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麗
(江西省腫瘤醫(yī)院乳腺科,南昌 330029)
婦科腫瘤在臨床較為常見,根據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可分為惡性與良性兩類。大量研究顯示,在腫瘤發(fā)生前,大多數患者處于較長時間不良情志的情緒中,因此,情志異常與腫瘤的發(fā)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1]。在腫瘤確診后,多數患者會產生恐懼心理,此外,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放化療等手段對惡性腫瘤患者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產生的疼痛等不適感均會增加患者的不良情志,而這種不良情志對治療效果會產生消極的影響[2]。本文通過對98例婦科腫瘤患者的研究,旨在探討中醫(yī)情志護理在婦科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98例婦科腫瘤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9例。研究組:年齡35~76歲,平均(55±2.15)歲。良性腫瘤28例(子宮肌瘤19例,外陰纖維瘤5例,卵巢上皮性腫瘤4例);惡性腫瘤21例(子宮頸癌12例,子宮內膜癌6例,卵巢癌2例,未成熟畸胎瘤1例);對照組:年齡33~75歲,平均(53±3.42) 歲,良性腫瘤26例(子宮肌瘤18例,外陰纖維瘤4例,卵巢上皮性腫瘤4例);惡性腫瘤23例(子宮頸癌14例,子宮內膜癌7例,卵巢癌2例)。本研究已經過倫理委員會的嚴格審查與批準,在納入研究前所有患者均已對本研究的實施方法等有了詳盡的了解且自愿簽署了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理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中醫(yī)情志護理。參照中醫(yī)情志學說與醫(yī)學心理學的相關理論,針對患者的診斷及證型對不同知識水平的患者采取辨證施護,具體運用:①釋疑解惑:對于患者在治療中提出的問題給予耐心詳盡的解答,從而解除患者在治療中的各種疑惑,消除緊張情緒;②移情易性:在病房內開展多種活動,如詩歌朗誦、傾聽輕音樂、病友交流會等,通過充實的活動使患者的焦慮抑郁的情緒得以改善;③勸慰開導:對患者采取情志疏導,對患者在治療中出現的焦慮、抑郁及對手術的思想顧慮,進行疏導和安撫;④情志相勝:根據《內經》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采用以情勝情中“喜”勝“憂”的治法,誘導患者開懷而笑,平衡不良情緒,發(fā)揮情志的正面效應[3];⑤習以治驚:采用合適的語氣對患者的病情可能的進展進行說明,避免病情進展后患者產生恐慌情緒,對治療中采用的術式及麻醉后可能產生的感覺進行詳細說明,減輕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出現的緊張情緒。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患者的焦慮情緒,比較兩組患者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①焦慮評價采用國際通用的焦慮自評量表;②睡眠質量:比較兩組患者的失眠率;③采用數字評分法對護理過程滿意度進行測評,滿分為10分,分數越高則對護理過程滿意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為0.05,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焦慮情緒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SAS評分(33.23±15.34) 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3.34±28.25)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評定結果的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SAS評定結果的比較 (±s)
項目 對照組 研究組組 T值 P值干預前 55.34±21.54 54.23±24.73 0.17 >0.05干預后 53.34±28.25 33.23±15.34 14.76 <0.05 t值 0.63 15.34 P值 >0.05 <0.05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及睡眠質量的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評分分別為(9.48±0.42) 分與(8.56±0.39) 分,可見研究組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干預期間,研究組有8例患者出現失眠,對照組有19例患者出現失眠,可見研究組患者的失眠率(16.33%) 明顯低于對照組(38.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中醫(yī)情志護理是指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狀態(tài)的基礎上,護理人員將中醫(yī)情志學說及現代心理學理論積極運用到護理過程中,通過自身的語言及行為改善患者的不良情志,從而使患者對治療過程持較為樂觀的態(tài)度,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促進病情的好轉的一種護理干預方法[4]。大量研究證實,婦科腫瘤患者由于其具有女體屬陰,血常不足,心神柔弱,不耐情傷等特殊的生理及性格特點,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極易出現不良情志,尤以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多見[5]。因而近年來對婦科腫瘤患者采取中醫(yī)情志護理的護理效果逐漸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胡曉平等[6]在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接受化療期間給予中醫(yī)情志護理的研究后發(fā)現,接受中醫(yī)情志護理的患者與接受常規(guī)護理患者的相比,其生活質量及對護理過程中的滿意度均明顯提高。對比分析本研究的結果,研究組患者的SAS評分(33.23±15.34) 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3.34±28.25) 分,說明對婦科腫瘤患者采取中醫(yī)情志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樊碧玉等[7]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此外,研究組與對照組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評分分別為(9.48±0.42) 分與(8.56±0.39)分,可見研究組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中醫(yī)情志護理能夠明顯提升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在護理干預期間,研究組有8例患者出現失眠,對照組有19例患者出現失眠,可見研究組患者的失眠率(16.33%) 明顯低于對照組(38.78%),說明中醫(yī)情志護理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對婦科腫瘤患者采取中醫(yī)情志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及睡眠質量,提升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程度,值得臨床推廣。
[1]王春香.規(guī)范化心理護理干預模式在婦科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5):44-45.
[2]張淑榮.情志護理在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5(3):151-153.
[3]楊棟,張培彤.情志因素對腫瘤發(fā)病及治療的影響[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4,41(6):1131-1133.
[4]唐寧,李傲梅,儲蘭芳,等.中醫(yī)情志護理在原發(fā)性肝癌介入手術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36):4074-4076.
[5]唐文斌.中醫(yī)情志護理在婦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療效[J].河南中醫(yī),2013,33(9):1597-1598.
[6]胡曉平,曾偉南,陳紅.情志辨證施護對婦科惡性腫瘤化療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2,10(6):1663-1664.
[7]樊碧玉,李娜.中醫(yī)情志干預對婦科腫瘤患者術前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光明中醫(yī),2011,26(4):81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