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失望與希望:元末陳高詩歌所反映的內(nèi)心世界

        2015-03-17 23:27:52張建松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河南鄭州450011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4期

        張建松(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河南鄭州 450011)

        ?

        失望與希望:元末陳高詩歌所反映的內(nèi)心世界

        張建松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河南鄭州450011)

        摘要:作為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詩人,陳高的一生主要在羈旅漂泊中度過。在輾轉(zhuǎn)不定的流浪生涯中,陳高創(chuàng)作了為數(shù)眾多的詩歌。這些詩歌反映出陳高內(nèi)心對元末政局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一段從希望參與政權、施展抱負到退避權力、置身事外的微妙的心路發(fā)展歷程。他的內(nèi)心總是在失望與希望的夾縫中掙扎,時局的發(fā)展使他不斷從心懷希望到陷入失望。即便如此,他在詩中仍時常流露出一種社會責任感,實際上,他從未忘情于國家安危、百姓禍福。

        關鍵詞:元末;陳高;內(nèi)心世界;失望;希望

        元末社會動蕩,豪雄并起,國祚傾危,不僅蒙古和色目之士竭力挽救元朝敗局,還有相當一部分漢族士人也以不同方式表達對元朝的忠誠。陳高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陳高(1315 – 1367年),字子上,號不系舟漁者,溫州平陽人。元順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進士。登進士第后,授慶元路錄事,“明敏剛決,吏不敢易,民不敢欺,聲名赫赫。一旦忽易去,及方氏至,欲招致之,而無從得矣。再授慈溪縣尹,亦不起。方明善與平陽周宗道構(gòu)兵,嘗一出而解兩家之難。平陽陷,棄妻子,往來閩、浙間,蓋欲人不知其所在?!雹賲⒁? 陳高. 不系舟漁集[C].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 編著.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 下文凡出自該書的文獻都以①××標出(××代表頁碼).427可以說,他的人生大部分時光便是在這種輾轉(zhuǎn)不定中度過的。

        楊鐮教授對陳高其人生平、詩歌等有簡要介紹,并將其列為“赴難詩人”[1]。在輾轉(zhuǎn)不定的流浪生涯中,陳高歷盡了漂泊的艱辛,目睹了生民的憂患,也因此創(chuàng)作了為數(shù)更多的詩歌。這些詩歌多為思念親舊、敘述喪亂所作,一方面反映了元末動蕩不安的社會現(xiàn)實,同時又顯示出詩人心憂天下、心系百姓的細膩心理與深厚情懷,以下即對此展開分析。

        一、漂泊異鄉(xiāng),思念親舊

        擾攘之際,人們顛沛流離,備受艱辛,而長年漂泊在外,親人與舊友則往往成為支撐內(nèi)心的重要支柱。

        元末亂起前后的陳高,為了前途與生計,也無時不處于異地奔波之中。從在外奔波的目的看,以至正十六年(1356年)棄官歸田為界①元末揭汯稱:陳高“當早年而應試, 即擢第于當時, 任錄事于四明, 乃僅歷乎兩期. 方政平而訟理, 忽解綬而去之; 及再授而不拜, 竟東遁而西馳.” 據(jù)此, 陳高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登進士第后, 授慶元路錄事, 但兩年后(1356年)即棄官歸田. 參見: 揭汯. 陳子上先生墓志銘[C] // 陳高. 不系舟漁: 卷一六: 附錄.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 427.,可將其漂泊生涯劃分為前后兩個時期。早年,他曾廣游各地求學;后期則決定退隱,以避禍全身。

        對早年的游學生涯,他曾自稱:“余以學無成功,行不加進,將欲廣游道廓見聞,靳有所樹立,是故孟浪江海,日復日,月復月,歲復歲,不自知其年之邁也?!雹?77所謂“將欲廣游道廓見聞,靳有所樹立”,實際上是期望受到擢用。至正八年(1348年),他在客旅他鄉(xiāng)途中望鄉(xiāng)而嘆①365:

        慈鳥繞樹聲啞啞,新年見汝更思家。弟妹堂前稱壽酒,吾身漂泊海天涯。(其一)

        生平苦有文章癖,老大應悲歲月增。館閣祗今招隱逸,吾曹何日見飛騰?(其二)

