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納
提起時尚,巴黎、紐約、米蘭這些時尚之都會自然而然地跳進人們腦海。而說起成都,休閑、富饒、有歷史底蘊就是人們對這座城市的全部定義。成都,好像跟時尚沒有辦法畫上等號。
然而,現(xiàn)在到成都來旅游的朋友會感嘆于城市中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許多國際一流奢侈品牌都在這里“安家”,會感慨帶有成都悠閑味兒的獨特小資生活,也會“驚艷”于成都許多“潮人”的潮裝扮。成都,儼然一副時尚都市范兒,活力四射,讓人淡忘這里經(jīng)歷的千年風雨。
其實,成都就是這么一座魅力之都,將古典與時尚結(jié)合得恰到好處。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既可以感受古風雅韻,又可以享受時尚潮流。
“潮店”——與國際同步
“成都是一個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的地方,觀念和生活方式都很本土化,老一輩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喝茶、聽川戲、吃火鍋。如果要說時尚,五年前,普通人都會覺得這件事跟自己的生活離得太遠了?!背啥肌?0后”作家張樸說。然而在短短的四五年間,時尚品牌的進駐變得更加迅速和密集,整座城市的時尚生態(tài)正在變得越發(fā)成熟。
數(shù)據(jù)顯示,成都的奢侈品消費額居中國第三。而根據(jù)許多一線品牌的銷售數(shù)據(jù)顯示,成都的銷售量常常位居這些品牌銷售量世界第一的位置。
春熙路這個成都百年商業(yè)中心,自然成為各品牌的目標?,F(xiàn)在走在春熙路上,各種品牌呈現(xiàn)眼前,不同風格、價位的單品應有盡有。就連有百年歷史的高檔百貨品牌“連卡佛”也選擇落戶成都IFS。
而備受時尚人士期待的太古里,再一次將成都的時尚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復古的建筑與成都古都的身份相得益彰,來自各國的一線品牌又與成都的時尚氣息相輔相成。
成都這座城市包容性強,各種文化在這里都能夠生根發(fā)芽。這也為年輕人喜歡的那些風格獨特、造型略夸張的“潮”文化提供了生存空間。許多明星看準了這點,紛紛將自己的潮牌店開到了成都,“成都有很多潮牌店,因為這里的年輕人眼光獨特。”
品香——悠然的時光
時尚并不只有服飾和美妝,有些人將時尚的定義衍生到了生活的品位上。在成都有這么一群“小資”,喜歡安安靜靜看書,喜歡跟好友在午后小聚。
成都人好像天性就帶著一種“出世”的悠哉范兒,有閑散的時間和閑散的心情,成都人對生活多了一份“品”的意味。
早先的“老成都”喜歡聚在茶館,聽川戲、喝蓋碗茶,聽的是歲月,喝的是心情,品的是生活。與“老成都”不一樣的是,現(xiàn)在的“小年輕”追的是時髦,喝的東西從茶變成了咖啡,但是悠哉的天性卻未曾改變。
城中心的“小通巷”就是出了名的“小資”聚集地,不寬的小街上,一間接著一間的咖啡館,裝修簡潔。露臺上,隨意擺放幾張白色的桌椅板凳,幾盆花兒,店門口慵懶的貓咪,店內(nèi)懷舊的物件,很多人形容這里是成都的“鼓浪嶼”。
另外一個大家常去的地方是玉林,玉林不僅面積大,而且小巷縱橫交錯,就在這些巷子里,藏著許多咖啡館。這里與小通巷不一樣,這里的咖啡館都是分散開來的,所以漫步在玉林的小巷里,不經(jīng)意間,就會遇到一家小小的咖啡館,驚喜感十足。
除了品咖啡,很多人喜歡在咖啡館看看書,還有些人喜歡自己動手沖泡一杯咖啡,所以許多咖啡館都會組織“讀書會”“咖啡基礎(chǔ)課程”等活動,滿足大家的興趣,還成為了交友的新場所。
藝術(shù)——思想碰撞的火花
追尋思想碰撞的火花,期待一場淋漓盡致的頭腦風暴,這也是成都人追求另一種形式的時尚。
很多人將這種思想的追尋放到了電影上。在經(jīng)典的電影中與大師對話,每看一部電影,就是對精神的一次洗禮。
科華北路、順城街、東郊記憶等地都有這類打開思想窗口的地方,這些文藝青年們聚集在一起,共同欣賞一部懷舊意味濃厚的電影;又或者為了紀念某位大師,向大師致敬。電影結(jié)束以后,大家都會爭先發(fā)表自己對電影的看法或是電影帶給自己的感受,甚至會在電影結(jié)束以后,根據(jù)放映內(nèi)容,講一堂專業(yè)的電影課。
在成都還有許多的講座和沙龍,內(nèi)容涉及之廣,哲學、美術(shù)等一應俱全,如果想要獲得更激烈的思想碰撞的朋友,可選擇在周末,放下手邊的事情,去感受一波又一波襲來的頭腦風暴。
除了這些時髦地,成都還有一些值得一去的時尚地。比如镋鈀街的崇德里 ,這里本是一座地道的川西民居,由藝術(shù)家“舊房活化”,將內(nèi)部改建為簡約而現(xiàn)代的餐廳、茶舍和設計酒店。名聲在外的寬窄巷子,有著本土市井文化的大環(huán)境,又坐落著許多別致的設計酒店。在成都,想要追逐時尚的朋友,無論是著裝品味,還是生活品味,抑或是思想境界,都可以來一次大提升啦?。ㄘ熅帲豪铄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