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欣
直,意味著“直接”,從起點奔到終點,少了許多無謂的藻飾。 曲,則意味著“曲折”,需經(jīng)歷其間的彎道、坎坷方可到達彼岸。 人們大多認為直來直去的人生更好,能使時間最有效地被利用。 然而,我認為:處事以直,生活以曲。
數(shù)學中有一條定律: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的確,在處理某些問題時,我們應當思索尋求最佳途徑,否則,便等同于浪費時間。 比如,從武漢到臺北,走水路還是乘飛機,我相信多數(shù)人會選擇方便快捷的方式。
然而生活不同,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都被上一時間段的事情影響著, 因此,某些曲折是必要的。 如果人生中的各種事都能一蹴而就,過程和經(jīng)歷都不復存在,人生也就變得平淡無趣了。 蘇軾的人生是曲折的,倘若他把生命走成直線,少了被排擠、被貶謫,可能不會留下這么多豪邁、曠達的詩篇,文壇也許就少了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生命中的曲折成就了蘇軾。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若沒有彎路,何來直路?不經(jīng)歷彎路之困苦,怎能體會直路之歡悅?錢鍾書先生曾說:“對于幸福,我們期望它來,不舍它走,然后期望它再來。 這三種感覺支配著我們活了一生一世。”生命的本質正是如此。 總是成功反而使成功的喜悅變得微不足道了,容易讓人找不到奮斗的方向;而在經(jīng)歷了困難曲折后收獲成功,能讓人的興奮感更加強烈。 這就是無條件獲得與自我爭取到的差別,也是暢通無阻與曲折到達的差異。 歐陽修曾說:“蓋愈窮則愈工。 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笨嚯y的積累帶來厚積薄發(fā),厚積薄發(fā)促使人生理想實現(xiàn)。
我們都本能地排斥彎路,因為它帶來的總是勞累,甚至痛苦,是“光陰易過催人老,辜負青春美少年”的感慨。 但不可忽視的是,彎路能給予我們信心與勇氣,給予我們堅持與毅力,給予我們更加穩(wěn)健而成熟的心智,給予我們更多新鮮的風景。 如果把曲線無限細分,你會得到許多條直線,每一條都讓你進步一點。
世上沒有無用之物。 曲與直,各有其益。 因此,不要去抱怨曲折之多、彎路之難。 有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理想,有了直面彎路、踏平坎坷的勇氣,時間不會白費,夢想總會成真。
(指導教師 鄧濟舟)
(責任編輯 曹 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