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佳文
(云南財經大學,昆明 650221)
人力資本存量的測算方法包括工資報酬法、教育年限法、教育投資測算法,在本文中對于云南省人力資本的測度所選用的方法是平均受教育年限法。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法估計人力資本存量的公式為:為t時期人力資本存量,為第i種文化程度的人數,為第i種文化程度人口的受教育年限,為t時期云南省的總人口數。對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取值,在本文中作如下規(guī)定:小學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專及以上為16年。
表1 云南省和全國2002—2013年平均人力資本存量
從表1可知,云南省的人力資本存量從2002—2013年一直在增加,在此期間,全國平均人力資本存量從7.290 4增加到了8.427 9,云南省從5.526 9增加到了7.222 5,但是云南省得人力資本存量一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未來云南省必須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力度,積累人力資本,為云南省的經濟發(fā)展提供人力資本的支持。
對于總產出的度量,本文選擇云南省的GDP來衡量2002—2013年的云南省總經濟產出,同時,根據在這期間的價格指數來計算得出2002—2013年的實際GDP。實際GDP=名義GDP/價格指數,去除了價格因素。并選擇2002年為基期,有利于對比分析。經濟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物質資本的增長和投資,物質資本存量的大小影響著區(qū)域經濟的增長。國家統(tǒng)計年鑒中并沒有物質資本存量的數據,資本存量一般通過測算來得出,通過永續(xù)存盤法對物質資本存量進行測量,永續(xù)存盤法的基本公式為,其中為t時期資本存量,為t-1時期的資本存量,為資本的折舊率,I為t時期的固定資本投資額。對于基期的資本存量,則通過資本-產出比來衡量,云南省的產出-資本比一般定為0.25,而對于資本折舊率一般選擇6%。由此得出,云南省物質資本存量從2002年的10 065.86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16 364.85億元。
根據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將函數中的勞動力變?yōu)槿肆Y本,根據回歸結果可以分析人力資本對生產的貢獻率,Y為總產出,A為技術進步,K為固定資本投入,H為人力資本投入,資本產出的彈性系數為人力資本產出的彈性系數,方程兩邊同時取對數得到,如表2所示。
用Eviews7.2回歸以上數據得到結果為LnY=+0.881 5lnK+2.953 3lnH,=0.946 6,F(xiàn)=79.753,伴隨概率為 P=0.0000。從Eviews的回歸結果來看,物質資本K的系數為0.881 5,說明物質資本每增加1%可以帶來經濟增長0.881 5%;人力資本H的系數為2.953 3,說明人力資本每增加1%,可以帶動經濟增長2.953 3%,人力資本的經濟效益較高。人力資本的效益是物質資本效益的3.35倍,說明增加人力資本的投資比增加物質資本的投資更有經濟價值。
表2 云南省實際GDP、固定資本存量、人力資本存量對數表
2002—2013年,云南省實際GDP從2 312.82億元增加到了9 624.13億元,增長幅度為272.88%,年平均增長幅度為22.7%;資本存量從2002年的10 065.86億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16364.85億元,增長率為62.58%,平均年增長率為5.21%;人力資本存量從2002年的5.5267增加到了2013年的7.2226,增長幅度為30.695%,平均年增長率為2.558%??梢?,物質資本的增加幅度遠遠超過了人力資本的增加幅度。2002—2013年兩個變量的貢獻率為:物質資本貢獻率20.18%,人力資本貢獻率為33.18%,說明2002—2013年12年間云南省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于物質資本的貢獻,人力資本在云南的作用很大,當然物質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很明顯。
從2002—2013年云南省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增長幅度來看,物質資本增長率的62.58%遠遠超過了人力資本增長率的30.66%,兩者在增速上的差別非常明顯,說明云南省在長期經濟發(fā)展中依靠物質資本的積累要超過人力資本的積累,這種增長方式有待轉變。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具有更長遠的促進作用,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對云南省經濟增長的貢獻是不同的,對云南省而言應該不斷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
云南省地理位置偏僻,人均教育支出較少,從云南省與全國的人力資本存量的對比中可以看出云南省的人力資本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為了提高云南省的人力資本積累,必須大力發(fā)展云南省的教育,增加教育支出,調整教育結構。為了抓住發(fā)展機遇,同時應對挑戰(zhàn)和困難,云南省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參與經濟建設。其次是優(yōu)化教育質量,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質量。與基礎教育相比,相同時間內高等教育對經濟有更大的推動力。同時,因為在職培訓很強的針對性,在職培訓能夠很有效地提高員工技能,短期內迅速增加員工人力資本的積累。政府要重視和鼓勵企業(yè)在職培訓,對企業(yè)在職培訓進行適當引導和監(jiān)管。云南省應該在政策上鼓勵企業(yè)的在職培訓,積極引導企業(yè)對員工的在職培訓,鼓勵企業(yè)加大對在職培訓方面的投入。最后,對在職培訓適當監(jiān)管,表彰積極開展在職培訓的企業(yè),提高在職培訓的質量和效率。人力資本不僅可以影響經濟增行,也會對區(qū)域經濟的結構和增長方式產生影響,區(qū)域中人力資本的結構要與產業(yè)結構相適應。我們在對經濟增長政策選擇時,除了要考慮人力資本存量水平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外,更要重視人力資本的不同層次分布結構,讓社會群體擁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使不同階層的人都擁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從教育的角度講,西部地區(qū)與東部地區(qū)的差異集中表現(xiàn)為人力資本存量的差異。西部地區(qū)不僅要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還要努力使教育資源的配置均等化,增加低收入群體的受教育機會,尤其是重視通過教育來改變落后地區(qū)的經濟現(xiàn)狀。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動機制,不斷引進發(fā)達地區(qū)的高層次人才,建立人才引進機制。同時,不能忽視對低層次人才的投資,應該繼續(xù)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資。適量適時地對基礎人才進行再教育,增加他們的人力資本存量,努力將低層次人才有效地轉變成高層次人才。
[1]于慶瑞.人力資本與區(qū)域經濟增長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4.
[2]羅智文.河南省人力資本與區(qū)域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4.
[3]劉燦,金丹.社會資本與區(qū)域經濟增長關系研究評述[J].經濟學動態(tài),2011,(6):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