        此時他尚未中舉。在早年游學與客居他鄉(xiāng)期間,自己頗希望能以所學獲得仕進的機會,而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戀也因漂泊在外一直伴隨著他。此時,家園的草木最令人思念,家鄉(xiāng)的親舊最牽人愁腸。

        而在元明易代前夕,江南一直處于動蕩戰(zhàn)亂之中。至正十六年(1356年)棄官之后,面臨所在皆是的戰(zhàn)亂,自己則是有家難還,甚至拋妻棄子,“往來閩、浙間”,過著“欲人不知其所在”的羈旅生活,“淚滴東甌水,思親欲見難。水流終有盡,兒淚幾時干?”①363更是將其思親之情描繪得深摯感人。

        每逢節(jié)日,思鄉(xiāng)之情更是在胸中涌動,難以排遣。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元日,遠在福建的陳高再度感受到對家鄉(xiāng)情感的那份執(zhí)著與思念。他在詩中寫道①369:

        去年新歲客東甌,今年新歲閩海頭。北望家山三百里,南風何日送歸舟?(其一)

        老鬢慵梳添白發(fā),客樽強飲對新年。此身那似山中鶴,夜夜歸棲碧樹顛。(其二)

        詩人連年流浪在外。十多年前,雖然漂泊異鄉(xiāng),但期望“館閣祗今招隱逸”的同時,自己也能為朝廷所用,得到“飛騰”的機遇;而十多年后的今天,他心中所想到的,只是回到家鄉(xiāng),與親人團聚而已,外在的功名利祿對他已毫不重要。他在《題顧仲華扇就送之京》中寫道:“好對山中草屋幽,晚涼隨意釣溪流。憑君遠作金臺客,何似漁翁不系舟?”①370在他看來,看似榮耀的“金臺客”,卻難比“不系舟”的漁翁身份。

        但就是回到家鄉(xiāng)與親人團聚這一看似簡單的愿望,卻也遲遲不得實現(xiàn)。某日黃昏之際,面對初上的明月,他卻心生愁思,難以安坐。他在詩中感慨萬分:“坐嘆黃昏后,愁生白發(fā)新。清宵誰共語,明月自相親。江海成何事?乾坤謾此身。故鄉(xiāng)無信息,歸計尚因循?!雹?45動蕩的局面阻礙了家鄉(xiāng)信息的傳達,也阻止了自己歸家的希望。無法見到親人,自己只能與天上的那輪明月“相親”。骨肉分別,傳遞親人信息的家書遲遲不至,時時在內(nèi)心折磨著詩人。《家書不至》寫道,“久望家書至,不聞南雁聲。幾回愁爛漫,直欲淚縱橫。骨肉三年別,鄉(xiāng)關萬里情?!雹?45渴盼家書到來,但卻總是聽不到南來鴻雁的鳴聲,累積多年的鄉(xiāng)愁讓他淚流縱橫。家鄉(xiāng)的親人時刻掛在心頭,而友人的信息也時常令他牽掛?!稇牙ド街T鄉(xiāng)友六首》①349-350曾一連憶及陳公潛、鄭季明、曹新民、莊蒙泉、林伯庸、林希顏諸人。

        陳高與舊友多因?qū)W而結(jié)識,他說:“余少時不知論學取友,年弱冠,而得林希顏氏,既又得何汝樵氏、陳允心氏,凡余在鄉(xiāng)井所與為友者,僅止此耳。而余知讀書為文,不自暴棄,而流於鄙俗者,則希顏之助予者居多焉?!雹?77陳高早年即致力于“讀書為文”,后來,在這種興趣推動下,他廣游各地,結(jié)交了各界眾多文友。在其上述寓居昆山諸鄉(xiāng)友當中,便有一位善作詩文的僧人莊蒙泉。陳高在《懷昆山諸鄉(xiāng)友六首》中這樣描述他對莊蒙泉的思念:“支郎詩法妙,林下昔曾親。契闊俄經(jīng)歲,光陰似轉(zhuǎn)輪。春來多寇盜,??跐q沙塵。錫杖知何處,懷思為損神?!薄爸Ю稍姺?,林下昔曾親”,可見他與莊蒙泉因興味相投,一度過從較密。但如今,包括莊蒙泉在內(nèi)的這些友人與自己一樣,輾轉(zhuǎn)避亂,甚至無從知曉其去向。相似的境遇讓陳高感慨不已,故懷念故友的詩歌處處貫注著源自內(nèi)心深處的真情厚誼。

