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佳
(廣西柳州市柳鐵中心醫(yī)院,廣西 柳州 545007)
低位B-Lynch縫合術對前置胎盤產婦術后卵巢功能及月經的影響
張 佳
(廣西柳州市柳鐵中心醫(yī)院,廣西 柳州 545007)
目的 探討低位B-Lynch縫合術對前置胎盤產婦剖宮產術后卵巢功能及月經的影響。方法 選取剖宮產分娩前置胎盤產婦104例,將其分為2組:觀察組53例行低位BLynch縫合術止血,對照組51例行宮腔塞紗止血,比較2組產婦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惡露月經情況。術后隨訪2年,觀察2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黃體生成素(LH)等生殖激素水平的差異。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 h出血量以及子宮切除率、產后出血率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均<0.05);術后產婦異常體溫及血性惡露持續(xù)時間、月經恢復時間及月經量等情況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2組術后隨訪2年FSH、E2、LH等血清生殖激素水平與術后6周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且2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 低位B-Lynch縫合術操作簡單,止血迅速有效,能保留子宮,減少產后出血,且對卵巢功能、月經恢復無明顯影響,是前置胎盤剖宮產較為理想的止血術式。
卵巢功能;前置胎盤;剖宮產;月經;低位B-Lynch縫合術
前置胎盤是一種嚴重的孕晚期妊娠并發(fā)癥,亦是引起產后出血的最常見原因之一[1],且起病急、病程進展快、出血量多,臨床往往難以控制。而剖宮產手術可在短時間內將胎兒娩出,對母嬰均相對較為安全,是目前臨床處理前置胎盤產婦分娩的主要手段。但前置胎盤特別是中央性前置胎盤,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產婦在胎盤剝離后大多子宮收縮力差,血竇難以閉合,易出現(xiàn)難以控制的兇險性出血,常危及生命,是產科急診子宮切除的手術指征之一,故在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采取迅速有效的止血措施尤為重要。B-Lynch縫合術是近年來新發(fā)展起來的控制產后出血方法,在臨床上應用逐漸增多,并經過臨床實踐,發(fā)展了一些改良B-Lynch縫合術,且取得了滿意效果[2-3]。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在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應用了低位B-lynch縫合術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剖宮產分娩的前置胎盤產婦104例,術前均經B超檢查確診為前置胎盤[4],排除臨床資料不全影響研究結果判斷者,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嚴重妊娠合并癥者,以及有其他嚴重臟器疾病導致出血的患者。將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51例,年齡(28.5±2.5)歲;孕次(3.15±0.52)次,產次(1.35±0.47)次,孕周(37.5±1.5)周;前置胎盤中央型37例,部分型6例,邊緣型8例。觀察組53例,年齡(28.6±2.7)歲;孕次(3.17±0.49)次,產次(1.36±0.49)次,孕周(37.6±1.4)周;前置胎盤中央型36例,部分型7例,邊緣型10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剖宮產術中行低位B-Lynch縫合術止血,具體方法如下:在產婦娩出胎盤后,術者先將其子宮托出,選擇子宮前壁切口下緣4~5 cm、距右側緣3 cm左右處為穿刺點進針,進針點注意要盡量低于大部分子宮出血活躍區(qū)。采用無創(chuàng)傷圓針穿入患者宮腔達切口上緣3 cm處,然后從距側方4 cm出針,加壓拉至宮底,再繞過宮底至后壁,于前壁大致相當部位處進針至宮腔,然后水平出針至左后壁。子宮切口左右兩側進針和出針大體相同。最后在切口下慢慢將縫線首尾部拉緊,同時給宮體加壓,使得子宮呈現(xiàn)縱向壓縮狀再行打結。仔細觀察子宮質地情況,在血流恢復后關腹。對照組采取宮腔塞紗止血,在產婦娩出胎盤后,從宮底開始,由內向外采用宮腔紗布條一層層將宮腔填緊,另一端從宮頸口達陰道內,逐漸填塞子宮下段,觀察未有活動性出血后,將子宮切口縫合。術后2組均采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術后24 h將紗條取出。
1.3觀察項目 統(tǒng)計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 h出血量、產后出血率、子宮切除率、術后異常體溫時間(術后進行體溫常規(guī)檢測,每天有1次>37.5 ℃即屬異常)以及血性惡露持續(xù)時間;術后6周、6個月、1年、2年時抽血檢測FSH、E2、LH等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以了解該術式是否對產婦卵巢功能有影響;并隨訪月經復潮時間及狀況。
2.12組手術情況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 h出血量、產后出血率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均<0.01)。對照組術后子宮切除7例;觀察組除1例產婦為第3次施行剖宮產手術,中央型前置胎盤并伴有胎盤植入,術中可見其子宮下段血管怒張,采用低位B-lynch縫合術止血效果不佳,遂予以子宮切除,其余52例產婦均止血成功;2組止血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手術情況比較
2.22組術后情況比較 2組術后均未出現(xiàn)子宮缺血、壞死以及感染等特殊并發(fā)癥;2組子宮保留者(對照組44例、觀察組52例)產后42 d行婦科及B超檢查示子宮恢復佳,切口愈合良好,未發(fā)現(xiàn)宮腔殘留和積液存在,隨訪過程中月經來潮均已恢復,月經周期規(guī)則,經量正常。2組術后產婦異常體溫及血性惡露持續(xù)時間、月經恢復時間及月經量等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術后情況比較
