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練武(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廠,天津 300280)
明化鎮(zhèn)河道砂巖油藏油層埋藏淺,物性好,是近年來水平井實施最多,成功率較高的油藏之一。針對此類油藏在新區(qū)主要采用河道研究技術對河道砂體進行精細刻畫,在老區(qū)主要采用分頻解釋技術實現河道內部構型的解剖,尋找剩余油富集區(qū),以港東油田港為例進行分析研究。
根據該井區(qū)直井鉆遇油層情況統計,油層有效厚度在5-7米,通過利用河道研究技術對該砂體進行河道精細刻畫,河道呈東北向西南延伸的窄條帶狀,部署兩口水平井,初期日產油達到50噸,含水僅20%,2口水平井的實例充分證明了河道砂體的精細刻畫是水平井成功實施的保障。
通過利用三維可視化及多屬性儲層預測技術對港東油田二區(qū)七斷塊明三4油組進行了重新刻畫,利用分頻解釋技術對該砂體重新研究,解剖河道點壩內部構型,深化河道邊界認識,落實剩余油富集區(qū),共部署3口水平井,砂體產量由調整前52.3噸升為125噸,含水由93.2%降為75.7%,有效提升了斷塊的開發(fā)水平
用水平井開發(fā)可以有效提高油藏開發(fā)效果,同時得到以下認識:一是利用河道研究技術實現河道砂體的精細刻畫,是水平井成功的基礎;二是搞清楚剩余油分布,特別是高含水期間的剩余油分布是水平井成功的基礎;三是對于沉積厚度大的河道,采取地震屬性提取、分頻解釋等技術結合測井、監(jiān)測及動態(tài)情況可以實現河道內部結構的進一步認識。
以館陶油組為代表的邊底水油藏分布廣泛,此類油藏具有天然能量足,在利用直井開發(fā)底水油藏時,容易造成底水錐進。通過精細油研究確定剩余油和底水的分布范圍,采用水平井開發(fā)能有效避免底水錐進的現象,以唐家河油田為例進行分析研究。
港71井區(qū)館一油組為典型的邊底水砂巖油藏,油層厚度在10-20米,油藏埋深1783.0-1804m,地層具有高孔高滲高粘三高特點,該井區(qū)所鉆直井具有初期產量高,但含水上升速度快,穩(wěn)產期均在3個月以下。通過對該井區(qū)油藏特點及邊底水錐進分析,結合數值模擬結果,圍繞控油斷層兩側高部位先后部署兩口水平,兩口水平井均獲高產,其中一口初期產量達到100噸,平均日產能力是直井產量的3倍以上。
水平井開發(fā)底水油藏具有以下優(yōu)勢:一是水平井的投入可以有效的緩解區(qū)塊含水上升的速度,同時提高區(qū)塊的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二是可以控制底水錐進的速度,延長無水和低含水采油的時間。
沙河街復雜塊狀油藏屬于典型的重力流水道及沿岸砂壩沉積,砂體沉積厚度大,初期產量高、遞減快的特點,以港中油田港359H井為例進行分析。
確定目標區(qū)塊后,精細構造解釋、精細儲層預測、油氣水分布研究為主要內容的精細油藏研究,改變了以往該區(qū)塊為帶油環(huán)的氣藏的認識,明確了港359區(qū)塊為儲層上傾尖滅的構造巖性油藏,油藏主體無井分布,部署了水平井港359H。同時為了及時補充地層能量,部署了注水井。
為了確保港359H順利入窗和水平段鉆進,地質人員在該井入窗前提前駐井,收集隨鉆資料,并與設計反復對比,預測入窗深度,及時調整將鉆井軌跡,在水平段鉆進時,及時優(yōu)化鉆井軌跡,確保在油層頂部鉆進,有效避面鉆出油層和鉆遇底水。在地層變化較大的情況下,該井鉆遇油層244米,成為改井獲得高產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針對不同油藏類型,探索制定相應的技術對策,尋找剩余油富集區(qū);應用儲層描述、數值模擬等相關技術,準確量化剩余油分布是水平井成功的基礎。
優(yōu)化設計是水平井成功的關鍵,水平井實施成功與否,地質選井是關鍵。從近幾年水平井實施效果來看,微構造高點、斷層夾角、注水波及不到的死油區(qū)是水平井主要選井目標;從層系上來看,邊底水活躍的館陶油組實施效果最好,不但單井產量高,而且穩(wěn)產期長。
先期或同步注水是水平井取得高產及穩(wěn)產的保障。
[1]姜素華,莊博,劉玉琴,馬立馳,周瀲滟.三維可視化技術在地震資料解釋中的應用,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4.
[2]孫煥泉,王增林等.勝利油田水平井技術文集,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8.
[3]許國民等.水平井技術在老區(qū)剩余油挖潛中的應用,特種油氣藏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