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新青年》創(chuàng)刊一百周年】
《新青年》與中國共產(chǎn)黨 ………… 田子渝,王 華(4·1)
從“舶來品”到“中國化”——《新青年》民主觀念的演變與發(fā)展……………………………… 徐信華,張香格(4·8)
【毛澤東思想研究】
略論毛澤東的戰(zhàn)爭與和平觀 …… 劉 洋,張森林(6·12)
論毛澤東的民族觀 ……………………… 段玉青(6·18)
馬克思主義統(tǒng)一戰(zhàn)線思想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 譚元敏(6·24)
【學術前沿問題對話與訪談】
尋求中西德性問題的共識——關于德性倫理學的對話………………… 江 暢,[美]邁克爾·斯洛特(6·1)
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的問題意識、價值取向與當代發(fā)展——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會長黨圣元先生訪談錄……………………………… 黨圣元,段吉方(6·6)
【價值論與倫理學研究】
論當代中國道德體系的構建……………………………… 江 暢,范 蓉(1·1)
市場經(jīng)濟道德建設的人性基礎……………………………… 強以華,魏忠明(1·8)
當代中國道德亟待重建——從“老人摔倒了該不該扶”談起………………………………………… 孫偉平(1·13)
轉(zhuǎn)型期利益群體需要及其結構特點——以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視角………………………………………… 高天瓊(1·18)
科學倫理精神:科學精神與倫理精神融合的必然走向……………………………… 楊懷中,熊英姿(1·24)
論科學價值合理實現(xiàn)的觀念基礎 ……… 吳 愷(1·29)
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之辨析……………………………… 賀祥林,葉 昊(2·1)
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界定分析………………………………… 楊業(yè)華,符 俊(2·6)
傳播社會學視角下的網(wǎng)絡傳播倫理失范治理………………………………… 李文冰,強月新(2·13)
媒介融合對新聞倫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楊翠芳(2·19)
論新聞與法治之攜手力量與契合價值 …… 段 凡(2·23)
論波普爾對馬克思道德理論的詮釋與批判………………………………… 龔天平,方 政(3·1)
持有正義還是分配正義?——論諾齊克對于分配正義理論的超越…………………………………………… 張 淑(3·8)
在權利與義務之間——西方正義思想的價值論基礎及其耦合………………………………… 儲昭華,湯波蘭(4·15)
論威廉姆斯關于倫理學與科學的比較………………………………… 涂江波,賈廷秀(4·21)
《周易》謙卦與《圣經(jīng)》的謙德觀………………………………… 朱展炎,曾 勇(4·26)
論網(wǎng)絡交往的德性訴求 …………… 楊鮮蘭, 劉懷元(5·1)
社會碎片化的倫理回應——當代德性倫理復興的社會根源探析…………………………………………… 葉方興(5·6)
內(nèi)涵、影響及引領——對當代社會思潮研究趨向的反思…………………………………………… 陳開林(5·12)
《論語》中的“兄弟”倫常 …………………… 周海春(5·17)
論孟子道德理想人格 ……………………… 劉曉靖(5·23)
認識論的陰與陽 ……………… [美]邁克爾·斯洛特(6·29)
論斯洛特對哈奇森“道德感官”的“復興”…………………………………………… 李家蓮(6·38)
【中國哲學研究】
以理想人格為視角看先秦儒道生死超越之路徑…………………………………………… 楊愛瓊(3·63)
張栻的性論思想辨析 …………… 肖永奎,舒 也(3·69)
形而上學的黎明——生活儒學視域下的“變易本體論”建構………………………………………… 黃玉順(4·66)
立場問題與齊物主旨——被忽視的莊子“因是”說 ……… 李 ?。?·72)
陸九淵仁說的內(nèi)涵與特質(zhì) ……………… 向世陵(6·54)
“欲仁”的“我”是誰——朱陸對為學主體的認知差異………………………………………… 辛曉霞(6·60)
