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云,寇冬泉
(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江蘇揚州 225002)
高校心理學專業(yè)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姜子云,寇冬泉
(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江蘇揚州225002)
心理學實驗具有特殊性,為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心理實驗對實驗室條件、設備和管理人員提出了高要求。但目前部分高校的心理實驗教學存在實驗室建設不完善、實驗模式單一、實驗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設備不適應當前發(fā)展趨勢等問題。為此,需要重視實驗室建設、建設特色實驗室、進行實驗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主體,適應心理實驗教學計算機化和儀器化的需求。
心理學;心理實驗;實驗教學
[DOI]10.3969∕j.issn.1672-2345.2015.03.018
隨著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廣泛開展,實驗方法不斷得到完善和補充,實驗研究的范圍逐漸拓寬,越來越多地采用實驗的方法研究臨床、教育、工程等心理學問題,取得了大量豐富的研究成果。同時20世紀90年代末期以后,由于招生心理學專業(yè)的學校如雨后春筍般生長,高等院校心理學專業(yè)快速發(fā)展,不僅師范類高校大都建有心理學專業(yè),而且財經類院校、林業(yè)院校和醫(yī)學類院校,也紛紛開設應用心理學專業(yè)。據統(tǒng)計,目前全國已有187個心理學系(研究所)〔1〕,這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心理科學的快速發(fā)展。但是專業(yè)建設的迅猛發(fā)展也帶來了發(fā)展水平上的差異,尤其是心理實驗教學方面的不足和實驗室建設方面的問題,將會影響到專業(yè)培養(yǎng)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教育部指出,“實踐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校心理學實驗室是高校校內人才培養(yǎng)的實踐基地,而心理學專業(yè)帶有較強的實踐性質,所以高校心理學專業(yè)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在分析當前高校心理學專業(yè)實驗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重點針對心理學專業(yè)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給出對策和建議。
(一)心理實驗室建設不完善,發(fā)展不均衡
就目前全國心理學實驗室建設的發(fā)展狀況看,除了國家級、省級心理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適應心理學發(fā)展水平和需求的各類心理學實驗設備和實驗人才外,部分高校雖然也設有心理學專業(yè),但由于對心理學本身的認識以及對心理實驗室在心理學中作用的認識不夠深入,導致部分高校雖然能夠開設大部分的心理學課程,但很多方法類的基礎課程如實驗心理學、心理測量學以及心理學研究方法等課程,在實驗教學和實踐能力拓展方面,都不能適應心理學專業(yè)發(fā)展的需求。因為實驗室建設的不完善,學生根本無法接觸到各類實驗儀器,比如生物反饋儀、眼動儀等。除了了解一些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類知識外,學生缺少對心理學的感性認識,更不知道如何開展實證性的應用研究。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科性質決定了沒有實驗室支撐的心理學就是不完善的。
(二)心理實驗室模式單一,利用率不高
心理學實驗教學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投入,隨著心理學專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各高校也在加大心理學實驗室的建設力度,比如投入資金購買相關的心理學實驗儀器和軟件。但是很多高校的心理學實驗室建設模式單一,有研究者將這種相似的模式總結為“JGW-B1+COMPUTERS”模式,幾臺“JGW-B1”型心理學實驗臺、幾十臺電腦及實驗教學軟件。這種單一的實驗室模式雖然能在基礎層面上滿足基本的實驗教學需求,但它更多地使心理學實驗教學停留在驗證性實驗階段,一方面不能適應心理學專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另一方面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導致學生對單一的心理學實驗產生厭煩。此外,有少數(shù)院校缺少專門的實驗教學人員,僅僅是為了迎接實驗室評估才購買大量教學軟件和設備,心理學實驗課也只能讓學生照著“產品說明書”按照步驟機械模仿,長此以往,很多實驗設備無用武之地,甚至大量閑置。國家科技部的調查顯示,我國科技儀器的利用率只有25%,遠低于發(fā)達國家170%~200%的利用率(按每天8小時為100%計)〔2〕。這其中也包括心理學的實驗儀器利用率偏低。
(三)心理實驗的特殊性,影響實驗的嚴密性
