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馬一璇
一生一次的整理收納
文_本刊記者馬一璇
趙敬
整理收納顧問,擅長日本整理收納流派實操技巧,知乎整理收納領(lǐng)域問答達人,關(guān)注者八千,收獲點贊近萬。
Q=《讀者·原創(chuàng)版》A=趙敬
不久前,日本整理師近藤麻理惠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榜單,她所創(chuàng)建的“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風靡世界。在各種報道中,整理前后整齊與混亂的對比圖,一包包被爽快扔掉的物品觸動著每個想要整齊卻又力不從心的人??瓷先ズ苊?,但很多人覺得,整理收納不就是做家務嗎?自己“扔扔扔”就行了,還需要顧問?面對各種疑問,整理收納顧問趙敬有話要說。
Q:整理收納一般都被視作家務的一部分,現(xiàn)在居然成了一門學問。這是一門什么樣的學問?
A:一般大家都覺得,整理就是“扔扔扔”,收納就是把物品擺整齊。其實,大部分人既不會整理,也不會收納,但很擅長收拾和拾掇—這兩個詞,有點兒整理收納的意思,但并不徹底。另外,大家都覺得整理和收納不用學,其實錯誤的習慣會導致每一次收拾都不徹底,從而反復不停地整理。
簡單來說,整理收納一般有兩個重點:第一,先整理后收納,不整理不收納,整理的時候非常嚴格,收納的時候不要有強迫癥;(笑)第二,應當做徹底的整理,經(jīng)過徹底的整理人會產(chǎn)生一次很大的改變,而整理的成效會保持很長的時間,乃至一生。
Q:但一般自己整理好像很難做到“保持一生”。
A:一般人在面對自己的時候是混亂和糾結(jié)的,會回避、逃避甚至拖延。如果僅有他自己做整理,方法不正確的話,他會非常糾結(jié)難受。比如,整理中遇到自己不喜歡的朋友、親人的饋贈;曾經(jīng)穿上很美,但現(xiàn)在不合適的衣服;非常昂貴的物品……都會讓整理卡住,以至于他會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整理沒啥用啊,或者原來我天生就適合亂啊。(笑)這就需要整理收納顧問的幫助了。
Q:那你會怎么幫助他呢?
A:一般,我會先做一些科普。首先是建立物品觀,教大家給家中的物品分類:第一類是資產(chǎn),即放在家中可以保值增值的物品,一般人家中這類物品是很少的;第二類是消耗品,很多人知道衛(wèi)生紙是消耗品,但并不知道T恤、襪子也是消耗品,甚至家具都是消耗品—每5到10年人的生活狀態(tài)會發(fā)生變化,比如結(jié)婚、生子,家具是需要隨你的改變更新?lián)Q代的;第三類是工具,比如錘子、電筒……很多人在這類物品上很將就—大家以其壞了作為淘汰的標準,但其實應該以其好用與否作為標準,所以會有不好用
的工具使用很多年;最后一類是存儲,比如買手紙,一般大家都不會單買1卷,而會買12卷一提,多出來的11卷就是自然存儲。但有些人會過量存儲—一次買很多提衛(wèi)生紙,總擔心不夠用。明晰分類之后,就要幫咨詢者明確整理觀:這個物品你為什么要扔,為什么保留?在這個過程中,有的決策是模糊的,有的決策是矛盾的,這些都是很有價值的地方,只有把這些問題理順了,才會在心中有一個堅定的決策,一旦決策清晰,“扔”和“留”就變成非常好做的判斷了。
Q:來找你咨詢的人中,那種物品幾乎能淹沒主人的狀態(tài)是不是最難整理的?
A:我的客人里有近三分之一都是這種狀態(tài),但東西多并不是問題,最難整理的是心里非常糾結(jié)但又不愿意面對自己的客人。他們對于物品的感受,比其他客人要復雜得多。比如我曾遇到一個女孩,她有很多套媽媽給她買的棉質(zhì)秋衣秋褲,她不喜歡,但一說到如何處理,她就會逃避—這些都沒破啊,媽媽知道會不高興啊……這是她的心結(jié)。作為一個成年人,她的決策還會受到自己童年時對父母的依賴的影響,這時候就要幫她發(fā)現(xiàn)她自己想要什么,做出屬于她的決策,與此同時,她也會重新處理與家人的關(guān)系。經(jīng)過這樣的整理之后,客人能重新認識自己,會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那種舒爽感,之后的改變是非常明顯的,也是當事人最有成就感的。(笑)
Q:會有客人想讓你一起整理家人的物品嗎?
A:一般客人約我的時候,我會要求他的家中只有他一個人,不要出現(xiàn)家中的其他成員。因為整理其實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如果有其他人在場,就很難坦誠,甚至會影響決策。你不知道這件衣服你喜不喜歡,就會問:“老公,你看這件衣服怎么樣?”你媽媽看你整理,會說:“這些都別扔了,不都好好的?!边@就會變成一個家庭大決策。所以,我要求絕對不要幫別人整理東西,因為這是屬于他自己的決策,不要幫他決策。
Q:現(xiàn)在整理收納相當火,你覺得原因是什么?
A:現(xiàn)在的物質(zhì)生活發(fā)達了,很多人覺得愛自己就是給自己“買買買”,這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人的居住面積是有限的,物品的數(shù)量多了,于是你想要更大的衣柜、衣帽間,甚至是步入式衣櫥,但哪兒有那么大的面積呢?
Q:有沒有人向你咨詢?nèi)绾纬蔀檎硎占{顧問?
A:其實這種咨詢還挺多的?,F(xiàn)在市場上有關(guān)整理收納是有剛需的,但這個職業(yè)在國內(nèi)的商業(yè)化程度還不高,這一行的收入很有限,大多數(shù)從業(yè)者都是以此為副業(yè)或者僅僅是興趣愛好。這種職業(yè)的養(yǎng)成其實很艱辛,個人的成長有賴于得到科學的、有體系的培訓。而作為一個顧問,更重要的是面對多樣化的客人的適應能力,不是說你只能給一類人—比如單身職業(yè)女性—做整理咨詢。同時還需要有心理咨詢的相關(guān)知識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
Q:你覺得自己有沒有可能成為中國版的近藤麻理惠?
A:我覺得不太可能。(笑)因為近藤麻理惠塑造了這個時代,時代也塑造了她。她從小就熱愛整理收納,把現(xiàn)有的各種方式、流派都試了個遍,作為集大成者,她把“心動”作為整理決策的依據(jù),非常犀利。如果要成為近藤麻理惠這樣的開山鼻祖,我必須成為某種整理方法的流派創(chuàng)始人,但現(xiàn)在還達不到這個程度。而且中國市場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性—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笑)一、二、三線城市的人的生活狀態(tài)非常不一樣,所以可能成熟的理論和本土的融合更適應現(xiàn)在中國的需要,我自己也在朝著這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