。江邊洗澡的人群,發(fā)現(xiàn)了這一場惡戰(zhàn),當(dāng)然,大黿就成了人們的美味了。

        再看一只勇敢聰明而重獲自由的大黿。

        儀真有個漁民,用網(wǎng)抓到了一只大黿。漁民將黿弄回來后,一時半會沒有處理,就將黿的腳用繩子捆牢,丟到豬圈里,準(zhǔn)備第二天再殺。夜晚,一只老虎躥進豬圈。此虎估計見識少,或者是新手,根本就沒見過豬嘛,它將大黿當(dāng)作了豬,就去抓大黿。大黿雖然腳被捆牢了,可它有嘴啊,它的厲害之處就是嘴,于是,大黿就一口咬住老虎,死死不放。老虎起先掙扎,后來,掙扎也沒有力氣了,就倒在地上,大黿和虎就這么僵持著。天亮后,主人發(fā)現(xiàn),叫來了好多人,大家合力將老虎拿下。眾人都認(rèn)為是大黿的功勞,而有這么大的功勞,怎么能忍心吃它呢?于是,解開繩子,將大黿放回江中。

        孫悟空一行取經(jīng)途中,遇到許多成精的動物,牛精虎精蛇精蜘蛛精蜈蚣精,大多害人,但也有幫助他們的。過通天河時,滔滔江河,又沒有船只,怎么辦呢?有了,一只大黿,向著無助的僧人們游來,不管它是不是觀世音派來的,終究它來了,這是一只巨大的黿,一只生活在通天河的領(lǐng)袖黿,一只保衛(wèi)通天河的將軍黿。有了巨黿那寬寬的背脊,唐僧師徒,甚至包括白龍馬,都很安然地渡過。

        無錫黿頭渚,三面環(huán)湖,那一塊巨石,如威武的巨黿,挺立在太湖的碧波之中,它簡直就是太湖的保護神?。?/p>

        在孔廟奎文閣稍前的東西兩側(cè),有兩座御制碑亭,兩對露天巨碑,導(dǎo)游都叫它們“龜馱碑”,東邊是成化碑、洪武碑,西邊為弘治碑、永樂碑。這些石碑高六米多,寬兩米多,碑的底座龜趺,高也有一米多。實際上,馱碑的動物并不完全是龜,陪同我們的文物專家說,這是一種似龜非龜?shù)膭游铮汹P屃,它是一種神話動物,是龍王的四太子。關(guān)于這個四太子的愛好,卻有不同的說法。清代高士奇《天祿識余·龍種》說:俗傳龍生九子,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龜,好負(fù)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而明代李東陽的《懷麓堂集》則說:赑屃,平生好文,今碑兩旁文龍是其遺像。

        不管怎么說,這個和黿一樣身材和性格的四太子,是討人喜歡的,善于負(fù)重,而且長壽,還愛好文學(xué),喜歡文字,真是能文能武,難怪皇帝們立碑會那么喜歡它。

        按照科學(xué)家的研究,大黿們已經(jīng)在地球上生活了1.75億年了,現(xiàn)代的環(huán)境很難讓它們有立足之地。中國目前只有不到200只黿,其中80只生活在黿的故鄉(xiāng)——浙江青田縣的甌江邊。青田有一個省級的黿自然保護區(qū),就在明代大文豪劉伯溫隱居的石門洞邊,說是保護區(qū),但要見到黿,還是難得很。當(dāng)?shù)孛襟w最近有這樣的報道:根據(jù)縣水利局黿自然保護區(qū)辦公室的《目擊黿情況備忘錄》上顯示,除了2002年發(fā)現(xiàn)那只1.9公斤的幼黿外,十年來也只有七位漁民在甌江河段目擊未經(jīng)證實的“黿”,基本上,黿在水面停留一兩分鐘后就潛入水中。

        劉伯溫隱居的時候,甌江邊一定有許多黿出沒,成群結(jié)隊,浮游上下,那是怎樣的一種情景?劉伯溫一定神往。盡管,他的《郁離子》寫了那么多的動物,但是,他沒有寫黿,是怕黿和豬(朱)有什么關(guān)系嗎?不得而知!

        這就是今天黿的現(xiàn)狀。黿沒有了,黿的故事也沒有了。

        身負(fù)千鈞,仍然昂首挺立的大黿,只能是個傳說了!

        信天緣和漫畫的普通人生

        “信天緣”和“漫畫”其實是兩只很普通的鳥。

        宋代洪邁《容齋隨筆·瀛莫間二禽》對這兩種鳥有記載。瀛州(河北河間)和莫州(河北任丘)的河塘湖泊上棲息有兩種鳥:一種很像是天鵝,全身灰白色,嘴很長,長時間靜立在水邊不動,有魚從它身下經(jīng)過時,它就用嘴將其捉住吃掉,即使終日無魚,它也不換地方,它的名字叫信天緣。另一種鳥很像鴨子,經(jīng)常在水面上游來游去,不停地在腐草泥沙中尋覓食物,一刻也不休息,它的名字叫漫畫。信天緣好像很無能,但它面無饑色,身體反而比漫畫更壯實。

        信天緣全天靜立不動,漫畫整天游來游去,從黎明開始,到夜晚休息,它們迎來的結(jié)果卻是一樣的,不管你怎么折騰,總算過了一天。

        現(xiàn)在,我想從表里兩個角度觀察一下這兩只普通的鳥。

        先說信天緣。表面上看,信天緣確實不怎么樣。它沒有斗志,懶洋洋,得過且過,似乎是衣食無憂。它在想什么呢?仰望星空?這個世界很美好啊,天是湛碧而瓦藍的,高空中不時有群雁掠過,遠方不時傳來各種讓它賞心悅目的鳥聲風(fēng)聲,陽光和煦,大地充滿了和諧。俯瞰大地,噢,我站在水中,湖水清澈見底,游魚追,蝦蟹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有何所求?吃?一條或幾條魚,足夠了!睡?我根本用不了多少地方!精神活動?我每天都很快樂,我的快樂使我的內(nèi)心寧靜充實,我的快樂你們常人是不能理解的,你們只說我懶,信天緣,我信天呢,子非我,安知我之樂?