        信州城(今江西上饒)被攻破,消息傳來,他首先想到的是友人彭仲愈的安危,作詩云①357-358:

        盜賊攻破信州城,傳聞殺戮到孩嬰。故人經(jīng)年無信息,此時無地避刀兵。風雨每驚鄉(xiāng)夢短,鶯花偏喚客愁生。蘭溪船上看紅葉,長憶同歸載酒行。

        信州被盜賊攻破,據(jù)傳聞稱,連尚在襁褓的孩嬰也被殺戮。詩人馬上想到了“經(jīng)年”未有聯(lián)系的信州舊友彭仲愈,料想他“此時無地避刀兵”,生死未卜。“蘭溪船上看紅葉,長憶同歸載酒行”,憶及過去兩人一起載酒同行的情形,不由愁上心頭。

        在外漂泊的日子,心靈的空虛則由友朋來填補。因此,每逢朋友前來,他都格外興奮。只有在此時,久被壓抑的心靈才能得到片刻的寬慰。他在《寄張籌》詩中寫道①335:

        遠游違親戚,慰意賴佳朋。蕭條荒郊外,喜子來相仍。雖敦詩書好,恩與骨肉并。夜語幾廢寢,晚步每同行。以茲故淹留,靡知歲月征。昨暮別我去,攜琴過西坰。一日為九秋,咫尺有蓬瀛。豈無二三子,肺肝與誰明?久客非所樂,況兼貧病增。西風吹庭樹,百感聚中扃。盜賊滿滄海,官軍尚縱橫。東歸無羽翰,棲棲愧微生。愿子數(shù)相過,庶幾開我情。

        久客他鄉(xiāng),貧病交加,兵亂頻仍,只有好友能暫時緩解濃濃的思親之意。而朋友張籌的離去,更增加了他心情的惆悵。“愿子數(shù)相過,庶幾開我情”,他在內(nèi)心渴望張籌再次前來,以慰藉自己失落的心情。

        其《寒食寓興次黃宗魯二首》寫道①345:

        浩蕩乾坤大,羈棲歲月深。他鄉(xiāng)對寒食,愁思滿淮陰。詩句慚孤詠,春花孰共尋?相逢同郡子,時復一論心。(其一)

        去歲清明節(jié),天臺看杏花。凄涼今日事,漂泊野人家。淮楚風塵暗,鄉(xiāng)山道路賒。倚門親白發(fā),反哺愧林鴉。(其二)

        “去歲清明節(jié),天臺看杏花”,今年寒食節(jié)到來,自己卻仍然漂泊異鄉(xiāng),心中不由充滿無限愁思。所幸的是,“同郡子”黃宗魯?shù)牡絹?,兩人吟詠賦詩,共尋春花,使他的心情稍得安慰。

        二、退隱田園,心系朝野

        離鄉(xiāng)杳遠,環(huán)境險惡,使他遠離親人故友的羈旅漂泊生涯顯得無限凄楚悲苦。而不斷惡化的時局,也使這種情緒在他筆下顯得格外濃烈深沉。

        至正十一年(1351年),紅巾軍起義爆發(fā),江淮各地騷動不安。面對這場前途未卜的博弈,陳高的內(nèi)心同樣經(jīng)歷著一段起伏不定的波折。

        戰(zhàn)亂初起,他對時局充滿必勝信念,樂觀地相信元廷很快便能控制局勢。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在慶元路錄事任上的陳高在詩中寫道:“元日晴堪喜,今年賊定平。天心占節(jié)候,人事厭戈兵。召虎征淮甸,周王在鎬京。遙思鴛鷺集,北闕望馳情?!雹?48詩中流露出的是必勝的信心。

