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兵兵,于勇杰,吳 帆,倪 穗
(寧波大學 海洋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黃精多糖研究綜述
徐兵兵,于勇杰,吳 帆,倪 穗*
(寧波大學 海洋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黃精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草藥,屬于藥食同源性藥材。黃精多糖作為黃精的一種重要藥用成分,具有多種生理功效。本文就近期我國學者對黃精多糖的化學組成、含量測定方法、提取方法、主要功能特性等方面的研究進行了分析總結,對黃精多糖的的研究前景進行了展望,以期為黃精多糖的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黃精;多糖;組成;提??;含量;功能特性
黃精(PolygonatumsibiricumRed.)為百合科(Liliaceae)黃精屬(Polygonatum)草本植物,根莖橫走,圓柱狀,結節(jié)膨大,葉輪生,無柄,目前已知的黃精藥材種類有3種。包括黃精(PolygonatumsibiricumRed.),滇黃精(PolygonatumkingianumColl. et Hemsl.)和多花黃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1]。黃精又名雞頭黃精、黃雞菜、筆管菜、爪子參、老虎姜、雞爪參,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亞、蒙古、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山西、河北、黑龍江、浙江、寧夏等地的海拔800~ 2 800 m的地區(qū),一般生于灌叢、林下和山坡陰處。黃精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藥,屬于藥食同源性中草藥[2],其始載于《名醫(yī)別錄》。黃精具有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功能、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功效[3]。據(jù)報道,黃精含有多糖、皂苷、蒽醌類化合物、生物堿、強心苷、木脂素、維生素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活性成分。
黃精多糖是黃精中一種重要的藥用物質。目前,黃精多糖的研究主要包括黃精多糖含量的測定、黃精多糖提取工藝、黃精多糖的藥理和營養(yǎng)價值。本文將對近年來國內(nèi)外與黃精多糖相關的研究論文進行系統(tǒng)地概述,為后人的研究提供參考。
多糖又稱多聚糖(Polysaccharide)是由單糖縮合成的多聚物,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一類重要的活性物質,據(jù)Franz等[4]報道,目前已分離提取并鑒定了近百種植物多糖。20世紀50~60年代,多糖作為廣譜免疫促進劑而引起醫(yī)藥界的關注[5]。之后,人們開始了對多糖的化學、物理、生物學系列研究。
黃精多糖是從黃精根莖中提取出來的具有多種生物活性且結構復雜的植物多糖。不同種類的黃精中多糖的組成存在著差異。張庭廷等[6]通過對九華山多花黃精多糖的分級提取及化學結構的研究,發(fā)現(xiàn)黃精多糖為雜多糖,其相對分子量為8 912,組成為果糖 ∶葡萄糖=8.7 ∶1。張曉紅等[7]通過對內(nèi)蒙古野生黃精根莖中黃精多糖的研究,利用 Shodex GPC 色譜柱對所提取的粗多糖進行純度、相對分子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分布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黃精多糖的平均相對分子量為7 073,相對分子質量為7 247,分散系數(shù)為1.025。黃精多糖由單一的果糖組成。而吳群絨等[8]通過實驗,從滇黃精中分離得到滇黃精多糖Ⅰ(PKPⅠ),這是首次從滇黃精中提取分離出的一種新多糖。通過以上結果表明,多花黃精,黃精,滇黃精3個品種所含的多糖的組成存在顯著差異。
黃精多糖的組成與其它多糖也存在差異。林勤保等[9]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研究了大棗多糖的單糖組成結果表明,大棗中性多糖的單糖組成為L-阿拉伯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酸性多糖的單糖組成為L-鼠李糖,L-阿拉伯糖,D-半乳糖,D-甘露糖和D-半乳糖醛酸 。而綠茶多糖相對分子質量為91 000,由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巖藻糖組成,物質的量比為2.43 ∶1.04 ∶1.00 ∶0.62 ∶0.23;烏龍茶多糖相對分子質量為107 000,由葡萄糖、半乳糖、巖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組成,其單糖組成比為44.20 ∶41.99 ∶6.08 ∶5.52 ∶2.21[10];苦丁茶多糖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木糖等5種單糖組成,各單糖物質的量比為10.2 ∶8.0 ∶5.4 ∶1.2 ∶1.0[11]。