與物理、化學等自然學科的實驗相比,心理學的實驗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即它的研究對象是有生命的人(或動物)的心理活動以及相應的行為規(guī)律。這就決定了心理學實驗的實施過程中有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比如主試的能動性、目的性以及與被試間的交互作用等。此外還需要保證人類被試的知情權,遵循一定的倫理道德原則〔3〕。另外主試與被試之間會發(fā)生交互作用如指示語效應、實驗者效應、被試的能動效應等。主試在實驗中,不知不覺的期待、動機、疲勞、厭倦等心理活動,對被試會起到一種頗為微妙的作用;主試操作不熟練,也會對被試的心理活動或操作產生不利影響。人類被試往往不是被動地參加實驗,而是企圖在實驗中滿足自己的目的比如實驗中的霍桑效應和安慰劑效應。在實驗中,被試的良好表現(xiàn)或較差表現(xiàn)、被試的迎合或逆反等會對主試產生影響,引起主試的滿意、贊賞、不滿、焦躁等心理或生理反應,這些反應又會反過來對被試產生影響,最后給實驗結果帶來消極影響。心理實驗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心理實驗對實驗室條件要求的嚴格性、對實驗儀器與設備要求的精確性、對實驗教學和技術管理人員要求的專業(yè)性。但是,目前我國部分院校的心理實驗教學在這些方面還存在問題。
(四)心理實驗課缺乏創(chuàng)新,制約人才培養(yǎng)
目前,仍有部分院校的心理實驗教學僅停留在基礎水平上,即學生按照實驗手冊機械地模仿完成一些基礎實驗,如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心理物理法實驗、反應時實驗、感知覺實驗和經典的學習與記憶實驗等。學生通過這些實驗的操作以及實驗報告的寫作,只能達到理解心理實驗過程的目的,但對心理實驗中的一般原理,比如無關變量的控制、自變量的操縱、實驗設計模式等的理解還不深刻,更談不上自己獨立設計實驗。這與心理實驗教學目標的要求相差甚遠。有研究者曾做過實驗心理學教學方面的調查,發(fā)現(xiàn)如果沒有實驗教師的專門指導,學生雖然完成了一個學期的實驗課程的學習,但仍無法獨立開展實驗設計和操作,至于用實驗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更無從談起〔4〕。自從2007年心理學研究生入學考試統(tǒng)考后,對實驗心理學的要求不斷提高。2011年考研大綱中新增了記憶實驗中的定向遺忘實驗、提取誘發(fā)遺忘實驗,這些知識的掌握需要學生有獨立閱讀和理解研究論文的能力。在缺乏創(chuàng)新的心理實驗課上,學生是很難具備這方面能力的。還增加了常用心理學實驗技術,如眼動技術、事件相關電位技術、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心理實驗課如果僅停留在基礎教學水平上,不在技術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也很難適應當前學科發(fā)展的要求。
(五)傳統(tǒng)實驗教學理念和實驗設備落后,不適應當前發(fā)展趨勢
依據建構主義的觀點,知識既不是主觀的也不是客觀的,不能直接從環(huán)境中習得,他們來自于個體的反思和協(xié)調自己的認識。但是,傳統(tǒng)的心理學實驗教學沒有遵循這一知識觀,而是采用教師傳授、學生模仿的模式,忽視對于操作性比較強的心理學實驗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其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實驗教學理念上忽視了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在實驗設備和儀器上部分高校當前的心理學實驗教學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趨勢。傳統(tǒng)的心理學實驗教學儀器由于生產標準不規(guī)范,很難滿足心理實驗教學精確性和可靠性的需求。比如目前大部分高?;A心理學課程上用到的實驗臺,雖然能完成30多項基礎實驗,但是在計時計數(shù)的操作上并不精確,反應鍵也不夠靈敏,經常造成反應的延遲。另外該儀器的使用不夠靈活,缺少使學生自主操作的功能,導致大部分心理學實驗更多停留在體驗和示范階段,束縛了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一)重視心理學實驗室建設,使其符合專業(yè)發(fā)展需求
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目前,心理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除了注重知識的傳授,更注重應用技能的提升,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如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應掌握多種心理咨詢與治療的技能,多領域的心理測評技能,結合實際操作儀器開展實驗研究的技能等。也就是說,當前心理學專業(yè)發(fā)展要求人才培養(yǎng)目標應以專業(yè)理論素質為核心,以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為支柱,以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方向。因此,各高校應重視和加大心理學實驗室的建設。一方面加大資金投入,以長遠發(fā)展的眼光建設符合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心理學實驗室以適應不同院校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比如建設基礎心理學實驗室、心理技能訓練實驗室、綜合研究心理實驗室。另一方面完善實驗室的規(guī)章制度,重視實驗室的管理和使用,建設開放型心理實驗室。這不僅可以提高實驗設備的利用率,而且還能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實驗室中提高實驗和實踐能力。已有研究就開放性心理實驗室的管理和應用給出了很好的建議〔5〕,值得借鑒。此外,實驗室建設也離不開高素質實驗教師隊伍的建設。優(yōu)良的實驗教師團隊是推動心理實驗室發(fā)展的動力,不僅體現(xiàn)在推動實驗教學的發(fā)展方面,更體現(xiàn)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方面。因此,高校在建設各層次心理學實驗室的同時,更應注重實驗教師團隊的建設。
(二)量力而行,建設具有院校特色的心理學實驗室