        因此,我把信天緣看成是一只智鳥。它非常的自信,這種自信首先體現(xiàn)在個頭上,像天鵝樣,那在普通的鳥類中,它已經(jīng)很偉岸了;這樣偉岸的身材,在鳥中絕對出類拔萃,就如同姚明,往人群中一站,哪里都是新聞。它有長長的嘴,這簡直就是利器,就好像它是鳥類中的特長生一樣,具有很強的謀生能力,無論什么魚游過來,基本上不用低頭就輕松捉到嘴了。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的自信使得它終日不換地方,換什么地方?根本不需要!只有無能的鳥才經(jīng)常換地方呢!這湖里魚蝦成群,還怕餓著不成?沒事不要跑來跑去,養(yǎng)養(yǎng)神,多些思考,我最討厭沒有思想的鳥了,一天到晚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嘰嘰喳喳,一點也沒有自己的想法,可悲可嘆!

        最終的結(jié)果是,信天緣生活得很自在,思想境界很高,身體倍兒棒。它簡直就是鳥類哲學(xué)家,因它給我們很多啟示啊。

        再說漫畫。從漫畫一天的過程看,它應(yīng)該是一只模范而勤勞的好鳥。彼革命意志始終飽滿,彼革命熱情始終高漲,基本上是全天候工作,雖然它的工作內(nèi)容比較單一,簡單說來就是謀生,整天忙來忙去,基本上是為了一張嘴。但你能說漫畫格調(diào)低嗎?社會不就是這么現(xiàn)實嗎?起得比豬早,睡得比豬晚,干什么呢?就是為了謀生嘛。我不能老是騎自行車上班啊,我的同事們好多都開上車了,怎么著也要弄一輛,不努力工作還行???我不能老住在這幾十平方米的房子里啊,我的朋友們都是一百多方,有的還住排屋和別墅,怎么著也要換換房子,不努力工作能行啊?我不能老是讓孩子在國內(nèi)上學(xué)啊,我的親戚朋友們好多孩子都送到國外去了,怎么著也要讓我家孩子去留個學(xué),不努力工作怎么能行呢?什么,你已經(jīng)是富人了?不要吹牛啊,富人還分小富大富呢,幾千萬幾個億幾十億幾百億,那個福布斯不是每年都要發(fā)排行榜嗎?說實話,你們富人的日子更難過,都想富了更富,但富是無止境的。這樣說來,漫畫和我們?nèi)烁?,它不僅僅是鳥中的典范。

        實質(zhì)上,親愛的讀者,漫畫的實質(zhì)你們其實老早就看出來了,大家都會認(rèn)為,漫畫這種生活方式不值,太不值了,一天到晚,不停地跑來顛去,漫長的時間在干什么?不就是為了一張嘴嗎?為了一張嘴,一定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嗎?其實,漫畫完全可以這樣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要整天游來游去,適當(dāng)休休假,你也要照顧一下信天緣們的情緒嘛;不要不停地尋找食物,和諧社會,吃畢竟不成問題了嘛,干嗎這么無節(jié)制?也要注意下環(huán)境,魚啊蝦啊等等也需要休養(yǎng)生息的,一天到晚不停地尋覓,它們也是擔(dān)驚受怕,影響成長。換句話說,漫畫你自己要想辦法提高生活質(zhì)量,嘗試著改變一下目前的生活現(xiàn)狀!

        說離題了,信天緣和漫畫這兩只很普通的鳥,注定了它們的普通人生,對它們的觀察也只是我的臆想而已。或許大自然的安排就是這樣,讓信天緣靜,讓漫畫動,而這靜和動于是構(gòu)成了一個活生生的大千世界,并沒有我說得這么復(fù)雜。

        因此,即使我們從信天緣和漫畫的生活狀態(tài)中讀出一些人生的感悟,也千萬要注意,不要簡單類比,否則就會陷入虛無主義的境地;我也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信天緣禪定式的生活你其實學(xué)不了,喪失了革命意志或斗志,可不是鬧著玩的,就當(dāng)我閑扯好了。

        兩只名鳥的身世調(diào)查

        烏鴉和喜鵲同屬鴉科,但一直來境遇迥然。鉆牛角尖的陸先生某一天忽發(fā)奇想尋個究竟,遂有以下這份調(diào)查。

        1、痕跡調(diào)查

        從現(xiàn)存資料看,二鳥如何形成目前之境遇尚缺乏足夠證明,但陸先生認(rèn)為“鵲”有“喜”之光環(huán)要早于“鴉”被“烏”之惡名。

        第一,《詩經(jīng)》中有“鵲巢鳩占”的成語出處,這鳩雖非鴉,但足以說明鵲巢是個好東西,否則鳩占它巢干什么?

        第二,從民間流傳極廣的“鵲橋”(七月七,牛郎織女相會,鵲銜尾成橋)的說法可以看出,那“鵲”似乎老早就以正面形象出現(xiàn)了。

        第三,宋之問的《發(fā)端州初入西江》中有“破顏看鵲喜,拭淚聽猿啼”,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靈鵲報喜》也描寫了當(dāng)時的場景:“時之人家,聞鵲聲皆為喜兆,故謂靈鵲報喜?!比绱苏f來,鵲之受寵在唐宋間已十分地被人認(rèn)同。在這種理念的支持下,鵲就被涂上了一系列的光環(huán):說人有好名聲叫“聲譽鵲起”,連文人騷客常用的詞牌都沾“鵲”字邊:鵲橋仙,踏鵲枝。

        第四,“鴉”字雖加“烏”,但關(guān)于它的記載實在是少而又少。

        《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第十六》有:有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鳥,人面有發(fā)。爰有青鴍、黃鷔、青鳥、黃鳥,其所集者其國亡。

        考據(jù)家認(rèn)為,玄丹山上的這些鳥,就是烏鴉。

        這就給這種五彩繽紛的鳥,罩上了一個很不好的罪名,在哪個國家聚集,哪個國家就會滅亡。其實,這些鳥還是很可愛的,它們生活在玄丹山上,長著人一樣的臉,頭上還有頭發(fā)。

        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云:“繡面誰家婢,鴉頭幾歲奴”,“鴉頭”即“丫頭”,為何要寫成“烏鴉”之“鴉”,大約也是因為“丫頭”地位低賤之故。僅此而已。至于后來那英國人弄進來的毒品叫“鴉片”,則更使“鴉”雪上加霜。

        到曲阜,導(dǎo)游一再介紹孔府、孔廟、孔林的奇特。三孔里,除了孔檜,還有就是烏鴉。一是孔廟內(nèi)有烏鴉,但是從來沒有邪糞什么的;二是孔林里有各類鳥,就是沒有烏鴉。我知道導(dǎo)游想表達的意思,圣人嘛,連烏鴉也尊重他,“三千鴉兵救孔子”的故事之所以久傳不息,是想說,即便是人們討厭的烏鴉,你若對它們有恩,它們也會報答的。

        但,我就是不太明白,為什么人們就不喜歡烏鴉呢?

