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樹
中醫(yī)學(xué)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很多的民間傳說更是為其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其中一些傳說將藥物與帝王聯(lián)系在一起,給眾人眼中的神秘中醫(yī)增添幾許趣味。
車前草
相傳,堯舜禹時期,江西雨水過多,河流因泥沙淤阻,連年發(fā)生水災(zāi),很多老百姓的水田被淹沒,房屋被沖倒,無家可歸。舜帝知情后,要禹派副手伯益前往江西治水。他們采用疏導(dǎo)法,疏通贛江,工程進展很快,不到一年就修到了吉安一帶。當(dāng)年夏天,因久旱無雨,天氣炎熱,勞工們頭昏發(fā)燒,小便短赤,病倒的人不計其數(shù),大大地影響了工程的進展。
舜帝知道后,派禹帶醫(yī)師前往現(xiàn)場診治仍無濟于事,急得禹和伯益坐立不安。一天一位長者捧了一把草要見禹,禹命其入帳,問其何事,長者說:“我是喂馬的馬夫,近日觀察到馬群中有一些馬匹撒尿清澈明亮,飲食很好。而有一些馬匹卻不吃不喝,撒尿短赤而少。對比發(fā)現(xiàn)原來那些飲食很好的馬經(jīng)常吃長在馬車前面的這種草,我就扯了這種草喂生病的馬,結(jié)果第二天這些病馬全好了。我又試著用這種草熬成水給一些有病的工人喝,結(jié)果他們的病也好了?!庇砗筒媛牶笫指吲d,于是命令手下都去扯這種草來治病,結(jié)果患病的工人喝了這種草熬成的水后,不到兩天就痊愈了。
因為馬匹是在馬車前面吃的這種草,所以就將這種草藥命名為“車前草”。
斷腸草
民間傳說乾隆皇帝三下江南,常微服察訪。一天,他來到鎮(zhèn)江。在一家客店投宿后,乾隆身上感到奇癢難熬,輾轉(zhuǎn)不能入睡。他便披衣起床,去了一家草藥鋪,一中年人持燭為乾隆開了門?!八⌒∩钜勾驍_,求先生配點草藥。”年輕儒雅的乾隆像個富家公子一樣上前行禮?!翱凸僬堊凑疫€未就寢”主人答。主人為乾隆沏上茶,兩人便攀談起來。乾隆將自己的病癥說了,郎中先生十分認真地檢查后,告訴乾隆說:“你患的是疥癬,又叫疥癩瘡,是皮膚病中的一種頑疾,能治,但需遵醫(yī)囑:用藥后不能用手直接抓癢,更不能入口,因為此草藥有劇毒?!薄跋壬芨嬖V我此草藥的名字嗎?”乾隆好奇地問。“叫‘?dāng)嗄c草。相傳當(dāng)年神農(nóng)嘗百草,遇到了一種葉片相對而生的藤子,開著淡黃色小花。他摘了幾片嫩葉放到口中品嘗,剛嚼碎咽下,就毒性大發(fā),還沒來得及吃解毒藥,神農(nóng)的腸子已斷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這種令神農(nóng)斷腸而死的藤子,就被人們稱為‘?dāng)嗄c草。”郎中告訴這位好奇的年輕人。
乾隆的頑疾被治愈了,他重賞了這位郎中,又揮毫為其草藥店寫下了“神農(nóng)百草堂”幾個大字。自此,神農(nóng)百草堂便名振大江南北。
丁香
丁香又名“雞舌香”,在古代,它曾為治療口臭立下過汗馬功勞,人們?nèi)しQ其為“古代的口香糖”。
相傳,唐代著名的宮廷詩人宋之問在武則天掌權(quán)時曾充任文學(xué)侍從,他自恃儀表堂堂,又滿腹詩文,理應(yīng)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墒屡c愿違,武則天一直對他避而遠之。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寫了一首詩呈給武則天以期得到重視,誰知武則天讀后對一近臣說:“宋卿哪方面都不錯,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彼温勚呃o比,從此之后,人們就經(jīng)??匆娝诤∠阋越馄涑?。
