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佳,顏俊峰,唐一可,王 茜,傅 利(重慶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腎內科 400014)
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終末期腎病替代治療的主要手段[1],可改善患者的部分臨床癥狀,但不能完全代替腎臟的各種功能,不可逆轉的腎功能下降,常伴有水腫、貧血、骨痛、皮膚瘙癢等并發(fā)癥。由于社會角色和生活習慣的改變,高額的醫(yī)療費用,MHD患者承受著巨大心理壓力,常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及預后[2]。因此,對MHD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干預尤為重要。本研究通過舒適護理干預減輕MHD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其生存質量。本院血液透析中心于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對96例MHD患者采取舒適護理干預,其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96例。其中急性腎衰竭15例,慢性腎炎28例,高血壓腎病18例,糖尿病腎病35例。納入標準:患者病情穩(wěn)定、神志清楚,無精神疾病,透析時間大于或等于3個月,年齡大于或等于20歲。排除標準:精神病患者,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者,聽力、語言溝通障礙者,腎臟惡性腫瘤需要手術患者及拒絕接受血液透析治療者。干預前向患者說明研究方法和目的,經(jīng)患者同意并簽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于MHD患者入院時,責任護士對其進行評估并記錄,采取生存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I-74問卷)評價患者的生存質量;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患者負性情緒。評估完畢患者進入干預階段,時間為3個月。
1.2.1 透析前的舒適護理
1.2.1.1 環(huán)境舒適 透析室保持整潔、舒適、安靜、安全、溫馨;備有空氣消毒機、空調,溫度保持22~26℃,濕度控制在55%~60%。在整體色彩調配上,主要以淺色為基調多采用淺藍和綠色,其他根據(jù)不同場景用植物、鮮花、壁畫加以點綴。使患者感覺舒適;每次透析結束更換清潔的床單、被套及枕套,用空氣消毒機行空氣消毒。
1.2.1.2 心理舒適 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的感受,可講一些輕松、雙方感興趣的話題,拉近護患關系,保持心理上的舒適和安全,使患者輕松接收治療。
1.2.2 透析中的舒適護理
1.2.2.1 舒適的穿刺護理 透析一般選用16號內瘺針建立動靜脈通道各1個,MHD患者1年累計穿刺數(shù)百針,可采取扣眼法穿刺能明顯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其成功率高。穿刺完畢用無菌治療巾遮蓋手臂,注意肢體保暖。
1.2.2.2 血液外滲的舒適處理 如有血腫形成應迅速更換穿刺部位,24h后血腫處涂抹多磺酸黏多糖后輕輕按摩或用50%硫酸鎂濕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皮下淤血吸收。
1.2.2.3 并發(fā)癥觀察和處理 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透析低血壓,透析過程中要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嚴密觀察神志、面色、血壓變化,及時調整超濾量,陪護在患者床旁,指導其做深呼吸,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3]。
1.2.2.4 體位舒適 透析臥床時間較長容易導致患者疲勞不適,個別患者肢體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感覺穿刺側手臂酸脹甚至疼痛,可給予局部輕柔按摩,幫助患者適當更換體位。
1.2.2.5 飲食舒適 透析進行1~2h,胃部水腫減輕患者常感饑餓需進餐。為保證患者在治療期間的營養(yǎng)供給,以維持其每日機體的消耗[4]。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就餐環(huán)境,把床頭搖至半坐臥位,將飯菜放置于患者方便取食的位置,飯前用消毒毛巾擦手,飯后維持口腔清潔,協(xié)助漱口,促進生理舒適。應強調飲食的科學性:按患者飲食習慣避免辛辣、油膩食物,合理安排低磷、低鹽、高熱量、高維生素、優(yōu)質高蛋白易消化的飲食[5]。
1.2.3 血液透析后的舒適護理
1.2.3.1 生活舒適 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樂觀情緒,依據(jù)病情做適當家務和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跳舞等。規(guī)范飲食,忌抽煙、飲酒、熬夜,不去人多密集的場所,以避免交叉感染。
1.2.3.2 用藥舒適 每天自我監(jiān)測血壓非常必要,血壓低于120/70mm Hg需暫時停止口服降壓藥,以免發(fā)生內瘺阻塞;血壓持續(xù)高于180/90mm Hg,應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對藥物劑量進行調整。
1.2.3.3 血管通路舒適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6],深靜脈置管每周至少2~3次換藥,肝素生理鹽水封管,敷料避免污染,以免導管感染。動靜脈內瘺患者,每天要堅持術肢的護理和鍛煉,發(fā)現(xiàn)異常(震顫音減弱或消失)及時與醫(yī)護人員聯(lián)系立即處理。
1.2.3.4 社會關系舒適 主管護士與患者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告知親人的支持和良好的家庭休養(yǎng)環(huán)境,對患者病情穩(wěn)定的重要性。積極開展健康知識講座,鼓勵病員之間交流學習。讓患者及家屬充分了解血液透析常識和緊急狀態(tài)下的處理方法,如內瘺堵塞、心力衰竭、穿刺點滲血等,不斷提高患者的認知和自我管理水平。
1.2.4 療效判斷標準 (1)采用 G QOL I-74問卷[7]。該問卷由責任護士在對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前后發(fā)放,由患者現(xiàn)場填寫后收回,收回有效率為100%。GQOL I-74問卷內容包括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和物質生活等4個維度,共20個因子。并將各維度評分轉化為0~100的標準分,得分80分及其以上為優(yōu),70~79分為良,60~69分為中,小于60分為差。(2)采用SAS[8]和SDS[9],兩個量表其結構及評分方法相似,各含有20個項目,均分為4級評分,總分乘以1.25取整數(shù),即是標準分,分界值為50分,分值越小越好,評分值越高,說明抑郁焦慮存在越嚴重,在護理干預前、后評定患者焦慮、抑郁狀況。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干預前后MHD患者GQOL I-74評分比較 經(jīng)舒適護理干預3個月后患者在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方面較干預前明顯提高,患者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評分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干預前后患者GQOL I-74評分比較(±s,分)