        個人猜測,一是顏色,黑黑的;二是叫聲,哇哇,不好聽。

        黑色的烏鴉,在夜空中穿行,如幽靈般讓人害怕,結(jié)果,也害得白顏色的烏鴉同類一起受到歧視。哇哇的叫聲,也有不少鳥這樣叫呢,為什么就不喜歡烏鴉?讓人想破頭。

        2、身世研究

        假想一、對待權(quán)貴的態(tài)度。話說某一天,某著名權(quán)貴為慶賀老年得子,特廣邀賓朋,架勢盛大。鴉和鵲也同時被邀。席間,好話成箱,恭維話成籮,特別是鵲,嘰嘰喳喳說盡好話,什么“看額頭,前庭飽滿,定是平步青云路,先登白玉堂”,什么“看眼睛,火眼金睛賽過孫大圣,壞人肯定無法逃生”,什么“看皮膚,雪里透白比過觀音,富態(tài)賽過如來佛”;那富貴子聞此好話,突然大大地響響地放了一個屁,鵲聞之,連忙又贊道:“依稀乎絲竹之聲,仿佛乎麝香之氣,聞之不勝馨香之至?!敝魅苏媸谴髳?,好好地把賓客們招待了一番。

        且說那鴉,他是天生的直性子,直腸子,腦子拐不了彎。見大伙異口同聲說奉承話,于心不忍,就說了一句真心話:這孩子要死的。不要說主人,那些賓客聞此言都大驚失色,這死鴉,什么話不好說,偏說“死”,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條基本規(guī)律,但也不好這樣直說啊。不用說,那鴉被主人毫不客氣地趕出家門,鴉的壞名聲于是也傳開了。

        假想二、動物大會上的遭遇。某天,動物界召開第N屆代表大會。代表們分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昆蟲類、甲殼類等十大類別,鵲和鴉有幸被選為鳥類的列席代表。這次大會的中心議題是:整頓動物界的作風(fēng),端正思想,體恤下層,并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誰都知道,這幾年動物界的風(fēng)氣不太好,領(lǐng)導(dǎo)層獅子老虎不團結(jié),中層狼狽狐搜刮民脂民膏,弄得下層狗們豬們牛們苦不堪言。在小組討論會上,列席代表鵲充分履行自己的職責(zé),暢所欲言。鵲代表指出:我們和正式代表們一起聽取了大會的報告,倍受鼓舞,信心十足,干勁倍增。鵲代表還強調(diào):我們認(rèn)為這一次動物代表大會真正是開出了新的氣象,對動物王國今后幾十年的發(fā)展和建設(sh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鵲代表再呼吁: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大會,使我們動物界徹底消除不平等現(xiàn)象,倡導(dǎo)動物界和睦相處,提倡上下級之間民主相待,以嶄新的姿態(tài)迎接新世紀(jì)的到來。鵲的發(fā)言得到了代表們熱烈的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也得到了動物界高層領(lǐng)導(dǎo)的充分肯定。據(jù)《動物日報》后來的報道說,鵲自此后被重用,并一直擔(dān)任對外親善的形象大使。

        然而,鴉卻難改本性,他知道這次大會的重要程度,于是他事先做了充分的精心的準(zhǔn)備:走訪了大量的下層群眾,掌握了許多壞鳥及其他壞蛋們的犯罪證據(jù),列舉了亟須改進的幾十個問題。因為有理有據(jù),鴉的發(fā)言自然也有掌聲,但只是稀稀拉拉的幾下,這可憐的幾掌都來自于基層的代表。但鴉的發(fā)言仍然引起了很大的震蕩,高層們非常不高興,認(rèn)為鴉是在給動物界的大好形勢添亂,并將鴉在會議中散發(fā)的材料悉數(shù)收繳;同時大會主席團臨時動議,取消鴉的列席代表資格,鴉的會議前期及回程費用一概自理。自此后,鴉的名字前就加上了“烏”字,烏鴉成了世界上最不受歡迎的人。

        據(jù)《動物王國導(dǎo)報》一位同情鴉遭遇的資深鳥記者透露,雖然鴉的智力頗高,雖然鴉工作也勤奮(捉蟲子一點也不亞于其他鳥),但這些年來,鴉的境遇一直得不到改變。

        附驥尾:這篇調(diào)查發(fā)表后,陸先生料定有兩種反應(yīng):一是鴉們感到有人惦記著他們,有所安慰;二即鵲們會大怒或不屑一顧:“瞧,瞧,這張烏鴉嘴!”

        三只性格鸚鵡

        1、多嘴惹禍

        南朝宋劉敬叔的《異苑》卷三有“鸚鵡說夢”,神得很,能掐會算。

        張華有一只白色的鸚鵡。他每次外出回家,白鸚鵡都會告訴他仆人們的好和不好。有一天,鸚鵡突然不匯報了,張華就問為什么。白鸚鵡說:我被你放在甕中,外面的情況看不到,我怎么向你匯報啊!

        某天,張華在院子里,對鸚鵡說:你出來玩玩吧。鸚鵡說:昨晚我做了個惡夢,今天不宜出門。張華笑它:扯蛋,你做什么夢啊,沒事的,出來玩玩吧。鸚鵡就飛到院子里玩,玩著玩著,突然,一只大禽從天空中俯沖下來,一下子抓牢了鸚鵡。見此情景,張華也慌了,連忙對鸚鵡喊:快啄它的腳,快快啄它的腳!鸚鵡好不容易死里逃生。

        這只白鸚鵡是多嘴的。多嘴出自它的本性,鸚鵡學(xué)舌,人家做什么事,說什么話,它都好奇;如果只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而不說出來,那還顯不出它的本事,它的本事是,不管好壞,它都要說,向主人說。它知道,說了之后,肯定是有好處的,不僅是娛樂一下,主人也確實想知道,自己不在家的時候,那些仆人們究竟干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

        至于為什么后來要把白鸚鵡放在甕中,這是一個懸念。布衣猜測,要么是此鸚鵡亂說一氣,情報非常不準(zhǔn)確,張華生氣了;要么是,仆人們集體堅決反對:主人啊,您也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有身份有地位,為什么相信一只鳥而不相信我們大家呢?

