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群體性事件中群眾合理訴求的處置策略

        2015-03-15 08:23:55劉國乾
        學術探索 2015年9期
        關鍵詞:群體性當事人民眾

        劉國乾

        (云南大學 法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群體性事件中群眾合理訴求的處置策略

        劉國乾

        (云南大學 法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表達利益訴求的群體性事件是一種常見的突發(fā)性社會安全事件,其中的合理訴求應加以回應。對于如何合法有效地回應群眾的合理訴求,既有的實踐尚未形成精細化的應對思路??傮w而言,此類群體性事件中合理訴求的處置,應以由相對獨立、權威、可信賴的機關來主導程序,當事人和社會第三方共同參與的審議協(xié)商機制為主??v向利益/價值沖突型事件的處理,上級機關的介入有利于程序的推進。橫向利益沖突型事件訴求的處理,需要判斷訴求發(fā)生地政府相對于處優(yōu)勢地位組織的影響力和獨立性,進而考慮是否需要有影響力和相對獨立的上級機關的介入。

        群體性事件;合理訴求;處置;合意機制

        一、問題的提出

        社會安全事件是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突發(fā)事件。[1](P62)根據(jù)《突發(fā)事件應對法》第3條、《行政強制法》第3條第2款的規(guī)定,社會安全事件是一類與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事件并列的突發(fā)事件。但是,社會安全事件在發(fā)生學上與這幾類事件有顯著不同,通常具有偶然性和相對不可控性。因此,這幾個層面的處置均是面向客觀對象,其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是處置所需的人力、物質(zhì)和技術資源的組織和調(diào)配。而社會安全事件的發(fā)生更多是人為造成的,[2](P4)社會安全事件的發(fā)生往往是特定訴求的極端表達,其處置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其處置“對象”的屬性與前述幾類事件有明顯的不同。與此同時,處置對象的主觀認知與感受往往會影響處置的效果。因此,表達合理訴求型的社會安全事件的處置,除了控制現(xiàn)場、平息事態(tài),事后在必要情況下追究違法行動者以及公職人員失職的責任外,還需要回應合理正當?shù)脑V求。如果這一點缺失,社會安全事件只是被抑制,而非真正地被處置。盡管《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對社會安全事件的特殊性有所“照顧”,如對已發(fā)生的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授權組織處置的機關可采取若干有針對性的措施,①參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第50條。但總體上而言,應對社會安全事件的法制框架,整體上與其他三類事件的應對無異。對于社會安全事件的實質(zhì)處置,尤其是如何合法、合理、有效地回應合理正當?shù)脑V求,《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尚未提供相關的方案。

        社會安全事件包括多種類型,[3](P11)現(xiàn)實中較為常見的是群體性事件。據(jù)中國社科院法學院研究所發(fā)布的《2014年中國法治發(fā)展報告》揭示,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近14年間,發(fā)生在中國(大陸)境內(nèi)、規(guī)模在百人以上的群體性事件達871起。[4](P272)實踐中,如何處置群體性事件雖已經(jīng)積累一定的經(jīng)驗,[5]但是,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和所表達的訴求千差萬別,不同類型的群體性事件的處置,尤其是對合理訴求的回應,應有專門的“技藝”?,F(xiàn)有對群體性事件處置的研究,重點關注的是現(xiàn)場的處置。對于訴求的回應,鮮有研究在類型化基礎上提出相對精準的建議方案,本文的研究意在對此進行初步嘗試。

        本文尚無能力對所有表達合理正當訴求的群體性事件進行梳理和歸納,故而只選擇云南發(fā)生的典型群體性事件進行歸納分析。下文擬先就云南近10年發(fā)生的媒體公開報道的典型群體性事件進行梳理,揭示這些事件的基本特性。然后對已有的處置策略進行歸納總結,分析成功處置的經(jīng)驗,并獲取進行類型化處置的啟示,最后在進行類型化處理的基礎上,探討特定類型事件中訴求的處置策略。