通過常規(guī)心理學實驗儀器的操作,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掌握基本的實驗過程與技能,是心理學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因此,各高校心理學實驗室的建設都離不開基礎心理實驗室,以滿足基礎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等基礎課程的實驗要求。為體現(xiàn)各個高校自身的實力和特色,心理學實驗室的建設應量力而行,綜合考慮自身特色,在財力和人力允許范圍內建設符合自身情況的心理學實驗室,而不應一味追求在沒有實驗教師的情況下購買眼動儀、生物反饋儀等實驗儀器而致使購進后大量閑置。各高校應根據自身特色做好發(fā)展定位,根據人才的社會需求做好心理學實驗室的整體規(guī)劃,而不是盲目購買儀器設備〔6〕。心理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基本上是為了滿足以下幾方面的需求,比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的需求,社區(qū)建設的需求等。從學校心理教育的需求看,心理學實驗室建設應更注重心理咨詢技能的訓練以及針對中小學生的心理測驗的應用,比如建立沙盤游戲室、心理咨詢室、音樂放松訓練室、心理測量室、兒童行為觀察室等,增加與兒童心理發(fā)展與教育有關的實驗項目,注重兒童心智的開發(fā)。從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的需求看,心理學實驗室的建設應注重與企業(yè)員工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和企業(yè)管理模式有關的技能的訓練,建立與職業(yè)指導和測評、管理心理學有關的心理測量室,團體心理訓練室,注重企業(yè)高效管理和員工職業(yè)發(fā)展。從社區(qū)建設的需求看,心理學實驗室應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有關的項目訓練,為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作出應有的貢獻,使心理學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服務社區(qū)。這樣做不僅擴展了心理學實驗室的功能,而且提高了心理學實驗儀器的利用率。
(三)考慮心理學實驗的特殊性,加強規(guī)范性訓練
鑒于心理學實驗的特殊性,要避免人為因素對實驗的影響,需要以科學的方法加強規(guī)范性的訓練。比如在心理學實驗指示語的制定上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指示語要清楚、全面,避免使用專業(yè)術語。第二,指示語要簡明扼要,不能使用模棱兩可、一語雙關的詞匯,以避免難記和難理解。第三,指示語必須標準化,即主試或研究者在接觸被試前要研究、討論、確定指示語,然后將其寫成書面材料或進行錄音,以便在向被試呈現(xiàn)指示語時不出現(xiàn)差異性〔4〕。標準化包括指示語呈現(xiàn)的語氣、聲音高低,甚至發(fā)音者也應是同一人。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實驗對指示語的標準化都有很高的要求,這要由具體實驗的任務和性質而定。心理實驗中的主試要訓練有素,持中立立場,善于把握實驗進程,才能克服實驗中的不良效應。心理實驗中的關鍵因素是人的因素,其對實驗的影響,有的是可以預見的,有的則無法預見;有的可以在實驗中觀察得到,有的則需要等實驗結束后向被試詢問才能知道。總之,心理實驗中要時時想到實驗對象的特殊性,他們不是被動的機器,要從多方面考慮控制條件,以及如何取得和分析與實驗結果有關的材料。
(四)重視心理實驗課教學,積極推進實驗教學改革
首先,重視心理實驗課教學,推進實驗教學改革。實驗教學不能僅以驗證性實驗為主,更應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注重主動實踐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真正參與到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其獨立設計實驗和創(chuàng)新研究的能力。其次,開展心理實驗課程的研究性教學,利用實驗聯(lián)系實踐。心理實驗課不能僅停留在課堂上和教學中,應結合專業(yè)特色,利用心理實驗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走進中小學,關注兒童的認知方式對創(chuàng)作性問題解決的影響,青少年的人格特點對學業(yè)成績的影響,青少年對社會敏感問題的內隱態(tài)度,青少年的寬恕心理等;走進社區(qū),關注老年人的空巢心理問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等。北京師范大學在心理實驗教學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有效的嘗試〔7〕,值得借鑒。第三,儀器實驗教學與計算機化實驗教學相輔相成。比如反應時實驗可以通過天津師范大學校辦工廠生產的JGW-B型心理實驗臺操作完成,也可以使用E-Prime編程軟件來實現(xiàn)。很多可以通過心理實驗臺完成的實驗都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計算機編程軟件自己設計完成,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對心理實驗過程的理解和運用;另一方面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適應以學生為主體,實驗教學精確化、儀器化的發(fā)展趨勢
