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華華
環(huán)保類文稿中一字線和半字線的應用探討
侯華華
針對目前一字線和半字線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作者的實際工作,探討環(huán)保類文稿中一字線和半字線如何正確使用。
一字線;半字線;環(huán)保類文稿;連接號
[作 者]侯華華,博士,中國環(huán)境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圖書編輯。
一字線(—)和半字線(-)是科技文稿中常用的兩種連接號,其主要作用是把意義密切相關的詞語或數(shù)字符號等連成整體。在《標點符號用法》(GB/T 15834—1995)中對連接號的形式及應用進行了規(guī)定與說明,但并未對每種連接號的具體應用范圍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使得在目前的一些書刊中,一字線與半字線誤用、混用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筆者在分析現(xiàn)有正式出版書刊中一字線和半字線的應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工作實踐對這兩種連接號在環(huán)保類文稿中如何正確使用進行探討。
一字線又稱為全身線,占一個中文字寬,在計算機上與破折號在同位鍵。在環(huán)保類文稿中主要用于以下場合:
(1)用于化學結構式中,代表化學鍵(單鍵)。例如:—OH,—COOH等。
(2)用在表身中無數(shù)字欄,代表該項內容未發(fā)現(xiàn)、未測定或無此項。
(3)連接幾個相關的項目,表示遞進或發(fā)展、步驟或過程等。表示步驟或過程時,按習慣“—”可用“→”代替。例如:在線富集流動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法;操作步驟:開機→方法編輯→進樣→數(shù)據(jù)采集→數(shù)據(jù)分析。
(4)連接相關的時間、地點及數(shù)目的起止。例如:1989—1990年;北京—濟南的高鐵;0—4℃。例外的情況:由于一字線與數(shù)學中的負號相似,容易引起混淆,科技期刊中對于時間、數(shù)字的起止多用浪紋線(~)。
(5)在標準代號中連接標準順序號與年份。例如:GN 8978—1996。
(6)在圖注中,為節(jié)省幅面和講求美觀,可代替破折號(——)。例如:1—進水渠;2—中央管。
(7)某些斷面(剖面),表示范圍。例如:B—B斷面。
半字線即對開線,占半個中文字寬,在環(huán)保類文稿中半字線主要用于以下場合:
(1)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的并列名詞或符號,組成復合詞。例如:物理-化學反應;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
(2)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人名。例如:焦耳-楞次定律。
(3)用作化合物名與其前面的符號或位序間的連接。例如:4-氨基安替比林;2-甲基戊烷。
(4)連接相關的字母、阿拉伯數(shù)字等,組成產(chǎn)品、品種、樣品的編號,朗讀時讀(gang)。例如:AFS-920型原子熒光光度計;試劑級固定液OV-101。
(5)采用全數(shù)字式法表示日期時,用于年、月、日之間的連接。例如:2005-01-06。
(6)用于合金系統(tǒng)的連接或某一多元體系組分與組分的連接。例如:Fe-Cr-V合金;Fe3O2-Al2O3-SiO2系。
(7)用在化學中表示旋光性、分子構型、構象、取代基位置等符號后面。例如:trans-(反式);l-(左旋)等。
(8)用于公式、表格、插圖、次級標題的編號。例如:圖1-1;表2-1;公式(1-6)。
(9)參考文獻列表中,表示頁碼的起止。
對于用途(4)和(5),國標中所舉的例子用的是一字線,而實際應用上多用半字線。
并且,近年來,由于計算機操作上的原因,各種出版物趨向用外文的連字符“-”用于字母之間、數(shù)字之間和字母與數(shù)字之間的連接。
(一)判定兩個詞為復合詞還是相關關系時常存在理解上的差異
例如在環(huán)保類科技文稿中常見的“溫度—壓力關系”或“溫度-壓力關系”,這兩種寫法都存在,主要是因為作者對這里的“溫度”和“壓力”是相關關系還是復合詞存在不同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復合詞”呢?筆者查閱了《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復合詞”的詞條釋義為“見521頁【合成詞】。”再查閱“合成詞”的詞條: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素構成的詞(區(qū)別于“單純詞”)。合成詞可以分為兩類:a)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詞根合成的,如“朋友、慶祝、火車、立正、照相機、人行道”;b)由詞根加詞綴構成的,如“桌子、瘦子、花兒、木頭、甜頭、阿姨”。前一類也叫復合詞,后一類也叫派生詞。
由此看來,復合詞在外觀上更具有整體性,其表達的含義也是一個整體,或者說是為了表達某一特定的事或物而組合起來的。這樣看來,“溫度”和“壓力”顯然不是復合詞,而是表述了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關系。
又如“好氧塘內存在著菌—藻—原生動物的共生體系”,其中的“菌”“藻”“原生動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互關系——共生關系,而非組成某一個特定的事或物?!皩怏w壓入廢水的溶氣罐中,水—氣充分接觸”根據(jù)句意,“水”和“氣”分別為兩種獨立的物質,兩者為相互關系——溶解、吸收與飽和,逐漸形成平衡,因此應用一字線連接。“缺氧—好氧脫氮工藝”,其中“缺氧”和“好氧”表示了污水脫氮處理要先后經(jīng)歷的兩個處理單元。因此,在處理稿件的過程中,需要對稿件文字內容的正確理解與把握,才能合理使用連接線。
而“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一詞中,“色譜”和“質譜”分別為一臺儀器的兩個關鍵部分,因此,這兩個詞用對開連接組成復合詞來表述一個整體——一臺儀器。同理,如“無機-有機復合肥”“還原劑為氫氧化鈉(0.5%)-硼氫化鈉(1.0%)”“醋酸-醋酸鈉緩沖溶液”這3處均應該用半字線來連接,因為都是表述了由兩種物質組成的整體——某種特定的混合物。
(二)排版注意事項
一字線“—”,在實際排版過程中,若使用微軟拼音輸入法或者五筆輸入法,選擇中文和全角狀態(tài),同時按下電腦鍵盤的“Shift”和數(shù)字“7”兩個鍵即可排出。
半字線“-”,在排版過程中,中文全角狀態(tài)下,同時按下鍵盤“Ctrl”鍵和數(shù)字鍵盤中的“-”鍵即可。也可以在word系統(tǒng)中插入符號,特殊字符里的短劃線。
而在實際工作中,半字線“-”常常被誤排成外文的連字符“-”,這種情況在科技文稿中極為常見。外文連字符,又叫三分線,長度為字母m的寬度的1/3。排版過程中在英文半角狀態(tài)下,按數(shù)字鍵盤的“-”鍵即可。
而一般在作者提交的原始稿件中,最常見的就是統(tǒng)統(tǒng)用外文連字符“-”來替代半字線和一字線,因為普通作者往往不清楚這幾個連接號的具體使用方法,所以采取了這種替代的方式。因此,編輯在對稿件進行編輯加工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對連接號進行審查和必要的修改。
[1]汪繼祥.作者編輯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2]楊小萍.關于GB/T 15834—1995中連接號應用問題之我見[J].編輯學報,2005(5):390-391.
[3]周芬娜.科技期刊中的一字線與半字線[J].編輯之友,1996(4):31-32.
[4]盧民華.談一字線與半字線用法上的區(qū)別[J].黑河教育,2013(8):38.
[5]饒幫華.談連接號的正確使用[J].編輯實務,2008(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