表1 護理干預前后患者GQOL I-74評分比較(±s,分)
時間 n 1±14.29干預后 96 61.13±19.21 62.15±16.14 64.33±16.17 55.78±18.09 t 5.431 5.693 5.385 0.912 P<0.05 <0.05 <0.05 >0.05社會功能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物質生活干預前 96 38.21±16.10 32.15±15.63 36.91±15.20 54.4
2.2 護理干預前后MHD患者負性情緒改善情況比較 干預前MHD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明顯高于干預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干預前后MHD患者抑郁、焦慮情況比較(±s,分)
表2 護理干預前后MHD患者抑郁、焦慮情況比較(±s,分)
時間 n SDS評分 SAS 96 38.33±6.41 38.51±5.43干預后 96 31.13±6.16 30.10±5.14 t 7.832 4.371 P<0.05 <0.05評分干預前
有研究表明,MHD患者常有以抑郁、焦慮為主的負性情緒,會出現(xiàn)伴有自我感覺不良、自我評價低及對生活失去信心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透析效果及生存率[10-11]。本研究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干預前MHD患者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這些負性情緒可能與患者承擔著社會、家庭重要責任,經(jīng)濟壓力和經(jīng)受疾病折磨等有關。而MHD患者的舒適度與患者的生存質量、希望水平密切相關[12],因此,加強MHD患者的舒適護理干預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舒適護理理論強調舒適護理應貫穿患者的整體護理過程中,并與基礎護理和護理研究相結合,目的是為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舒適度。具體而言,舒適護理即“3H護理”,包括醫(yī)院式(hospital)護理、家庭式(home)護理和賓館式(hotel)護理。舒適護理服務應盡量滿足患者的各方面需要,從社會、生理、心理三個方面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13]。舒適護理深刻體現(xiàn)了“以患者為中心”、“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使患者在社會、心理及生理各層面降低了不愉快的程度或達到了愉快的狀態(tài)[14]。本科將舒適護理模式貫穿于MHD患者護理的整個過程,注重改善患者生理不適、加強對其心理護理和社會支持,滿足患者在心理、生理、心靈、社會等方面的舒適需要,有利于消除患者焦慮、緊張情緒,促使患者的身心平衡[15],減少透析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提高患者整體舒適度。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實施舒適護理干預后MHD患者在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方面明顯優(yōu)于干預前(P<0.05),其抑郁、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由此可見,舒適護理干預能夠降低MHD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因此,護士應加強學習,不斷完善舒適護理內涵,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在贏得患者肯定、尊重和信任的同時,積極主動地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促使患者的心理平衡,降低透析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整體舒適度,促進患者的康復。
[1] 許雪華.心理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16-17.
[2] 王新歌,樊少磊,張守梅.認知行為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744-746.
[3] 尹春梅.舒適護理在維持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7):658-660.
[4] 蘆慧,駱燕芳,孫張瑜.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效能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上半月版,2013,10(23):24-25.
[5] 程妙容.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19-20.
[6] 劉學平.個性化護理干預提高誘導期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4):147-148.
[7] 劉春梅,劉學華,何學林.社會支持與癌癥化療患者身心需要的分析研究[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0,35(1):96-97.
[8] 南登昆,繆鴻石.康復醫(yī)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55.
[9]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2004:235-236.
[10] Maurizio B,Claudia C,Gian C,et al.Correlates of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J].Gen Hosp Psychiatry,2010,32(2):125-131.
[11] Klari M,Letiea I,Petrov B,et al.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patients Oil chronic hemodialysis in university clinical hospital mostar[J].Coll Antropol,2009,Suppl 2:153-158.
[12] 高云,李亞潔,董文,等.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2,27(3):19-22.
[13] 李茹,吳小娟,沈茹娟,等.舒適型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0,35(7):67-68.
[14] 張艷,史曉芬.肝硬化患者的舒適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4):58-59.
[15] McCann RM,HallH WJ,Groth-Juncker A.Comfort care for terminally ill patients.The appropriate use of nutrition and hydration[J].JAMA,1994,272(16):1263-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