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東,尹學敬,牟 娜(河北省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yī)院:.檢驗科;.產(chǎn)科 053000)
?
凝血4項檢查在酒精性肝病臨床診斷的研究*
張建東1,尹學敬2,牟 娜1(河北省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yī)院:1.檢驗科;2.產(chǎn)科 053000)
目的 探討凝血4項指標在酒精性肝病的診斷和分期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用血凝儀分組檢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及纖維蛋白原(FIB)水平,并按病情輕重分組進行統(tǒng)計學對比分析。結果 酒精性脂肪肝組患者各項凝血指標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酒精性肝纖維化和(或)肝硬化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酒精性肝炎組APTT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APTT在酒精性脂肪肝組和酒精性肝炎組異常率較高,分別為19.0%、23.0%;APTT、TT在酒精性肝纖維化和(或)肝硬化組的異常率最高,均為100.0%。結論 檢測凝血4項功能,尤其是APTT、TT可以從多個角度反映酒精性肝病患者凝血功能狀況,酒精性肝病對患者凝血途徑的影響順序依次為內(nèi)源性、共同、外源性途徑。
酒精肝; 凝血酶原時間;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凝血酶時間; 纖維蛋白原; 診斷
酒精肝是由于長期大量飲酒(嗜酒)所致的肝臟損傷性疾病。近年來,我國酒精性肝病的發(fā)生率呈逐年梯次上升趨勢,乙醇對肝細胞具有直接損害作用[1-2]。但迄今為止,對于酒精性肝病尚缺乏高度敏感和特異的診斷標志物,對酒精性肝病的分期主要依賴于病理學活檢。肝臟是合成凝血因子、抗凝因子及與纖溶系統(tǒng)有關的蛋白酶類的重要部位。本文通過對酒精性肝病患者凝血4項,即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凝血酶時間(TT)和纖維蛋白原(FIB)指標的檢測,探討各項指標在肝病中的臨床意義和應用價值,從凝血功能角度為酒精性肝病的診斷和分期提供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來自哈勵遜國際和平醫(yī)院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住院患者,排除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所有患者均為男性,年齡24~55歲,以《酒精性肝病診斷標準》為參照分為四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9例;酒精性肝炎患者31例;酒精性肝纖維化和(或)肝硬化患者15例;健康對照者50例[3]。
1.2 儀器與試劑 采用美國BECKMAN COULTER ACL-TOP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原裝進口配套試劑和質(zhì)控品。
1.3 方法 空腹抽取靜脈血1.8 mL,用0.2 mL濃度為3.8%的枸櫞酸鈉抗凝,3 5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漿,進行凝血指標(PT、APTT、TT、FIB)測定。
2.1 各期酒精性肝病凝血指標測定結果 見表1。酒精性脂肪肝組患者PT、APTT、TT、FIB值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酒精性肝纖維化和(或)肝硬化組PT、APTT、TT水平均高于健康對照組,F(xiàn)IB水平低于健康對照組,各項指標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酒精性肝炎組APTT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余指標差異不明顯。
表1 各期酒精性肝病凝血指標測定結果±s)
表2 各期酒精性肝病凝血指標異常百分率(%)
2.2 各期酒精性肝病凝血指標異常百分率 見表2。各項指標中,APTT在酒精性脂肪肝組和酒精性肝炎組異常率較高,分別為19.0%、23.0%;APTT、TT在酒精性肝纖維化和(或)肝硬化組的異常率最高,均為100.0%。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交圈的擴大,對酒的消費量猛增,長期、過量飲酒會引起嚴重肝臟損害[4]。然而酒精肝發(fā)病隱蔽,早期一般無特異性癥狀和體征,選擇敏感和準確的指標來評估肝損害和療效檢測至關重要。
酒精性肝病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根據(jù)肝組織病理學改變可分為輕癥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酒精性肝硬化,這些病變常相繼發(fā)生,既可單獨存在,也可合并發(fā)生[5]。
