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管理故事連載
劉鵬凱江蘇黑松林粘合劑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企業(yè)文化是一種氛圍,它伴隨企業(yè)的發(fā)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
出差回來,“部門負責人月度考核表”裝訂得整整齊齊放在我的辦公桌上。我掃視一眼,隨手翻了翻:月度目標完成、下月目標計劃、建議……一欄欄似小蔥拌豆腐——一清二楚,我為我的這個團隊努力工作的狀態(tài)感到自豪。
翻著看著,我發(fā)現(xiàn)每一份考核表上均留著好多空白,觸動了我吹毛求疵的神經(jīng)。打印紙能否改用小點的呢?搞企業(yè),小賬不可不算?。∥易匝宰哉Z。
“老總,你回來了?!毙碌綅彽拇髮W生小王拿著一份會議通知來到我辦公室。“這是明天的一份會議通知。”
“小王啊,開會時間我知道了,這份通知你留著派用場?!蔽业脑捵屝⊥跻活^霧水?!澳隳萌ハ胂肽芘缮鲜裁从脠觥0准埳虾卯嫯?,平地上好砌樓啊。”我邊說邊有意將通知反過來遞給小王,留下一張白紙。
“噢,我明白了,再生利用。”畢竟是有文化的年輕人,腦袋瓜夠用,急轉(zhuǎn)彎能力強。
我笑著點點頭站了起來,指著桌上的月度考核表,“小王啊,毛主席教導我們: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業(yè)。建國都60年了,老人家的這條紅色語錄到什么時候都不會褪色的。你看這個考核表留著這么大的空白,能否重新設計緊湊點。我停了停,抽了口煙,慢慢吐出一團煙圈,輕輕說,“節(jié)約每一個銅板的傳統(tǒng)到什么時候都不能忘?。∫襁@‘恒大’牌,持之以恒精打細算啊?!毙⊥醭艺0椭?,似星星閃爍,仿佛在說,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新的時代,如何把要對下屬告知的“你應”轉(zhuǎn)化為“我要”,并進而形成全員明白的“我行”,正考驗著現(xiàn)代企業(yè)家的管理能力。透過一份會議通知,看到它的反面,其實就是從“你應”到“我要”再到“我行”的形似變成神似,成為心知行之的引導,這正是我們感化教育員工的管理藝術。
浪費是一個小偷,只因為你責任心不強、懶惰、不珍惜,它才會偷走你的東西,而只有你從心靈深處時時、事事、處處注重習慣養(yǎng)成,不大手大腳,不粗心大意,不小看一點點,浪費才能收斂。要讓“節(jié)約是美德”的理念深入每一個員工的心中,我們必須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使細節(jié)管理看得見,摸得著,結出果。
人們經(jīng)常討論企業(yè)文化落地的問題,也就是不僅說出來,而且做出來、做到位的問題。這個小故事提供了一種渠道——細節(jié)管理,養(yǎng)成教育。其要點,一是要做有心人,老板要有一個“吹毛求疵的神經(jīng)”;二是要有一個正確的理念,比如此例中“節(jié)約每一個銅板”;三是要找到合適的載體,此例中“會議通知的背面”,把再生利用的文章做在上面。一個一個細節(jié)抓住了,小題大做,最后是員工一個一個習慣養(yǎng)成了,你所期望的文化氛圍就會越來越濃,員工的一言一行都體現(xiàn)出企業(yè)的價值觀,文化不就落地了嘛!
上級部門分管安全的領導換人,新官上任三把火,召開的第一個會就是落實一把手安全責任制,我立即根據(jù)工廠實際情況進行了傳達布置落實。散會時,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安全管理科的老陳,手里拿著的是一本班前學習記錄本,而不是專用的安全管理記錄薄?!袄详?,你留一下記錄本讓我看看?!?/p>
老陳將本子遞給我,一臉困惑。我不慌不忙打開,文字工整,條理清晰,一是一,二是二。“你怎么沒有記在專用的安全管理記錄本上?”
