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蘋 車愛文 譚旭東 李家梁 孔繼光
乳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多因素、多基因參與的錯綜復雜的過程,在其進展過程中會出現(xiàn)多基因和蛋白表達的異常,其中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細胞癌變的分子基礎。Maspin和Bmi-1是近年發(fā)現(xiàn)的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Maspin是一種腫瘤抑制基因,抑制多種腫瘤細胞活性,且在腫瘤細胞的運動、侵襲以及新生腫瘤性血管形成多環(huán)節(jié)中均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Bmi-1基因是一種原癌基因,屬多梳基因家族成員,參與細胞增殖和腫瘤發(fā)生的調控,是與細胞周期和增殖相關的重要轉錄抑制子。目前多項研究報道Bmi-1在多種腫瘤中高表達,并且與腫瘤的轉移和擴散相關[1]。本實驗通過免疫組織化學SP法聯(lián)合檢測Maspin和Bmi-1的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及臨床生物學指標,旨在探討兩者在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其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外科手術切除的乳腺標本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查閱病例選取浸潤癌60例,正常乳腺組織35例,均為女性,年齡25~69歲,中位年齡48歲;患者術前均無放療、化療和內(nèi)分泌治療。所有標本經(jīng)10%中性甲醛固定,石蠟包埋4 μm厚切片。
1.2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應用免疫組化技術檢測標本中Maspin和Bmi-1的表達。鼠抗人Maspin單克隆抗體為美國Neomaker公司的產(chǎn)品,鼠抗人Bmi-l單克隆抗體購自美國Upstate公司,SP免疫組化試劑盒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公司。免疫組化染色采用S-P法,嚴格按說明書步驟進行實驗。以試劑公司提供的陽性對照片作為陽性對照,以磷酸鹽緩沖液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Maspin以胞質和(或)胞核內(nèi)出現(xiàn)棕黃色細顆粒為陽性細胞,Bmi-l蛋白陽性表達以細胞核內(nèi)呈現(xiàn)棕黃色或者棕褐色顆粒為主,少量胞漿內(nèi)也有棕黃色顆粒;采用半定量積分法,將染色強度分為3級:無著色1分,淺著色2分,棕黃色3分;按陽性瘤細胞的百分比分3級:≤25%為Ⅰ級記1分,26%~75%為Ⅱ級記2分,≥76%為Ⅲ級記3分。每張切片最后的得分為兩次評分的乘積(1~9分)?!?分為陽性,<3分為陰性。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各組間樣本率差異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兩資料之間的相關性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Maspin和Bmi-1在乳腺組織中的表達 Maspin在正常乳腺組織主要表達于胞漿內(nèi),胞核與胞膜上少有表達,陽性表達率為94.29%,在乳腺癌組織中表達不強,陽性率降低為45%。Bmi-1陽性表達主要集中在胞核中,高倍鏡下呈棕黃色顆粒,在乳腺癌中陽性表達率為76.7%,高于正常乳腺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28.57%),兩項指標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組織中的表達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1、2,表1。
2.2 Maspin和Bmi-1表達與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Maspin、Bmi-1陽性表達均與年齡和腫瘤大小無顯著差異(P>0.05);Maspin陽性與腫瘤分化差異不大(P>0.05),隨分化增加Bmi-1陽性表達有明顯差異(P<0.05),TNM分期越高,Maspin陽性表達越低,Bmi-1陽性表達越高(P<0.05);伴腋窩淋巴結轉移者Maspin陽性表達顯著降低,Bmi-1陽性表達顯著上升,Maspin、Bmi-1陽性表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圖1 Maspin在乳腺癌中的表達(SP×400)
圖2 Bmi-1在乳腺癌中的核表達(SP×400)
表1 Maspin和Bmi-1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組織中的表達比較例(%)
表2 Maspin和Bmi-1蛋白的表達與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例(%)
2.3 Maspin和Bmi-1表達的相關性分析 經(jīng)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顯示,乳腺癌組織中Maspin蛋白表達與Bmi-1表達呈負相關(r=-0.78,P<0.05)。見表3。
表3 Maspin和Bmi-1表達水平之間的關系 例
Maspin基因是一種抑癌基因,是1994年Zou等[2]用減數(shù)雜交技術發(fā)現(xiàn)的,屬于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超家族成員,研究證實,Maspin存在于正常的口腔黏膜、乳腺、胃腸道等黏膜中,高水平表達,而在相應的惡性腫瘤中,其含量明顯下降[3],隨著腫瘤的侵襲和轉移,表達逐漸消失。Maspin基因可作用于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和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阻斷細胞的有絲分裂和管道的形成[4],誘導內(nèi)皮細胞凋亡,Maspin能直接抑制培養(yǎng)基中的血管內(nèi)皮細胞向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和堿性纖維生長因子轉化,進而抑制有絲分裂和腫瘤血管的生成[5];Maspin還可以增加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的黏附,減低細胞的運動能力[6];當Maspin表達下調或發(fā)生基因沉默時[7],導致上述綜合作用明顯減弱。