        白鸚鵡的神奇還在后面,它會做夢,而且預(yù)測相當(dāng)準(zhǔn)確。

        動物一定也會做夢,只是我們沒有證據(jù)它們一定是在做夢,但數(shù)千前的鸚鵡就做夢了,表明中國人對夢的研究還是有深度和高度的。這里,白鸚鵡的神奇夢只是一個借喻罷了。

        話說回來,鸚鵡如果不多嘴,可能就不叫鸚鵡了。

        2、將心比心

        北宋邵博的《邵氏聞見錄》卷十七,這只鸚鵡,巧妙地解放了自己。

        關(guān)中有個商人,在隴山抓得一只鸚鵡。這只鳥很聰明,能說人話,商人很喜歡它。

        因為受官司的牽連,商人被官府抓到監(jiān)牢里關(guān)了十來天。商人回家后,整天唉聲嘆氣的,鸚鵡看不下去了,它勸商人說:你在牢里十來天就受不了了,而我被你關(guān)在籠子里已經(jīng)好幾年了,那我的日子怎么過呢?

        商人聽了很是感嘆,是啊,我受不了,鸚鵡怎么受得了呢?于是將鸚鵡帶到隴山,放歸山林,依依不舍,還流了淚。

        此后,商人的同行經(jīng)過隴山的林間,這只鸚鵡一定要問商人的近況,如身體好不好啦,等等,還托他們帶口信向商人問安。

        將心比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話是這么說,可是,行動起來,卻往往離譜。

        有人說,除身體外,錢最重要。是的,沒錢,不行;但多了也不行。

        不過,那些有過不自由經(jīng)歷的人往往會對你說,錢一點也不重要,人,自由最重要。

        當(dāng)然,籠子可分有形的和無形的。無形的,也許在某種程度上更能摧殘人心,這里就不討論了。

        3、告狀遇害記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這只與鸚鵡情性相似的八哥,因為聰明,但又多事,最終不得好死。

        晉司空桓豁,他管理荊州的時候,發(fā)生了一則案子,耐人尋味。

        司空手下有個參軍,姓顧。顧參軍買了一只小八哥,五月五日這一天,他將小八哥的舌頭剪了,教它學(xué)說話。

        這是一只十分聰明的八哥,什么話一學(xué)就會??匆娙耍€會主動打招呼,甚至能模仿人們的笑語聲。

        顧參軍琵琶彈得很好,每次彈奏時,八哥就待在一邊,仔細聆聽,專業(yè)素養(yǎng)似乎挺高,因為它聽得懂。

        有一次,司空舉行大型宴會。

        小八哥充分展現(xiàn)本領(lǐng)的機會到了。它模仿在座客人的聲音,學(xué)一個像一個。有個客人,不知道什么原因,鼻子有點塞,說話甕聲甕氣,模糊不清,小八哥一時學(xué)不像。但也難不倒它,它思考了一會兒,立馬找到了問題的所在,它將頭伸到一個甕中,然后再學(xué)那客人的發(fā)聲,聲音居然一模一樣。眾人嘆為奇觀。

        宴會仍然在歡笑中進行。

        有個叫主典人的,行為不太規(guī)矩。他偷東西,正好被小八哥看見。待顧參軍中途去上廁所時,四下無人,八哥就偷偷地對參軍告狀:主典人偷東西,偷的什么東西。參軍不想多事,沒有揭發(fā)主典人的小偷行為。

        過了一會兒,小八哥又飛來告狀說,主典人,又偷了牛肉。參軍問它:小八哥啊,你說他偷牛肉,有證據(jù)沒有?小八哥就說:有,這小子,牛肉用荷葉包著,新鮮的荷葉,藏到屏風(fēng)后面。

        這個時候,顧參軍顧不上主典人的面子了,他跑到屏風(fēng)后面一檢查,果然如此。立即報告上司,人證物證俱在,主典人被痛打一頓。

        這一來,主典人就和小八哥結(jié)下了仇怨。他媽的,小畜生竟然再三告老子的狀,看我不弄死你!趁大家不注意,主典人就用滾開水將小八哥燙死了。

        案子就這樣發(fā)生了。

        顧參軍因為失去了小八哥,茶飯不思,憤怒得要命。于是要求司空審判,主典人必須償命,解我心中怒氣。

        司空當(dāng)然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了。他教育參軍說:本來主典人殺了八哥,是應(yīng)該以命抵命的,但是,小八哥是鳥呢,我們不能因為禽獸的原因,而玷污了我們?nèi)祟惖姆砂 ?/p>

        主典人沒有死,只被判了五年的徒刑。

        這里的小八哥很聰明,但它是被聰明害死的。

        然而,布衣認(rèn)為,此則故事的亮點,不是小八哥的聰明,而是法律的適用問題。

        小八哥的確讓人喜歡,它能鉆進甕中學(xué)人說話,難度很高都能模仿;它還有很強的責(zé)任心,容不得別人使壞,不平則鳴。

        主典人的確討厭,道德絕對有缺陷,不僅品行有問題,還心胸狹窄,和鳥過不去。

        一命抵一命,并不適合此案。主典人殺小八哥有錯,而偷竊,是罪。布衣相信,這個五年徒刑,量刑的重點是盜竊,而非殺鳥。

        公開公平公正。

        這個案子,如果讓老百姓來投票,布衣相信,主典人說不定還判不了五年。要知道,司空大人也很喜歡小八哥,且又是顧參軍的上級領(lǐng)導(dǎo),個人關(guān)系還是相當(dāng)不錯的。

        但,無論如何,小八哥的死,都是讓人同情的。

        鼠拖卷

        明朝顧起元的《客座贅語》卷五,有“鼠拖卷”,可稱動物因果報應(yīng)的典范。

        明朝嘉靖年間,庚子科舉,第八十三名是顏芳,他的中舉故事,饒有趣味。

        閱卷考官全部卷子閱完,名次基本已定。顏芳的卷子已經(jīng)被考官丟到桌子底下去了。一轉(zhuǎn)眼,顏的卷子又跑到桌子上了??脊僖詾榕e,再將顏卷丟到桌子下。過了一會兒,顏卷又混雜在桌子上的那些卷子中了。