        二、表達利益訴求型作為群體性事件的主要類型:云南的例子

        《2014年中國法治發(fā)展報告》將群體性事件劃分為維權、泄憤、糾紛以及混合類四大類。其中,有明確利益訴求的維權類群體性事件的數(shù)量占統(tǒng)計總數(shù)55%之多。[4](P275)本文對云南省2005年~2015年10年間發(fā)生的,媒體公開報道的典型群體性事件進行梳理,發(fā)現(xiàn)這十年間(其中2005、2007、2010、2015年未在公開媒體上找到相關事件的報道)發(fā)生的群體性事件也主要是反應特定利益訴求的事件。具體如表1所示。①這些事件均根據(jù)網(wǎng)絡和紙質(zhì)媒介的公開報導整理而得。

        表1

        從表1可知,云南近10年突發(fā)的被媒體公開報道的群體性事件,主要為表達特定利益訴求的事件,這些訴求所指向的并非是法律規(guī)范或法律執(zhí)行本身,而是其中涉及的利益分配或調(diào)整、項目規(guī)劃、產(chǎn)業(yè)布局調(diào)整等事項,在實體方面均屬具有較強政策性,因此,這些事件也通常是政策指向型的事件。

        這些事件發(fā)生的深刻根源在于民眾的利益受損,無法獲利、預期利益無法獲得保障或可能遭受特定風險。但上述事件中,地方政府在事件的地位可能有所不同。地方政府可能是引發(fā)事件的當事人,也可能只是第三方。地方政府地位的不同,可能意味著訴求的處理所采取的策略或路徑應有所區(qū)分。

        三、群體性事件的既有處置策略:經(jīng)驗與啟示

        對于突發(fā)性、伴有暴力沖突的群體性事件,從現(xiàn)有處置策略來看,其處置過程的重點主要在現(xiàn)場控制和事后處置環(huán)節(jié)?,F(xiàn)實控制主要在于制止沖突或暴力行為,疏散聚集人群,恢復秩序;事后處置包括安撫、公開調(diào)查結果、追責等。從處置富有成效的案件來看,兩個環(huán)節(jié)均涉及對訴求的關注和回應,其中,實質(zhì)的回應在后一個環(huán)節(jié)。

        (一)現(xiàn)場處置:關注、重視訴求并進行初步回應

        關于現(xiàn)場處置,《突發(fā)事件應對法》第50條的規(guī)定主要強調(diào)緊急狀態(tài)下的應急和強制處置措施,該條文的內(nèi)容實際上是對緊急情況下有關機關可采取強制措施的授權規(guī)定,對現(xiàn)場如何處置,該法并沒有作出具體指引。在實踐中,除了極少數(shù)事件中采用“壓制性”的處理策略外,對于突發(fā)群體性事件的現(xiàn)場處置,從媒體的公開報道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富有成效的經(jīng)驗做法。

        1.第一現(xiàn)場原則:及時關注訴求

        突發(fā)性事件需要及時反應,盡早處置通常能夠?qū)⑹录庠诿妊亢桶l(fā)展狀態(tài),從而化解更大的沖突危機。如陸良事件發(fā)生后,省市縣三級部門立即啟動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深入群眾,虛心聽取村民意見,回應群眾訴求,妥善解決礦地矛盾。[6]而云南綏江事件持續(xù)5天4夜,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事件發(fā)生初始民眾的訴求并被重視,直到事件持續(xù)到第3天,有關領導才到現(xiàn)場試圖勸離群眾,此時效果非但不好,還引發(fā)更大的不滿和泄憤。[7]

        2.主要領導親臨現(xiàn)場原則:重視訴求

        黨政領導親臨群體性事件現(xiàn)場,對于事件的非暴力處置,具有重要意義:領導干部具有一定的權威,也可向民眾表示官方對訴求的重視,進而有利于溝通對話的展開。如孟連事件發(fā)生后,省委、政府委派主管領導親臨現(xiàn)場。[8]如綏江事件持續(xù)發(fā)酵,省、市黨委政府迅速作出安排部署,派出專門工作組深入綏江指導開展工作,事態(tài)才有所轉(zhuǎn)機。[9]