多糖含量測定的方法常采用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3,5-二硝基水楊酸法(DNS法)、色譜法、紅外光譜定量分析多糖法等。目前報道測定黃精多糖的方法主要有苯酚-硫酸比色法法、蒽酮-硫酸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這兩種方法測定黃精多糖的含量準確,精密度好,方法簡便可行[12]。
苯酚-硫酸法測多糖的原理是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單糖,并迅速脫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與苯酚生成橙黃色化合物,再以比色法測定,硫酸-硫酸法只局限于測定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根據(jù)藍松[13]的研究,以葡萄糖為對照品,在490 nm處以濃硫酸的用量、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為考察因素,優(yōu)選最佳顯色條件。結果表明,苯酚-硫酸法測定黃精多糖的最佳顯色條件為加濃硫酸7.0 mL、反應溫度50 ℃和反應時間20 min,葡萄糖濃度在12.16~60.80 g·mL-1范圍內(nèi)與吸光度呈良好的線性關系(r=0.9994)。用該法測定黃精總多糖含量,快速準確,穩(wěn)定可靠,可作為黃精總多糖含量測定方法。周斌等[14]在對九華山地區(qū)黃精多糖含量的研究中,使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測定黃精中多糖含量。以葡萄糖為對照品,通過此方法在最大波長為620 nm處測得吸光度,帶入回歸曲線方程,結果3批樣品中多糖含量分別為136.45、137.45、137.42 mg·g-1。測定結果表明:該法具有操作簡單快速、靈敏準確的優(yōu)點。童紅等[15]采用過分光光度法測定黃精多糖的含量,通過實驗結果分析,不同來源及產(chǎn)地的藥材其黃精多糖的含量差異較大,該方法靈敏,準確,重現(xiàn)性好可用于黃精藥材的質量的控制。
張志君等[16]聯(lián)合3,5-二硝基水楊酸法和苯酚-濃硫酸法測定黃精多糖含量,通過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別測定黃精原藥材中還原糖和總糖的含量,取兩者之差即為藥材中多糖的含量,該法樣品處理簡單、方法的重復性、精密度、穩(wěn)定性及加樣回收率均符合要求,可用于評價黃精生藥材的質量。
根據(jù)相關文獻報道,植物多糖存在多種提取方法,根據(jù)實驗原料及目的不同,選擇的提取方法也會不同。常用多糖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溶劑法、酶解法、物理強化法等。溶劑法包括水提醇沉法、酸提法、堿提法。酶解法包括單一酶解法和復合酶解法。而物理強化法主要有微波輔助提取法、超聲波輔助提取法、高壓脈沖法等。而目前用于黃精多糖提取分離方法有水煎煮法、堿提法、酶解法、微波輔助提取法。
3.1 水煎煮法
作為多糖提取的傳統(tǒng)方法,水煎煮法(水提法、水提醇沉法)操作簡單。王冬梅等[17]采用水提醇沉法通過正交試驗對秦嶺卷葉黃精(Ploygonatumcirrhifolium)多糖提取工藝進行研究,提取的最佳工藝為:提取時間為2 h,提取溫度為80 ℃,液料比為1 ∶25。考察滇黃精多糖的制備工藝,建立中藥多糖制備工藝共性技術,郭未艷等[18]采用水提醇沉法,通過構建多糖提取、醇沉、脫蛋白、脫色4個步驟完整的工藝組合,測得滇黃精多糖得率為2.07%(w/w)。梁引庫[19]通過水提醇沉法提取黃精多糖,結果表明,固料比1 ∶15,提取溫度90 ℃,提取時間4 h,提取1次黃精多糖的得率可達3.2248%。
3.2 堿提法
堿液有助于解除植物細胞壁分子間的化學和物理作用。堿提法通過堿液破壞細胞壁的作用使得有效成分溶出細胞,達到提取多糖的效果。趙瑞萌等[20]通過改變藥材粒度、堿液濃度、固液比三個影響多糖提取的因素,采用堿提法優(yōu)化了黃精多糖的提取工藝,結果表明:藥材粒度為60目,堿液為3%,固液比為1 ∶15時,黃精多糖得率為11.89%。李波等[21]通過堿提法提取香菇多糖,結果表明,經(jīng)堿液作用,提取多糖的量明顯大于未加堿液提取多糖的量。此方法在傳統(tǒng)水煎煮法的基礎上,加入堿液,使多糖得率得到提高。
3.3 酶解法
植物細胞壁是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質等物質構成的致密結構。酶解法是通過相應的酶破壞細胞壁的結構,產(chǎn)生局部的坍塌、溶解、疏松,減少溶劑提取時來自細胞壁和細胞間質的阻力,加快有效成分溶出細胞的速率,提高提取效率,縮短提取時間[22]。李智慧等[23]通過添加纖維素酶提取黃精多糖,結果表明,纖維素酶用量為黃精質量的0.50%,酶解時間120 min、酶解溫度49 ℃、酶解pH值4.6,黃精多糖提取率為(16.3±0.5)%。
3.4 微波輔助提取法