        考官很驚奇,怎么回事呢?于是,再次將顏卷丟到桌子底下,自己卻躺到床上假裝睡覺去了。過了一會兒,一群老鼠出來了,它們一起將顏卷抱到了桌子上。這位考官再審顏卷,細看,還不錯,于是錄取了顏芳。

        放榜的時候,考官好奇地問顏芳:你們家一定積了陰德,不然,老鼠怎么會這樣再三拖卷?顏芳回答說:我也不知道積了什么陰德呢,只是我們家三代以來都不養(yǎng)貓的。

        其實,早在唐朝,作家闕名就在他的《玉泉子》中寫了這樣的故事。

        進士李昭嘏,考了十次都不中。他登科那一年,并不認(rèn)識主考官。那主考官白天睡覺醒來的時候,在枕頭邊發(fā)現(xiàn)一軸文卷,仔細一看,是昭嘏的考卷。他就將卷子放回書架的原處,又開始睡。這時,他見到一只大老鼠,跳到書架上,取出昭嘏的卷子,銜著卷軸,又送到他的枕邊。又放回,又銜回,一連好幾次。昭嘏來年春天及第,主考官問他原因,他說,他們家三代不養(yǎng)貓。這件事情傳出后,都說是鼠來報恩。

        從情節(jié)上看,顧起元一定是讀了闕名的書之后寫的,只是人物換了;未必有的事,但坊間傳聞一定不少。

        古代許多筆記中,都有這種因果報應(yīng)的故事,它雖然沒有科學(xué)根據(jù),卻是人們愿望的合理表達。

        老鼠拖卷有幾種可能,要么卷子妨礙了它們的活動,要么卷子上有它們需要的食物,或者干脆卷子可以吃。

        但是,鼠拖卷卻告訴了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萬物并處而不相害。你保護了它,它也有利于你。人類和動物之間,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生存關(guān)系。

        從另一個角度講,老鼠并沒有要求考官有太多的徇私,它們只是想讓考官關(guān)注李昭嘏、顏芳的試卷,要知道,批卷子看走眼的事也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

        關(guān)于老鼠和考試的事情,宋朝曾敏行的《獨醒雜志》卷三,也有一則《杜鎬待試有黍銜文》,可以看作是巧合。

        杜鎬在江南的時候,正準(zhǔn)備候考。有一個白天,在一家旅店,他正在休息,突然,一只老鼠,拖著一卷書,從門外躥入。杜考生醒來看見老鼠,就要趕走它,但老鼠并不跑,反而將書拖到杜考生的床前才跑開。杜把書拿過來一看,是《孝經(jīng)注疏》。他就覺得很奇怪,怎么回事呢?就將這本書讀了好幾遍。到考試的時候,考題正出在此書中,杜當(dāng)然考得很好了。

        似乎是一個巧合,就如現(xiàn)在押中考題一樣,并不是十分稀奇的事。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實在有點讓人驚奇。

        恩義鴨夫婦

        明朝顧起元的《客座贅語》卷九,有“沈氏鴨”,從動物的恩愛中我們可以得到不少啟示。

        顧作家的朋友沈之問,他家養(yǎng)了兩只鴨,一公一母。

        有一天,他家要將那只雄鴨殺掉。他事先用籠子將雄鴨罩好。母鴨隨即就繞著籠子轉(zhuǎn)起來,趕也趕不走,喂它食,也不吃。殺好雄鴨,用滾開水在褪毛,那只母鴨忽然哀叫起來,又突然一頭撲進湯盆中,歪著脖子就死掉了。

        見此情景,沈家大吃一驚。他們很可憐這一對鴨夫婦,將它們合葬在屋后的竹園里。從此以后,沈家就不吃鴨了。

        動物恩義的故事,古代不少見,但基本都是講因果報應(yīng)的。

        這一則鴨夫婦卻不是這樣,我們可以將它看作社會新聞,有很強的真實性。因為恩愛也是動物的本能。老公死了,我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不如一起去死。這大概就是母鴨的簡單思維邏輯,它和祝英臺一樣,對愛情很執(zhí)著,認(rèn)死理,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也有動物不講恩義的。

        有活取猴腦的場景,活靈活現(xiàn)。一只大籠子里關(guān)著一群待取腦的猴子,屠夫來了,要抓里面的一只,那只被抓的就拼命往里縮,眾猴見狀,齊齊地將那猴子推出。毫不留情。

        我們是不能怪眾猴子無情無義的,因為,活命也是動物的本能。

        烏鴉和鼠狼救子

        五代,孫光憲,著有《北夢瑣言》,這是他在江陵為官期間寫的。后世評價,其寫作態(tài)度嚴(yán)謹(jǐn):每聽得一事,都要再三考證,確定無疑后方才下筆。

        所以,我這里敘述的兩則動物救子的故事,可信度應(yīng)該比較高。

        先說烏鴉救子。

        鴉的形象總是不太好,卷十“京兆府鴉挽鈴”中卻顛覆了之前的形象;這只機智告狀的鴉,不僅成功報案,還使捕鴉雛者丟掉了腦袋。

        故事是這樣的。

        唐朝的溫璋做京城長官,管理嚴(yán)酷,壞人動不動就被殺,滿城都怕他。

        有一天,溫長官的辦公大廳外面響起了急促的鈴聲,按常規(guī),那是有人告狀了。下屬跑出去一看,哎,沒有人呢。怎么回事?過了會,鈴聲又響了起來,又一看,哎,還是沒有人呢。到底怎么回事?又過了會兒,鈴聲再響了起來,再一看,還是沒有人呢,但仔細一瞧,哎,一只烏鴉在焦急地扯著鈴上的繩子呢。

        下屬立即向溫長官報告這樣的稀奇事,烏鴉告狀,新奇。溫長官見多識廣,立即斷定:一定是有人掏了它的窩,鴉的孩子被人捉走了。

        鴉的事也是事,雛鴉被害,人作的惡,事關(guān)社會倫理道德。警察火速出動,報案鴉在前面超低空盤旋飛行,一路引著警察到了城外的樹林間,果然有人在搗鴉的老巢,捉它的孩子。那捕鴉人,洋洋自得,還靠在樹下休息呢。

        人贓俱獲,捕鴉人束手就擒,送往官府處理。

        因為鳥類訴冤,事情不同于往常;殺鳥的孩子,也是大罪,立即槍斃!

