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正陽
腳踏實地
■文:白正陽
搭載普利司通第3代可缺氣行駛技術的“DRIVEGUARD安馳者”將于7月正式上市。這是一款集安全、便利為一體并高度考慮舒適性的全新產品,可適配于市場上銷售的絕大多數乘用車。
我們對可缺氣行駛技術并不陌生,這項技術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最初為一些極限駕駛的高端運動車型小批量生產。進入21世紀以來,“RFT輪胎”逐步取得整車原廠配套。在中國,隨著2011年正式量產化,普利司通“RFT輪胎”已成為寶馬新5系、奔馳全新長軸版C級車,英菲尼迪Q50L等眾多國產高端車型的標準配套輪胎。
本次全新上市的DRIVEGUARD安馳者可缺氣行駛輪胎是專為注重行車安全的用戶而開發(fā)的新一代“RFT輪胎”。今年下半年將陸續(xù)推出15~18英寸的20個規(guī)格,適用范圍不僅包含了原廠配套“RFT輪胎”的車型,同時也基本涵蓋了目前市場上裝配了胎
壓監(jiān)測的全部常見車型,包括轎車、雙門轎車、旅行車等。
相較于以往的“RFT輪胎”,DRIVEGUARD安馳者輪胎搭載了普利司通第三代可缺氣行駛技術。除了零氣壓狀態(tài)時依然可確保操控穩(wěn)定性和抓地力,DRIVEGUARD安馳者更實現了可與普通輪胎媲美的乘坐舒適感,并確保了優(yōu)異的濕路性能和耐久性。
DRIVEGUARD安馳者主要有三大技術亮點。首先,普利司通的可缺氣行駛輪胎屬于在胎側部位使用補強橡膠的側壁增強型。但為了改善舒適性,降低輪胎胎側部位的厚度和硬度是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在低胎壓行駛時,輪胎胎側部位的屈撓運動加大,產生的熱量也大大增加。為了保證缺氣行駛時的耐久性的同時也改善舒適性,如何解決發(fā)熱問題是一大課題。安馳者所搭載的第三代可缺氣行駛技術,通過采用胎側散熱鰭片(COOLING FIN)、納米技術(NanoPro-Tech)結合胎壁增強橡膠的全新胎側設計,加上輕量化的胎側構造,可減少熱量的生成,進一步提高散熱性能,從而實現了產品低壓續(xù)行性能與優(yōu)異的乘坐舒適性的兼顧。
其次,富含硅元素及納米科技的特殊胎面膠與非對稱全天候花紋設計使輪胎的濕路性能得以提升,增強操控制動性的同時,確保了輪胎的排水性能及雪路性能。
當然,經過優(yōu)化的接地形狀與壓力設計以及獨特的花紋,讓DRIVEGUARD安馳者擁有了更長的行駛里程,壽命更長久。
活動現場,廠商安排了三個項目對產品特點進行體驗,其中包括缺氣行駛性能的體驗、繞樁操控的對比以及行駛舒適性的對比。綜合體驗下來,這款輪胎首先能夠保證車輛在輪胎失壓下的正常行駛,當然,行駛過程中還是能夠感受到車輛的跑偏,但對行駛安全無過多影響。后兩項的體驗都是在正常胎壓下進行的,可以肯定的是,這款輪胎的操控性明顯優(yōu)于某品牌主打靜音與舒適的輪胎產品。而在舒適性體驗上,由于沒有儀器的測量,所以對胎噪、軟硬的對比并不是特別明顯,不過體感上幾乎察覺不出太大區(qū)別。通俗講,這是一款更加傾向后裝市場的產品,擁有廣泛的適應性,所以它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展現普通輪胎的特性。這款輪胎肩負著普及普利司通RFT輪胎的使命,在更廣范圍內滿足消費者對安全出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