【邏輯學研究】
邏輯在中國振興的基本途徑……………………………… 杜國平,鄒崇理(1·52)
中國邏輯史研究的困難與出路——從邏輯與文化的視角看……………………………… 任曉明,董云峰(1·57)
一個限制排中律適用范圍的命題演算系統(tǒng)………………………………………… 曹 飛(2·45)
含混性與多值邏輯 ……………………… 陳明益(2·51)
對塔斯基的邏輯后承概念定義的辯護………………………………………… 周志榮(3·26)
論克里普克的時間與思想之 謎 ………… 徐召清(3·32)
組合范疇語法CCG|與漢語空代詞現(xiàn)象的處理………………………………………… 姚從軍(4·45)
評杰弗里決策邏輯對紐科姆難題的解決………………………………………… 李 莉(4·50)
關于邏輯哲學的訪談 ………… [美] 蘇珊·哈克(5·28)
事實與規(guī)范間的遮蔽與裂隙——法律推理困境勾勒 …………… 印大雙(5·34)
雅各·亨迪卡的學術貢獻……………………… [芬]加布里埃爾·桑杜(6·44)
現(xiàn)代計算機理論中的畢達哥拉斯主義………………………………………… 潘 沁(6·49)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論馬克思主義文學研究方法與新時期中國文學研究方法的變 革 ……………………………… 季水河(2·28)
中國馬克思主義實踐美學的濫觴與歷史分期………………………………………… 石長平(2·34)
理論旅行與效果歷史:蔣孔陽《德國古典美學》的當代意 義 ………………………………… 孫書敏(2·40)
【中外文藝理論研究】
對引入和接受當代西方文論的理論反思…………………………………………… 丁國旗(1·35)
“概念的旅行”與“歷史場域”——《概念的旅行——西方文論關鍵詞與當代中國》導言 …………………………………… 胡亞敏(1·41)
生存美學:現(xiàn)代審美倫理的身體實踐 ……… 林國兵(1·45)
敘事文類歷史分析的洞見與問題——詹姆遜敘事政治學主符碼研究之二…………………………………………… 張開焱(4·31)
講述:真實的敘事與敘事的真實 ………… 秦 劍(4·40)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研究】
蛻化與堅守——文學筆記二十則 ………………… 張 煒(5·40)
思想的作家與作家的思想——張煒論 ………………… 賀仲明, 劉新鎖(5·45)
激烈與沉靜中的漸次推進——張煒研究述評 …………………… 祁春風(5·53)
【辭賦研究】
柳宗元騷體文命題特點研究 …… [新加坡]蘇瑞?。?·56)
漢代頌體風貌以及頌與賦的關系 ………… 彭安湘(2·62)
朱熹對待揚雄與《反離騷》態(tài)度及其原因探析…………………………………………… 徐 涓(2·68)
【湖北歷史文化研究】
論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的“荊楚貢獻”…………………………………………… 吳成國(4·55)
民國湖北寺廟產(chǎn)權結構與廟產(chǎn)糾紛(1911—1931)…………………………………………… 劉 元(4·61)
胡林翼與晚清湖北吏治整頓 ……………… 趙善慶(5·90)
京漢鐵路工人參與“二七”大罷工原因新論…………………………………………… 孫自儉(5·97)
人在京師 不忘荊楚——試論明世宗的故鄉(xiāng)意識和思鄉(xiāng)情結…………………………………………… 鄧 濤(6·81)
區(qū)域內(nèi)埠際貿(mào)易及其對城鎮(zhèn)發(fā)展的影響——以近代湖北地區(qū)為中心的考察 …… 周德鈞(6·87)
荊州花鼓戲:歷史軌跡與文化地位——基于文獻與田野的考察 ………… 周麗玲(6·95)
【哲學研究】
網(wǎng)絡語言變異現(xiàn)象的哲學反思……………………………… 胡青青,李 倫(1·94)
知道信念與描述論“笛卡爾假定”的辯護………………………………………… 張存建(1·99)
蘇格拉底與伽達默爾對話思想比較——以善為切入點通向源始的對話……………………………………… 帥 ?。?·105)
馬克思“改變世界”思想的當代詮釋…………………………… 朱必法,李 齊(2·102)
論密爾的尊嚴觀 ……………………… 劉 睿(2·108)
論《邏輯哲學論》的第三條解讀路徑 …… 徐 弢(3·74)
羅素政治哲學的理論特色 ……………… 劉詩貴(3·81)
從語言批判到哲學批判——維特根斯坦私人語言論證及其哲學意蘊……………………………… 鄭友奇,熊明麗(5·80)
