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娜
延安大學附屬醫(yī)院兒科(延安7160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的療效觀察*
馮 娜
延安大學附屬醫(yī)院兒科(延安716000)
探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的臨床療效。方法: 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本院接收的148例病毒性腹瀉患兒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74例。其中對照組給予利巴韋林治療,治療組給予利巴韋林聯(lián)合喜炎平及雙歧桿菌四聯(lián)菌治療,分別觀察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癥狀改善情況、臨床療效。結果:兩組患兒治療后較治療前腹瀉次數(shù)均明顯減少,治療組患兒治療后腹瀉次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且發(fā)燒、嘔吐、腹瀉等臨床癥狀也顯著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也明顯縮短(P均<0.001)。治療組治療的有效率高達97.3%,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利巴韋林聯(lián)合喜炎平及雙歧桿菌四聯(lián)菌治療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較單純利巴韋林治療效果顯著,有效縮短病程,方法安全,值得應用。
小兒病毒性腹瀉是兒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常常發(fā)生在春秋季節(jié),其中最常見的致病病毒是輪狀病毒,可占嬰幼兒腹瀉的50%左右[1]。本研究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對本院接收的病毒性腹瀉患兒采用利巴韋林聯(lián)合喜炎平注射液及雙歧桿菌治療,并與單純使用利巴韋林治療進行對比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兒科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小兒病毒性腸炎128例,其診斷標準按照均符合病毒性腸炎臨床診斷標準[2]。其中男性患兒78例,女性患兒70例,年齡在5個月-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 16.8±7.8 月。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148例病毒性腸炎患兒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74例,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給予補液、維持酸堿平衡、抗病毒等對癥治療。治療組給予利巴韋林注射液10~15mg/kg/d靜脈滴注,每天1次;喜炎平注射液(國藥準字Z20026249)5mg/kg/d,以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控制滴速每分鐘30-40滴,每日1次;口服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一歲以內嬰幼兒一次1/3片;一歲至二歲幼兒,一次1/2片;二歲至三歲幼兒一次約2/3片;三歲以上兒童2次/d,一次1片,均2次/d,嬰幼兒可將片劑溶于50℃以下溫水或牛奶中服用。對照組給予利巴韋林注射液10-15mg/kg/d靜脈滴注,每天1次。3d為1個療程。
觀察指標 患兒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包括發(fā)熱、嘔吐、腹瀉及癥狀消失時間;患兒治療前及治療一個療程后每天大便次數(shù);患兒住院時間。
療效標準 無效:治療一個療程后,大便及腹瀉次數(shù)、糞便形狀及全身癥狀無好轉甚至惡化;有效:治療一個療程后,糞便性狀、大便及腹瀉次數(shù)有所好轉,全身癥狀有所改善;顯效:治療一個療程后,糞便性狀、大便及腹瀉次數(shù)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明顯改善;治愈:治療一個療程后,糞便性狀、大便次數(shù)恢復正常,其他臨床癥狀消失。
治療結果 治療前后兩組患兒癥狀改善情況 對兩組患兒治療前及治療一個療程后癥狀進行分析比較,對照組治療前大便次數(shù)(5.7±1.5次),治療組治療前大便次數(shù)(5.6±1.4次),結果兩組患兒治療后大便次數(shù)均比治療前明顯減少(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兒大便次數(shù)(1.2±0.7次)顯著低于對照組(3.2±0.5次)(P<0.05);而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對比,治療組患兒發(fā)熱時間(12.9±5.18d)、嘔吐(11.9±3.78d)及腹瀉天數(shù)(4.82±1.03d)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發(fā)熱時間17.8±6.15d 、嘔吐16.1±5.48d 及腹瀉天數(shù)6.12±1.15d)(P<0.05);治療組患兒住院天數(shù)為 4.02±1.12 d,明顯低于對照組 (6.98±1.35 d)(P<0.05)。
兩種方法治療后臨床效果評價 對照組治愈45例,顯效6例,有效7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78.3%,治療組治愈56例,顯效8例,有效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7.3%,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討 論 小兒病毒性腹瀉是兒科最常見疾病之一,春秋季節(jié)發(fā)病率很高,多見于6個月至2歲嬰幼兒[3]。其中大部分是由于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其感染性極強[4]。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種中藥注射劑,主要由穿心蓮內酯磺化物制成,中醫(yī)上表明其具有清熱解毒,止咳止痢的功效,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喜炎平具抗菌、抗病毒、增強機體免疫等作用[5]。在小兒手足口病、H1N1甲流等病毒性傳染性疾病應用中得到了較好的療效驗證,而且毒副作用小??诜p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是由嬰兒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腸球菌、蠟樣芽孢桿菌的組成 ,其中嬰兒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腸球菌為健康人體正常菌群,而蠟樣芽孢桿菌定植在腸道中,主要是消耗氧氣,從而為雙歧桿菌等厭氧菌提供厭氧環(huán)境,促進雙歧桿菌的生長和繁殖??诜p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可以補充腸道正常菌群,抑制腸道中某些致菌群,調整腸道菌群平衡,維持腸道正常蠕動。
[1] 何 磊,余 亮,孫 荷,等.嬰幼兒病毒性腹瀉病的臨床研究進展[J].國際病毒學雜志,2015,22(2):140-144.
[2] 鄭淑霞.小兒腹瀉寧佐治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60例[J].陜西中醫(yī),2013,34(4):433-434.
[3] 張麗紅.七味白術散聯(lián)合西藥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50例[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3,20(2):152.
[4] Li,Y.,Wang,J.,Kanai,R.et al.Crystal structure of glycoprotein E2 from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3,110(17):6805-6810.
[5] 徐仁斌,戴興龍.消旋卡多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38例[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21):3329-3330.
(收稿2015-05-11;修回2015-06-23)
*陜西省教育廳項目(2013K12-01-23)
泄瀉/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兒童 @喜炎平注射液
R725.7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