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韓國、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李大明 李珍 青木 ●本報記者 蘇靜 邢曉婧 ●柳玉鵬
“我們的國際信譽和影響力正受到威脅?!泵绹斦块L雅各布·盧17日給美國國會拉響警報,呼吁后者盡快批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革方案。金融危機后,IMF在2010年推出改革方案,承諾賦予中國等新興國家更多話語權。然而4年多過去,改革方案仍被美國議員們當做辦公桌上的擺設,始終無法通過。如今令美國政府格外焦急的直接原因是,英法德意等盟友不顧美國反對,紛紛決定加入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強調“改革有助于說服新興國家繼續(xù)堅守在美國領導的多邊體系內”的同時,雅各布·盧對盟友加入亞投行提出批評。不過這次西方輿論并沒有倒向美國一邊,“小家子氣”“短視而虛偽”……類似的奚落被歐洲分析人士回敬給華盛頓。最早提出“金磚國家”概念的英國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說,美國不再拒絕世界正在變化的現(xiàn)實,給中國一些空間,才是明智之舉。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亞投行受到那么多國家歡迎,客觀上促使美國加速IMF等西方主導的國際金融投資體系改變,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的貢獻。
“中國帶動美國思維變化”
17日在美國眾議院一個聽證會上,雅各布·盧發(fā)出“不批準IMF改革危及美國信譽”的警告。他說,美國政府正急切地尋求國會批準IMF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為了維護美國在IMF的領導地位,批準這些改革不可或缺,否則將有損美國的影響力和塑造國際規(guī)則的能力,“我們的國際信譽和影響力正受到威脅”。法新社稱,盧強調,改革久拖不決正促使新興國家創(chuàng)建他們自己的多邊金融機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與南非組成的金磚國家2014年宣布成立自己的開發(fā)銀行,中國近來又發(fā)起成立亞投行。他說:“IMF改革有助于說服新興國家繼續(xù)堅守在美國幫助設計和領導的多邊體系內?!?/p>
“盧批評歐洲支持中國主導的發(fā)展銀行”,《華爾街日報》以此為題稱,聽證會上,盧對歐洲國家加入亞投行提出批評,質疑這一新機構的反腐標準,首次公開表達出美國及其多個跨大西洋盟友在此問題上日益加深的緊張。他說:“我們一直擔心……它(亞投行)是否能夠堅持國際金融機構發(fā)展的那些高標準,是否能保護工人的權益,是否保護環(huán)境,能否正確處理腐敗問題?我希望在做出最后決定前,任何準備支持該機構的國家確保政府正在應對這些問題?!甭吠干鐖蟮辣R表態(tài)的標題是“美國呼吁盟友加入亞投行前三思”。
美國的“心虛”不無道理。IMF董事會早在2010年12月就通過了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法新社稱,幾年來,美國國會一直阻撓IMF改革措施生效。美國是唯一對IMF重大決定擁有否決權的成員國。這些改革將賦予中國等新興國家更多權力。改革停滯已經引發(fā)中國和其他更能代表當前全球經濟權力現(xiàn)狀國家的憤怒。韓國紐西斯通訊社18日稱,新興國家對自己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地位早就非常不滿。以中國為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在IMF的投票權還不到4%。
“亞投行插曲正迅速演變成華盛頓的重大外交失敗。一大原因是華盛頓對亞投行采取的冠冕堂皇的立場顯然是黨同伐異和偽善之舉,即使其最親密的盟國也難以裝糊涂。”香港《南華早報》18日稱,美國一位前財政部官員曾表示:“我們高度重視世行及IMF距美國財政部僅幾步之遙,我們在這些機構的高管對它們的重大行動擁有否決權,盡管美國只占15%左右的份額?!泵绹说蒙瓏H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雷德·貝格斯滕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說,美國一直敦促中國行使與其不斷崛起的實力相一致的領導力、為支持發(fā)展和其他全球目標提供更多資源。而當中國朝這些方向前進,如同中國在亞投行所做的那樣,美國卻試圖阻止中國,這是短視和虛偽的。考慮到另外一點就更是如此了:奧巴馬政府4年來都未能說服國會通過相關立法以讓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在IMF中發(fā)揮更大作用,盡管這已是其他所有國家的共識。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一凡18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美國國會很傲慢,什么事情都是美國優(yōu)先,如果認為一個國際機構改革對美國沒什么好處,它就不會通過。它認為它原來有控制權,改革可能使它失去這種控制權,雖然實際上也并沒有。美國在IMF有超過17%的份額,而重大的決議必須要85%以上同意,其他再沒有國家有15%以上份額,所以只有美國一家擁有否決權。
民盟中央經濟委員會主任何