        捉鴉人被處死,雛鴉遇害的大仇總算報了。

        再說鼠狼救子。

        卷十二“鼠狼智”中,父母為救孩子顯現(xiàn)出了真正的智慧和勇氣。

        宰相張文蔚的莊園在京城東邊的北坡上。

        張家莊園內(nèi),有一個比較大的鼠狼窩,一對鼠狼夫婦養(yǎng)有四個孩子,它們無憂無慮地生活著。有一天,鼠狼夫婦外出找糧食,突然來了一條大蛇,這蛇大概餓極了,鉆進鼠狼窩,一下子就將四只小鼠狼呑了。

        事發(fā)突然。鼠狼夫婦似乎預(yù)感到要出事,外出沒多久就往家里趕。等它們回家時,發(fā)現(xiàn)家已被大蛇占領(lǐng),四個孩子也已遭難。

        鼠狼夫婦雖救子心切,但還是忍住悲痛,沉穩(wěn)應(yīng)對。

        它們想出了辦法。

        在窩外面,它們奮力堆土,將蛇堵在窩內(nèi),然而,洞口卻不封死,留一個小口,恰恰可以引誘蛇頭鉆出,它們知道,這大蛇在里面待不了多久,一定會跑出來的。它們在等待時機。

        過了好些時候,那大蛇許是不耐煩了,將頭伸出洞外,見沒什么事,又將身子一點點地挪出來。哈哈,一半出來了,估計大蛇再也縮不回去了,突然,鼠狠夫婦合力出擊,將蛇的肚子當(dāng)腰咬斷,并迅速拉開蛇腹,將四個孩子銜出。

        嘿,真是命大,那些小子們還活著呢。這一對聰明的夫婦,立即將孩子轉(zhuǎn)移到安全地帶,用嚼碎的豆葉,敷孩子的傷口,當(dāng)然,小家伙都挺過來了,很健康。

        鼠狼夫婦,仍然帶著孩子,在張家莊園快樂地生活著。

        故事很精彩,也很另類。

        相較而言,鴉救子,靠的是鴉的智慧。因為鴉知道,它并不能將那掏窩人怎么樣,甚至威嚇都沒有用,弄不好還會害了自己的命。但鴉清楚,這座城市里,有一個人人都怕的市長,這市長有可能會為它作主。

        溫市長嚴(yán)格執(zhí)法,連動物也敬仰。雖然玄乎,但也不是毫無根據(jù),動物碰到困難時,的確會向人求救,所以,即便有些夸張,仍然合理。

        在鴉救子里,我們還可以讀到其他的信息,就是,官員執(zhí)法有隨意性。李世民曾經(jīng)感嘆,貞觀年間,全國執(zhí)行死刑的人其實并不多,有的地方,甚至都不知道死刑了。但,這個溫市長,卻有點隨意殺人;因為捕捉幼鳥而被執(zhí)行死刑的,亙古少見。

        鴉的殺子之仇是報了,但是,這樣的法律能長久執(zhí)行嗎?

        和鴉相比,那鼠狼夫婦,是真正的智勇雙全,它們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將敵人置之死地。

        人和動物的區(qū)別,除了會制造并使用工具外,就是會復(fù)雜思考。但有的時候,動物的智慧,人也有比不過的。日本科學(xué)家曾經(jīng)訓(xùn)練過一只黑猩猩,人的反應(yīng)速度遠沒有它快捷。所以,鼠狼夫婦應(yīng)該是高智商,它們首先要考慮的是,怎樣殺死敵人,這是第一位的,而面對比自己兇猛得多的對手,不能硬拼,只有智取,只有想出對手意想不到的辦法才能取勝。

        如果能將蛇肚子咬破,它也必定死亡,那么,它們的孩子還有救出的希望,即便沒有希望,殺死大蛇,孩子的尸體總歸可以找全的。

        所以,鼠狼夫婦在設(shè)計第一個動作的時候,也一定考慮到了下一步,兩計連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它們的孩子才有可能救出。

        當(dāng)然,促使鴉和鼠狼如此行動的,一定是愛子心切。

        人類和動物一樣愛子,這種感情融化在血液里,與生俱來,當(dāng)然也是本能,是大愛,所以會爆發(fā)出前所未有連自己都會驚奇的智慧和力量。

        然而,人類在大規(guī)模捕捉動物的幼類時,很少有人會考慮動物的這種大愛。有時甚至連人類自己的大愛,也表現(xiàn)得很自私,只管自己的,別人就顧不了那么多了!

        多情的孔雀

        名鳥孔雀以多情著稱。這種性格,在未知孔雀的人眼里,新奇;在對它知之甚少的古代,尤為新奇。

        北宋作家黃休復(fù),四川人,那里沒有孔雀,于是,他在《茅亭客話·寓孔雀書》中,詳細記載了讓他感到新奇的孔雀。

        他寫孔雀,是因為他的朋友,內(nèi)廷侍衛(wèi)官(左侍禁)辛貽顯送了他一只小孔雀。辛貽顯,做過容州、宜州、廉州、白州等地的檢察官(巡檢)。小孔雀的故鄉(xiāng)在西南,和成都相距有數(shù)萬里,蜀人從來沒有看到過孔雀,大家都非常喜歡。

        辛檢察官為了讓他的老朋友更加清楚孔雀的習(xí)性,就給他寫了一封很長的信,這封信就好比是養(yǎng)孔雀的說明書。

        信是這樣寫的。

        在我所管轄的郡邑的大山中,生活著許多孔雀。雌孔雀短尾,雄孔雀長尾巨大且羽毛碧綠,光翠奪目。我和你說說這孔雀的特點吧,它們特別珍愛自己的尾巴,如果要棲息,一定要找個安放得下長尾的地方。南方人怎么捕捉孔雀呢?他們先張好網(wǎng),然后等待,等待下雨,因為孔雀的長尾一遇到下雨就麻煩了;尾毛沾了雨,水分重,飛不起來??兹副蛔ズ螅鸪踹€要掙扎,想展翅飛翔,結(jié)果呢,它又怕自己傷了長尾,因為它到死都要愛護那漂亮的尾巴,所以束手就擒。

