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墊江縣財政局 周亞玲
學生的餐費收取沒有征求學生代表和家長委員會的意見,由學校自行制定,收費標準隨意性較大;個別學校存在虛增學生的餐費標準,缺乏透明度,增加了學生的經濟負擔。
學校存在亂攤成本的現(xiàn)象,將部分固定資產購置費、修繕費、教研活動費用、考察費用、招待費、教職工加班費、行政人員加班費、就餐補貼等,都攤入食堂的收支并計入成本,導致學校食堂管理成本虛增。
食堂大宗食品未建立食品領用登記制度及出入庫食品登記明細賬。月末,食堂的成本是由上月庫存數(shù)加上本月采購數(shù)減去本月庫存數(shù)估算,較大地影響了食堂成本核算的準確性。
食堂購入的米、油、肉、調料類等大宗物品采購時多數(shù)學校以自制的采購單作憑證入賬,缺乏購物清單,原始發(fā)票“水分”含量較高。學校食堂伙食收入“以表代據(jù)”,未開具正規(guī)的收支發(fā)票,而是以班主任簽名的明細表格作為收支憑證,給食堂財務會計核算和監(jiān)督帶來極度不變,嚴重地影響了食堂成本的真實性,容易滋生腐敗。
部分學校食堂為了隱藏會計利潤,任意虛提會計費用,在往來賬戶中隱藏會計利潤,而后,又將資金借給學校事業(yè)賬,成為學校主要經費來源;大部分學校的食堂會計賬面均有利潤,結余金額遠遠超過微利,導致會計數(shù)據(jù)虛假化。
近年來,雖然教育主管部門對中小學食堂財務管理不斷加強,也配合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不少關于加強中小學食堂財務管理方面的辦法和制度。但學校食堂的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
部分學校領導財經法紀意識不強,對食堂財務管理重視不夠。部分學校領導認為,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經營食堂則是學校的業(yè)余工作;學校經營食堂的目的是賺錢,是學校的一塊“自留地”。
部分學校因編制和經費問題,財務人員缺乏,更換頻繁,專業(yè)水平低,會計無證上崗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
部分學校缺乏食堂現(xiàn)金管理、實物管理等相關制度,學校食堂無明確的財務管理規(guī)定,導致食堂財務混亂,屢屢出現(xiàn)亂攤成本的現(xiàn)象。
有的學校沒有定期實行財務公開,將食堂收支情況向學校師生和家長公開;有的學校沒有將不相容職務分離,會計兼任經辦人;有的學校食堂貨物采購雖有經辦人、驗收人等簽字,但也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起到互相制約、相互監(jiān)督的作用。
學校建立以校長為組長,由分管校長、后勤部門負責人和食堂管理人員組成的食堂管理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食堂財務管理工作。制定一套完整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明確食堂管理人員職責,后勤和教育兩手抓,這樣才能管理好食堂,從而讓家長放心,教師安心。
組織中小學相關領導和食堂財務人員進行財經法規(guī)制度的培訓,增強學校領導和財務人員的財經法紀意識,提高會計隊伍的業(yè)務素質和業(yè)務水平。
按照《重慶市中小學食堂財務管理辦法》,扎實開展學生食堂自查自糾清理工作,自查票據(jù)是否規(guī)范、手續(xù)是否齊全、列支是否合理、利潤是否超標、管理是否到位、制度是否完善。對學校食堂財務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要進行認真分析,采取有力的措施,整改落實到位。
按照《重慶市中小學食堂會計核算辦法》科學建賬,合理設置總賬、明細賬;堅持非營利性的原則,建立健全《食堂財務管理制度》《食堂財務核算制度》《物資采購制度》《食物保管制度》《實物盤點制度》《定價制度》等,控制食品價格,規(guī)范學校食堂財務收支行為。
中小學食堂成本核算應堅持以食堂的日常經營服務活動所必需的各項直接支出為準,與食堂無關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一律不得在學?;锸迟~中列支,規(guī)范食堂成本核算。
學校食堂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對伙食收支情況進行分析,及時調整支出結構,科學合理的確定伙食成本結構比例。
加強采購、水電及燃料管理,努力降低成本,合理使用好學生的每一筆伙食費用,實現(xiàn)食堂經營的高效率、公益性的目標。
學校定期在公示欄公布食堂采購物品品種、數(shù)量、價格及收支結余情況,設立檢舉箱,自覺接受學生、家長、學校膳食會員會的監(jiān)督。教育主管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食堂專項監(jiān)督檢查,責任落實到人,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
中小學校食堂作為服務師生、非營利性的一項服務項目,一直都收到社會、家長以及學生們的關注。因此在學校的管理中,必須要對食堂管理工作予以重視,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加強食堂內部控制,將中小學食堂辦成真正讓師生、家長、社會都滿意的公益性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