        隨著戰(zhàn)亂波及面日寬,陳高對元廷的信心在逐漸消退。其《送董仲仁》有云:“我歸自京師,萬事成懶拙。棲遲衡門下,不出動經(jīng)月。非厭漫浪游,時事與囊別。世路多榛棘,盜賊殊未滅?;淬籼鞚q塵,汝穎地流血。元戎統(tǒng)貔貅,冬夏猶薄伐。征需遍郡邑,供億到貧乏。”①327時移事變,戰(zhàn)亂不息,征斂無度,使他對元廷應對亂局的信心開始產(chǎn)生動搖,并對外面的世界漸漸產(chǎn)生距離。

        其實,早在至正七年(1347年),戰(zhàn)亂信息從云南傳來,陳高在詩中便流露出歸隱的心境①355:

        溪上梅開花可憐,看花祗欲臥溪邊。非關景物他鄉(xiāng)異,自是愁思觸處牽。南鄙寇戎當此日,中原饑饉已連年。吾徒飄轉(zhuǎn)成何事,只合滄江買釣船。

        邊地驟起的寇亂、中原連年的饑饉,讓他心生惶惑,并使其心生愁思,“吾徒飄轉(zhuǎn)成何事,只合滄江買釣船”,他的內(nèi)心萌生出對時局崩壞的隱憂,并心生歸隱之念。

        陳高本有經(jīng)世之志,希望憑借自己的才華,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但面對越發(fā)嚴峻的政治形勢,見事不可為,抱負無法施展,遂絕意仕進。他曾自稱:“遭時多故,眾醉獨醒,棄官歸田”①423。他或許看透了地方起事勢力的壯大難制,或許看透了朝廷腐敗墮落的日益加深,因而選擇了棄官歸田。對此,元末曾因使事途中與陳高相遇的李士瞻所述更加明白:“平陽陳君子上登甲午進士第,秉志剛介,獨立不阿。初授慶元錄事,在任未競,值浙東西盜敚蜂起,群邑無大小皆陷于賊。士大夫茍得脫于難者,往往去依方鎮(zhèn),不顧道義,夤緣茍祿以養(yǎng)生,寧舍朝廷不顧,若是者奚啻肩相摩足相軋哉!子上獨不可,曰:‘始予承圣天子策士,時幸以子大夫遇我,我何忍一旦悖此孤媚以求活耶?’乃即日解官還家,而慶元亦尋以陷。其見幾明立志旉如此!”[2]不難看出,陳高之所以選擇辭官,更出于其遇知于天子,因而要支持朝廷、遠離割據(jù)之“賊”的“道義”。

        歸田之后,陳高似乎不再熱衷與外界來往,《寫懷》詩云:“經(jīng)世慚無策,歸田且避喧。干戈隨地有,故舊幾人存?餌藥扶衰病,持杯慰弟昆。不因來往客,終日閉柴門?!雹?46-347然而,他又在《夜半舟發(fā)丹陽》中感慨:“長鋏歸何日,浮萍笑此生”①345,以成功輔佐孟嘗君的馮諼與自己作對比。當年,馮諼因一面彈著寶劍,一面唱著“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受到孟嘗君的特殊優(yōu)待,終于輔佐孟嘗君為相數(shù)十年,最后成為諸侯。詩人身處天下大亂之際,卻不知自己何時方能施展才能;而自己的一生,就像水面上的“浮萍”一樣,始終漂浮不定,無處生根。

        歷史上,隱與仕往往成為困擾士人抉擇的一對普遍矛盾。作為深受儒家思想陶冶的士人,經(jīng)世觀念深刻影響著陳高的內(nèi)心。因此,雖然退居田園,但他對政治始終無法釋懷。不同的是,曾有的達觀與自信漸漸消退,起而代之的是無限的焦慮與緊張。

        與不少詩人一樣,憂時傷亂之情貫穿了他的大部分作品。各地戰(zhàn)事紛起,久久不得平息的戰(zhàn)亂,使他徒增愁思。至正十八年(1358年),他來到慈溪,在山麓旁邊建造了一處寓所?!段煨鐨q端午寓居慈溪有感》描述此時的處境與心態(tài)①333:

