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其運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它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樣的資源和更廣闊的視野,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信息技術,不僅能豐富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zhì)的學習資源,而且能優(yōu)化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真實的教學情境,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隨時隨地就能學,給學生帶來新的學習體驗。接下來,筆者就結合教學經(jīng)驗,談一談怎樣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
一、在教學前運用信息技術
為了讓學生快速了解本節(jié)課的主題是什么,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自主預習任務。教師在備課時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搜集、整理出與本節(jié)課主題有關的背景資料,并以此作為新課導入的內(nèi)容。整理完導入內(nèi)容后,教師在課前可以將這些內(nèi)容分享在班級群里,讓學生以群接龍的方式談一談自己的看法,教師能直接從接龍的信息中了解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教師在課前運用信息技術使得新課導入更加“提前”了,這樣不僅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還能在課堂上能直接就學生接龍的情況進行提問,使后面的教學更有針對性。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必修一Welcome Unit的教學為例。本單元是進入高中英語學習之前的過渡單元,教師可以通過本單元的教學了解本班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在備課階段,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查找教學資源,最終選取了一張外國高中生的課表(如圖一)發(fā)到班級群,并配上說明文字: “This is a schedulefor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pare it with ourschedule and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in high schoollif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學生在群接龍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說: “In China,stu-dents devote themselves to hard working for enter agood university.But for American students,they paymore attention to their habits and social skills. ”還有的學生補充道: “For students in both two countries,it ishard to enter the university.”教師收集學生的看法后,向?qū)W生提問: “As Laozi said: ‘A thousand-mile journeybegins with the first step.’You have been a high schoolstudents already,let’s discuss how you feel on the firstday of school.”為下一步的正式教學作鋪墊。
二、在開展教學時運用信息技術
在實施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方式,為學生播放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聲音、圖畫、視頻等,以此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受到了刺激,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習興趣也被激發(fā)出來,有利于學生沉浸在課堂學習之中,從而提升英語教學的效率。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必修一Unit 4 NaturalDisasters 的閱讀教學為例。本單元的 Reading and Thinking 部 分 的 閱 讀 文 本 為“THE NIGHT THEEARTH DIDN’T SLEEP”,是一篇紀實類報告文學,按時間順序講述了唐山大地震的震前預兆、震中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jīng)濟損失以及震后的重建,屬于“人與自然”這一主題語境。在教師講解完第一自然段的“奇怪的事情”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電影《唐山大地震》中的地震片段,讓學生“親眼看到” “親耳聽到”地震發(fā)生時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的恐怖景象,感受在自然災害面前人們是多么的渺小,再為學生講解第二至第三自然段中的地震帶來的后果,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在講解第五和第六自然段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汶川地震后的救援情況(如圖二至圖四):圖一中小男孩向營救他的解放軍戰(zhàn)士敬禮表達謝意;圖二中解放軍戰(zhàn)士眾志成城托舉生命;圖三中消防戰(zhàn)士將遇難學生的書包整整齊齊地擺在一起。再讓學生聯(lián)系圖片和課文中的內(nèi)容,感受到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的精神,告訴學生我們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形成防災意識。
三、在教學后運用信息技術
在英語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在課后拓展相關知識以及批改學生作業(yè),對學生作出評價。教師可以在班級群中分享公眾號推文、微課的課程,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學生復習課本中的知識、拓展課外知識;還可以利用批改平臺,快速又及時地批改學生的作業(yè),幫助學生準確糾正錯誤,了解解題思路。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必修一 Unit 2 Teen-age Life的教學為例。在英語課結束后,教師可以在班級群里轉(zhuǎn)發(fā)與本單元的基礎知識相關的公眾號推送內(nèi)容,引導學生,特別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在課后繼續(xù)復習鞏固本節(jié)課的詞匯和重點句型。教師也可以將本單元的微課視頻分享到班級群里。微課視頻是按照課文中的板塊如 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 and Thinking 分類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再次跟著微課復習某一部分的內(nèi)容。教師在課后這樣運用信息技術,能使學生隨時隨地學到知識,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時查缺補漏。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必修一 Unit 2 Teen-age Life 的寫作課為例。本單元的寫作主題是“Write a letter of advice”,引導學生解決自己身邊的各種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句酷批改網(wǎng)等作文批改網(wǎng)站上上傳自己的作文,并進行批改,以此達到自我評價、自主修改作文的目的。在上傳完文章后,網(wǎng)站會突出顯示寫得好的句子,并對文中的錯誤表達進行提示,最后給出修改建議。學生對自己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一目了然,還能結合提示進行自主修改。利用信息技術批改作文和作業(yè)能節(jié)省時間,但是教師不能太過依賴作業(yè)、作文批改網(wǎng)站,還需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評價和引導作用,將批改網(wǎng)站中的結果作為參考,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指導和評價。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為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資源,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該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這一輔助工具,激發(fā)學
生的學習興趣,拓展教學資源,優(yōu)化教學方式,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發(fā)揮出信息技術在“教學評”三個方面的促進作用。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提升利用信息技術獲取、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學生構建一個信息化課堂,以提升自己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重慶市巫山大昌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