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迺茜
(中山大學 南方學院,廣東 廣州 510970)
淺析日常言語交際中的言外之意
李迺茜
(中山大學 南方學院,廣東 廣州 510970)
言外之意是指話里暗含著沒有直接說出的意義,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較普遍的語言現(xiàn)象。本文從語用學角度,運用Grice 的合作原則和語境理論對日常言語交際中的言外之意進行了初步探討。
言語交際;言外之意;合作原則;語境
言外之意的特點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往往需要依靠語境才能推導出說話者的真實意圖和目的。本文試圖分析違背合作原則而產生的言外之意,并結合語境因素理解話語的隱含意義。
在實際交際中,有時說話者為了某一特殊目的而故意違背合作原則,讓聽者體會其弦外之音,以期達到特別的交流效果。事實上,違背“合作原則”可以作為一種暗示,讓敏感的受話者感受到話語中的異常,從而不再從字面上理解話語的意義,而是結合語境進行推理,以捕捉發(fā)話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意義。
1.違反數(shù)量準則
違反數(shù)量原則,即故意提供過多或過少的信息。如:
(a) 鄰居:你家小杰歷史考得怎么樣?
父親:很不好。那些題目盡是關于他出生以前的事情。
(b) 媽媽:你在讀什么?
兒子:書。
例(a)中父親本來回答“很不好”就足夠了,但他后面又提供了多余的信息“那些題目盡是關于他出生以前的事情”。他的潛臺詞是:孩子考得不好也不是他的錯。一副慈父模樣,給原本不愉快的信息增添了幾分輕松與恢諧。而例(b)中面對媽媽的提問,兒子提供的信息量明顯不足,只以一個字“書”來應付,表現(xiàn)出兒子對媽媽不耐煩的情緒。
2.違反質量準則
違反質量原則,即故意說假話或沒有根據(jù)的話。
(c) 女:親愛的,我明天有個活動。
男:怎么又有活動???
(d) 男1:他見到漂亮姑娘就兩眼放光!
男2:誰見到漂亮姑娘就兩眼放光啦?
例(c)的對話發(fā)生在高檔衣服店里,男女之間很明顯是情侶關系,女人故意說假話“明天有個活動”想讓男朋友給她買漂亮衣服,因為出席活動難免需要穿得光鮮亮麗,這是女人向男人要禮物的一種手段。男人心領神會,很是心疼,表現(xiàn)在男人的答話“怎么又有活動?。俊?,但還是不得不掏錢買單,其中幽默令人捧腹。例(d)的對話發(fā)生在情敵之間,男1在女孩面前故意詆毀男2見到漂亮女孩眼睛放光,言下之意是男2是個花花公子,難怪引起男2憤怒的反應。
3.違反關聯(lián)準則
違反關聯(lián)準則,即交談中故意跑題。
(e) 女:你覺得你們公司那個新來的女同事怎么樣?
男:老婆,你今天做的菜真好吃!
女人問丈夫對新來女同事的看法,其實是在給男人下套。如果男人回答“好”,女人會吃醋;回答“不好”,女人又會懷疑。男人很聰明,用答非所問的方式避開話題,同時又夸贊了老婆,一舉兩得,令人拍案叫絕。
4.違反方式準則
違反方式準則,即故意含糊其詞、拐彎抹角、啰里啰嗦地說話。
(f) 男:想吃什么?
女:不想吃什么!
(g) 同事1:要不你幫我問問能不能自己先買教材再單位給報銷?
