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心理應激及干預策略的研究進展
史楠1(綜述),田金滿1,何文英2*(審校)
(1.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血液內(nèi)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0;
2.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指經(jīng)靜脈向患者輸入具有造血潛能的干細胞,使得造血功能重新建立,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隨著移植技術的發(fā)展,造血干細胞移植成為目前治療白血病、遺傳性疾病、惡性實體瘤等疾病主要方法,其適用范圍逐步擴大。在患者移植過程中,因處于封閉的治療環(huán)境,加上超大劑量的放化療、免疫抑制劑等所導致的不良反應以及治療過程中并發(fā)癥造成的痛苦等均可使其在移植期間產(chǎn)生較大的心理波動,而患者的大幅心理波動會影響疾病的治療和恢復[1]。研究表明心理社會因素對疾病的發(fā)展和康復有非常重要的影響[2]。在移植過程中患者容易產(chǎn)生恐懼、焦慮、悲觀、抑郁、疑惑、敏感等不良負性心理[3]。因此,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應激及干預策略受到了醫(yī)護人員的廣泛關注。現(xiàn)就患者心理應激對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影響和干預策略的研究綜述如下。
1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心理應激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1心理應激焦慮及抑郁是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在移植過程中的最主要的不良情緒。焦慮的負性情緒可引起體內(nèi)交感神經(jīng)活動增強,使兒茶酚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醛固酮、皮質醇、β-內(nèi)啡肽等激素分泌增多。心排血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壓增高,脈搏呼吸加快,不僅引起心血管反應,而且對免疫系統(tǒng)及代謝系統(tǒng)亦有不同程度影響。長時間或嚴重的焦慮狀態(tài)會導致身心疾病并加重原發(fā)病,影響移植計劃實施。抑郁是指持久的以心境低落為主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抑郁患者會出現(xiàn)愉快感喪失,致使活動能力下降,還會伴有軀體不適感及睡眠障礙,是情感障礙的另一個方面[4]。
Tecchio等[5]對107例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緊張與焦慮是移植患者在層流病房內(nèi)的主要心理問題。倪玉芬等[6]對41例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焦慮狀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價,結果顯示患者治療中的焦慮發(fā)生率最高,為100%;治療前焦慮發(fā)生率較治療中低,為70.73%;治療后焦慮發(fā)生率為31.71%。韓桂珍等[7]通過對34例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采用焦慮自評量表評價,發(fā)現(xiàn)中度焦慮者居多,輕度及重度焦慮者較少。江美鑾等[3]通過研究8例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負性心理,得知患者移植過程中易出現(xiàn)恐懼、焦慮、抑郁、依賴、悲觀、敏感等心理。李淑華等[8]對53例患者在入層流病房時與預處理后使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價,結果顯示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與抑郁。賈博軍等[9]對100例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患者預處理前焦慮程度輕重不一,14%的患者重度焦慮,68%的患者中度焦慮,18%的患者輕度焦慮。劉婭等[10]采用質性研究的現(xiàn)象學研究方法,對7例預處理期間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進行深入訪談,結果顯示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在預處理期間的真實感受包括悲觀情緒、過度敏感、過度焦慮、健康知識需求、經(jīng)濟負擔重、承受疾病壓力、自身價值的體驗等。
1.2影響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心理應激的主要因素患者的負性心理主要源于對疾病的恐懼,且大劑量放化療及造血干細胞移植會引起諸多臨床癥狀及負性心理。韓桂珍等[7]對34例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焦慮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擔心有生命危險占100%,造血干細胞移植相關知識缺乏占94%,醫(yī)療費用高占59%,擔心并發(fā)癥占47%,本人生活規(guī)律改變占29%,擔心性功能紊亂、生育受影響、自我形象改變占35%,環(huán)境陌生占38%。倪玉芬等[6]對41例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焦慮狀況進行評價,發(fā)現(xiàn)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及家人關懷程度對焦慮有所影響。胥葆楠[11]對26例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由于個體差異,不同患者對同一刺激情景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存在差異。遲鈍者對應激性刺激漠不關心,情緒反應輕;敏銳者對應激性刺激多較敏感,易出現(xiàn)明顯的不安?;颊叩男詣e、年齡、手術史、病史、經(jīng)濟狀況、教育程度及個人性格等均與焦慮密切相關。此外,社會支持和家庭情況以及移植相關并發(fā)癥等也都會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2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主要心理干預策略
2.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種積極有益的應對方式。通過講解與教育活動促使患者自覺地采取益于自身健康的行為,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消除危險因素,加強監(jiān)控疾病的意識。白獻紅等[12]對90例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采用分階段、個性化全程一對一交談為主的健康教育形式,結果顯示健康教育實施后患者對于移植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提高。由此可知健康教育能夠使患者擁有積極的態(tài)度和治療信念,解除其顧慮擔心,提高其依從性與自我防護意識,降低移植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2.2社會支持系統(tǒng)社會支持是個體社會生活中的一種重要環(huán)境資源,對人的行為模式和身心健康有一定影響。良好的社會關系和社會支持可以降低負性心理反應,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影響治療的依從性、健康行為以及免疫和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功能,促進患者健康,反之則不利于身心健康。陳淑玲等[13]采用癥狀自評量表和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對17例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進行測評,并將17例正常人與之進行對照,結果顯示其心理健康程度與社會支持呈負相關。充分調(diào)動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作用,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家人與社會的關愛,可以提高患者心理舒適度,保證患者的生存質量。