        3.重對話、傾聽、安撫和解釋,輕強制原則:及時回應訴求

        群體性事件事態(tài)平息,甚至最終能夠妥善地解決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主要領導親臨現(xiàn)場和參與事件的民眾或民眾代表對話,傾聽訴求,解釋政策、表達處置意見。領導在其職權范圍內(nèi)作出將認真回應訴求的承諾有利于及時安撫民眾,消除對抗情緒。例如,孟連事件的處置,省委有關領導與膠農(nóng)直接對話,傾聽膠農(nóng)的意見和訴求、耐心講解政策;對于橡膠利益分配調(diào)整問題,承諾盡快解決好橡膠林利益分配調(diào)整問題,拿出相關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確保群眾利益不受損害。[10]

        (二)事后處置:對合理訴求進行實質(zhì)回應

        群體性事件現(xiàn)場被控制,聚集人群疏散后,并不意味著事件的處置結束。對于事后處置,除了慰問安撫、查明事件的發(fā)生原因并及時公開、對失職官員問責等,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對表達合理訴求的民眾進行“權力報復”,切實回應合理正當訴求、解決事件所反應出的問題。很多事件平息后,官方運用事后追究責任的手段對事件的組織者或帶頭者進行打擊、“殺一儆百”,但運用這種策略應區(qū)隔對待。對于實施打砸搶殺的暴力犯罪分子應予以依法追責,但如果訴求確實合理正當政府事后運用制裁應謹慎。如果要徹底化解矛盾和沖突,應切實回應民眾合理訴求,重建政府公信力。

        例如,陸良事件發(fā)生后,在省委、省政府和政法、信訪、宣傳等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縣委、縣政府積極探索和實踐“以群眾訴求為中心”的突發(fā)事件處理機制。一是多渠道征詢?nèi)罕娫V求。二是建立多部門聯(lián)動的群眾訴求協(xié)調(diào)解決機制。[11]再如孟連事件后,政府成立專門工作組,工作組清理了3家橡膠企業(yè)30多年的賬目,逐戶走訪188個組隊、4862戶農(nóng)戶,最大限度讓利于民,較為徹底地回應膠農(nóng)根本訴求,解決膠農(nóng)與橡膠公司的產(chǎn)權和收益之爭。[12]

        現(xiàn)有群體性事件處置經(jīng)驗表明:對訴求的及時關注,權威領導或機關對訴求的重視和政府對訴求的及時回應,有利于帶有利益訴求群體性事件的處置。黨政領導干部親臨現(xiàn)場,上級機關的介入,以和平對話的方式對事件的平息意義重大,這種出場和介入不僅表明一種態(tài)度,同時對后續(xù)訴求處理的部署和督促也發(fā)揮重要作用。另外,事后對合理訴求的實質(zhì)回應是根本。對于事后訴求的回應,有效的做法是“以民眾訴求”為重心,充分梳理和把握民眾的合理訴求,并有針對性回應。在回應民眾訴求的過程中,暢通溝通渠道,并注重組織保障和行政系統(tǒng)內(nèi)部的協(xié)調(diào),有效、高效回應訴求。

        但是,上述處置經(jīng)驗只是“一概而論”的總結,而并非是基于分類的精細化應對策略。事實上,上述經(jīng)驗主要從同一類型的群體性事件總結而來,即以民眾與企業(yè)之間的利益沖突為主,向政府提出要求為輔的事件。在此類事件中,政府通常能夠以相對超脫的居間地位來促成矛盾的解決,并可利用政策制定權來調(diào)整既有的利益分配格局。而對于因其他原因,如民眾與政府的價值取向或利益相沖突的情形引發(fā)的群體性事件,上述經(jīng)驗多大程度上適用有待繼續(xù)討論。

        四、合理訴求的處置:基于分類的策略

        孟連事件與陸良事件的主體關系,對上述10個群體性事件的分類提供了一個視角,即地方政府在對群體性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這種以主體為標準的分類并非奇談,《2014年中國法治發(fā)展報告》中將群體性事件的誘因分為公民間矛盾、公民與社會組織間矛盾、社會組織間矛盾、公民與政府間矛盾四類。[4](P277)胡仕林根據(jù)群體性事件沖突(行動)主體的構成將群體性事件分為橫向和縱向的沖突。[13]這種分類有助于明確民眾實體訴求所針對的對象,進而可服務于回應訴求的責任機關和第三方督促/監(jiān)督主體的確定。

