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何曉
健寶靈顆粒配合葡萄糖酸鋅治療小兒厭食癥療效觀察
陳何曉
目的分析健寶靈顆粒配合葡萄糖酸鋅治療小兒厭食癥效果。方法86例厭食癥患兒,隨機分成觀察組及對照組, 各43例。觀察組給予健寶靈顆粒配合葡萄糖酸鋅治療, 對照組給予多酶片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5.3%(41/43)高于對照組的86.0%(37/4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鋅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厭食癥患兒, 在治療的過程中選擇采用健寶靈顆粒配合葡萄糖酸鋅治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且安全可靠, 臨床中可推廣使用。
健寶靈顆粒;葡萄糖酸鋅;厭食癥;治療效果
小兒長時間處于食欲不振或食欲明顯減退或降低時便出現(xiàn)了厭食癥, 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多為見食不貪﹑無食欲, 情況嚴重時甚至出現(xiàn)拒食, 厭食癥同時也是兒童攝食行為異常的病癥[1]。厭食癥患兒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便極有可能出現(xiàn)免疫力低下﹑佝僂病﹑缺少維生素AD以及嚴重營養(yǎng)不良等, 同時容易發(fā)生呼吸道感染[2]。本院采用健寶靈顆粒配合葡萄糖酸鋅對43例患兒進行治療, 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收治于本院的86例厭食癥患兒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成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男29例, 女14例, 年齡6個月~5歲, 平均年齡(3.3±1.3)歲;對照組男27例, 女16例, 年齡8個月~8歲, 平均年齡(3.6±1.5)歲;所有患兒均符合我國制定的《小兒厭食癥診斷標準》中相關內(nèi)容。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治療, 如:指導患兒家屬合理喂養(yǎng), 幫助患兒糾正偏食﹑挑食等不良習慣, 綜合膳食,同時給予患兒多酶片治療。其中<3歲患兒劑量為1片/次, 2次/d;≥3歲患兒給予2片/次, 2次/d。
觀察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 采用健寶靈顆粒配合葡萄糖酸鋅治療, 葡萄糖酸鋅劑量為:<3歲患兒1片/次, 2次/d;≥3歲患兒1.5片/次, 2次/d。健寶靈顆粒用量:<5歲患兒1袋/次, 2次/d;≥5歲患兒1袋/次, 3次/d。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兒均在治療半年后, 對血清鋅濃度進行檢測, 采用比色法進行測定。比較兩組臨床療效。
1.4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患兒食量明顯增加, 面色紅潤,精神狀態(tài)良好;好轉:患兒食欲有所增加, 精神有所改善;無效:治療后患兒厭食癥依然存在, 未得到改善或好轉??傆行?(治愈+好轉)/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后,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5.3%(41/43)高于對照組的86.0%(37/43), 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n(%),%]
2.2 治療前觀察組患兒的血清鋅濃度為(7.35±1.80)μmol/L,對照組為(7.33±1.60)μmol/L;治療后, 觀察組患兒的血清鋅濃度為(15.3±2.3)μmol/L, 對照組為(8.6±2.3)μmol/L。治療后觀察組血清鋅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厭食癥患兒好發(fā)于3~7歲, 傳統(tǒng)中醫(yī)學認為厭食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調(diào)所致。相關文獻報道稱厭食癥病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①受全身疾病影響;②受到藥物影響;③部分患兒可能為喂養(yǎng)不當所致;④神經(jīng)性厭食。厭食癥患兒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會降低患兒自身免疫力, 增大了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率[3]。
厭食患兒往往存在微量元素的缺乏, 同時缺乏鋅元素也會存在厭食情況。厭食癥與微量元素有密切關系, 缺乏鋅的患兒在厭食癥患兒中占很大比重?;純汉\消化靈敏度出現(xiàn)降低后, 消化功能會急聚減退, 導致患兒厭食。同時由于患兒進食量的逐漸減少, 導致鋅元素攝入量不足, 使得患兒的厭食癥狀進一步加重, 如此的惡性循環(huán)。所以在治療時應當注重補充患兒的鋅元素, 提升患兒味覺敏感, 提升食欲。
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學認為, 脾胃納運動功能失常是導致患兒厭食的主要原因, 臨床中通常采用內(nèi)治﹑外治或內(nèi)外合治等方法治療。研究中觀察組患兒采用的健寶靈顆粒含有山藥﹑銀耳﹑茯苓﹑山楂﹑賴氨酸等成分。其中銀耳為酸性多糖類物質(zhì), 可調(diào)動患兒的淋巴細胞, 提升白細胞吞噬能力, 且具有補脾開胃的效果[4-6]。而山藥中的粘液蛋白能夠降低患兒血糖, 對饑餓中樞產(chǎn)生刺激, 增強了患兒的食欲。茯苓則具有卵磷脂以及蛋白質(zhì), 同樣具備刺激中樞神經(jīng), 提升患兒食欲的作用。山楂中具有蘋果酸﹑山楂酸﹑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B﹑黃酮素等成分, 可以幫助患兒提升胃中酵素。同時賴氨酸則是人體中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之一, 可以幫助患兒體內(nèi)丙酮酸代謝, 從而使其成為乙酰輔酶A, 能夠幫助乙酰膽堿進行合成, 對神經(jīng)中樞產(chǎn)生興奮效果。劉春香[4]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采用健脾助運湯同時給予口服葡萄糖酸鋅片加減治療厭食癥患兒, 其總有效率高達95%。同時吳杰研[5]在采用中藥治療的同時, 給予患兒口服葡萄糖酸辛口服治療, 有效率也為90%。這說明了葡萄糖酸鋅片在針對厭食癥患兒治療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提升患兒食欲。在經(jīng)過不同的治療后, 治療后,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5.3%(41/43)高于對照組的86.0%(37/4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鋅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 針對于厭食癥患兒, 在治療的過程中選擇采用健寶靈顆粒配合葡萄糖酸鋅治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且安全可靠, 臨床中可推廣使用。
[1]黃志敏, 唐蘭芬, 林少珠, 等. 健寶靈顆粒配合葡萄糖酸鋅治療小兒厭食癥療效觀察.兒科藥學雜志, 2012, 18(3):17-19.
[2]駱常義. 小兒厭食癥病因及證治探討.四川中醫(yī), 2001,19(6):7-8.
[3]吳艷華, 肖達民, 孫升云, 等. 小兒厭食癥病機特點及治療對策. 中醫(yī)雜志, 2009, 50(11):1033-1035.
[4]劉春香.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厭食癥120例.浙江臨床醫(yī)學, 2008, 10(8):1061.
[5]吳杰妍.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厭食癥療效觀察. 吉林中醫(yī)藥, 2008, 28(8):587-588.
[6]趙會玲, 劉佳林. 中醫(yī)藥治療小兒厭食癥60例臨床觀察. 遼寧中醫(yī)雜志, 2006, 33(8):98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02
2015-08-28]
516600 廣東省汕尾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