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前教育改革的形式下,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方式也在進行著不斷的優(yōu)化和改進,教師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上對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課程的興趣,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生物課程的成績。本文對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式優(yōu)化了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其學習效率,而且還能使得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 優(yōu)化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162-02
有相關報道指出[1],在高中生物教學課程中,通常情況下都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其學生進行教學的,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容易使學生學習的興趣下降,從而使的成績得不到提高。所以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高中生物的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同時加強生物實驗教學,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學習成績等。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在教授課程的過程中,可通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語言來引導學生,以此來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從吸引學生注意力開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良好的教學語言設計,對高中生物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有趣的語言不但能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還能引導學生不斷的思考,同時還可啟發(fā)學生的自覺思維,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到的知識的理解,且還能加深學習內容的記憶。
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都知道生物現(xiàn)象是千變萬化,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這一點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力,同時配合其簡單實驗過程,如模擬糖尿的檢測,來為學生進行講解,為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可讓學生自主動進行檢測,具體為:①取樣: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②檢測方法:斐林試劑(水浴加熱)或班氏試劑或尿糖試紙 ;③結果:(用斐林試劑檢測)試管內發(fā)生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④分析: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還原糖,與斐林試劑發(fā)生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無還原糖,所以沒有發(fā)生反應。實驗結束后來讓學生進行探討,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學習生物知識,還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快樂,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起到培養(yǎng)學生思考、推理等能力的作用[2]。
2.強調教材知識的理解,完善生物課程的教學方法
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教與學達到統(tǒng)一,通過適當有趣的語言,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在對學生講解時,要充分配合其教材,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多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鼓勵學生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探討,同時認真聆聽學生學習的感受,及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個人想法,這樣更利于教學工作的展開[3]。
在對學生講解課程內容中,主要包括背景講解及要點講解,在通常情況下,在對學生講解本課程的背景中,一般理論及相關概念比較簡單,可大致對學生進行講解,不必太過細致,可只將簡單的背景對其進行講解,讓學生自主進行討論及學習,對于要點部分的講解,可配合其相關實驗,或有趣的語言,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講解,如講解如何對蛋白質進行檢測,及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等,以此來引導學生,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通過引導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但能將重要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能加深學生學習到知識的印象,使得學習到的知識記得更為鞏固。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教師可為學生出一些要點習題,讓學生來做,以此來達到對知識的遷移,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生做完習題之后,對一些不會要點進行細致講解,并讓學生進行討論,以此來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3.采用互動教學,突出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課堂講解過程中,要做好教學互動,在以往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往往課堂就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沒有主動提出問題的權利,這樣不但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時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學習積極性,所以在此理念下,不要讓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在教課過程中,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例如和學生打成一片,和學生做朋友,以此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在授課時,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這樣學生就會不會因為生疏感和角色不同,而不敢對老師提出問題[4]。
高中生物課程中,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實驗教學不但關系著教學質量的好壞,而且最重要關系著學生掌握有關理論生物知識的程度。有報道指出[5~6],開展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及創(chuàng)造精神。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可讓學生進行自主動手,如制作洋蔥標本,來觀察細胞質分離的實驗,教師可指導學生如何正確的對洋蔥進行切片和制片,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其講解時制片時,一定要耐心細致,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主動耐心回答。最后在其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對其展開討論及發(fā)現(xiàn)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鼓勵學生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進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的新想法,教師要要對其進行鼓勵,讓學生有一種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4.小結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讓學生盡可能的掌握學習到的相關知識理論,更要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學習興趣。多對學生講解一些與現(xiàn)實生活具有聯(lián)系的知識,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生物課程是需要配合相關實驗進行的一門課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產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同時通過實驗,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探索精神。最后,可讓學生在實驗后,根據(jù)掌握的相關知識配合教材知識撰寫生物實驗報告,這樣更能使實驗與課程相結合,達到更好的知識鞏固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吉富,靳友啟.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J].新課程(中學版);2010,3(01):89~90.
[2]李述友,賀寶柱.淺談生物課堂教學的幾種導入方法[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10,6(04):90~92.
[3]曹勇.對新課程生物學科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下);2011,11(05):56~58.
[4]馬雪艷.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物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18(08):158~160.
[5]俞麗波.試論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職業(yè),2009,10(09):257~259.
[6]劉慧.新課改環(huán)境下高中生物教學的進展與改革[J].成功(教育),2011,6(04):88~89.
作者簡介:
龔萍(1982.01.31-),女,四川自貢人,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