托馬斯·阿奎那上帝觀的地位與影響……………………………… 張 卿,王家旋(5·85)
【政治學、法學研究】
新西蘭環(huán)境糾紛解決機制及其啟示…………………………… 徐 平,周晗雋(1·121)
論責任保險第三者的保險金請求權 …… 鄭 瑩(1·129)
美國釣魚島政策的緣起與演變 ………… 鄭保國(2·89)
臺灣與釣魚島問題芻議 ………………… 袁詠紅(2·95)
中國司法中民意合理表達機制的構建…………………………… 曾麗潔,朱瑞波(2·126)
我國商事失信懲戒法律制度的構 建 …… 王 宏(2·133)
中美關系與“修昔底德陷阱 ” …………… 金燦榮(3·13)
破解“修昔底德陷阱”魔咒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劉文祥,楊小勇(3·20)
跨國公司人權責任探析 ……………… 薩楚拉(3·121)
反思與完善:我國工作日休息時間的法律保護——以工時制度為進路 ………… 賴力靜(3·127)
海上貨運代理糾紛訴訟時效探析——兼議海上貨運代理人介入權與介入擬制……………………………………… 危 薇(3·131)
論科技異化的司法矯治 …… 何士青, 翟 凱(5·104)
論法律修辭的合法性 ………………… 閆 斌(5·109)
文化權利導向下的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范圍研究…………………………… 吳理財,王 前(5·126)
中國公立醫(yī)院院長職業(yè)化的思考……………………………… 張曉燕,倪春霞(5·136)
中國公立醫(yī)院治理困境的政治生態(tài)學解讀……………………………… 李文敏,沈曉紅(5·140)
論保護勞動者利益的國際私法方法 ……… 王濟東(6·100)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以襄陽市近三年刑事案件抽樣調(diào)查為基礎………………………………………… 王秋?。?·105)
【經(jīng)濟學研究】
小企業(yè)會計準則實施中的動力、能力和保障問題及對策研 究 ………………………… 馮 浩,張踩峰(1·111)
潛在經(jīng)濟增速下降中的債務收縮——基于金融加速器的視角……………………………… 孫懷宇,張 捷(1·116)
長江經(jīng)濟帶物流業(yè)發(fā)展對制造業(yè)效率提升實證分析……………………………… 張予川,張金鑫(2·114)
競爭加劇會導致我國銀行業(yè)脆弱嗎? …… 吳秋實(2·119)
中國自貿(mào)園區(qū)戰(zhàn)略與地方政府治理……………………………… 陳玉祥,楊 雪(3·110)
勞工標準對中國企業(yè)“智造”能力的影響研究……………………………… 呂晶晶,張新國(3·115)
世界技術不平衡發(fā)展測度及其對經(jīng)濟增長的影響……………………………… 柳劍平,鄭光鳳(4·124)
湖北省人力資源服務業(yè)服務效率的影響因素研究……………………………… 葉紅春,鄧 琪(4·132)
金磚國家服務貿(mào)易競爭力比較及其啟示……………………………… 喻春嬌,李家榮(5·114)
新形勢下中小房地產(chǎn)企業(yè)戰(zhàn)略轉(zhuǎn)型研究……………………………… 邵繼紅,何海麗(5·121)
【文學、語言學研究】
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的“形態(tài)”現(xiàn)象及相關思考…………………………………………… 姚振武(1·76)
試論玄應《一切經(jīng)音義》中的舌音聲母…………………………………………… 王 曦(1·82)
《字音會集》音系述略 ……………………… 周賽華(1·89)
魯迅小說的“特異”修辭 ………… 王 麗,許祖華(3·38)
“異托邦”還是“烏托邦”?——中國與新加坡作家“家國”與“放逐”主題比較…………………………………………… 宋曉英(3·46)
論亨利·菲爾丁小說中的倫理身份之謎………………………………………… 杜 娟(3·53)
伍爾夫小說藝術與布魯姆斯伯里團體精神氣質(zhì)探源………………………………………… 張 寧(3·58)
修辭情境對政治演講的控制 ………… 周紅兵(3·136)
文本易讀度相關研究評述 …………… 劉 瀟(3·141)
傳說的文本屬性:歷史-封閉性與文學-開放性——以豫西大禹治水傳說文本為中心……………………………… 夏 楠,孫正國(4·92)
