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娟
(青海省西寧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心血管神經內科 810003)
急性腦梗死是神經科常見的急危重癥,是老年人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1]。隨著中國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斷增加,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病率也有逐漸上升的趨勢[2]。本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意識障礙、失語、肢體功能障礙等,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顯著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治療上,及早臨床干預有助于穩(wěn)定甚至縮小梗死灶的體積,改善患者的預后[3]。藥物治療是本病最重要的治療措施。如何在常規(guī)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療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急性腦梗死的藥物治療效果是臨床研究的熱點。依達拉奉是神經細胞保護劑,可清除自由基,緩解腦水腫,減輕梗死后的神經細胞損傷[4]。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是哺乳動物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損傷后神經細胞的修復[5]。本研究探討依達拉奉聯(lián)合神經節(jié)苷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和生活能力的改善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112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6例。觀察組:男35例,女21例;年齡52~78歲,平均(59.12±5.84)歲;病程3~21h,平均病程(12.41±2.63)h;入院時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為(22.68±5.41)分。對照組:男31 例,女25 例;年齡49~76歲,平均(57.76±6.43)歲;病程3~19h,平均病程(11.73±2.71)h;入院時NIHSS評分為(22.79±5.48)分。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入院時NIHSS評分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發(fā)布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6]中的有關診斷標準進行診斷。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盡快接受顱腦CT 掃描或者顱腦核磁共振檢查,發(fā)現(xiàn)急性腦梗死病灶而明確診斷,同時排除大面積腦梗死、急性腦出血、意識障礙、嚴重心、肝、腎功能衰竭、嚴重感染性疾病、精神病史、癡呆病史等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按照急性腦梗死的診療常規(guī)進行治療,包括脫水降低顱內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調整血壓、血糖、電解質等指標、補液支持等。在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由本院同一康復團隊進行康復訓練。對照組患者按照診療常規(guī)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用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注射液和依達拉奉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以依達拉奉注射液(吉林省輝南長龍生化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80592)30mg,配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 靜脈滴注,每天2次,每次滴注時間控制在30min以內。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注射液(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46213)40mg靜脈滴注,每天1次。兩組患者均經過2周的治療后進行療效比較。
1.2.2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在入院時、治療1、2周后分別予NIHSS評分和Barthel指數(shù)量表ADL評分。所有患者的評估均由神經內科2位高年資醫(yī)師進行,評估結果匯總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和生活能力的變化。
1.2.3 療效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出院后2個月均進行隨訪,對患者進行NIHSS評分,根據(jù)NIHSS評分的變化情況進行療效評價?;救褐委熀蟮腘IHSS評分較治療前大于或等于90%,病殘程度0級;顯效:治療后的NIHSS評分較治療前減少大于或等于45%而小于90%,病殘程度1~3級;有效:治療后的NIHSS 評分較治療前減少大于或等于18%而小于45%;無效:治療后的NIHSS 評分較治療前減少或增加小于18%;惡化:治療后的NIHSS 評分較治療前增加大于或等于18%[7]。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評分和ADL 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NIHSS評分和ADL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2周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NIHSS評分為(7.59±4.46)分,ADL 評分為(63.44±9.35)分,對照組患者的NIHSS 評分為(14.34±6.17)分,ADL 評分為(54.46±9.06)分。兩組患者治療2周后的NIHSS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而ADL 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治療1、2周后觀察組的NIHSS 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ADL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評分比較(±s,分)
治療2周后,與治療前比較,t觀察組=18.546,t對照組=9.658,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1周后 治療2周后觀察組56 22.68±5.41 14.92±6.18 7.59±4.46對照組 56 22.79±5.48 18.62±6.31 14.34±6.17 t 0.086 5.567 11.973 P 0.801 0.015 0.000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出院后2個月均成功獲得隨訪,觀察組的基本痊愈率為44.64%,顯效率為23.21%,有效率為17.86%,總有效率為85.71%;對照組的基本痊愈率為23.21%,顯效率為16.07%,有效率為25.00%,總有效率為64.29%。觀察組的基本痊愈率和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ADL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ADL評分比較(±s,分)