        但是,以主體為標準進行二分法還不夠充分,即便是橫向之間的利益沖突引發(fā)的事件,不同層級地方政府的立場和能力會影響其作為第三方協(xié)調(diào)或督促回應民眾合理訴求的效果。例如,綏江事件平息后,移民反映的主要訴求長期仍然懸而未決,很大原因在于,基層政府移民工作的權責不匹配。水電站開發(fā)是企業(yè)的市場行為,而移民工作是政府的行政責任,企業(yè)與政府之間溝通協(xié)調(diào)有時并不順暢,基層政府在移民工作中‘權力無限小,責任無限大’,縣級政府對移民政策基本沒有發(fā)言權?!保?]這就造成了層級相對較低的政府對于大型企業(yè)缺乏談判資格和能力,也缺乏進行政策上調(diào)控或其他有效干預的能力。另外,上述部分事件也提示,即便是橫向的利益沖突,還可能需要考慮特定層級政府和企業(yè)之間關系——雙方是利益相關還是無利害關系。如孟連事件發(fā)生前,當?shù)卣畟€別官員與橡膠公司打得火熱、甚至充當橡膠公司的“保護傘”,對膠農(nóng)的訴求行為進行壓制和打擊。[14]

        基于這些考慮,本文在橫向利益沖突型和縱向利益/價值沖突型事件這一分類基礎上,①對于縱向的沖突而言,民眾的訴求可能與政府所代表的利益沖突,也可能是價值沖突,或者二者兼有。加入上述考慮的變量,橫向利益沖突型群體性事件又作進一步細分,如表2所示。

        表2

        從理論上而言,橫向利益沖突型群體性事件多為C型,即事件發(fā)生地轄區(qū)政府對民眾訴求針對一方主體(企業(yè))有進行法律規(guī)制或政策上的調(diào)控能力,且利益不相關,因而事件發(fā)生地轄區(qū)政府具有獨立的居間協(xié)調(diào)的地位。D型較為少見,特定企業(yè)入駐特定轄區(qū),通常需要項目所在轄區(qū)政府的協(xié)助,即便轄區(qū)政府無影響力,他們通常也會從項目的實施中獲得特定的收益。在實踐中,較為常見的A、B型,A型如馬關事件、陸良事件、孟連事件、永勝仁和鎮(zhèn)事件所示的情形。B型如綏江事件所示情形,大型水電投資企業(yè)或建設施工單位會通過改善交通條件、提供生態(tài)補償、繳納稅款、帶動消費、增加GDP等方式,直接或間接為地方帶來收益或提高當?shù)毓卜账?。下文分別就縱向利益/價值沖突型事件中的訴求處理,以及橫向的A、B、C型事件中的訴求處理進行探討。

        (一)縱向利益/價值沖突型群體性事件中的訴求處理

        上述群體性事件,他們的爭議重點不在于政策或決策的合法性,而在于其合理性或可接受性。行政機關滿足最低限度的合法性要求作出決策——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要求以及遵循法定程序,并非難事,但達到使利益受影響各方均接受的決策效果并不容易。相關決策內(nèi)容的確定,需要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來具體決定。對于這些強政策性決策內(nèi)容的選擇,實體法不可能事先提供精確的規(guī)范指引。例如,特定建設項目的選址、產(chǎn)業(yè)布局的調(diào)整,均考慮多重因素后予以確定。這些帶有政策性的利益訴求難以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機制來回應,因此當事人會選擇信訪等非正式的途徑表達訴求,當訴求難以被有效回應時,就可能爆發(fā)群體性事件。而不論是復議、訴訟、還是信訪,法定的處理訴求的核心機制均是“規(guī)范-裁決”模式,[15]對于群體性事件涉及的政策性訴求,該模式的適用空間同樣有限。[15]對群體性事件既有處理的經(jīng)驗也告訴我們,群體性事件的處置,通常不是由特定機關單方面的決定,而是注重全面了解訴求的基礎上,以協(xié)調(diào)的方式回應訴求。

