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澤敬 王玉麗 楊樹梅 楊振榮 張志娟 魯憲凱
(河北省玉田縣中醫(yī)醫(yī)院內科,河北 玉田 064100)
隨著人們生活狀況的改善及飲食結構變化,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酮癥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主要是由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中斷或劑量不足,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遭受各種應激時,糖尿病代謝紊亂加重,脂肪分解加快,酮體生成增多超過利用而積聚時,血中酮體堆積,稱為酮血癥,其臨床表現(xiàn)稱為酮癥[2]。當酮體積聚進而發(fā)生代謝性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2]。因此對該病患者早期住院過程進行護理干預,利于病情恢復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2012-06—2014-06,我們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龜玉劑腿浴配合穴位按摩護理糖尿病酮癥64例,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64例均為河北省玉田縣中醫(yī)醫(yī)院內科住院的糖尿病酮癥患者,男37例,女27例;年齡 21~63歲,平均(29.88±10.12)歲;病程1 ~16.5 年,平均(6.9 ±1.3)年。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符合《內科學》[2]中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尿酮體陽性;二氧化碳結合力在正常范圍。排除饑餓性酮癥,即空腹血糖(FPG)≥8.0 mmol/L,隨機血糖≥10.0 mmol/L;排除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
1.3 護理方法
1.3.1 腿浴及穴位按摩 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龜玉劑[藥物組成:丹參、紅花、夏枯草、生決明子、肉蓯蓉、龜版、玉竹,衛(wèi)生許可證號:(2005)津衛(wèi)防保健字 X039號],每袋50 mL,加入清水1 500 mL左右稀釋,采用醫(yī)用型腿浴治療器(信牌TY-50型,北京天人信醫(yī)療保健科技有限公司)浸泡雙足及下肢,每日1次,每次20~30 min。護理要點:腿浴前評估患者雙足及下肢皮膚完整性;腿浴治療器中水溫需提前預熱,水溫以38~40℃為宜[3]。腿浴前囑患者排空大小便,向患者告知中藥腿浴的作用和方法,取得患者配合,增強治療的信心,并查看患者的皮膚有無破損、紅腫、皮疹等,并了解有無過敏史;腿浴時護士應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溫度調節(jié),控制溫度對治療起到?jīng)Q定性作用;護士應多巡視,注意觀察患者意識、面色、出汗情況及雙足、下肢皮膚,如出現(xiàn)頭暈不適或皮膚過敏癥狀及時通知醫(yī)師處理。腿浴后及時用軟毛巾擦干,囑患者適當休息,適量飲用溫水。腿浴后,讓患者取舒適臥位,選擇雙側足三里、涌泉、三陰交、太沖穴,采用點、揉、按、拍、擠、壓法進行按摩。按摩前護士預熱雙手,并涂上按摩膏,向患者解釋其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以取得患者理解與配合,首先囑患者放松,采取按壓法進行選穴;按摩中護士準確選取穴位,用力適度,每個穴位按壓10 min,以患者感到熱麻痠脹為度。按摩后詢問患者有無不適癥狀,了解患者的心里和身體感受,并于以詳細記錄。囑患者適當休息。
1.3.2 未病先防 對患者強調中醫(yī)“治未病”的預防理念。①調養(yǎng)身體,形神共養(yǎng),提高正氣抗邪氣能力。起居有時,飲食有節(jié),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注意自我監(jiān)測,學會監(jiān)測血糖和血酮的方法。②避免誘發(fā)因素,防止感染、六淫等邪氣入侵,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做到定期復查。
1.3.3 情志護理 情志失調是糖尿病酮癥的誘發(fā)因素,而糖尿病酮癥起病急,病情危重,可危及患者生命,患者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擔心預后不良,加重情志失調。因此,應重視患者的情志護理,經(jīng)常與患者交談和溝通,找到患者情緒和行為上存在的問題,如焦慮情緒、缺乏社會責任感等,根據(jù)他們的性格、性別、年齡、職業(yè)等諸多因素確定個體情志護理。
