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依法處理監(jiān)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
《意見》明確,被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監(jiān)護人資格:(一)性侵害、出賣、遺棄、虐待、暴力傷害未成年人,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二)將未成年人置于無人監(jiān)管和照看的狀態(tài),導致未成年人面臨死亡或者嚴重傷害危險,經教育不改的;(三)拒不履行監(jiān)護職責長達六個月以上,導致未成年人流離失所或者生活無著的;(四)有吸毒、賭博、長期酗酒等惡習無法正確履行監(jiān)護職責或者因服刑等原因無法履行監(jiān)護職責,且拒絕將監(jiān)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致使未成年人處于困境或者危險狀態(tài)的;(五)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經公安機關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等部門三次以上批評教育拒不改正,嚴重影響未成年人正常生活和學習的;(六)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情節(jié)惡劣的;(七)有其他嚴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
《意見》明確,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jiān)護人資格的單位和人員有:(一)未成年人的其他監(jiān)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員會,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三)民政部門及其設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四)共青團、婦聯(lián)、關工委、學校等團體和單位。申請撤銷監(jiān)護人資格,一般由前款中負責臨時照料未成年人的單位和人員提出,也可以由前款中其他單位和人員提出。 本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