與傳統(tǒng)的水煎煮法相比,微波輔助提取法是通過微波加熱,使細胞內(nèi)部的溫度迅速上升,從而使細胞內(nèi)部的壓力超過細胞壁膨脹所能承受的的能力,結果細胞破裂,其內(nèi)的有效成分流出。微波輔助提取法優(yōu)點在于大大減少提取時間和增大多糖提取率,并且微波輔助提取產(chǎn)品質量高、原料利用率高。
張瑞堂等[24]為了優(yōu)選微波提取黃精多糖的最佳工藝,以浸膏得率和多糖含量為考察指標,采用正交試驗優(yōu)化黃精的提取工藝條件。結果表明,最佳工藝為加14倍量的水,浸泡1.5 h,溫度60 ℃,每次12 min,微波加熱提取3次,且證明與常規(guī)提取法相比,該方法高效、節(jié)能、省時。曲曉蘭等[25]采用微波輔助提取法提取黃精多糖,結果表明:微波輔助提取法具有迅速、操作簡單、提取率較高等優(yōu)點,此方法將對黃精多糖的基礎研究和開發(fā)利用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周桃英等[26]采用超聲波-微波協(xié)同法提取黃精多糖,最佳工藝為:超聲功率50 W、超聲頻率40 kHz、料液比1:32、微波功率300 W、提取時間80 s,黃精多糖提取率實際值為11.19%。這是因為超聲波具有空穴作用,使原料細胞壁易于破碎,從而有助于多糖的溶出。
黃精多糖是黃精的主要功能成分,研究表明,黃精多糖藥用價值非常高,具有抗腫瘤、抗氧化、免疫調(diào)節(jié)、抑菌抗炎等活性。在功能食品。醫(yī)療保健方面具有良好的發(fā)展應用前景[27]。
4.1 抗腫瘤作用
張峰等[28]研究了黃精多糖對H22實體瘤、S180腹水瘤的生長抑制作用和對荷瘤小鼠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結果顯示,給予黃精多糖灌胃的荷瘤小鼠的脾臟指數(shù)和胸腺指數(shù)顯著增加,高劑量[400 mg/(kg·d)]黃精多糖對H22實體瘤的抑瘤率分別是56.25%;高劑量[400 mg/(kg·d)]中劑量[200 mg/(kg·d)]的黃精多糖可以顯著延長S180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時間,表明黃精多糖有顯著的抗腫瘤作用和免疫調(diào)節(jié)活性。而江華[29]通過對黃精中的多糖進行提取、分離、純化,得到黃精粗多糖,采用動物在體實驗,研究了黃精多糖對動物移植性腫瘤Heps、Eac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黃精多糖相比對照組可顯著抑制小鼠移植瘤Heps、Eac的生長,抑瘤率較高,且對Heps、Eac瘤株有顯著抗瘤作用,具有很好的抗腫瘤應用前景。
4.2 抗氧化性
植物多糖可以通過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31-33],從而減少機體的損壞,維持機體的健康。王玉勤等[34]通過觀察黃精多糖對大鼠血清和骨骼肌抗氧化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黃精多糖能明顯降低大鼠血清、骨骼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大鼠血清內(nèi)源性SOD和GSH-Px的活性及骨骼肌內(nèi)源性SOD活性。夏曉凱等[35]通過研究黃精多糖體外抗氧化作用,結果表明,黃精多糖具有抑制體外脂質過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4.3 對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
王紅玲等[36]采用花環(huán)實驗法對哮喘患兒及健康兒童進行紅細胞C3b受體花環(huán)率及免疫復合物(IC)花環(huán)率檢測。結果顯示,①哮喘組紅細胞C3b受體花環(huán)率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IC花環(huán)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②體外試驗PSP組哮喘患兒紅細胞C3b受體花環(huán)率較生理鹽水組明顯升高,而IC花環(huán)率兩組差異無顯著性;③PSP在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均可顯著增加哮喘患兒紅細胞C3b受體花環(huán)率且呈劑量依賴關系。通過實驗表明,哮喘患兒紅細胞免疫功能明顯低下,PSP可增強哮喘患兒的紅細胞免疫功能。
4.4 抑菌和抗炎作用
鄭春艷等[37]實驗表明,黃精多糖對大腸桿菌、副傷寒桿菌、白葡萄球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同時還能抑制小鼠的耳脹,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蘇偉等[38]用濾紙片抑菌圈實驗法研究了黃精多糖對常見的幾種細菌的抑制作用,實驗表明,黃精多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蠟樣芽胞桿菌、沙門氏菌等實驗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彭成等[39]用乙醇建立家兔眼結膜、角膜炎癥模型,并選用多種急性、亞急性免疫性炎癥模型,首次觀察黃精多糖的抗炎藥理,結果表明,黃精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炎藥理作用。