“白蛇傳”傳說的景觀敘事與語言敘事………………………………………… 余紅艷(4·97)
鄂東民間童謠用韻研究 ……………… 王金禾(4·103)
試析王維山水詩的濃淡色調(diào) ………… 王波平(4·108)
從變價的角度看古漢語動詞自動詞化的趨勢………………………………………… 宋亞云(5·62)
《尚書》《史記》異文的訓詁價值研究 …… 黎千駒(5·69)
現(xiàn)代漢語縮略語構造的取首原則及其認知理據(jù)………………………………………… 蔣向勇(5·75)
小說家出于稗官新說 ………… 王齊洲,劉伏玲(6·66)
審美現(xiàn)代性批評理論癥候及其批判——兼評當下一種文學史觀 ……… 袁蘇寧(6·76)
《名姬傳》《唐義士傳》考辨 …………… 余蘭蘭(6·111)
胡應麟與汪道昆交游考述 …………… 韓 曉(6·116)
雙賓構式與雙賓動詞的語義互動和整合……………………………………… 林 艷(6·122)
英漢可讓渡及不可讓渡領屬結構的認知解釋…………………………… 雷 容,郭熙煌(6·128)
從意識的涌現(xiàn)看隱喻的形成——以“舌頭是火”為例 ………… 單文波(6·133)
莎士比亞詩歌的語言特色——以莎翁的兩首敘事長詩為例 …… 程雪芳(6·137)
【歷史學、檔案學研究】
清末立憲運動宣傳中的亞歐視角與中國主題……………………………… 周積明,李 超(1·62)
法律近代化與律師公會制度的建立……………………………… 李嚴成,鄒愛華(1·68)
黎元洪與辛亥首義傷亡軍士的撫恤問題研究………………………………………… 方秋梅(2·73)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開發(fā)的CDIM模式研究………………………………………… 余日季(2·82)
民國名家俞爽迷洋文憑造假及其履歷之謎…………………………………………… 趙 霞(3·99)
清代中暹宗屬關系探略 ………………… 柳岳武(4·111)
美國與1955年日內(nèi)瓦四國首腦會議 …… 劉 馗(4·118)
“中國文化的生成機制”筆談……………………… 姜海龍,王林偉,姚彬彬(6·142)
【新聞傳播學研究】
海量信息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數(shù)字出版發(fā)展策略探析………………………………………… 劉 瑋(3·106)
“儀式”作為傳播的隱喻之原因探析………………………………… 劉建明,徐開彬(4·80)
事實真相、新聞尊嚴和道德共識的媒介素養(yǎng)框架——基于“陳永洲”事件的觀察與分析…………………………………………… 張瑜燁(4·85)
【教育學、社會學研究】
教育研究的轉(zhuǎn)向:從科學世界到生活世界……………………………… 李太平,劉燕楠(1·136)
從教育資源配置的維度探析高校的教學與科研………………………………………… 唐 靜(1·141)
高考錄取制度的改革與變遷:成效、難點及趨勢………………………………………… 李木洲(2·138)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建構………………………………………… 彭菊花(2·144)
中國城市社區(qū)研究的特色與趨勢——基于1991—2013年CNKI中相關關鍵詞的統(tǒng)計分 析 …………………………… 王敬堯,趙真真(3·86)
鄉(xiāng)村景觀特色的延續(xù)與再生 ……………… 吳義曲(3·94)
變革與堅守:信息化時代的教師發(fā)展 …… 靖國平(4·138)
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參與高校事務管理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 究 …………………………………… 洪玉管(4·143)
中國“留學政策”概念辨析 ……………… 劉 艷(5·132)
【書評】
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的東亞區(qū)域分工體系探究——評《中國在東亞生產(chǎn)網(wǎng)絡中的分工效應研究》………………………………………… 東 艷(3·147)
科學評估·出謀劃策·助力“湖北夢”——《“五個湖北”發(fā)展研究報告(2013)》評述……………………………… 張建勤,張佳妮(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