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正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中心醫(yī)院心內(nèi)科,山東 青島 266300)
氯沙坦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尿酸139例
王平正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中心醫(yī)院心內(nèi)科,山東 青島 266300)
目的 觀察氯沙坦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尿酸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278例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39例。觀察組給予氯沙坦50~150 mg/d,對照組給予氨氯地平5 mg/d。結(jié)果 治療1周后,觀察組舒張壓(DBP)及尿酸(UA)值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UA值下降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4周后,兩組患者血壓及血尿酸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但觀察組DBP與收縮壓(SBP)均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的UA水平降低程度仍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97.12%與89.93%,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jié)論 氯沙坦對患者血壓與血尿酸水平均有較好的控制作用,可作為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的臨床首選。
高血壓;原發(fā)性;高尿酸血癥;氯沙坦;氨氯地平
從流行病學與發(fā)病機制等方面進行考察,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guān)[1-2]。即使是在高血壓獲得較好控制的情況下,某些心血管不良事件仍可表現(xiàn)出非常高的發(fā)病率,而在患者的高尿酸血癥獲得糾正的情況下其發(fā)生率則會相應(yīng)降低[3]。故此類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開始受到臨床重視,專家建議在對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開展治療時,在關(guān)注降壓效果的同時還應(yīng)積極開展降尿酸治療。近年來,筆者觀察了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患者采用氯沙坦治療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患者278例,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中的高血壓診斷標準以及高尿酸血癥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4]。所有入選患者均簽署我院倫理委員會出具的知情同意書并自愿配合本研究。其中男146例,女132例;年齡53~81歲,平均(68.4±6.2)歲。排除單純的原發(fā)性高尿酸血癥;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全身性嚴重疾病;心、肝、腎功能不全;對本研究用藥過敏。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39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前,兩組患者均停用所有降壓藥以及可能會對本次用藥產(chǎn)生影響的藥物,停藥時間至少2周,達到停藥要求。觀察組予氯沙坦片(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批號為13159,規(guī)格為每片50 mg)50~150 mg/d,對照組給予氨氯地平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為1205078,規(guī)格為每片2.5 mg)5 mg/d,療程均為8周。藥物治療全程,兩組患者均嚴格限制攝入富含嘌呤食物并參考其血壓控制情況加服鈣離子拮抗劑和(或)美托洛爾和(或)血管擴張劑。分別于治療前以及治療 1,4,8周后檢測患者的血壓與尿酸(UA)值,并觀察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情況。血壓的測量方法:上午9:00讓患者靜坐5 min,保持坐位測量右臂血壓3次,取平均值;UA值測定方法:囑咐患者空腹12 h后于次日清晨8:00抽取靜脈血進行測定。
1.3 療效評價
治療1個療程后即評價臨床療效,主要參考血壓控制情況。顯效:舒張壓(DBP)下降不低于1.3 kPa并達到正常水平,或DBP雖未達到正常水平,但下降值不低于2.6 kPa;有效:DBP下降未達到1.3 kPa但已達到正常水平,或DBP雖未降至正常水平,但其降低程度達到 1.33~2.50 kPa,或收縮壓(SBP)下降不低于4 kPa;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以前兩者合計為總有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結(jié)果見表1和表2。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心血管不良事件,觀察組僅有3例(2.16%)患者因加大氯沙坦劑量后出現(xiàn)頭暈、疲乏等輕度低血壓,在適當降低其他降壓藥物的使用后獲得控制。
表1 兩組患者血壓及UA水平比較(±s,n=139)
表1 兩組患者血壓及UA水平比較(±s,n=139)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P<0.05。
組別觀察組治療后對照組指標DBP(kPa)SBP(kPa)UA( mol/L)DBP(kPa)SBP(kPa)UA( mol/L)治療前13.3±1.2 20.5±2.1 426.4±22.4 13.2±1.1 20.6±2.0 428.4±22.9 1周12.4±1.2#20.4±1.7 379.2±30.3#12.9±1.0 20.4±1.5 421.4±29.7 4周11.6±0.9#19.0±1.0#321.2±28.6#12.0±0.9#19.5±1.3#410.1±23.8#8周11.0±0.8#18.4±1.2#303.4±32.1#11.5±1.1#18.7±1.2#404.7±27.04#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n=139]