        全面了解民眾訴求,利益協(xié)調(diào)和部門協(xié)調(diào)的過程,很大程度上是相互溝通、對話、磋商的過程。這意味著,與特定機關單方面裁決相對的合意機制在群體性事件的訴求回應中“粉墨登場”。②裁決與合意是現(xiàn)代社會糾紛解決的兩種基本模型。參見[日]棚瀨孝雄.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M].王亞新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25。“合意”過程的展開以及對問題的實質(zhì)處理均相對較為靈活,各方當事人理論上可就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進行商談,而不必受制于既有規(guī)范路徑的約束。而且,運用合意機制,當事人可面向未來,就未來如何行動進行考慮并持續(xù)地展開對話。但是,如何有效地運用合意機制來回應群體性事件中的合理訴求內(nèi)?

        合意機制靈活性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實體方面,“靈活性”也意味著商談過程的“非強制性”,這在某種意義上是合意機制的局限所在——合意程序如何啟動,合意程序如何順利進行,合意的成果如何得以確保,均是問題。對于縱向利益/價值沖突引發(fā)的群體性事件,民眾和政府的利益和(或)價值取向是相互沖突的。在利益或立場對峙的情形下,西蒙·羅伯茨、彭文浩給出的警示是:“跨越階層界限的糾紛很難通過協(xié)商得到很好的解決,若其中存在明顯的權利失衡就更是如此。”[16](P179~180)諾蘭-哈利(Nolan-Haley)也強調(diào):對抗取向的協(xié)商的當事人最大限度地爭取自身利益,談判的過程是競爭性、立場式談判、分配性的,最終的結果是達到勝負分明的零和博弈。[17](P24)

        對于缺乏具體適用規(guī)范,涉及多方主體、利益訴求不一致的復雜行政爭議,對抗取向的“討價還價”或一方無原則的妥協(xié)均無助于訴求的解決。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合意平臺,即便合意程序在一個第三方處理的框架下被啟動,當事人之間仍無法理性地進行協(xié)商合意,因此仍有必要搭建一個促進審慎協(xié)商、溝通對話和互諒妥協(xié)的平臺。

        縱向利益/價值沖突引發(fā)的群體性訴求的處理,需要更高層級的機關介入,但介入不是武斷地單方面滿足民眾的訴求,而是考慮如何搭建一個促進合意的平臺。在這一平臺上,促使各方改變既有的對峙態(tài)勢,使雙方采取一種解決問題取向的協(xié)商,從而有助于當事人確立共同解決問題的目標,相互理解、減少對立,并最大限度地照顧到對方的立場和利益。換言之,當事人之間采取一種互諒的態(tài)度,能夠被對方正當合理的觀點和理由說服,并能夠不斷改變自己的認識和偏好,最終達成理性的共識。這種“審議性的”(deliberative)協(xié)商依賴當事人自己很難實現(xiàn),其同樣需要借助外部第三方的引導、協(xié)助和勸說等。審議性合意所需要的外部第三方包括兩大類:一是主導和引導程序的權威第三方。二是參與合意過程的無利害關系第三方。