“哦,老總,我是隨手拿的記錄本,等會整理好再謄寫到專用安全記錄本上?!薄袄详惏?,為何要一發(fā)功夫二發(fā)做呢?安全管理要實打?qū)?,該是什么就是什么,要養(yǎng)成好習慣呀!”老陳臉一紅,點頭認錯:“下不為例,下不為例?!边呎f邊像個頑童一樣一溜煙跑出了會議室??粗详惖谋秤?,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思緒在我心底翻滾。簡單動作背后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一個企業(yè)是否成熟,不是看老總身上有多少光環(huán),企業(yè)有多少獎杯,而是看員工的品行被塑造到何種程度。培養(yǎng)員工的好習慣,任重道遠呀?
一個企業(yè),優(yōu)質(zhì)的產(chǎn)品是員工用心生產(chǎn)出來的,一個人的良好習慣是通過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正如奧格·曼狄諾所說:事實上,成功與失敗的最大的分別是來自不同的習慣。員工的一個動作,一種行為,一個習慣,均可反映企業(yè)的文化價值取向。工廠是員工成長的大學校,好習慣形成的搖籃。
“以文化人”是一種科學,更是一種藝術。僅僅靠思想灌輸是不夠的,更要從小處著手,督促員工養(yǎng)成良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夠使企業(yè)的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于心,并進而外化于行。心力管理的精髓,就是管到員工心里。
即時貼,一種在紙邊涂上壓敏膠后,裝訂成小本本的日常紙簡用。這種已經(jīng)司空見慣的辦公用品,運用到管理過程中,效果也不錯。
新裝潢的會議室,好似新房,亮亮堂堂的。我心里盤算,第一次使用,不如召開一次全廠員工大會,讓大家一起分享分享成功后的喜悅。
會議前一天,我和辦公室主任小胡,上樓再看看會議室裝修后的效果。新的就是新,錢不出在布眼里,就連爬樓梯,都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走到二樓平臺拐角處,雪白的墻上幾道長長的、不規(guī)則的、咖啡色的杠杠若隱若現(xiàn),我瞥了一眼,當時沒有在意。走著走著,抬頭看見在三樓的拐角,值班員小王正在一小本即時貼上寫著什么,寫完隨手貼到墻面上,見我上樓來,他臉一紅,吐了吐舌頭,又到別處忙活去了。
我走上前去,只見三樓拐角的墻面上也被蹭出了深深淺淺的杠杠。小王的即時貼上寫著:“雪白的墻是我的臉蛋,我又痛又難看,請弄臟我的同事幫我擦干凈,我要美麗?!甭淇睿骸敖袢罩蛋唷薄N也挥勺灾餍Τ雎晛?,望著擦肩而過的值班員小王的背影,我似乎看出隱藏在這個小小即時貼背后的“蝴蝶效應”。
雖說新居里的這些“旗幡”讓我連呼有失大雅,但靜靜的住上一晚,細細咀嚼,我倒嚼出了味道:現(xiàn)代人工作生活節(jié)奏快,要找到應對之法,難怪經(jīng)濟學家認為西方工業(yè)的現(xiàn)代化是“三分靠技術,七分靠管理”呢。
文化管理,注重養(yǎng)成教育。即時貼推動事情自然而然地發(fā)展,日積月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得到最佳的結果。第二天,全體員工開會前,我發(fā)現(xiàn)樓梯拐角的杠杠不見了,原先的地方又多出一張即時貼,似有心人在對歌:“感謝值班提醒,下次搬椅子我一定小心,不再粗心了。”
俗話說:橫過深谷的吊橋,常從一根細線栓個小石頭開始。文化管理不是制訂一部厚厚的管理制度就能達成的,而是需要給員工融入的時間,使得制度與人有機結合,水乳交融。有些管理者在執(zhí)行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常有意無意地將人從中剝離出去,僅僅剩下光禿禿的制度枝干,這樣的制度即便再詳細,也很難落地生根。
問題的隱含意義比問題本身更重要。小小即時貼,溫柔執(zhí)行的好幫手、好代言,簡單、方便、快捷。不信,你在管理過程中試試,發(fā)現(xiàn)問題即時貼。
一個嶄新的會議室,樓梯平臺墻上的幾道咖啡色的印痕,值班員小王貼到墻上的即時貼以及第二天當事員工自糾錯誤后留下的感謝即時貼,這構成了員工參與管理的生動事例。這個故事的意義不僅在于即時貼的用處,更在于員工參與管理的自覺性、積極性。這其中映射出的,是員工的主人公精神,這在民營企業(yè)更顯得彌足珍貴。
(清華大學管理系教授、博導張德點評)
|責任編輯:玉茗 mdn80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