1.3.4 飲食護理 飲食失調是本病發(fā)病的重要因素,故調節(jié)飲食是本病的基礎治療。嚴格按醫(yī)囑、病情給予合理的飲食,做到定時定量進餐。宜進食低糖、低脂、富營養(yǎng)的食物,忌食肥膩、寒涼及辛辣食物。
1.3.5 行為干預護理 應告知患者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持皮膚清潔,注意飲食控制及常規(guī)治療,要求定期復診,適當參加戶外活動。針對患者個體差異進行有效溝通,使之產(chǎn)生信任感,同時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治療過程及糖尿病酮癥的臨床表現(xiàn)、自己監(jiān)測血糖、血酮的方法,認識到病情發(fā)展的危害性及可預防性。同時將上述有關知識及目前臨床中治療的先進技術做成小冊子發(fā)放給患者及家屬,并定期對其進行提問。
1.3.6 療程 10 d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1.4 觀察指標 觀察護理第1、2、3、7、10 d癥狀改善情況及實驗室指標:FPG、動脈血氣分析、尿糖、尿酮體檢測。
1.5 療效標準(自擬) 顯效:煩渴多尿、脫水、乏力、惡心嘔吐、食欲低下及精神萎靡癥狀消失,F(xiàn)PG<7.1 mmol/L,尿糖、尿酮體消失,上述指標在2 d內達標;有效:煩渴多尿、脫水、乏力、惡心嘔吐、食欲低下及精神萎靡癥狀改善,F(xiàn)PG<11.1 mmol/L,尿糖、尿酮體較入院時減少,上述指標在3~5 d內達標;無效:治療5 d仍未達到上述標準者。
本組64例,顯效32例,有效2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2.18%。
糖尿病酮癥屬中醫(yī)學消渴范疇,《臨證指南醫(yī)案·三消》指出:“三消一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越陰虧陽亢,津涸熱淫而已。”可知本證主要病機特點為陰虛熱淫。日久陰損及陽,氣陰兩傷,陰陽俱虛[4]。故糖尿病酮癥是以肝腎氣陰兩虛,燥熱內盛證常見。中藥治療以滋陰生津、涼血清熱為主。龜玉劑腿浴液中丹參益氣活血,安神消癰;紅花活血祛瘀止痛;夏枯草清肝瀉火,涼血清熱,散結消腫;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玉竹養(yǎng)陰生津潤燥;肉蓯蓉補腎陽;龜版滋陰潛陽,益腎健骨。龜玉劑腿浴由電腦程序進行監(jiān)控,設有磁療程序,通過磁療刺激穴位將藥物以熱能的方式滲透到皮膚,通過溫熱刺激使人體毛細血管擴張,加速新陳代謝,促進氣血運行通暢,病理產(chǎn)物消散,達到活血祛瘀、滋陰生津、涼血清熱等多種功效。中醫(yī)學認為五臟六腑在足部都有相應的穴位,在經(jīng)絡學來說,足部是足三陰經(jīng)的起點,足三陽經(jīng)的終點,雙足穴位共有66個,占全身穴位的1/10,刺激足部可激發(fā)經(jīng)氣,疏通經(jīng)絡,促進氣血的運行,調節(jié)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和臟腑的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5]。穴位按摩選穴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jīng),具有扶正培元、調和氣血的作用;涌泉屬足少陰腎經(jīng),有醒腦開竅、滋腎益陰作用;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jīng),有調和氣血的作用;太沖具有平肝熄風、調整氣血、鎮(zhèn)靜止痛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龜玉劑腿浴配合穴位按摩護理糖尿病酮癥,有效率達92.18%,可避免糖尿病酮癥的進一步發(fā)展,減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操作簡單,起效迅速,療效顯著,同時配合情志護理、飲食護理、行為干預護理等,臨床療效滿意,值得進一步推廣。
[1]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6(7):447-498.
[2] 葉任高.內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820,821,822,823.
[3] 李紅.中藥浸泡為主治療糖尿病足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J].廣西中醫(yī)藥,1999,22(5):255.
[4] 張鳳清,韋香奎,韋愛群,等.中醫(yī)辨證施護對提高住院糖尿病病人足部自護能力的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5):1352 -1354.
[5] 趙美玉,常海.中藥浴加手足部穴位按摩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42例[J].中華護理雜志,2006,26(11):102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