多糖作為藥物始于1943年,而50年代末對真菌多糖的抗癌效果的發(fā)現(xiàn)使人們開始了多糖的系列化研究,日本從60年代起開始研究擔子菌多糖的活性,并開發(fā)出藥物。到目前為止,已有300多種[40]化合物從天然產(chǎn)物中被分離提取出來。而多糖也不再局限于藥品方面的發(fā)展,含糖類飲品、食品、保健品等新型產(chǎn)品也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并得到人們的歡迎。
黃精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中藥材。作為黃精的主要成分,黃精多糖具有多種生物活性,且無明顯毒副作用,使得黃精成為天然的藥物和保健食品,在民間黃精一直都是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近幾年來隨著對黃精應用研究的不斷深入,黃精多糖的用途大大拓寬,除藥用外,還可加工成黃精食品、黃精飲料、黃精保健品、黃精護膚品等,并可作為食品添加劑。如今,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健康的產(chǎn)品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再加上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fā)展,老年人的保健和老年性多發(fā)病的防治,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關心的問題。而黃精多糖具有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種生理活性,無疑將會成為開發(fā)健康產(chǎn)品的最佳原料選擇,黃精多糖產(chǎn)品將會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政管理局,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現(xiàn)代實用本草[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721.
[2] 劉慶華,劉彥辰.實用植物本草[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8.
[3] 夏和先,徐茂紅,方士英.黃精多糖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健康必讀(下半月),2010(10):191-192.
[4] Whistler R L,Bushway A A,Singh P P.Noncytotoxic antitumor polysaccharides[J]. Adv Carbohydr Chem Biochem,1976,32:235-275.
[5] Franz G.Polysaccharides in pharmacology:current application and future concepts[J].Planta Med,1989,55(6):493-497.
[6] 張庭廷,胡威,汪好芬,等.九華山黃精多糖的分離純化及化學表征[J].食品科學,2011(10):48-51.
[7] 張曉紅,博·格日勒圖,昭日格圖,等.高效液相色譜法對黃精多糖相對分子質量及組成的測定[J].色譜,2005,23(4):394-396.
[8] 吳群絨,胡盛,楊光忠,等.滇黃精多糖I的分離純化及結構研究[J].林產(chǎn)化學與工業(yè), 2005, 25 (2): 80-85.
[9] 林勤保,高大維,于淑娟,等.大棗多糖的單糖組成高效液相色譜法研究[J].鄭州糧食學院學報,1998(3):57-60.
[10] 汪東風,謝曉鳳,王世林,等.茶多糖的組分及理化性質[J].茶葉科學,1996,16(1):1-8.
[11] 何玲玲.苦丁茶冬青葉多糖的組成分析[J].沈陽化工學院學報,2007,21(1):68-70.
[12] 曹明菊,鄭曉燕,陳麗華.黃精多糖的研究進展[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8(4):51-55.
[13] 藍松.苯酚-硫酸法測定黃精多糖含量的研究[J].廣東化工,2013,40(18):132-133.
[14] 周斌,陳菊,忻旸,等.蒽酮-硫酸比色法測定九華山地區(qū)黃精中多糖含量[J].藥物研究,2009,18(16):24-25.
[15] 童紅,申剛.黃精藥材中黃精多糖的含量測定[M].藥物鑒定,2007,16(9):20-21.
[16] 張志君,孫偉,李永亮,等.3,5-二硝基水楊酸法聯(lián)合苯酚-濃硫酸法測定不同產(chǎn)地黃精中多糖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6):106-109.
[17] 王冬梅,宋旭輝,李娟麗,等.卷葉黃精多糖提取分離工藝研究[J].西北農(nóng)林學院學報,2006,21(6):158-161.