從而促進腫瘤的發(fā)生,進展。另有結果顯示用質?;蚍崔D錄病毒轉染乳腺腫瘤細胞使其Maspin表達上調后,腫瘤的生長和轉移被明顯抑制[8]。且Maspin陽性的腫瘤細胞其穿過基底膜的能力明顯低于Maspin陰性表達的腫瘤細胞。故Maspin在腫瘤生長、運動、轉移及腫瘤血管生成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實驗結果顯示Maspin在正常乳腺組織中高表達,陽性率為94.29%,而在乳腺癌組織中低表達,陽性率為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Maspin的低表達可能是導致乳腺癌發(fā)生的原因之一,結果還顯示Maspin的表達與臨床分期及淋巴結轉移相關,提示Maspin的低表達與乳腺癌的進展和惡化相關,與研究結果相一致。在乳腺癌的發(fā)生、演變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并與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關,可作為預測乳腺癌預后的參考指標。
Bmi-1基因是多梳基因家族中成員之一,是一種廣泛表達的核蛋白,作為一種原癌基因,調節(jié)HOX基因的轉錄[9],參與細胞增殖和腫瘤發(fā)生的調控。高表達Bmi-1的細胞被認為是腫瘤中存在的“癌癥干細胞”。其作用機制可能為:Bmi-1蛋白進入細胞核與染色質結合,通過抑制其下游INK4a,來抑制 cyclinDCDK4從而誘導細胞從Gl期進入S期,促進腫瘤增殖,同時增加MDM-2的活性,減少細胞的凋亡[10]。另外,還可與c-myc基因協(xié)同作于腫瘤細胞,使其逃逸凋亡[11];激活腫瘤細胞的端粒酶促使細胞擴增[12]。Bmi-1通過不同的途徑調控腫瘤的浸潤轉移:一方面Bmi-1作為細胞癌基因一旦被激活,高表達于腫瘤細胞中,通過抑制p16 INK4a的表達,參與調控細胞的增殖分裂,延長細胞的增殖期[13]使癌細胞生命周期延長,增殖旺盛。另一方面Bmi-1也可能在蛋白水平直接與腫瘤浸潤轉移相關因子發(fā)生作用[14]。本實驗結果表明乳腺癌組織中Bmi-1的高表達與臨床分級、分期及淋巴結轉移有正相關性,提示Bmi-1在乳腺癌晚期發(fā)生浸潤轉移的過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Maspin在惡性病變組織中表現(xiàn)為低表達,Bmi-1表現(xiàn)為基因高表達,兩者呈負相關。Maspin的低表達可激活相關基因蛋白的級聯(lián)表達,為促進腫瘤細胞的浸潤轉移創(chuàng)造了條件,與Bmi-1共同作用,在乳腺癌的發(fā)生和疾病進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兩者的聯(lián)合檢測成為預測乳腺癌高度轉移的新分子標志物。Maspin和Bmi-1作為腫瘤基因標記物已經(jīng)為惡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有效途徑。
1 鄭偉,吉巧紅,李三強,等.Bmil-1、Notchl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32:7-9.
2 Zou Z,Anisowicz A,Hendrix MJ.Maspin,a serpin with tumor-sup-pressing activity in human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Science,1994,263:526-529.
3 劉文會,牛曉東.Maspin在惡性腫瘤浸潤轉移中的機制研究.醫(yī)學綜述,2014,20:1975-1976.
4 Sopel M,Surowiak P,Berdowska I.Nuclear maspin expression as a good prognostic factor in human epithelial ovarianearcinoma.Folia Morphol (Warsz),2010,69:204-212.
5 Zhang M,Volpert O,Shi Yll,et al.Maspin is a¨angiogenesis inhibitor.Nat Med,2000,6:196-199.
6 Narayan M,Twining S.Focus on molecules:maspin.Exp Eye Res,2010,90:2-3.
7 張偉,王瑞月.Maspin和MMP-2在乳腺浸潤性導管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4,6:225-229.
8 Shi HY,Zhang W,Liang R,et al.Blocking tumor growth,invasion,and metastasis by MASPIN in a syngeneic breast cancer model.Cancer Res,2001,61:6945-6951.
9 Arias AM.EpitheIial mesenchymal interactions in cancer and development.Cell,2001,105:425-431.
10 Tateishi K,Ohta M,Kanai F,et al.Dysregulated expression of stem cell factor Bmi-1 in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Clin Cancer Res,2006,12:6960.
11 Park IK,Morrison SJ,Clarke MF.Bmi-1,stem cells,and senescence regulation.J Clin Invest,2004,113:175-179.
12 Song IB,Zeng MS,Liao WT,et al.Bmi-1 is a novel molecular marker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rogression and immortalizes primary human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Cancer Res,2006,66:6225-6232.
13 Itahana K,Zou Y,Itahana Y,et al.ControI of the repIicative Iife span of human fibrobIasts by p16 and the poIycomb protein Bmi-1.MoI Cell Biol,2003,23:389-401.
14 馮艷,宋立兵,郭寶紅,等.Bmi-1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癌癥,2007,26: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