茂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遲遲不通過,是因為IMF改革會給美國國內一些利益集團帶來一些損害。而且美國兩黨政治體制總是互相唱反調。但IMF的改革是大勢所趨。這些年來,新興國家不斷崛起,要求改革。尤其是亞投行的創(chuàng)立,得到不少西方國家的支持,對美國形成壓力,讓它認識到通過改革的緊迫性?!翱陀^上,中國帶動了國際組織的改革和美國思維的變化,帶來一個雙贏的結果?!?/p>
亞投行展現(xiàn)生命力
18日世界輿論還在消化英法德意等歐洲老牌國家“背叛美國”、宣布加入亞投行之際,韓國媒體又傳出“韓國決定加入亞投行”的消息。韓國《文化日報》稱,韓國政府已向美國轉達將要加入亞投行的決定,現(xiàn)在剩下的就是何時宣布的問題。還有媒體援引韓國政府高層人士的話稱,韓國已確定加入,準備乘坐加入亞投行的“末班車”。就這些報道,青瓦臺經濟首席秘書官18日會見記者時予以否認,表示不存在已經決定的說法。
不論結果如何,都無礙亞投行“深入人心”的大局?!督鹑跁r報》稱,在英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均表示希望成為亞投行創(chuàng)始國的同時,澳大利亞與韓國被認為可能加入其中。日本朝日電視臺18日稱,有日本政府高官表示,“德、法、意三國這樣快加入,日本真是估計錯誤”。日本《每日新聞》稱,隨著歐洲主要國家相繼表明加入,亞投行影響力上升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這對于擔憂中國影響力擴大而呼吁西方各國不要參加的日美來說,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一些西方媒體將亞投行與“世界權力斗爭”聯(lián)系起來。《紐約時報》18日稱,德法意宣布將效仿英國加入中國主導的機構讓華盛頓受到最親密盟友的強烈懲戒。這也引發(fā)對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建立的世界銀行及IMF影響是否縮小的疑問。一名歐洲官員說:“這一直是權力斗爭,我們已經離開1945年的世界?!眻蟮婪Q,過去10年,中國已經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發(fā)達國家依然不肯放棄特權地位,中國在某些國際層面依然處于邊緣。
對于這種說法,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18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亞投行與世行、IMF等是互補而不是競爭的關系,亞投行體現(xiàn)的不是組建新秩序,而是對現(xiàn)有秩序的提升和改進,不是推翻原有的架構和體系,而是完善原有不完善的地方,更好地服務于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的投資和金融需求。亞投行帶有鮮明的包容性,不會采取對其他國家干預的方式來改進其經濟狀況的。
“這一倡議提出以來得到那么多國家的響應和支持,這說明亞投行的生命力?!敝袊饨徊堪l(fā)言人洪磊18日表示,設立亞投行的目標是為促進亞洲發(fā)展,造福亞洲人民。亞投行將秉持開放、包容的運營原則,博采眾長,將有利于完善全球金融治理。
《環(huán)球時報》記者18日參加了英國新任駐華大使吳百納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亞投行同樣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針對亞投行會不會發(fā)展成其他銀行的競爭對手的問題,吳百納說:“希望不會。亞投行主要強調的是在亞太地區(qū)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英國認為這非常有必要,愿意分享這方面的經驗?!?/p>
“為中國提供空間”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說在創(chuàng)始階段加入亞投行將為英國和亞洲創(chuàng)造一個共同投資與發(fā)展的絕佳機會。他是對的,亞洲確實需要更多基礎設施。眾多國家迅速加入引發(fā)對新多極世界秩序的里程碑式的接受,以及愿意與之合作,而非反對,這正是原因所在?!毕愀邸赌先A早報》18日刊發(fā)社論說,中國與其他新興國家的崛起讓維持過時的機制框架不太現(xiàn)實,越來越多的西方政府現(xiàn)在意識到這一點。這與政治智慧或做一個好盟友無關,而是事關發(fā)展與投資。
英國《經濟學家》17日稱,中國這一回合勝利了,獲得了美國的歐洲盟友的支持,令美國看起來毫無效果地小家子氣。中國已提議成立的不只是亞投行,還包括金磚開發(fā)銀行,以及設立絲路基金來加強與中亞鄰國的聯(lián)系。這些都在回應大規(guī)模基礎設施投資需求?!懊绹枰∈裁唇逃??”日本《外交學者》18日稱,亞投行的教訓是清晰的:華盛頓不能期待其伙伴與其一味抵制中國的項目,尤其是當他們加入有利時。美國需要對中國主導的倡議做出更好的反應,而非帶頭抵制。
“為中國提供空間”,最早提出“金磚國家”概念的英國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17日在“世界報業(yè)辛迪加”網站以此為題撰文說,美國國會到現(xiàn)在尚未批準2010年的IMF改革方案。事實上該方案已經過時,協(xié)議達成以來,中國的經濟規(guī)模已經近乎翻了一番。中國10萬億美元的經濟規(guī)模大于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總和。即使GDP增長率降至7%,今年也將增加大約7000億美元。日本只有以14%的速度增長才能對世界產生這等影響。文章說,美國不再拒絕世界正在變化的現(xiàn)實將是明智之舉,美國也終將不得不接受中國更大的全球角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