[18] 郭未艷,孫秋燕,徐小紅,等.滇黃精多糖提取的工藝組合及其優(yōu)化[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6):1391-1393.
[19] 梁引庫.黃精多糖提取工藝的研究 [J].中國農(nóng)學報,2012,28(12):269-272.
[20] 趙瑞萌,孫庭閣,張玲.堿法提取黃精多糖及提取工藝流程的優(yōu)化[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0,31(1):45-47.
[21] 李波,蘆菲,南海娟.香菇堿溶液多糖提取工藝的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學報版),2010,38(02):92-95.
[22] 陳棟,周永傳.酶法在中藥提取中的應用和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2):99-101,119.
[23] 李智慧,黃山,於娜,等.星點設計-效應面法優(yōu)化纖維素酶提取黃精多糖[J].化學工業(yè)與工程,2011,28(4):44-49.[24] 張瑞堂,石曉峰,馬趣環(huán),等.微波輔助提取黃精多糖的工藝研究[J].中國藥師,2009,12(12):1733-1734.
[25] 曲曉蘭,高紅莉,蘇延友.微波輔助提取黃精多糖的研究[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6,27(2):165-166.
[26] 周桃英,陳年友.超聲波-微波協(xié)同法提取黃精多糖工藝研究[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3,41(6):231-232.
[27] 陸建平,張靜,張艷貞,等.黃精多糖的功能活性及應用前景[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3,4(1)273-278.
[28] 張峰,高群.黃精多糖抗腫瘤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7,2(21):95-96.
[29] 江華.黃精多糖的抗腫瘤活性研究[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26(26):479-481.
[30] 丁一芳,李連闖,趙璽.多糖的研究進展[J].黑龍江醫(yī)藥,2006,,19(2):123-126.
[31] Zhang Quanbin,Yu Pengzhan,Li Zhi’en, et al.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actions from Porphyra haitanesis[J].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2003,15:305-310.
[32] Wu Huihua,Li Xuehua,Qiu Li.Studies on superoxide scavenging capability on litchi and longan fruit pulp by its polysaccharides[J].Food Sci,2004,25(5):166-169.
[33] LI Xuehua,Long Shengjing,Xie Yunfeng et al.The extraction of euphoria longan (Lour.)steud and litchi chinensis sonn polysaccharides and its effect of cleaning oxygen radical[J].Guangxi Med Univ,2004,21(3):244-342.
[34] 王玉勤,吳曉嵐,張廣新,等.黃精多糖對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實驗研究[J].基礎研究,2011,49(5):10-11.
[35] 夏曉凱,張庭廷,陳傳平.黃精多糖的體外抗氧化作用研究[J].湖南中醫(yī)雜志,2006,22(4):90,96.
[36] 王紅玲,張渝侯,洪艷,等.黃精多糖對哮喘患兒紅細胞免疫功能影響的體外實驗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2 ,4(3):233-235.
[37] 鄭春艷,汪好芬.黃精多糖的抑菌和抗炎作用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3(3):272-275.
[38] 蘇偉,趙利,劉建濤,等.黃精多糖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研究[J].食品科學,2007,28(8):55-57.
[39] 彭成,曹小玉,曾慶華.角結膜炎模型建立及黃精多糖眼藥水抗炎藥理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1996,7(4):48-64.
[40] 陳群,劉家昌.人參多糖-黃芪多糖-枸杞多糖的研究進展[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1,3(2):3941.
Research Progress ofPolygonatumsibiricumPolysaccharides
Xu Bingbing, Yu Yongjie, Wu Fan, Ni Sui*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PolygonatumsibiricumRed.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used as medicine and food.Polygonatumsibiricumpolysaccharides are critical medicinal ingredients possessing multipl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research of Chinese scholars on the composition, method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extraction, main features ofPolygonatumsibiricumpolysaccharides and other aspect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research prospect ofPolygonatumsibiricumpolysaccharides was also looked forward to. The article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Polygonatumsibiricumpolysaccharides.
PolygonatumsibiricumRed.;polysaccharide;composition;extract;content;features
2014-10-08
寧波市農(nóng)業(yè)科技攻關項目(2014C10059);慈溪市農(nóng)業(yè)與社會發(fā)展項目(CN2014004)。
徐兵兵(1994—),男。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術。E-mail: 13429320302@163.com
*通訊作者:倪穗(1965—),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經(jīng)濟植物學。E-mail: nisui@nbu.edu.cn
10.3969/j.issn.1006-9690.2015.04.009
O629.12
A
1006-9690(2015)04-00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