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明 張 紅 孫婷婷 劉建峰
陜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西安 710003)
·方藥縱橫·
益智緩釋微丸的制備及體外釋放度考察*
陳瑞明 張 紅 孫婷婷 劉建峰△
陜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西安 710003)
目的:研究益智緩釋微丸的制備方法,并考察其體外釋放特性。方法:以槲皮素和葛根素釋放度為考察指標(biāo),采用正交試驗法,考察了乙基纖維素(EC)和羥丙甲基纖維素(HPMC)的用量,對藥物體外釋放行為的影響,確定最佳制備工藝條件 結(jié)果:以EC與HPMC為包衣材料,比值為2.0∶1,包衣增重3%,滿足緩釋釋放要求。結(jié)論:采用本方法制備益智緩釋微丸具有較好的緩釋釋放性能。
銀杏葉的有效成分主要為黃酮類和內(nèi)酯類化合物,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酮類化合物,這兩種藥物是臨床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常用藥物[1],微丸屬于多分散體系,其緩釋效果通常采用包衣技術(shù)來實現(xiàn)。目前這類制劑常用材料為乙基纖維素類和丙烯酸樹脂類[2]。課題組對益智緩釋微丸的制備和包衣工藝進(jìn)行考察,并測定了體外釋放度。
1 儀器與試藥 儀器:LC-2010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BP211D型電子分析天平(德國塞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d=0.01mg,BS210S型電子分析天平(德國塞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d=0.1mg。ZRS-8G智能溶出實驗儀(天津大學(xué)無線電廠),擠出滾圓造粒機(jī)(重慶英格造粒包衣技術(shù)有限公司)。
試藥:益智緩釋膠囊藥粉(自制),羥丙甲纖維素HPMC(上??房倒?,微晶纖維素(MCC)(湖州展望),乙基纖維素(EC,上??房倒?。葛根素和槲皮素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鑒定所)
2 方法與結(jié)果 2.1 益智緩釋微丸制備 將益智緩釋微丸藥粉與微晶纖維素粉碎,過80目篩,按處方比例混合均勻,加85%乙醇制成軟材,擠出滾圓法制備微丸[3],60℃干燥,備用。
2.2 包衣工藝考察 取18~24目的微丸,分成9份,選用乙基纖維素、羥丙甲纖維素HPMC、衣膜增重作為三個考察因素,每個因素取三個水平,進(jìn)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設(shè)計試驗,選用L9(34)正交表安排試驗,以微丸釋放度作為考察指標(biāo)[4]。
表1 試驗因素水平表
2.3 釋放度測定方法 參照2005版藥典附錄項下釋放度測定法,以0.5%十二烷基硫酸鈉溶液1000mL為溶劑,轉(zhuǎn)速為每分鐘50轉(zhuǎn),依法操作,每隔2h分別取溶液20mL,濾過,并及時補(bǔ)充釋放介質(zhì)20mL,采用HPLC法測定葛根素和槲皮素含量,計算釋放量。
2.4 釋放度評價方法 統(tǒng)計釋藥全過程的測定結(jié)果,制作累積釋放速率(d)/時間曲線圖。設(shè)定微丸在4、12、24h的累積釋放速率為30%、50%、80%,累積釋放率分別為d30、d50、d80,則綜合評分P=(30-|d30-30|)+(50-|d50-50|)+(d80-75)。以微丸釋放度為考察指標(biāo),確定最佳包衣工藝[5]。
2.5 葛根素含量測定方法 參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 [S] 附錄33-35[6]色譜柱:C18柱(250mm×4.6mm,5μm), 流動相: 甲醇-水(25:75),檢測波長:250nm,流速:1.0 mL/min。理論塔板數(shù)按葛根素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4000。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 ,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按外標(biāo)法以峰面積計算含量,結(jié)果見表2。
2.6 槲皮素含量測定方法[6]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應(yīng)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色譜柱:C18柱(250mm×4.6mm,5μm), 流動相: 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檢測波長:360 nm,流速:1.0 mL/min。理論塔板數(shù)同上。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 ,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按外標(biāo)法以峰面積計算含量,結(jié)果見表2。
2.7 結(jié)果 從實驗結(jié)果可見,四個因素對益智緩釋微丸的釋放度影響程度大小順序為: B>D>A>C, 即EC的用量對試驗影響最大。各取最優(yōu)水平, 可以確定最佳處方組成為A3B3C3D2。即EC濃度為10%,EC與HPMC比值為2.0∶1,包衣增重3%。
表2 正交試驗結(jié)果
3 討 論 緩釋制劑的輔料是調(diào)節(jié)藥物釋放速率的重要物質(zhì),它使制劑中的藥物釋放速率和釋放量達(dá)到緩釋制劑設(shè)計的要求。銀杏和葛根中活性成分水溶性較好,適于制成膜控型緩控制劑,本試驗以EC和HPMC制備型膜控型微丸[7-10]。
本實驗以微丸釋放度作為考察指標(biāo),以正交試驗法,對制備工藝進(jìn)行考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EC與HPMC比值和包衣液的用量是影響釋放度的主要因素,最終得到的最佳包衣工藝條件為:EC與HPMC比值為2.0∶1,包衣增重3%.
[1] 馬丹丹,孫立紅.銀杏萜內(nèi)酯的研究進(jìn)展[J]. 河北職工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2002, 19(1):46.
[2] 陳 挺.水性包衣工藝制備紅霉素腸溶微丸的研究[J].中國藥學(xué)雜志,2002, 37(6):433-435.
[3] 潘家禎,朱大濱.用擠出-滾圓法制造球形微丸微粒的基本方法和設(shè)備[J].化工進(jìn)展,1998, 17(3): 44-46.
[4] 黃海燕.緩控釋制劑研究進(jìn)展[J]. 西昌學(xué)院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8,22(2):57.
[5] 陳慶華.聚合物作為微丸包衣材料的應(yīng)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 1997 , 28(4):191-194.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 [S].北京:化學(xué)工業(yè)出版社,2005:附錄33-35.
[7] Ranjana C. The influence of pellet shape and sur face properties on the drug release from uncoated and coated pelle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02, 239:171-178.
[8] Chidambaram N,Porter W,F(xiàn)lood K,et al. Formu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layered diffusional matrices for zero-oder sustained release [J]. Controlled Release,1998,52(1-2): 49-50.
[9] 羅明生.藥劑輔料大全.四川[M].四川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3,126(5): 250.
[10] LU Dan,PEI Yuan-ying. Studies on sustained release hydrophilic matrix tablets containg 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 and carbopol [J].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01,36(9): 603-606.
(收稿2014-11-12;修回2014-12-09)
*西安市科技局臨床藥制備工藝研究項目(SF09031(1))
@緩釋微丸 銀杏 葛根 釋放度
R28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4.046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