治療2周后,與治療前比較,t觀察組=20.839,t對照組=14.375,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1周后 治療2周后觀察組56 23.16±4.34 41.49±4.71 63.44±9.35對照組 56 23.09±4.35 35.92±4.58 54.46±9.06 t 0.091 4.028 8.927 P 0.796 0.017 0.001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急性腦梗死是腦組織急性血液供應障礙,引起神經細胞缺血缺氧、功能障礙、壞死而產生一系列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本病是老年人群致死和致殘的重要原因,盡早干預可有效保護神經細胞,減少神經細胞的凋亡,減輕神經功能缺損癥狀[8]。由于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和急性腦梗死溶栓時間窗的限制,很多患者并不能獲得溶栓治療的機會[9]。藥物治療仍是本病最重要的治療手段。進一步優(yōu)化本病的藥物治療方案對提高本病的臨床療效,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的意義。
急性腦梗死發(fā)病的過程中,神經細胞的缺血缺氧,能量代謝障礙,引起鈣離子過度內流,產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的氧化損傷可導致神經細胞水腫、凋亡,從而增大梗死灶面積,加重患者病情[10]。依達拉奉是一種自由基清除劑,能夠通過血腦屏障,清除梗死灶產生的自由基,減少氧化損傷,保護神經細胞[11]。姚娜等[12]研究結果證實,應用依達拉奉可提高神經細胞對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提高神經細胞再灌注后的存活能力。因此,依達拉奉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的應用,可減少神經細胞凋亡、改善病情、減少再灌注損傷等作用。馬彪等[13]研究證實,依達拉奉的應用可顯著提高急性腦梗死的治療效果。
神經節(jié)苷脂是生物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神經細胞的發(fā)生、分化等過程產生重要的作用。熊云彪等[14]研究顯示,外源性的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急性腦梗死,可有效保護神經細胞,維持神經細胞的正常功能,緩解腦水腫。同時,王立珍[15]研究證實,神經節(jié)苷脂的應用可減少鈣離子的過度內流和神經細胞的氧化損傷。在本研究中,觀察組通過依達拉奉和神經節(jié)苷脂的聯(lián)合治療后,其NIHSS評分和ADL評分均較治療前有顯著改善。同時,觀察組在治療1、2周后的NIHSS評分和ADL評分結果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出院2個月的隨訪結果也證實了觀察組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依達拉奉聯(lián)合神經節(jié)苷脂可進一步提高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治療效果,更好地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和生活能力。依達拉奉和神經節(jié)苷脂的作用機制不同,通過多種機制加強神經細胞的保護作用,從而可更好地保護神經細胞,促進神經損傷的修復[16]。
[1] Sanikidze TV,Beridze M,Mitagvaria N,et al.Neuroprotectiv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an experimental study[J].Int J Neurosci,2013,123(2):104-113.
[2] 陳宏影.某院2006~2010年腦梗死病例統(tǒng)計分析[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12,29(4):624.
[3] Chen SY,Huang E,Wang V,et al.Improvement of clinical outcome and cerebral perfusion in a patient of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repetitive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Undersea Hyperb Med,2011,38(5):375-379.
[4] Zhang P,Li W,Li L,et al.Treatment with edaravone attenuates ischemic brain injury and inhibits neurogenesis in the subventricular zone of adult rats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J].Neuroscience,2012,201:297-306.
[5] 姚愷,鄔軍鋒,楊曉波,等.神經保護劑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9):4137-4139.
[6]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1,39(3):67-73.
[7] 吳遜.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紀要[J].卒中與神經疾病,1997,4(2):105-109.
[8] 鄧麗,劉曉冬,張擁波,等.急性腦梗死的治療進展[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8):825-829.
[9] 劉保萍,邊煥茹,王真,等.依達拉奉聯(lián)合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9):1486-1487,1489.
[10] Marushima A,Suzuki K,Nagasaki Y,et al.Newly synthesized radical-containing nanoparticles enhance neuroprotection after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Neurosurgery,2011,68(5):1418-1425.
[11] He F,Luan P,He R,et al.Effect of Edaravone on Aβ1-40 induced enhancement of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 current[J].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2012,18(1):89-90.
[12] 姚娜,王迪芬,宋曦,等.依達拉奉聯(lián)合異丙酚預處理對乳鼠離體腦皮質細胞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2,24(5):286-289.
[13] 馬彪,劉學軍.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及機制探討[J].山東醫(yī)藥,2013,53(28):41-42.
[14] 熊云彪,周飛鵬,楊承勇,等.神經節(jié)苷脂對急性顱腦損傷患者的腦保護作用[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12,28(8):685-686.
[15] 王立珍.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研究,2012,4(1):33-34.
[16] 鄒利添,古金花,陳國新,等.依達拉奉聯(lián)合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