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044(2015)02-0195-02
DOI: 10.14126/j.cnki.1008-7044.2015.02.056
【作者單位】安徽省立醫(yī)院小兒外科,安徽合肥230001
【作者簡介】程 紅(1977-),女,安徽當涂縣人,主管護師,大學。
防逆流留置針因其特殊的防逆流性能設計可防止血液反流,有效減少導管阻塞 [1],無需肝素液封管,避免了藥物副作
本組8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無氣胸、腹膜炎等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結石取凈率達88%。部分患者術后殘余結石,采取藥物排石或者ESWL輔助治療,殘余結石陸續(xù)排出。術后1個月后到門診行膀胱鏡檢查術將雙“J”管拔出體外。
3 護理措施
3.1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做好患者的一般住院指導,同時向患者介紹手術的相關知識,了解經皮腎鏡手術與開放手術的區(qū)別及優(yōu)越性,使患者對自身的疾病及即將采取的手術方案有更深的認識,就手術效果、術后體內留置雙J管、腎造瘺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項向患者詳細告知。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與疾病及手術相關問題,使其能在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中接受手術。(2)術前準備:術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充分的評估,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及時做好皮膚、腸道、定血型交叉?zhèn)溲瘸R?guī)術前準備。對患者進行俯臥體位訓練,以適應術中體位的需要。
3.2術后護理 (1)觀察生命體征:嚴密觀察患者術后6~12 h內的生命體征變化,特別是血壓和呼吸情況,及時通知主管醫(yī)師或值班醫(yī)師積極對癥處理。(2)絕對臥床休息:術后絕對臥床2~4 d,無明顯出血可適當下床活動,若仍有出血,可適當延長臥床時間。(3)管道護理:及時換藥及更換敷料,以保持造瘺口清潔、干燥,標記好各種引流管,明確相關作用,仔細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防止出現管道受壓及液體反流。尿道口每日消毒2次,保持局部清潔。同時指導患者訓練膀胱收縮功能,為拔除導尿管做準備。術后密切觀察腎造瘺管引流液的顏色及通暢情況,尿液轉清、體溫恢復正常,即可夾管,一般留置5~7 d后拔除,拔除后囑患者健側臥位30 min。針對留置雙J管可能出現的情況向患者告知術后不宜劇烈運動,避免突然下蹲及彎腰動作,勿加壓排尿。告知患者經常給予變換體位,以減少留置導管對患者的刺激。(4)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最常見、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是術后出血 [3],通過仔細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及時判斷出為肉眼血尿、造瘺管內流血或造瘺口周圍滲血,并做出相應處理。而夾閉腎造瘺管,通過增高腎內壓止血,對于處理短時間內造瘺管引流出大量血性液體患者較為有效 [4],及時通知主管醫(yī)師或值班醫(yī)師行相應處理。而感染亦是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主要表現為術后發(fā)熱和泌尿系統感染,一般48 h會消退,原因除尿路原來已存在的感染外,輸尿管插管、導尿及沖洗時間長亦是很重要的原因。通過觀察體溫變化,積極予以相應處理,并給予必要的抗感染治療。保持導管引流通暢,仔細觀察有無血塊、碎石堵塞,查房時詢問患者有無腰部脹痛等不適,去除導致造瘺管引流不通暢的因素,預防漏尿的發(fā)生,做到及早發(fā)現,及時處理。
3.3出院指導 出院后為降低尿路感染的發(fā)生幾率,囑患者多飲水。為防止雙“J”管移位及折斷等情況的發(fā)生,囑患者避免劇烈運動及重體力勞動。按時到醫(yī)院拔除雙“J”管。
4 體會
經皮腎鏡超聲聯合氣壓彈道碎石術是治療腎結石較為有效的方法,充分的術前準備,細致耐心的心理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并發(fā)癥情況,做好腎造瘺管及尿管的護理及出院指導是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促進患者恢復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