同事2:我這次表演報銷服裝的錢下周二才能報上去,要下學期才能報下來呢,系里挺窮的…
例(f)中,女人故意含糊其詞地回答“不想吃什么”,這種不合作的態(tài)度表明她在生男人的氣。例(g)中,同事2沒有正面回答同事1的問題,而是拐彎抹腳地說了一長串自己關于報銷的問題,其弦外之音是:我報銷表演服裝都那么大費周折,你那個教材估計沒戲?;蛘咄?根本不想幫同事1問,所以用這些話來搪塞,是一種婉拒。
上面對合作原則中基本準則的違反情況進行了分別討論,但實際上這四條準則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不能完全分開。有時交談中可能同時違反兩項或多項準則,如例(g)同時違反了數(shù)量和方式準則,這種例子屢見不鮮,這里不一一討論。
雖然通過Grice的合作原則可以判斷話語中是否包含言外之意,但想要推導出其中具體的言外之意,還需要語境的介入。語境指的是言語交際中各種語言和非語言因素共同組成的環(huán)境。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1) 上下文語境;(2) 情景語境,包括談話的時間、地點、話題、與話題相關的背景知識、場合、交際雙方的身份、職業(yè)、教養(yǎng)、心理、性格等因素;(3) 社會文化語境,包括歷史文化背景、社會習俗、價值觀等。要正確理解發(fā)話者的真實意圖,必須超越其字面意義,結合語境推導出其言外之意。本文將從語境的這三個方面一一進行探討。
1. 上下文語境
下面例子(h)中公司職員A和B正在談論新來的女監(jiān)制,C只是路過,沒有聽到前面的內容,所以他對談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能體會A和B言語中潛臺詞:新來的女監(jiān)制十分厲害苛刻。
(h) 職員A: 她就是傳說中的時尚女魔頭。
職員B:這小白骨精不是一般人,是姑蘇慕容家來的。
職員C:什么姑蘇慕容?
2. 情景語境
有時同樣一句話用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身上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如果對一位身材苗條的女士說:“你真瘦”,她多半會高興,因為她會把這句話當作是贊美。但對一位肥胖的女士說這句話,顯然就會被解讀成諷刺挖苦了。再如電視劇《結婚前規(guī)則》中婆婆和開內衣店的媳婦之間的一段對話:
(i) 婆婆:謝謝你送我的睡衣。
媳婦:不客氣,您穿著舒服吧,這是真絲面料,要一千多塊呢,我閨蜜要我送她一件我都沒舍得送,讓我九五折賣給她都沒賣…
婆婆:哦,這么說還是我的榮幸嘍。
媳婦從小生活在一個民主自由的家庭,性格大大咧咧,有啥說啥。她話語的本意是:睡衣雖然很貴重,但我就是舍得給婆婆您穿。而婆婆傳統(tǒng)保守,以致誤解了媳婦,認為她說那些話是在心疼錢,心里很不高興,以至后來氣憤地向兒子告狀,要把睡衣錢給媳婦。因此,情景語境在言語交際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話雙方如果在生活環(huán)境、性格特點和思維方式等因素上存在差異,就很容易使發(fā)話者設想的語境與受話者的實際語境之間發(fā)生斷裂,從而造成言外之意的誤解。
3. 社會文化語境
發(fā)話者和受話者的文化背景同樣也會影響到言外之意的解讀。如:
(j) 外國男人:小姐,你真性感。
中國女人:流氓!
眾所周知,外國人思想自由開放,而中國人傳統(tǒng)內斂。文化的差異導致外國男人的夸獎被中國女人誤解為“騷擾”。
此外,特殊的語調、反常的面部表情、動作行為等也有助于話語中言外之意的理解。比如“你真壞”原本表示責備氣憤,但如果發(fā)話者是一個表情羞澀、說話嬌滴滴的女人,而受話者是她的男朋友,那么我們很容易理解她所說的其實是反話,是對“你真好”的一種含蓄嬌羞的表達。
言外之意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是人們言語交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存在讓語言表達更加豐富多樣,利用它可以達到委婉、幽默、諷刺等交際效果。本文從語用學的角度,運用Grice的合作原則和語境理論初步討論了日常言語交際中言外之意的產生和推導,希望能有助于我們更準確地理解話語的言外之意,從而達到成功交際。
[1]趙穎. 談合作原則解言外之意[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3).
[2] 邱凌,彭再新. 解讀《圍城》對話中的言外之意[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
[3] 宮媛. 結合語境因素分析言外之意[J].語言與翻譯(漢文),2007,(3).
2095-4654(2015)03-0165-02
2014-11-20
H3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