        群體性事件中,協(xié)商程序應當由相對權威、中立和可信賴上級機關或上級派出的工作組等作為第三方來主持或引導,并告知各方當事人協(xié)商的目標是為了達成共識。就主導的程序而言,第三方幫助當事人以有組織的方式展開對話,設定議程,以及制定進行討論的規(guī)則等。而引導程序而言,第三方協(xié)助當事人收集信息,提煉爭點以及提示當事人或勸導當事人等。當事人之間作為利益相關者通常需要面對面的協(xié)商,但他們捍衛(wèi)自己的立場必須有特定的理由。參與合意過程的無利害關系第三方包括專家和普通民眾。在欠缺明確法律依據(jù)的情形下,當事人提出訴求的理據(jù),更多的是抽象的法律或政策精神,以及他們作為普通民眾的日常經(jīng)驗或生活常識。社會參與在事實調(diào)查、責任規(guī)則確定、執(zhí)行方案的形成、執(zhí)行方案的修改、執(zhí)行方案落實的監(jiān)督方面等,均有發(fā)揮作用的空間。社會參與,尤其是專家的參與,從實體上來說可發(fā)揮實體上的咨詢作用、彌補信息和知識的不足,對當事人的主張、提出的觀點、證據(jù)等進行評價;在程序上發(fā)揮促進作用,營造有利于當事人互諒和尋求共識的外部環(huán)境。普通公眾的參與,即可能對雙方當事人的主張、提出的觀點、證據(jù)等進行評價,有利于營造一個促使當事人理性“退讓”和妥協(xié)的外部環(huán)境,多數(shù)非利害關系人對爭議問題的看法,可能具有勸導、引導特定當事人,或給其造成壓力的作用,促使其理性的對話、溝通,放棄過高的要求,甚至可能適當放棄自己的正當利益。例如,昆明PX事件中,民眾第一次集會表達訴求以后,昆明市政府隨即召開懇談會,懇談會代表包括昆明市人民政府市長、相關企業(yè)負責人,石油、環(huán)保、規(guī)劃、預報、氣象等領域?qū)<?,另外還包括項目所在地、主城區(qū)市民代表,網(wǎng)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等。[18]

        (二)橫向利益沖突型群體性事件中的訴求處理

        橫向利益沖突型群體性事件中的訴求處理,上述由當事人參與、政府主導、社會第三方參與的審議協(xié)商或溝通機制同樣適用。例如孟連事件后,政府成立由干部、膠農(nóng)代表、會計師和律師參加的工作組。這個工作組就是一個具有廣泛的利益代表性,且有外部社會第三方參與的,且能夠在內(nèi)部進行協(xié)調(diào),并可與膠農(nóng)、企業(yè)、政府溝通協(xié)商的平臺。

        但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主導程序第三方的政府機關或工作組的層級,需要視不同層級黨政機關的影響力和獨立性而定。對于橫向利益沖突型群體性事件,理論上黨政機關可作為第三方主體居間處理和協(xié)調(diào),但實踐中因為地方低層級政府影響力有限,或其與民眾訴求針對一方有利益關系,故對于“有影響力且利益相關型”、“無影響力但利益相關型”事件中訴求的處理,需要由有影響力以及相對獨立的上級機關力量的介入。但上級機關的介入程度在這兩類事件中有所不同,他們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區(qū)隔。對于轄區(qū)政府有影響力且利益相關型事件中的訴求處理,上級機關的介入的目標主要是督促和監(jiān)督,例如孟連事件中的情形。對于“無影響力但利益相關型事件中的訴求處理”,上級機關的介入不僅僅是監(jiān)督,更重要的是上級機關應當主動承擔解決訴求的職責,如云南綏江事件中反應出的情形。具有影響力且相對獨立的上級機關需要與大型企業(yè)展開溝通,必要時可在權限范圍內(nèi)進行必要的約談,同時需要開啟在民眾,大型企業(yè)以及下級機關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工作,必要時利用法律或政策手段進行調(diào)控。對于低層級地方政府“有影響力且獨立型”事件中訴求的處理,上級機關無需進行實質(zhì)介入,但可通過督辦等方法監(jiān)督責任機關的處理進度和結果。

        [1]李飛.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釋義和實用指南[M].北京:中國民主法治出版社,2007.

        [2]周定平.社會安全事件應對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

        [3]汪永清.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解讀[M].北京:中國民主法治出版社,2007.

        [4]李林,禾田.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fā)展報告No.12(2014)[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5]顧培東.試論我國社會中非常規(guī)性糾紛的解決機制[J].中國法學,2007,(3).

        [6]“以群眾訴求為中心”云南省積極探索處理群體性事件機制[EB/OL].http://www.cnr.cn/gundong/200909/t20090903_ 505455664.html,2009-09-03/2015-04-05.

        [7]李自良.云南綏江“3·25”事件的移民訴求[J].瞭望新聞周刊,2011,(15).

        [8]惠銘生.不要動不動就把公安機關推到第一線[N].中國青年報,2008-07-22.

