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宇 孫春寶 李國棟
(北京科技大學(xué)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xué)院,北京100083)
西藏某銅鉬礦選廠采取2 粗1 掃8 精流程對經(jīng)再磨的銅鉬混合精礦進(jìn)行銅鉬分離,由于部分銅礦物嵌布粒度微細(xì),且存在部分次生銅礦物,磨礦過程中脈石礦物泥化嚴(yán)重[1-3]。大量微細(xì)粒礦物的存在致使銅鉬分離效率較低[4-6]。
為了改善鉬精選效果,現(xiàn)場用水力旋流器對鉬粗精礦中影響銅鉬分離的微細(xì)泥進(jìn)行了脫除,這部分微細(xì)泥銅鉬分離十分困難;生產(chǎn)實踐同時表明,現(xiàn)場鉬精選1 尾礦也含有大量難分離礦泥。為解決這2 部分中礦的浮選分離問題,根據(jù)現(xiàn)場礦量配制了微細(xì)粒、難處理中礦試驗樣,并進(jìn)行了浮選分離工藝研究。
試樣礦物組成復(fù)雜,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黃銅礦、斑銅礦,其次有磁黃鐵礦、輝銅礦、藍(lán)輝銅礦、銅藍(lán)、輝鉬礦,少量及微量礦物有毒砂、閃鋅礦、方鉛礦、藍(lán)銅礦、硫銻鉛礦、輝銻礦、膠狀黃鐵礦、自然金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方解石、綠簾石、硅灰石,其次有鉀長石、鈉長石、陽起石等。大部分輝鉬礦與黃銅礦及銅的次生礦物共生,部分分布在脈石中,在試樣中分布不均勻。黃銅礦是試樣中主要的銅礦物,主要呈半自形晶—他形粒狀,常被銅的次生礦物交代,呈交代或殘余結(jié)構(gòu),有時交代黃鐵礦。黃銅礦主要產(chǎn)在脈石粒間或裂隙中,少量產(chǎn)在脈石中,在試樣中分布不均勻,主要呈浸染狀構(gòu)造;銅的次生礦物(斑銅礦、輝銅礦、銅藍(lán)、黝銅礦等)是試樣中次要含銅礦物,次生銅礦物互相交織并緊密連晶,主要呈交代—交代殘余結(jié)構(gòu),相對比黃銅礦的粒度細(xì),在試樣中分布很不均勻,主要呈浸染狀構(gòu)造。試樣主要化學(xué)成分分析結(jié)果見表1,銅、鉬礦物物相分析結(jié)果見表2、表3,各主要礦物在各粒級中的分布見表4。
表1 試樣主要化學(xué)成分分析結(jié)果Table 1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sample %
表2 試樣銅物相分析結(jié)果Table 2 Results of copper phase analysis %
表3 試樣鉬物相分析結(jié)果Table 3 Results of molybdenum phase analysis %
表4 各主要礦物在各粒級中的分布Table 4 Distribution of main minerals in each size class
由表1 可知,試樣中銅、鉬品位均較高,分別達(dá)23.12%、2.98%。
由表2 可知,試樣中銅礦物中次生銅礦物和氧化銅礦物的含量均較高,這部分銅礦物較易泥化。
由表3 可知,試樣中的鉬主要以硫化鉬礦物的形式存在。
由表4 可知,試樣中有價金屬礦物的粒度較細(xì),粒度小于0.053 mm 的銅礦物和鉬礦物分別接近80%和70%。
根據(jù)試樣的性質(zhì),確定銅鉬分離浮選試驗在低濃度下進(jìn)行,試驗以水玻璃為礦泥分散劑、煤油為鉬礦物浮選的捕收劑、Na2S 為銅礦物的抑制劑。試驗流程見圖1。
圖1 銅鉬分離粗選試驗流程Fig.1 Rough flotation flowchart of copper-molybdenum separation
2.1.1 礦漿濃度試驗
礦漿濃度試驗的Na2S 用量為25 kg/t,水玻璃為1 kg/t,煤油為200 g/t,試驗結(jié)果見圖2。
圖2 礦漿濃度試驗結(jié)果Fig.2 Test result of different pulp density
由圖2 可知,隨著礦漿濃度的提高,鉬粗精礦鉬回收率先升后降、鉬品位下降,鉬粗精礦銅品位上升。綜合考慮,確定銅鉬分離粗選的礦漿濃度為15%。
2.1.2 Na2S 用量試驗
Na2S 用量試驗的礦漿濃度為15%,水玻璃用量為1 kg/t,煤油為200 g/t,試驗結(jié)果見圖3。
圖3 Na2S 用量試驗結(jié)果Fig.3 Test result on dosage of Na2S
由圖3 可知,隨著Na2S 用量的增加,鉬粗精礦鉬品位上升、鉬回收率先升后降,鉬粗精礦銅品位與回收率均下降。綜合考慮,確定銅鉬分離粗選Na2S 用量為30 kg/t。
2.1.3 水玻璃用量試驗
水玻璃用量試驗的礦漿濃度為15%,Na2S 用量為30 kg/t,煤油為200 g/t,試驗結(jié)果見圖4。
圖4 水玻璃用量試驗結(jié)果Fig.4 Test result on dosage of sodium silicate
由圖4 可知,隨著水玻璃用量的增加,鉬粗精礦鉬品位和鉬回收率均先上升后趨于平穩(wěn),鉬粗精礦銅品位上升、銅回收率下降。綜合考慮,確定銅鉬分離粗選水玻璃的用量為1 500 g/t。
2.1.4 煤油用量試驗
煤油用量試驗的礦漿濃度為15%,Na2S 用量為30 kg/t,水玻璃為1 500 g/t,試驗結(jié)果見圖5。
圖5 煤油用量試驗結(jié)果Fig.5 Test result on dosage of kerosene
由圖5 可知,隨著煤油用量的增加,鉬粗精礦鉬品位和鉬回收率均先上升后趨于平穩(wěn),鉬粗精礦銅品位和銅回收率均先下降后趨于平穩(wěn)。因此,確定銅鉬分離粗選煤油用量為240 g/t。
鉬精選1 條件試驗流程見圖6。
2.2.1 Na2S 用量試驗