        孔雀這么看重長尾,是因為長尾漂亮。它自己認(rèn)為漂亮,人類當(dāng)然更認(rèn)為漂亮了,它可是制造婦女首飾和扇子的好材料啊。于是,當(dāng)?shù)氐睦习傩站蜁⒒羁兹傅拈L尾割下來,賣個好的價錢。怎么實施這個對孔雀來說相當(dāng)殘忍的行為呢?他們往往預(yù)先藏在叢林的深處,等孔雀毫無防備地經(jīng)過時,突然抓住長尾,手起刀落,砍斷孔雀的尾巴。如果一刀沒斷,孔雀一定會回過頭來看,那是一種感覺:如人一樣,五內(nèi)俱焚,萬箭錐心,孔雀閃亮的羽毛,頓時就會失去光澤,所以,當(dāng)?shù)厝硕贾?,活活砍下的長尾最值錢了。

        人類還不僅僅是獵取孔雀的羽毛,很多人也吃孔雀的肉。他們說,孔雀的肉,如同那些天鵝和大雁一樣,味道還真是不錯。

        為了使你閱讀我的信而不覺沉悶,再給你插一個有趣的故事吧。

        南海地方有一個讀書人,曾經(jīng)養(yǎng)了一只孔雀。有一天,他的仆人急匆匆跑來告訴他:不得了,有一條蛇將孔雀盤住了,恐怕孔雀要遭毒手。讀書人喝道:那你還不趕緊去救啊。過了一會兒,仆人跑回來,只是一個勁地笑。讀書人罵仆人:你還笑,有什么好笑的啊!仆人慢悠悠回道:那蛇是在和孔雀交配呢,孔雀沒有受到威脅,孔雀正享受快樂呢!

        孔雀的性趣味有點特殊,也有點亂,它們不是有雌雄嗎?為什么要找蛇,沒有人能解釋得清楚。

        如果有人得到孔雀的蛋,讓雞給它孵養(yǎng),一定會孵出一只小孔雀來。小孔雀第一年會長綠色的羽毛;第二年會長出尾巴,長小火眼;第三年會長大火眼,尾巴也長成了。

        看來,這個仆人是知道孔雀的性事和生長規(guī)律的,他就是想和讀書人開個玩笑,讀書人只會死讀書,連孔雀交配都不知道;他知道讀書人一定讀過唐代作家段成式的《酉陽雜俎》,那里面清清楚楚寫著:孔雀,釋氏書言孔雀因雷聲而孕。哈哈,讀書人只知道因雷聲而孕,天上打個雷,孔雀就懷孕?顯然不可能,沒有內(nèi)在的必然聯(lián)系??!孔雀其實是和蛇交配呢(當(dāng)然是傳說了,這個仆人也是瞎猜測)。

        孔雀對生活環(huán)境相當(dāng)挑剔。最好有一間大房子,前面開個窗,東西能有光互相映照、相透,屋中架一橫梁,可供孔雀休息,因為它喜歡光亮,不睡在地上。每當(dāng)天氣晴朗的時候,孔雀就會將長尾展開,并回頭自我欣賞,長時間地欣賞,人們叫它“朝尾”。

        飼養(yǎng)孔雀倒不是很難,米谷豆麥它都要吃,但要讓它經(jīng)常喝水;它是水養(yǎng)的,不是說女人也是水養(yǎng)的嗎?大概漂亮的東西都離不開水。夏秋的時候,可以讓仆人去田野中抓些蟋蟀啊之類的活蟲,給它增加點營養(yǎng)。如果要喂養(yǎng)孔雀,最好是將它引到廳堂上,當(dāng)著人的面,目的就是練習(xí)它在人前的膽量,讓它不害怕。另外,還要注意它的身體保養(yǎng),大熱天的時候,它有時會患眼?。坏膊灰?,可以用一根鵝毛蘸上少許生油,用新鮮的水洗洗就可以了。如果還不行,那就去抓些小魚蝦喂喂它,給它增加一些抵抗力。

        要告誡你的是,咸的,酸的,一概不要喂它吃,如果吃了就沒有精神,羽毛也沒有亮色了。

        費老大的勁養(yǎng)一只孔雀,當(dāng)然,它會給你足夠美麗的回報??兹缚匆妺D女兒童身著漂亮的彩衣綬帶,一定會追著去咬,它一邊追一邊想,比我漂亮,哼,就是不行;在一個百花盛開的美好場景里,它一聽到琴聲簫聲,也一定會發(fā)揮它的舞蹈強項,展開翅膀和長尾,翩翩起舞,這是我最美麗、最自豪的了,那姿勢,一定帶著飽滿的深深的感情。

        這封信寫得好長噢,但是,孔雀的多情也栩栩如生了。

        孔雀成了一代名鳥??兹干龋渤霈F(xiàn)在朝廷重大的禮儀中。

        就連孔雀那刺耳的啼鳴,最后也演變成鄉(xiāng)愁的隱喻。

        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貶嶺南,行進途中,他聽到了孔雀的叫聲,“不堪腸斷思鄉(xiāng)處,紅槿花中越鳥啼”。越鳥就是孔雀。唉,官場險惡,如履薄冰,孔雀也深知我心哪。

        一只叫“萬”的毒蟲

        在司馬光的《寓林折枝·蠆?!防?,那個“笨漢”其實不笨,是大作家假托其人寓意的。

        夜晚的月光下,笨漢站在院子里,心情大好,很想抒發(fā)一下感情;他朝著一棵大樹猛地拍了一掌,哎喲,突然,他縮回了手,仔細一看,是被蠆蜇了一下。笨漢痛得聲聲叫喚,滿地打滾。家人連忙請祝禱師來幫他解除痛苦。

        祝禱師到底是有豐富治療經(jīng)驗的,他也是心理老師,了解了一下情況,就對笨漢安慰道:你不要因為被蠆刺到了,就覺得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應(yīng)該這樣想,這有什么大不了的啊,不就是被它蜇了嘛,這樣一想,痛感就會消失,不信你試試看。

        笨漢照著祝禱師的話做了,一會兒,痛感消除。笨漢于是就向祝禱師叩頭:感謝您,您用什么方法,一下子就解除了我的痛苦呢?