肝臟是合成凝血因子、抗凝因子及與纖溶系統(tǒng)有關的蛋白酶類的重要部位,人體內(nèi)14種凝血因子有12種是肝臟參與合成的,機體通過清除已激活的凝血因子和纖溶激活物以及滅活肝素等方式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凝血系統(tǒng)的平衡[6]。酒精性肝病時肝細胞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或破壞,肝細胞合成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的能力減弱,導致凝血和抗凝機制紊亂。因此,凝血、纖溶指標與肝功能密切相關,對酒精性肝病的診斷、治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本試驗結果表明,隨著肝臟病情的加重,各凝血指標異常程度逐漸增大,到酒精性肝纖維化和(或)肝硬化期,凝血指標與健康對照組出現(xiàn)顯著差異。因此,PT、APTT、TT、FIB這些指標的異??梢宰鳛榫凭愿卫w維化和(或)肝硬化階段的鑒別指標,即當酒精性肝病患者PT>19 s、APTT>45 s、TT>23 s、FIB<1.7 g/L時,提示患者進入酒精性肝纖維化和(或)肝硬化階段。酒精性肝炎組APTT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APTT對酒精性肝炎期具有一定的鑒別價值。
通過凝血指標在肝病的異常率發(fā)現(xiàn),APTT在酒精性脂肪肝組和酒精性肝炎組異常率較高,分別為19.0%、23.0%,表明APTT較PT、TT、FIB可更早地反映肝病凝血的異常及肝功能的損傷;而APTT、TT在酒精性肝纖維化和(或)肝硬化組的異常率最高,均為100.0%,表明APTT、TT對酒精性肝纖維化和(或)肝硬化的診斷具有很好的臨床價值。
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的試驗指標,也是反映肝臟病變嚴重程度及預后的一個重要指標[7]。APTT是反映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最常用和較敏感的篩選試驗,肝臟損害時,95.4%的患者APTT延長[8]。TT主要檢測血漿FIB的反應性,反映凝血共同途徑的指標,也是病情預后的敏感性指標[9]。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酒精性肝病患者首先影響的是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然后是共同途徑,最后是外源性凝血途徑。由于肝病患者肝細胞受損,將會導致維生素K吸收障礙,維生素K嚴重缺乏則導致肝細胞合成羥基化酶減少或羥基化酶與其輔酶維生素K之間的反應減弱,引起機體內(nèi)多種凝血因子合成障礙,導致多種凝血因子的缺乏,進而引起機體凝血功能障礙[10]。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屬于維生素K依賴蛋白酶原,參與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的凝血因子含有較多的維生素K依賴蛋白酶原,因此,推測酒精性肝病時最先累及的為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
凝血指標對酒精性肝病臨床診斷和分期有著重要的臨床價值,但由于酒精性肝病時凝血異常的復雜性,因此應用這些指標建立臨床和實驗室的標準需要積累更多的資料。
[1]楊如意,任世存.加味護肝膠囊治療酒精性肝病的臨床研究[J].青海醫(yī)學院學報,2010,31(2):100.
[2]鄭波.藥物聯(lián)合治療酒精肝膽汁淤積癥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4,20(7):342.
[3]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14(3):164.
[4]曹榮,旭東,程海林,等.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治療黃疸型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3,33(6):481-483.
[5]傅克模,謝圣影.酒精性肝病的中醫(yī)藥診治思路[J].江西中醫(yī)藥,2008,39(5):11.
[6]金述滿.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標與血小板參數(shù)檢測的臨床價值[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18(1):89-90.
[7]李琴王,寶恩,叢玉隆,等.凝血指標在判斷肝硬化患者病變嚴重程度中的價值[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5,44(3):188-190.
[8]李琴,賈繼東,王寶恩.凝血酶原時間及凝血因子在肝病中的應用[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4,12(12):767-768.
[9]楊會霞,王長友.肝硬化患者PT APTT FIB ALT檢測分析[J].中原醫(yī)刊,2003,30(9):48.
[10]何文軍,易四維,黃麗英,等.肝病患者凝血三項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0,5(10):58-59.
河北省衛(wèi)生廳醫(yī)學科學研究課題資助項目(20130342)。
10.3969/j.issn.1672-9455.2015.08.030
A
1672-9455(2015)08-1103-02
2014-11-25
201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