        三載滯游宦,荏苒度芳辰。屬茲端陽節(jié),復來慈水濱。居閑謝人事,過從無雜賓。酒杯泛菖蒲,於以壽尊親。開門青山近,霽色曉來新。園榴發(fā)黃花,階草鋪綠茵。對物固可樂,感時復酸辛。原野半荊棘,江淮尚風塵。蕩滌未有期,安居諒無因……

        端午節(jié)之際,作者在慈溪寓所看到園中花發(fā),綠草茵茵,一派萬物復蘇的美好景象,這本是令人高興的日子,可是詩人卻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對物固可樂,感時復酸辛”,這是因為,“原野半荊棘,江淮尚風塵。蕩滌未有期,安居諒無因”。雖隱居田園,但他依然不忘關注國事。人口四散,社會殘破,世事已變,安定之日遙遙無期,眼前的景物非但不能使自己心境舒展、心情平靜,反而增添了一絲無法撩撥的愁緒。

        壯志難酬的無奈與書生無用的感概,讓他時時感到枉度歲月?!丢氉吩娫疲骸昂?nèi)干戈猶爛漫,舍西園圃近荒蕪。文章未必能經(jīng)世,深愧飄蓬歲月徂?!雹?59在詩中,陳高不僅為自己的遭遇與無能心生感傷,同時,他對亂世社會百姓的苦難悲慘生活也深表同情。

        不管是對政局敗壞的失望,還是對自己“無能”的失望,都表達出他對朝廷寄予了挽救危局、再造和平的強烈希望。而這種希望,歸根結(jié)底是為了社會的和平與百姓的安然。在其詩歌當中,時??梢姺从趁裆部嗟淖髌?。

        一個風清日朗的日子,他信步來到剛剛經(jīng)受兵燹摧殘的田間地頭,感受世事變化及其帶來的內(nèi)心體悟①333-334:

        郊行日遲遲,風和氣維穆。溝渠水方漲,隴麥秀以綠?;拇灞抻啵挆l數(shù)家屋。農(nóng)人重田事,耦耕及春燠。老婦餉其夫,稚子飯黃犢。我本疏散人,出游靡拘束。已無簪纓累,但望禾黍熟。逍遙樂吾生,奚復憂榮辱。

        辭官之后,再也不用經(jīng)受繁瑣政事的羈絆,相反,他可以隨心所欲前往附近及其他各處,自由呼吸清新宜人的空氣,細細觀察地方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為官的榮辱沉浮此時對他已毫無意義,他唯一在意的是每年禾黍是否能夠成熟豐收,百姓生活是否能夠安居樂業(yè)。

        而那連年不斷的殺伐讓他的心靈始終無處安放。《久雨二首》(其二)寫道:“春來殺氣連天地,海內(nèi)民生寄甲兵。獨客倚欄愁更老,隔墻時聽午雞鳴?!雹?69

        《即事漫題十首》更是當時那個時代生民苦難的實錄①366-367:

        年年花發(fā)可憐春,今年見花愁殺人。不是風光近來別,祗緣兵戰(zhàn)此時頻。(其二)

        悍吏登門橫索錢,人家供給正憂煎。官糧預借三年后,軍食尤居兩稅先。(其五)

        農(nóng)父江邊立荷戈,無人南畝種嘉禾。今年妻子愁饑死,活到明年更奈何?(其六)

        兵革相尋已十年,十人九死一生全。近聞關陜王師出,何日南來掃瘴煙。(其十)

        連年的戰(zhàn)亂,使得各地田地荒蕪、人口銳減,而“悍吏登門橫索錢”,更使地方民不聊生,滿目瘡痍。雖然時局艱危,但他一直寄希望于元廷掃清亂局,甚至幻想著自己能夠在這場生死戰(zhàn)中有所作為。詩中流露出的盡是愛國的赤心與愛民的熱忱。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元日,他在詩中寫道:“元日居山寺,梅花照酒樽。病馀玄發(fā)少,醉后壯心存。天地腥羶滿,江淮蜂蟻屯。誰施洗兵雨,吾欲扣天閽。”①347雖然天下各地滿是“腥羶”與“蜂蟻”,但他“醉后壯心存”,仍不放棄救國雄心,不過他的救國雄心已只是酒醉之后的所謂“壯心”而已。