        [9]綏江“3·25”群體性事件得到妥善處置[EB/OL].http://news.yunnan.cn/html/2011-03/30/content_1551175.htm,2011-03-30/2015-04-06.

        [10]伍皓,伍曉陽.“孟連事件”促干部反?。跩].瞭望新聞周刊,2008,(30).

        [11]陸良8.26事件群眾7訴求已有6個獲圓滿解決[EB/OL]. http://www.cnr.cn/gundong/200909/t20090903_505455655. html,2009-09-03/2015-04-06.

        [12]徐元鋒.從“孟連事件”到“孟連經(jīng)驗”[N].人民日報,2011 -10-24.

        [13]胡仕林.沖突視角下群體性事件的類型劃分[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4,(5).

        [14]劉行.反思孟連事件的越位錯位與失位[N].檢察日報,2008 -09-22.

        [15]劉國乾.行政信訪處理糾紛的預設模式檢討[J].法學研究,2014,(4).

        [16][英]西蒙·羅伯茨,彭文浩.糾紛解決過程:ADR與形成決定的主要形式[M].劉哲瑋,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7]Jacqueline M.Nolan-Haley,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Thomson/West,1992.

        [18]昆明市就中石油云南煉油項目召開懇談會40名代表參加[EB/OL].http://yn.yunnan.cn/html/2013-05/13/content _2728165.htm,2013-05-13/2015-04-07.

        Disposal Strategies for the M asses'Reasonable Demands in Group Incidents

        LIU Guo-qian
        (Law School,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Yunnan,China)

        Group incidentswith themasses claiming for special interests is a common social security event,in which the reasonable demands should be responded.Yet,by now no refined strategy as to how to respond effectively can be found in existing practice.Overall,to dispose such incidents,a negotiable agreementmechanism is required which ensures a process dominated by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trustworthy authority,and participated in and discussed by the parties involved and the third party together.For disposal of vertical benefit/value conflict-type incidents,the intervention of higher-level authority would be helpful in promoting the process.For horizontal interests conflict-type ones,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relative to the organization which the incidents are aimed at,and then consider whether the higher-level authority needs to intervene or not.

        group incidents;reasonable demands;disposal;negotiable agreementmechanism

        D921.1

        :A

        :1006-723X(2015)09-0045-06

        〔責任編輯:黎 玫〕

        云南省2014年度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ZDZB201401)

        劉國乾,男,云南大學法學院講師,法治云南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法學博士,主要從事行政法學研究。

        猜你喜歡
        群體性當事人民眾
        兌現(xiàn)“將青瓦臺還給民眾”的承諾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2:56
        我不喜歡你
        派出所工作(2022年3期)2022-04-20 18:50:05
        烏克蘭當?shù)孛癖姵冯x
        美國就業(yè)歧視當事人的訴訟權保障
        反歧視評論(2019年0期)2019-12-09 08:52:34
        什么是贊揚激勵法?
        兵團工運(2018年11期)2018-01-22 09:32:17
        密切黨群關系在群體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徑
        學習月刊(2016年19期)2016-07-11 01:59:44
        談涉警網(wǎng)絡群體性事件的應對之策
        新聞傳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1
        十八屆三中全會民眾怎么看?
        中國民政(2014年1期)2014-06-27 05:53:04
        當事人
        小說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8:59:55
        論網(wǎng)絡與群體性事件
        深夜黄色刺激影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毛茸茸| 人妻丰满熟妇一二三区| 国产麻花豆剧传媒精品mv在线|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变态另类手机版av天堂看网| 米奇7777狠狠狠狠视频影院|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看| 精品日产一区2区三区| 穿着白丝啪啪的av网站| www射我里面在线观看| 91老司机精品视频| 男女啦啦啦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无遮挡真人祼交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久久| 一区二区日本免费观看|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欧洲无码一级毛片无遮挡| 人妖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加勒比| 好吊妞人成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诱惑第一页| 成人影院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av在线播放亚洲av网站| 亚洲av成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无码AⅤ最新av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亚洲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精品中文字幕制服中文| 在线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色欲xxxx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区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