        祝禱師笑笑:蠆不是有意來毒你的,是你自己招惹它的;我也沒有排解你的毒,是你自己排解的。招惹和排解,不是我做的,都是你自己完成的。

        笨漢于是發(fā)出感嘆:啊,您說得很對,其實呢,我們這個社會,利害、憂樂也是能毒人的,難道只是蠆的尾巴會毒人嗎?自己招惹它,自己也能夠排解它,世上的事情也就如此罷了。

        這樣看來,笨漢其實不笨,雖被蠆毒了,但也悟出了道理。

        當(dāng)然,前面說了,這個道理是司馬光假托的。

        不說道理,單說蠆這只毒蟲。

        蠆,其實就是蝎子。

        在甲骨文里,蝎子的表現(xiàn)形式是“萬”,“萬”就是蝎子。

        周朝王宮舉行盛大宴會時,有一種舞蹈叫“萬舞”,就是蝎子舞。舞者左手拿尾刺,右手舉鐵鉗,踩著節(jié)拍,一腳,又一腳,圍著圈,緩慢威嚴(yán)地行進;當(dāng)然,他們舉著的,都是些道具。

        蠆盆,相傳是妲己和紂王發(fā)明的一種酷刑。如果哪個官員犯罪了,所犯的罪恰恰又符合“蠆盆”的量刑標(biāo)準(zhǔn),那么,該官員就慘了:有一專用大坑,里面養(yǎng)著大大的蝎子,臨刑前,這些蝎子應(yīng)該是空著肚子的,餓它好幾天,然后,將罪犯全身衣服剝光,推下坑;張牙舞爪的餓蝎,揮舞著大毒螯刺向裸體罪犯,沒多少工夫,罪犯就在撕心裂肺的疼痛中死去。

        所以,到了東漢,許慎寫《說文解字》時,就將“萬”解釋為蟲。但是個什么蟲,他沒有細說。

        陸游的祖父陸佃是北宋神宗時的尚書左丞,他的訓(xùn)詁學(xué)大作《埤雅》,有一條“蜂”的解釋:“蜂,名萬,蓋蜂類眾多,動以萬計。”所以,這個“萬”字的引申義,差不多就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意義上的“萬”了。蜂稱萬,雖然表示數(shù)目多,不過,蜂本身也厲害的,大黃蜂也會毒死人。

        唐代大作家段成式對動植物都有研究,《酉陽雜俎前集卷十七·蟲篇》,對蝎子作了比較詳細的觀察和研究。

        1、老鼠身上背著的蟲子,有很多會化為蝎子。

        這個觀察不知真假,老鼠為什么會背蟲,蟲又為什么會變蝎子呢?不太可靠。我發(fā)現(xiàn),段作家在這個篇章里經(jīng)常有荒誕的記錄:“蜘蛛,道士許象之言,以盆覆寒食飯于暗室地上,入夏悉化為蜘蛛;大麻蠅,茅根所化也;毒蜂,嶺南有毒菌,夜明,經(jīng)雨而腐,化為巨蜂,黑色,喙若鋸,長三分余,夜入人耳鼻中,斷人心系?!敝┲搿⑾?、巨蜂,一定有它們自己的父母親,不可能像孫悟空一樣從石頭中蹦出來,飯、茅根、毒菌只能是它們出生的外部條件而已。

        2、蝎的孩子多是自己背在身上的,我(段作家自己)就曾經(jīng)看見過,一只蝎子,背了十余只小蝎子,小蝎子的顏色是白色的,像米粒那般小。

        3、我(段作家)曾經(jīng)聽張希復(fù)說過,陳州地方的古倉里,有蝎子像銅錢那般大,如果咬到人,無藥可救。

        4、蝎子在江南被稱為“主簿蟲”。江南原本無蝎,開元初年,有一個縣的辦公室主任(主簿)去上任,他帶了竹筒,里面裝了若干蝎子,渡過長江,于是江南也有蝎子了。

        5、蝎子也有害怕的東西,它常常為蝸牛所吃。蝎子只要經(jīng)過蝸牛爬過的地方,就會被蝸牛留下的黏液粘住,于是就成了死蝎。

        6、諺語曾說,人若犯了過錯,滿一百次的話,就會被蝎子咬。這一條簡直將蝎子神化,它難道是判官,掌握著處罰人類的律條?

        7、蝎子前面的身子叫螯,后面的身子叫蠆。

        段成式確實是個鬼才,知識量太豐富,單蝎子這一條,就將我們搞暈了。

        蝎子其實也沒那么可怕,段作家在《酉陽雜俎》的開篇,就教給我們一個簡單的防御辦法:三月三日,皇上會賜給侍臣細柳圈,只要戴著這個圈圈,就能夠防止蠆毒。

        我能想象出皇上這個賞賜的前提。

        驚蟄了,春分了,萬物蘇醒;柳醒了,蝎子也醒了。大唐的生態(tài)出奇地好,蝎子瘋狂生長,這個柳枝,是蝎子的天敵;你們戴上吧,戴頭上,像個軍人,戴臂上,像值勤官,戴在手指上,那也是一種不錯的裝飾!

        大唐的春季,柳樹瘋長,無論官民,佩戴細柳圈都成了一種時尚。

        “萬”啊,收斂一下吧,否則你們的小命不保呢,哈哈!

        我不知道萬姓是不是以蝎子為圖騰的,如果是,那一定很威武很霸道啊,看看,一只攻勢凌厲的蝎子,人見人怕呢!

        猜你喜歡
        蝎子孔雀
        你真的認(rèn)識孔雀嗎
        天上有只大蝎子
        孔雀1
        來,借你一身孔雀膽
        孔雀
        漂亮的孔雀
        幼兒畫刊(2018年5期)2018-06-05 02:17:07
        孔雀
        小青蛙報(2016年18期)2016-07-13 02:11:22
        你是不是那只非理性的“蝎子”
        公民與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38
        蝎子
        蝎子
        激情人妻中出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青榴社区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专区一区二区| 性久久久久久|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V免费|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精品|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 人妻系列少妇极品熟妇|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国产91在线播放九色快色| 国产电影无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内射最近更新| 亚洲天堂第一区|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高清少妇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国产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麻豆|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肥婆性猛交xxxx|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尤物| 亚洲又黄又大又爽毛片| 日本中文字幕婷婷在线| 欧美aaaaaa级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区1区3区4区中文字幕码|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av|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亚州无吗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