        救國救民的使命感總在其腦際縈回,所以,一旦有了“中興”之機,他便不顧道途險阻,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北上之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冬,東西浙陷落。明年(1367年)春,陳高浮海過山東,謁河南王太傅中書左丞相擴廓帖木兒于懷慶(今河南沁陽),“論江南之虛實,陳天下之安危,當何以弭已至之禍,何以消未來之憂。適關陜多故,未之用?!雹?27表明他對政治的關心與關注,但另一方面,離心于政治的心態(tài)在其辭官之后始終支配著他的抉擇,“士大夫聞其志,皆愿與友,丞相亦喜,即欲官之,知非其志也,亦不強”①427,他最終沒有接受擴廓帖木兒的聘任。而不幸的是,之后“數(shù)月而疾”,不久陳高即離世①427,終究沒有實現(xiàn)救國救民的理想。

        三、結(jié) 語

        陳高是一位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詩人。他早年四處奔波求學,渴望以所學遇知于當世,施展其雄才偉略。在他中年登進士第后,本可從此走上實現(xiàn)政治理想與抱負的道路,但事與愿違,元末亂局的陡然發(fā)生與惡性發(fā)展,促使他很快走上了棄官歸隱的道路。他的人生從此便在憂患與坎坷中度過。不過,輾轉(zhuǎn)不定的生活經(jīng)歷與置身其中的戰(zhàn)亂經(jīng)歷,反而激活了他的詩情。透過他的詩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內(nèi)心對元廷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一個從希望參與政權、施展抱負到退避權力、置身事外的微妙的心路發(fā)展歷程。遠離權力之后,他并未忘情于政治,他的詩中時常流露出一種憂國憂民的情緒,并希望元朝能夠恢復曾經(jīng)的安定。從總體上看,無論是對自身還是國家,都使他不斷從心懷希望陷入失望,但他在失望中始終沒有完全放棄對未來的希望和渴盼,因此,他通過詩歌等文字去表現(xiàn)現(xiàn)實、表達理想。他的人生主要就是在失望與希望的夾縫中掙扎度過。

        參考文獻

        [1] 楊鐮. 元詩史[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3: 554-556.

        [2] [元]李士瞻. 題不系舟漁者卷[C] // 李士瞻. 經(jīng)濟文集: 卷六. 上海: 上海書店, 1994: 344-345.

        (編輯:朱青海)

        Disappointment and Expectation: The Inner World Reflected from the Poetry by Chen Gao in the Late Yuan Dynasty

        ZHANG Jiansong
        (Schoo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Zhengzhou, China450011)

        Abstract:Chen Gao spends his wangering life chiefly in the strange lands. In the course of such an uncertain gipsydom, he created quite a few poems. As a poet, deep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 culture, these works reflect deep inside his attitudes towar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during the late Yuan Dynasty. These poems expos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is delicate thoughts and feelings from wish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gime to realize his aspirations to staying out of the power struggle. He is always struggling through the cracks of disappointment and expect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makes him continuously troubled from bearing expectation to falling into disappointment. Even so, he still reveals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his poems. In fact, he never forgets the national safety and danger, the people’s weal and woe.

        Key words:The Late Yuan Dynasty; Chen Gao; Inner World; Disappointment; Expectation

        作者簡介:張建松(1982- ),男,河南鄭州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元史,中韓關系史

        基金項目: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項目資助成果(2011008)

        收稿日期:2014-05-20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5.04.010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中圖分類號:K2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3555(2015)04-0055-06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五月激情狠狠开心五月|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av|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天堂av | 性欧美老人牲交xxxxx视频| 国产欧美日产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中国老熟妇506070| 无码a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一般男女|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果冻|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国产在线高清无码不卡| 91九色播放在线观看| 轻点好疼好大好爽视频| 性夜夜春夜夜爽aa片a| 亚洲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久久一道精品一区三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乱码|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久久aaaa片一区二区| 真实国产乱啪福利露脸|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 色欲av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狼人香蕉 | 亚洲国产精品线路久久| 男女啪啪免费视频网址| 成人午夜高潮a∨猛片|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久久99老妇伦国产熟女高清|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伦理|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麻豆五月婷婷| 亚洲第一女优在线观看| 无码孕妇孕交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α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