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藥,由于其形狀像釘子、有強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發(fā)現(xiàn)的西漢古尸手中就曾握有丁香。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們常把未開放的花蕾稱為“公丁香”,而把成熟的果實稱為“母丁香”,其用法與用量基本相同。
徐長卿
相傳在唐代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外出打獵,不慎被毒蛇咬傷,病情十分嚴重。御醫(yī)們用了許多貴重藥材,均不見效,急得團團轉(zhuǎn),只得張榜招賢:“誰能治好皇上的病,重重有賞?!泵耖g醫(yī)生徐長卿看見榜文,便揭榜進宮為皇帝治病。
徐長卿把自己采來的“蛇痢草”取3兩煎好,一日兩次讓李世民服下,余下的藥液用作外洗。第二天病情就有了好轉(zhuǎn)。再連服3天,癥狀就完全消失了。李世民高興地說:“先生名不虛傳,果然藥到病除,但不知所用何藥?”徐聽了急忙跪下,吞吞吐吐地答不上話。原來李世民被蛇咬傷后,下了一道圣旨,凡是帶“蛇”字的都要忌諱,誰說了帶“蛇”字的話都要治罪。情急之下,一旁的丞相魏征靈機一動,連忙為他解圍說:“徐先生,這草藥是不是還沒有名字?”徐會意忙說:“稟萬歲,這草藥尚無名字,請皇上賜名?!被噬喜患偎妓鞯卣f:“是徐先生用這草藥治好了朕的病,既不知名,那就叫‘徐長卿吧,以免后人忘記?!被实劢鹂谟裱?,說一不二,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中草藥“徐長卿”的名字也就傳開了,并一直沿用至今。
劉寄奴
劉寄奴本來是宋武帝劉裕的小名,為什么又成了一味中藥名呢?
原來,傳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傷逃竄。第二天他又上山,卻隱隱約約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搗藥聲,即隨聲尋去,只見草叢中有幾個青衣童子搗藥,便上前問道:“你們在這里為誰搗藥?治什么病呢?”童子說:“我王被寄奴射傷,故遣我們來采藥,搗爛敷在患處就好了。”寄奴一聽,便大吼到:“我就是劉寄奴,專來捉拿你們?!蓖訃樀脳壦幪优?,寄奴便將其草藥和臼內(nèi)搗成的藥漿一并拿回,用此藥給人治療,頗有奇效。后來,劉寄奴領(lǐng)兵打仗,凡遇到槍箭所傷之處,便把此藥搗碎,敷在傷口,很快愈合,甚為靈驗。但士兵們都不知道叫什么藥,只知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草,所以就把它叫“劉寄奴”。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藥,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
白頭翁
公元1359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戰(zhàn)斗失利,退到浙江開化縣古田山區(qū)。時值陰雨連綿,由于饑餓和寒冷,一大批士兵得了痢疾,臥床不起,朱元璋仰天長嘆:“老天爺何故與我過不去!”正在焦急之際,一位白發(fā)老漢挑著滿滿兩籮筐草藥走進軍營,適逢朱元璋視察軍營,下馬躬身問道:“仙翁采的是何種草藥?”那老漢不敢怠慢,如實相告:“此草藥長在山坡荒地,田頭地邊。若將此草根與馬齒莧、茶葉同煎服,可醫(yī)治痢疾?!敝煸耙宦牬笙玻瑐髁罡鬈姞I按老漢送來草藥去采挖,洗凈與馬齒莧、茶葉用大鍋煎熬,囑患病的士兵服用,不久康復(fù)。公元1368年,朱元璋打敗了元軍,建立明朝,稱帝于南京。一日,他與軍師劉伯溫敘舊,談起那白發(fā)老漢的草藥幫了他的大忙。劉伯溫問朱元璋草藥叫什么名字,朱元璋拍著腦門笑著說:“我當(dāng)年沒有問那白頭老翁呢?就請愛卿起個名兒吧?”劉伯溫說:“就依萬歲所說的,叫‘白頭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