2.32組術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2組術后2年FSH、E2、LH等血清生殖激素水平與術后6周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且2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術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24 h內產婦失血量超>500 mL,是分娩期產婦較為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因胎盤因素導致產后出血的臨床例數(shù)也不在少數(shù),前置胎盤就是引起產后出血的原因之一,且完全性前置胎盤會引起反復多次出血,出血量多,嚴重者甚至引起產婦體克。隨著近年來臨床剖宮產術的廣泛應用,產后出血發(fā)生率明顯增加[5]。目前針對前置胎盤剖宮產術式選擇的臨床研究仍是一個熱門主題,多數(shù)學者著眼于采用B-Lynch縫合術或是其改良術式來治療和預防產后出血,且已經收到了良好的臨床療效[6-7]。
B-Lymch縫合術是利用縫線在產婦子宮表面機械性地向子宮平滑肌施以縱向壓迫力,從而有效擠壓肌層內弓形血管,血流明顯減少、減緩,因而在胎盤剝離時,其血管內血栓易于形成;同時由于子宮肌層血流減少,受到缺血刺激,促進子宮收縮,在胎盤剝離時,關閉血竇,達到止血目的。國外報道,B-lynch縫合術對剖宮產時因宮縮乏力而引起的大出血治療效果顯著,術后產婦恢復良好,再次妊娠行剖宮產術探查時未發(fā)現(xiàn)盆腔、子宮內粘連情況[8]。闡濱等[9]研究發(fā)現(xiàn),B-lynch縫合術止血效果確切,而采用動脈結扎術或者是子宮次全切除治療的產婦均有二次手術止血者;可見采用B-lynch縫合術是安全和可靠的。
經典B-Lynch縫合術切口下緣穿刺進針點位置較高,適用于子宮下段上半部以及宮體部收縮乏力的患者。而前置胎盤出血不僅有因胎盤面積過大、宮體收縮乏力而引起的大出血,子宮下段至宮頸內口部位的兇險性活動出血更為常見,此區(qū)域出血,采用經典B-lyuch方法并不能完全解決出血,因此本研究采用低位B-lynch縫合法。此改良方法在前后壁下緣的穿刺進針點都偏低,盡量選擇宮頸內口水平,且前壁上下出針點的間距較大,在壓迫縫合后,子宮前后壁間長度差異顯著加大,使得子宮前屈狀態(tài)自然形成,壓迫止血效果明顯增強。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低位縫合術的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 h出血量均顯著少于對照組;觀察組僅1例因大出血而行子宮切除術,止血成功率較對照組高;說明低位B-lynch縫合術應用于前置胎盤術中止血效果是可靠的。
產婦的產后卵巢功能與乳腺生理相互影響,因此促性腺激素和垂體泌乳素存在相互關系,如患者在產后不哺乳,7~14d內垂體泌乳素則會下降到未孕前水平;當泌乳素下降到正常水平時,垂體功能即開始恢復正常,卵巢分泌的E2水平開始上升。而當卵巢性激素水平不斷增高時,負反饋作用抑制下丘腦,使得垂體分泌FSH、LH顯著減少。因而測定垂體激素亦能夠間接了解患者的卵巢功能。卵巢血供主要來自卵巢動脈以及子宮動脈上行支,前者來自腹主動脈,后者來自骼內動脈前干所分出的子宮動脈[10]。本研究隨訪了2組患者術后惡露、月經恢復情況以及術后6周、6個月、1年、2年的血清FSH、LH及E2水平情況,結果顯示:實施低位B-Lynch縫合術的產婦術后子宮縮復良好,惡露正常排出,未增加術后產褥病率,月經亦恢復正常,并未發(fā)現(xiàn)影響術后再次妊娠及分娩的病例,與宮腔塞紗止血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低位B-lynch縫合術是安全可靠的。2組術后2年FSH、E2、LH等血清生殖激素水平與術后6周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2組組間比較差異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低位B-lynch縫合術對子宮及卵巢功能無明顯影響。
綜上所述,低位B-Lynch縫合術操作簡單,不僅具有止血迅速有效、保留子宮、減少產生出血率的優(yōu)勢,且對卵巢功能、月經恢復無明顯影響,是前置胎盤剖宮產較為理想的止血術式選擇。
[1] 梅莉,張寧芝,部麗敏,等. 改良Blynch縫合術在前置胎盤剖宮產術產后出血應用[J]. 安徽醫(yī)學,2012,33(9):1187-1188
[2] 黃曉斌,柳曉春. 異位妊娠術后持續(xù)性異位妊娠的綜合防治[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33):190-192
[3] 馬志紅,盛超,王晨虹,等. 前置胎盤產后出血571例臨床診治分析[J]. 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2010,19(2):155-158
[4] 李苗,徐小鳳,范雪金. 改良B-Lynch縫合法在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臨床療效分析及術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探討[J]. 中國婦幼保健,2010,29(25):4291-4293
[5] 牛海燕,陳美英,多云蓮. 低位B-Lynch縫合術與宮腔填紗術在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J]. 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5):3978-3979
[6] Elhamaay E,Wrighf A,Blynch C. The B-Lunch sulure technique for postpartum haemorrhage: an adecade of experience and outcomle[J]. J Obstet Gvnaecol,2009,29(4):278-283
[7] Rudra A,Chatterjee S,Sengupta S. Management of obstetric hemorrhage[J]. Middle East J Anesthesiol,2010,20(4):499-507
[8] Sentilhes L,Gromez A,Trichot C,et al. Fertility after B-Lynch suture and stepwise uterine devascularization[J]. Fertil Steril,2009,91(3):934
[9] 闡濱,肖美霞. B-Lynch聯(lián)合Cho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難治性產后出血7例[J]. 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19):3658-3659
[10] 王曉霜. 產后出血行B-lynch縫合術對子宮復舊的影響[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16):1980-1982
10.3969/j.issn.1008-8849.2015.05.030
R714.56
B
1008-8849(2015)05-0530-03
201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