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寶雞市中心醫(yī)院腫瘤外科(寶雞 721008)
劉浩乾 何紀恩 趙志龍
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清掃術切口選擇探討
陜西省寶雞市中心醫(yī)院腫瘤外科(寶雞 721008)
劉浩乾 何紀恩 趙志龍
目的:探討分化型甲狀腺癌(DTC)頸淋巴結清掃術時的切口選擇原則及皮膚縫合方法。方法:對78例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進行頸淋巴結清掃術,共行頸部淋巴結清掃94側,其中采用“領狀”切口68側,采用“L”型切口26側。結果:采用“領狀”切口和“L”型切口在淋巴結清掃數(shù)目、術后恢復時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頸部外觀等方面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領狀”切口在手術操作時暴露充分,操作方便,術后切口隱蔽,美觀效果好。結論: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清掃術宜選用“領狀”切口。
分化型甲狀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分為乳頭狀甲狀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濾泡狀甲狀腺癌(Follictalar thyroid carcinoma,F(xiàn)TC)。淋巴結的參與,增加了腫瘤的復發(fā)率并降低了長期生存率[2]。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的頸淋巴結清掃術已非常規(guī)范[3]。傳統(tǒng)的頸淋巴結清掃手術通常采用“L”形切口,手術疤痕大,并且切口在頸部很難遮蓋。我們采用“領狀”切口在保證患者療效的同時,在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方面有一定提高,現(xiàn)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收集我科2009年1月至2015年4月78例成功行頸淋巴結清掃術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55例,年齡21~55歲。病理類型:乳頭狀癌53例,乳頭狀濾泡型癌18例,濾泡型7例。49例術前經(jīng)細針穿刺確診為DTC,行一次性甲狀腺癌聯(lián)合頸淋巴結清掃手術,29例在外院進行甲狀腺原發(fā)灶切除確診為DTC后二次行頸淋巴結清掃術和清甲,16例原發(fā)灶切除確診為DTC且頸雙側均淋巴結轉移分次行雙側頸淋巴結清掃術,兩次淋巴結清掃手術至少間隔3月。共行頸部淋巴結清掃94側,其中68側采用“領狀”切口(49例為術前穿刺確診者,其中13例分兩次行雙側頸清;另6例為外院術后患者,原手術切口愈合良好,瘢痕不明顯),26側采用“L”型切口。術后切口采用間斷連續(xù)皮內縫合。
2 手術方法
2.1 切口選擇:對于術前甲狀腺原發(fā)灶經(jīng)穿刺確診為DTC頸淋巴結腫大,或甲狀腺原發(fā)病灶已經(jīng)手術切除、原手術切口線狀愈合、瘢痕不明顯者,我們采用“領狀”切口[4];對于已行常規(guī)切口甲狀腺癌原發(fā)病灶切除者,且原切口瘢痕明顯者我們采用“L”切口[5],同時切除原切口瘢痕。 雙側頸淋巴結轉移者,兩次手術切口選擇與上面一致,一側清掃術后3月進行另一側手術,兩側切口對稱。
2.2 手術步驟:病人仰臥,頭偏向一側。切口及皮瓣游離范圍:“領狀”切口,切口起自乳突,沿斜方肌前緣向下至鎖骨上約2橫指處向前過鎖骨中點至胸骨切跡下方4cm處?!癓”型切口,也起自乳突,沿斜方肌前緣向下至原甲狀腺手術切口水平,向前切除原手術瘢痕。兩種切口游離皮瓣范圍相同,外側在斜方肌前緣,內過頸中線,上方到達下頜角及舌骨水平,下方到達鎖骨上緣。“L”型切口需向外側及下方繼續(xù)游離皮瓣至斜方肌前緣及鎖骨上緣?!邦I狀”切口只需向內側及上方游離。牽拉固定皮瓣后進行保留副神經(jīng)、胸鎖乳突肌及頸內靜脈的功能性頸淋巴結清掃術。
2.3 切口縫合:徹底清除標本后,創(chuàng)面放置負壓引流,間斷縫合頸闊肌。用3-0絲線皮內間斷連續(xù)縫合皮膚。皮針穿3-0絲線于皮下連續(xù)縫合4針、長度約3cm,將線縫出皮外,再用下一針同法繼續(xù)縫合,縫線兩端露出皮外。術后第6天將縫線一端剪斷抽出。
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 兩組患者淋巴結清掃個數(shù)、術后恢復時間、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情況 采用“領狀切口”術式所清掃的淋巴結個數(shù)以及術后恢復時間要稍高于“L”型切口組,其術中出血量要稍低于“L”型切口組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采用“領狀切口”術式組的手術時間要明顯小于“L”型切口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 兩組患者遠期療效 所有患者均進行隨訪,隨訪時間5~54個月,平均23個月,無死亡病例,無皮瓣壞死、裂開,無患側上肢水腫及功能障礙,無乳糜漏等。但“領狀”切口在手術操作時顯露充分,操作方便,不易損傷組織器官而且病人穿正常衣服衣領就能很好遮擋切口,普遍反映良好。采用“L”型切口在清掃Ⅴ區(qū)淋巴結時暴露不充分,操作不方便。采用間斷連續(xù)皮內縫合法縫合,切口愈合良好,瘢痕小,美容效果好。
附表 兩組患者淋巴結清掃個數(shù)、術后恢復時間、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比較