高血壓患者出現(xiàn)高尿酸血癥的主要病理機制為機體發(fā)生了尿酸排泄障礙,或是因分解尿酸的相關(guān)酶缺乏導致尿酸在血液中的殘存量相對升高[5]。高血壓患者的腎血管阻力不僅會較大程度增加,同時還伴隨有微血管損害,腎臟組織將因此失去必要氧供,繼而產(chǎn)生大量乳酸,而乳酸又可對尿酸在腎小管中的分泌產(chǎn)生競爭性的抑制作用,腎臟清除尿酸的功能將因此大為削弱,最終導致高尿酸血癥。與此同時,尿酸水平的增高還將反饋到機體內(nèi)腎素-血管緊張素(RAS)系統(tǒng)并將其激活,導致患者的高血壓病情持續(xù)惡化。多項研究均表明,血尿酸水平增高是誘發(fā)高血壓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當其升高59.5 μmol/L,高血壓的發(fā)病風險大概可升高25%。故有學者提出,降低血尿酸水平或許可成為心血管疾病治療的新方向,同時選用既可降血壓又可改善尿酸水平的藥物,對于治療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具有重要臨床意義[6-7]。
氨氯地平為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主要通過阻滯心肌、血管平滑肌細胞外鈣離子擴張血管從而發(fā)揮降壓作用。但當前國內(nèi)外的多項臨床研究證實[8-9],該藥幾乎不具有改善血尿酸水平的作用。氯沙坦為血管緊張素受體Ⅱ拮抗劑,同時也是目前唯一被證實兼具降血壓與降血尿酸水平作用的藥物。藥理學研究表明,氯沙坦能與AT1受體發(fā)生特異性結(jié)合,可選擇性地將 AngⅡ與 AT1受體結(jié)合阻斷,從而抑制醛固酮的釋放并防止血管收縮以達到降壓目的。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以上兩種藥物的降壓療效幾乎相當,氯沙坦在降血尿酸水平方面則表現(xiàn)出了較顯著的效果。其作用機制可能為以下幾個方面[10-11]:對尿酸鹽轉(zhuǎn)運蛋白(URAT1)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從而能降低血尿酸水平,且先于降壓作用發(fā)生,故與降壓作用并無直接關(guān)聯(lián)性,不會受到鹽分攝入量的影響;對近曲小管的尿酸再吸收也有較好的阻止作用,而該再吸收的過程是一個發(fā)生在近曲小管刷狀緣膜上的OH-依賴性生理機制,而并非依賴于阻斷血管緊張素Ⅱ受體;已有相關(guān)動物試驗及臨床試驗證實,氯沙坦還能通過對尿液的堿化作用繼而增加尿酸在腎小管的分泌量。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氯沙坦與氨氯地平在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尿酸的臨床總有效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自治療后1周,觀察組降尿血酸作用即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氯沙坦對患者血壓與血尿酸水平均有較好的控制作用,可用于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的臨床治療用藥。然而,在臨床實際用藥過程中,針對不同病情患者的用藥劑量存在一定差異,擬在后續(xù)研究中作進一步探討。
[1]牟建軍.高尿酸血癥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嗎[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4,2(8):14-16.
[2]蔣 樺,夏春香,張均萍,等.氯沙坦氫氯噻嗪合劑用于高血壓單藥治療不能達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國藥業(yè),2013,22(17):5-7.
[3]Qiu ZH,Cao 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uricemia and hypertension[J].Cardiovas Dis For Med Sci,2011,28(1):9-11.
[4]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修訂版)[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5]鐘 莉,熊世熙.氯沙坦鉀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療效[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4,28(8):772-773.
[6]劉 瑤,何 華,李 茜,等.尿酸代謝失衡與心血管疾病及藥物干預(yù)[J].藥學進展,2014,38(5):355-361.
[7]王鳴凱,孫曉暉.苯磺酸氨氯地平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18(6):423-425.
[8]Cicero A F,Salvi P,D′Addato S,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hypertension,vascular stiffness and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data from the Brisighella Heart Study[J].J Hypertens,2014,32(1):57-64.
[9]陳立萍,王穎波.苯磺酸氨氯地平聯(lián)合纈沙坦對高血壓患者血壓及蛋白尿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3,22(22):15-16.
[10]吳世君,包自陽.氯沙坦和纈沙坦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xiàn)代應(yīng)用藥學,2012,29(12):1 137-1 139.
[11]李瑜琳.前列地爾聯(lián)合氯沙坦鉀治療糖尿病腎病37例[J].中國藥業(yè),2014,23(15):95-96.
R969.4;R972+.4
A
1006-4931(2015)17-0122-02
王正平(1973-),男,大學本科,主治醫(yī)生,研究方向為內(nèi)科病藥物治療,(電子信箱)kjbl5424@163.com。
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