2.3放松訓練放松訓練是指采用固定的模式幫助機體由緊張狀態(tài)進入松弛狀態(tài)的一種方法。張海苗等[14]將83例白血病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給予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結果顯示放松訓練可以降低患者焦慮抑郁發(fā)生率,使其保持良好心態(tài)。
2.4音樂療法音樂療法是指運用演奏樂器,欣賞音樂或唱歌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聆聽音樂是目前臨床多用的一種護理干預手段。舒緩放松的音樂可以減少應激所致的生理及心理反應,因為舒緩音樂能夠抑制大腦皮層的傳出沖動,從而有效降低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為患者播放舒緩放松的音樂,可以幫助其釋放不良情緒,緩解緊張焦慮,促進身體恢復。
3小結
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在移植過程中,由于大劑量放療、化療的使用,對疾病的擔心,治療費用高,加之較長時間與外界隔離等原因會產(chǎn)生緊張、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的負性情緒對于移植能否順利進行以及疾病的恢復有間接或直接影響。目前用于減輕、消除患者不良情緒的心理干預方法有很多,但仍有不足。移植過程中患者經(jīng)歷反應期、假愈期、極期、恢復期,各期的具體干預措施尚不明確。4期中極期是指患者回輸后至植活前期間,其白細胞接近零值,對于是否能植活充滿不確定,最容易出現(xiàn)焦慮、緊張等的心理問題。針對此期的具體干預措施較少,多為健康教育等,方法較為單一,缺少個性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采用放松訓練的方法不夠具體。在今后的臨床心理護理中,應做到更為全面的評估患者,干預措施也應科學化、規(guī)范化及多樣化,以解決患者心理問題,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保證治療護理計劃的實施,提高移植成功率。
[參考文獻]
[1]周靜.造血干細胞移植病人心理護理現(xiàn)狀[J].全科護理,2012,10(24):2293-2295.
[2]Rini C,Redd W,Austin J,et al.Effectiveness of partner social support predicts enduring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fte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J Consult Clin Psychol,2011,79(1):64-74.
[3]江美鑾,吳玩如,陳彩芳.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心理問題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194-195.
[4]趙小明,秦晶,馬筱慧.白血病患者心理干預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2):52-54.
[5]Tecchio C,Bonetto C,Bertani M,et al.Predictor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patients during protective isolation[J].Psychooncology,2013,22(8):1790-1797.
[6]倪玉芬,恩學濤.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焦慮狀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9,16(3):72-74.
[7]韓桂珍,周燕,薛麗娜.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精神狀態(tài)調(diào)查及護理對策[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19):3230.
[8]李淑華,許紅紅,陳美珠,等.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心理狀況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16(7):779-781.
[9]賈博軍,莫敘,趙瑞青.綜合心理護理干預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預處理前焦慮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2):2328-2330.
[10]劉婭,李娟,高磊.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預處理期間真實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35):4247-4249.
[11]胥葆楠.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其護理對策探析[J].健康之路,2014,12(1):217-218.
[12]白獻紅,王勵,祁永芝,等.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22):2693-2695.
[13]陳淑玲,王樹青.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心理健康與社會支持情況及相關性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0):18-20.
[14]張海苗,張靜平,彭芳,等.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對急性白血病化療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22):2574-2576.
(本文編輯:許卓文)
[收稿日期]2014-06-27;[修回日期]2014-11-16
[作者簡介]史楠(1987-),女,河北威縣人,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護師,醫(yī)學學士,從事臨床護理研究。
*通訊作者
doi:
[關鍵詞]造血干細胞移植;應激,心理學;干預性研究;綜述文獻10.3969/j.issn.1007-3205.2015.04.043
[中圖分類號]R617;R55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3205(2015)04-04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