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的頸淋巴結清掃術已非常規(guī)范、熟悉,選擇合適的切口、熟悉解剖、熟練操作、整塊切除,術后充分引流是手術效果滿意的關鍵[6]。但目前國內外對于DTC,尤其是二次復發(fā)型DTC頸部淋巴結清掃術尚無規(guī)范的切口選擇指南。根據(jù)對本組78例DTC者頸部淋巴結清掃術切口的選擇及術后皮膚的縫合經(jīng)驗,筆者認為,對于切口選擇,術前甲狀腺原發(fā)灶經(jīng)穿刺確診為DTC頸淋巴結腫大,或甲狀腺原發(fā)病灶已經(jīng)手術切除、原手術切口線狀愈合、瘢痕不明顯者我們推薦采用“領狀”切口。原因如下:①美觀:分化型甲狀腺癌好發(fā)于年輕女性,對頸部外觀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采用“領狀”切口,巧妙的將切口隱藏在頸后及衣領下,保證了頸部暴露部分的完整和美觀,患者普遍評價效果較好,更愿意接受。②顯露充分:由于“領狀”切口在手術操作的最外側,皮瓣游離后清掃區(qū)域全部在直視下,可以游離胸鎖乳突肌全長,充分顯露頸內靜脈,方便清掃Ⅱ、Ⅲ、Ⅳ區(qū)淋巴結,Ⅴ區(qū)淋巴結也在直視下,操作方便。③減少副神經(jīng)損傷:豎切口部分外緣在斜方肌前緣處,副神經(jīng)位置固定,方便找到,可避免損傷。頸內靜脈全長顯露良好,方便結扎其分支,不易損傷。在清掃左側時,靜脈角完全暴露,胸導管清晰可見,結扎、處理可靠,不易出現(xiàn)乳糜漏。④皮瓣血供好:由于“領狀”切口在豎切口和橫切口交匯處弧度較大,皮瓣最遠端可保持良好血供,皮瓣不易缺血壞死。⑤功能保留:由于術野暴露充分,保留副神經(jīng)、頸叢皮支、頸內外靜脈、胸鎖乳突肌的機會明顯增加,可最大程度保留頸部功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對于切口的縫合,我們采用3-0線皮內間斷連續(xù)縫合皮膚,術后瘢痕小。原因是:皮內連續(xù)縫合皮緣對合好,無針眼,間斷縫合便于拆除縫線,減輕縫線反應,切緣下不易積液。我們曾采用可吸收線皮內連續(xù)縫合,因縫線較長時間不易吸收且仍出現(xiàn)縫線反應而效果不好。
臨床推薦DTC淋巴結轉移時進行淋巴結清掃和原發(fā)病灶一并切除,我們也首推DTC淋巴結清掃時采用“領狀”切口,將淋巴結清掃和原發(fā)病灶一并切除。那么在原發(fā)灶病變性質不明情況下手術指征如何把握?有研究認為對于頸部轉移灶最大徑大于3cm,或多發(fā)腫塊固縮在頸部某個部位,如患者身體條件允許,應先行頸部淋巴結清掃術。而我們的體會是:術前原發(fā)灶經(jīng)穿刺確診為DTC,只要患者身體情況允許,頸部淋巴結清掃術仍然是有效的治療措施。
雙側淋巴結轉移時切口如何選擇?淋巴結清掃術是同時做還是分兩次做?有學者認為分期行頸部淋巴結清掃術可以減少手術相關并發(fā)癥[7]。但也有部分專家提出病人要經(jīng)受兩次手術創(chuàng)傷和痛苦,增加了病人的經(jīng)濟負擔以及身體創(chuàng)傷。而我們16例雙側均是分兩次手術,首次手術切口選擇原則同上,二次手術在第一次手術后3月進行,切口選擇兩側對稱。我們認為如兩側選用相同切口同時手術,手術創(chuàng)面過大,兩側切口相連容易導致皮瓣缺血、壞死。清掃時往往需要切斷頸外靜脈,如雙側頸外靜脈同時切斷,容易造成顏面部及頸部水腫。一側清掃術3月后切口已愈合,皮瓣血供已充分建立,對側再手術時對皮瓣血供不會造成影響。而且DTC發(fā)展較慢,3月時間在用TSH抑制下不至于病情迅速惡化。
總之,通過選擇規(guī)范、合理的手術切口,采用細致、科學的縫合方法,熟練的手術操作,以及對局部解剖的熟悉掌握,可以使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清掃術更加規(guī)范、合理,治療效果及美觀效果更加理想。
[1] Mirallie E,Guillan T,Bridji B,etal.The rapeuticimpact of 18FDG-PET/CT in the management of iodine negative recurrence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J].Surgery,2007,142(6):952-958.
[2] 邊 學,徐震綱,張 彬,等.分化型甲狀腺癌的頸淋巴轉移規(guī)律[J].中華耳鼻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41(8): 599-602.
[3] 陳健智,姚 岐,李 璇,等.甲狀腺微小癌的病理診斷與淋巴結轉移相關因素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1,40(8):1058-1059.
[4] 孫團起,吳 毅.分化型甲狀腺癌112例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31(5):411-413.
[5] 黎介壽,吳孟超,黃志強.普通外科手術學[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32-42.
[6] 鄭武平,夏立軍.甲狀腺癌雙側同期頸淋巴結清掃手術的臨床應用[J].實用癌癥雜志,2008,23(6):633-635.
[7] 李筱靈,賀小柏,羅文政,等.原發(fā)灶不明的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的臨床治療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6,5(12):1991.
(收稿:2015-06-08)
甲狀腺腫瘤/外科學 頸淋巴結清掃術 @手術切口
R736.1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