心理學專業(yè)實驗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自主發(fā)現(xiàn)。既要激發(fā)學生學習心理學的興趣,維持良好的學習動機。又要鼓勵學生對傳統(tǒng)的實驗設計進行創(chuàng)新,利用新的軟件和實驗儀器開展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實驗研究。曾祥炎的研究中指出,學生需要掌握實驗基本能力、實驗研究能力和實驗專業(yè)能力,其中實驗研究能力指學生能掌握心理實驗前沿的技術,比如眼動實驗技術,腦成像實驗技術、腦電實驗技術,行為認知實驗技術、生物反饋實驗技術、行為觀察實驗技術〔8〕。這些技術的掌握也反映出心理學實驗教學在精確化和儀器化的道路上不斷完善。北京師范大學實驗中心依托計算機技術,在教學中研發(fā)了ExpPsy 2000實驗心理學實驗設計系統(tǒng)和GenPsy 2005普通心理學實驗系統(tǒng)〔9〕,在實驗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網絡版心理測評軟件的研發(fā),有助于大樣本實驗數(shù)據的采集和分析,有助于學生掌握心理測評軟件的操作和借助心理測評軟件開展某類人群的心理測量工作。借助眼動儀完成的各類閱讀領域、體育領域、廣告領域的實驗;借助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正電子掃描技術(PET)、腦電技術(EEG∕ERP)等具有高空間或時間分辨率的現(xiàn)代化儀器對認知過程的腦功能進行定位?,F(xiàn)在,為從多層面多領域獲得有效數(shù)據,很多研究將計算機、眼動儀和各種腦電記錄儀聯(lián)機使用。借助于這些儀器,有助于揭示心理活動的機制,尤其是心理的腦機制,將心理學的實驗研究推到了一個新的科學高度。
〔1〕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學科發(fā)展報告:2006-2007〔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3.
〔2〕吳文春,溫桂生.地方高校心理學實驗室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6):221-223.
〔3〕鄧鑄,吳欣.實驗心理學導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2:7
〔4〕歐陽虹.面向21世紀的心理實驗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洛陽大學學報,2001,16(2):75-78.
〔5〕葉艷暉.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下的心理學實驗室開放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2):214-217.
〔6〕姜子云,錢小莉.高校心理學實驗室建設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對策〔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8,12(6):87-89.
〔7〕張學民,舒華,張亞旭.實驗心理學理論與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01(6):33-38.
〔8〕曾祥炎.心理學實驗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9):121-125.
〔9〕張學民,何莉,舒華.國外心理學實驗技術的發(fā)展趨勢與國內實驗室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7(2):94-97.
(責任編輯胡椿)
Research on University's Psychology Experimental Instructio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Jiang Ziyun,Kou Dongqua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225002,China)
There are certain particularities in psychology experiment:strict requirements on experiment environment,experiment equipment and lab manager for ensuring the scientific of experiment.However,problems exist in some universities'experiment instruction:the constructions of laboratory are imperfect,the patterns of experiment are rather similar,the instructions of experiment are lack of innovation and the equipment do 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construct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laboratory,carry out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take student-centered instruction,adapt to the trend of computerization and using large-scale instruments in psychology experiment.
psychology;psychology experiment;psychology teaching
G642.423
A
1672-2345(2015)03-0086-05
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研項目(2011SJD190010);江蘇省教改課題(2011JSJG270)
2014-09-28
2014-12-02
姜子云,講師,主要從事實驗心理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