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潔
【摘要】本文通過探索大學英語的教改對教師的個人教學的效能感以及一般教學的效能感所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教師有機會參加到將改變教師效能信念為目的、且對轉變信念給予支持的時間集體,能夠有效促進大學中教改的實施。
【關鍵詞】教師效能感 大學英語教改 教學信念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105-01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用到各種各樣的因素才能完成“教學”這一目的。在這些因素中,教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也是能夠影響教學改革成敗與否的因素。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中,教師本身的信念會對教師關于界定任務目標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會影響教師對于選擇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資源、策略以及方法的依據(jù)。教師所持的信念不同,教師本身對于目標和任務的界定也就會有所不同,不同的教師所使用的教學策略以及方法就會出現(xiàn)差異。
一、研究設計
根據(jù)自我效能信念所形成的理論,集體效能感、替代性的經(jīng)驗以及使用語言進行勸說或是鼓勵等,都會使教師的效能感有所提升。在特定的情境中,同屬于同一團體的成員都會對自己的團隊能夠取得特定的成績而產(chǎn)生共同的信念,在集體效能感中,教師間進行合作有利于各位教師的持續(xù)的專業(yè)發(fā)展。
1.本次研究的參與者
教師的實踐集體由五位在職的大學英語教師以及以實踐參與者和研究者的身份介入到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負責人。這次研究的參與者都是本學校中教學研究項目組中的成員,并且都樂于將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收獲的經(jīng)驗和方法分享給其他人,都希望能夠在改革的環(huán)境中使自己的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在本次研究的開展期間,各個參與者都在同一級別的大學中從事英語教學,為本次的合作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2.研究的過程
研究的成員每兩周或是每月舉辦一次集體研討會。研討會的主要內容包括共同研究、學習與大學英語教改內容相關的政策和文件,以及其他研究人員對此得出的研究成果。成員間要相互交流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經(jīng)驗,對于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成員間所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研究人員要一起觀看其他學校的優(yōu)秀英語教師所制作的課堂教學的教學錄像;成員還要共同學習、補充自身的英語學科知識,并討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能會用到的教學方法。
3.材料的收集和分析
來源不同的材料之間往往都會有極高的互補性,所以,研究的成果要盡可能地利用來源不同的資料來進行,在此次研究中,所使用到的收集資料的方法包括教師訪談、課堂觀察、研究日志以及其他的資料。研究人員的自制課件、教學計劃、教案、學生成績登記表以及其他與教學相關的資料能夠為研究提供大量的有價值的信息,也為能夠深入了解研究人員認識的變化以及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效能感提供相關的依據(jù)。
二、研究發(fā)現(xiàn)
1.時間因素會妨礙實驗的集體發(fā)展
時間因素是會對集體實踐產(chǎn)生妨礙的主要因素之一。參與者在大學中人均每周都有十二課時的教學任務需要完成,,再加上家庭等個人原因,一些參與者很難找到額外的時間來參加各種職業(yè)培訓,從而導致在集中研討時無法保證所有成員都能按時參加。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為缺席的研究人員單獨闡述會中的內容,無形中給負責人增加了工作負擔、
2.項目負責人
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項目負責人是能夠促進項目發(fā)展的因素。本次研究中有三個項目負責人。第一個負責人可以看做大學英語教學部的主任,他可以保證本次研究的參與者可以享有本次研究的各種成果,并可以對研究的資源以及時間到呢該方面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調整。第二負責人支持與鼓勵研究人員,使研究人員減少自我感覺不足的心理狀態(tài)。第三個負責人負責示范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研究者在一定時間的研究后會對大學英語的教學建立新的認識,同時,研究人員也會關心新的教學模式如何在課堂上進行實施。
3.在教學過程中一般效能感的變化
經(jīng)研究,有兩個因素致使教師的一般教學效能感發(fā)生改變。首先是發(fā)現(xiàn)新的教學模式被其他教師成功地運用在其教學過程中,其次是能夠成功的將所學到的新的知識以及教學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
4.教師個人效能感所發(fā)生的變化
在研究初始,大多數(shù)教師都對大學的英語教改抱有懷疑態(tài)度。研究開始后,雖然教師開始轉變原有觀念,但并不了解學生在學習時所使用的學習方法。在幾次研討后,研究人員通過成員間互相聽課、觀看示范課錄像等方法使大家認識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也開始關注不同的教學策略與手段。
結束語
在本次研究中,教師們接觸到了新的教學策略與手段,注意到自己也可以嘗試新的思想并使之實現(xiàn),同時,他們也注意到了自己的教學實踐會對學生的進步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隨著教師所掌握的學科知識以及教學方法的增加,教師使用新教學方法的實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高四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環(huán)境下教師效能感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DOI:10.7666/d.y1827792.
[2]馬婷.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環(huán)境下新手與熟手教師自主的對比研究[D].西南大學,2010.DOI:10.7666/d.y1709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