Na2S 用量試驗水玻璃用量為1 000 g/t,試驗結(jié)果見7。
圖6 鉬精選1 條件試驗流程Fig.6 Flowchart of molybdenum cleaning 1
圖7 鉬精選1 的Na2S 用量試驗結(jié)果Fig.7 Test result on dosage of Na2S in molybdenum cleaning 1
由圖7 可知,隨著Na2S 用量的增加,鉬精礦1 鉬品位上升、鉬回收率先升后降。綜合考慮,確定鉬精選1 的Na2S 用量為4 kg/t。
2.2.2 水玻璃用量試驗
水玻璃用量試驗的Na2S 用量為4 kg/t,試驗結(jié)果見圖8。
圖8 鉬精選1 水玻璃用量試驗結(jié)果Fig.8 Test result on dosage of sodium silicate in molybdenum cleaning 1
由圖8 可知,隨著水玻璃用量的增加,鉬精礦1鉬品位和鉬回收率均有所提高。綜合考慮,確定鉬精選1 水玻璃用量為2 kg/t。
在條件試驗和開路試驗基礎(chǔ)上擬定了圖9 所示的閉路試驗流程,試驗結(jié)果見表5。
圖9 閉路試驗流程Fig.9 Closed circuit flotation test flowchart
表5 閉路試驗結(jié)果Table 5 Result of closed circuit tests %
由表5 可知,采用圖9 所示的閉路流程處理該試樣,可取得鉬品位為44.97%、鉬回收率86.46%、含銅1.17%的鉬精礦和銅品位為24.45%、銅回收率99.71%、含鉬0.43%的銅精礦,銅鉬分離效果較好。
(1)西藏某銅鉬礦選礦廠銅鉬分離鉬粗精礦中的難分離微細(xì)泥和鉬精選1 尾礦礦物組成復(fù)雜,銅、鉬品位較高,分別達(dá)23.12%、2.98%,主要有用金屬礦物有黃銅礦、斑銅礦、輝鉬礦,粒度小于0.053 mm的銅礦物和鉬礦物分別接近80%和70%;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方解石、綠簾石、硅灰石等。大部分輝鉬礦與黃銅礦及銅的次生礦物共生,部分分布在脈石中,在礦石中分布不均勻。黃銅礦主要產(chǎn)在脈石粒間或裂隙中,少量產(chǎn)在脈石中,分布不均勻,主要呈浸染狀構(gòu)造,呈半自形—他形粒狀,常被銅的次生礦物交代,有時交代黃鐵礦;次生銅礦物互相交織并緊密連晶,主要呈交代—交代殘余結(jié)構(gòu),比黃銅礦粒度細(xì),在礦石中分布很不均勻,主要呈浸染狀構(gòu)造。
(2)試樣采用1 粗4 精1 掃、中礦順序返回閉路流程處理,可取得鉬品位為44.97%、鉬回收率86.46%、含銅1.17%的鉬精礦和銅品位為24.45%、銅回收率99.71%、含鉬0.43%的銅精礦,銅鉬分離效果較好。
[1] 胡志剛,代淑娟,孟宇群,等. 某低品位銅鉬礦石選礦試驗[J].金屬礦山,2012(6):68-71.
Hu Zhigang,Dai Shujuan,Meng Yuqun,et al.Experiment study on a low grade copper-molybdenum ores[J]. Metal Mine,2012(6):68-71.
[2] 王明芳,徐 濤,趙留成,等. 某斑巖銅鉬礦低堿度銅硫浮選分離研究[J].金屬礦山,2012(11):80-83.
Wang Mingfang,Xu Tao,Zhao Liucheng,et al.Study on the flotation in low alkalinity and the effect of alkalinity for a low grade coppermolybdenum ore[J].Metal Mine,2012(11):80-83.
[3] 李彩琴,孫春寶,李紹英,等. 某低品位銅鉬礦石混浮捕收劑替代試驗[J].金屬礦山,2013(11):77-80.
Li Caiqin,Sun Chunbao,Li Shaoying,et al.Research on flotation of a low grade copper-molybdenum ore with a new collector instead of kerosene[J].Metal Mine,2013(11):77-80.
[4] 甄春紅,孫春寶,李紹英,等. 內(nèi)蒙古某低品位斑巖型銅鉬礦石浮選試驗[J].金屬礦山,2013(11):81-83.
Zhen Chunhong,Sun Chunbao,Li Shaoying,et al. Experiments of flotation of a low-grade porphyry copper-molybdenum ore in Inner Mongolia[J].Metal Mine,2013(11):81-83.
[5] 王立剛.含次生銅的銅鉬礦選礦試驗研究[J]. 有色金屬:選礦部分,2009(6):7-10.
Wang Ligang. The mineral processing research on copper-molybdenum ore including secondary copper[J].Nonferrous Metals:Mineral Processing Section,2009(6):7-10.
[6] 雷國元.銅鉬分離新型高效抑制劑的研究[J]. 礦產(chǎn)保護(hù)與利用,1997(1):28-31.
Lei Guoyuan.A study on new type depressant for Cu-Mo separation by flotation[J].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1997(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