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君, 魏劍輝, 于海紅
(1.承德護理職業(yè)學院, 河北 承 德 067000 2.天津市北辰醫(yī)院, 天津 北辰區(qū) 300400)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為導向的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即以病人的疾病“問題”為基礎,以病人的癥狀或主訴為中心,通過對問題的搜集、歸納、分析、討論、研究得出準確判斷的教學方法[1]。評判性思維指個體在復雜情景中,面臨各種復雜問題及各種選擇時,能夠靈活地應用經(jīng)驗及知識,正確取舍[2]。為探討以PBL為導向的臨床教學方法對醫(yī)學生兒科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本研究對80名兒科實習醫(yī)學生實施PBL為導向的臨床帶教法進行對照研究,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在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不同批次入科室兒科實習醫(yī)學生80名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實驗組(42名)與對照組(38名),實驗組:男20例、女22例,年齡21~28歲;對照組男18例、女20例,年齡23~29歲。兩組醫(yī)學生學歷、年齡、性別、評判性思維能力分數(shù)等一般情況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帶教方法:實驗組:采取PBL為導向的帶教方法。即以問題為導向、學生為主體的綜合臨床教學方法。全過程中帶教老師扮演引導者角色,按四步驟進行①準備階段。帶教老師指導學生選擇典型病例、明確討論問題、確立相關(guān)疾病知識的重點、難點及疑點。主查房學生提前布置傳達病情及相關(guān)實驗室檢測結(jié)果,各個組員通過多種途徑預先查找相關(guān)知識的資料,預設解決問題的答案。②實際操作。通過查房收集病例資料,主查房學生負責床邊進行相應的體格檢查及收集病情資料,該過程中小組其他學生補充提問。指導老師不規(guī)范操作及時進行示范糾正,分析收集病情資料后,小組成員當場為患者及家屬進行講解答疑。③系統(tǒng)化梳理。回示教室后,小組成員集中學習討論,主查房學生闡述簡要病情。討論患兒存在問題并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組員通過討論系統(tǒng)學習疾病的重點及難點。期間,帶教老師扮測評學生表現(xiàn)、積極糾偏、記錄評分結(jié)果。④總結(jié)評價。帶教老師總結(jié)本次PBL為導向教學查房成效,具體包括學生選擇確定的問題、查找積累的資料、實驗室檢測結(jié)果及示教室的討論等,指出其中不完善之處加以改進。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帶教方法,帶教老師首先選定病例,現(xiàn)場講解、分析病例、指導查房,實際操作進行病床旁檢查病情,結(jié)束后,回到示教室,帶教老師以授課形式為主向?qū)W生系統(tǒng)講解疾病診療知識。
1.3 測評工具:采用彭美慈等翻譯和修訂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TDI-CV)對兒科醫(yī)學生進行測評。量表包含70條,通過測試評判性思維七方面:尋找真相、開放思維、分析能力、系統(tǒng)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3]。CTDI-CV的判斷分析標準[4]:回答從“非常贊同”到“非常不贊同”分為6級。總分<210分表示具有負性評判性思維,210~280分表示具有中等評判性思維,>280且<350分表示具有正性評判性思維,>350分表示具有很強的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每方面的綜合分均為10~60分,其中,>10分且<30分表示具有負性評判性思維能力;>30分且<40分表示具有評判性思維能力中等;>40分表示具有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50~60分表示具有很強的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
1.4 評分方法:實施PBL為導向的臨床帶教法前、后,分別發(fā)放、回收調(diào)查問卷,應用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對80名醫(yī)學生進行測評。
1.5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評判性思維能力總分進行方差分析,實驗前、后評判性思維的7個維度得分采用組間單因素方差分析。
2.1 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以PBL為導向的臨床帶教方法實施前評判性思維能力各項分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PBL帶教方案實施前兩組醫(yī)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比較(±s)
表1 PBL帶教方案實施前兩組醫(yī)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尋找真相 開放思維 分析能力 系統(tǒng)化能力評判思維自信心 求知欲 認知成熟度 總分實驗組 42 37.74 ±5.55 38.61 ±4.26 45.61 ±4.23 39.17 ±4.92 40.70 ±3.90 43.61 ±4.60 42.30 ±4.17284.74±16.17對照組 38 37.48 ±5.74 38.4 ±3.26 42.35 ±4.37 38.43 ±4.61 41.04 ±4.31 43.17 ±3.89 41.74 ±3.60282.65 ±16.36 F 值 0.03 0.02 0.04 0.02 0.08 0.12 0.24 0.19 P值0.87 0.88 0.84 0.02 0.60 0.73 0.63 0.67
2.2 實驗組與對照組,求知欲除外,PBL帶教方案實施后評判性思維能力各項得分,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差異(P<0.05),見表2。
表2 PBL帶教方案實施后兩組醫(yī)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比較±s)
表2 PBL帶教方案實施后兩組醫(yī)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尋找真相 開放思維 分析能力 系統(tǒng)化能力評判思維自信心 求知欲 認知成熟度 總分實驗組 42 43.86 ± 4.31 45.21 ± 3.58 46.78 ± 3.93 46.42 ± 4.34 45.63 ± 3.17 47.23 ± 4.07 44.28 ± 3.5 3319.36± 17.44對照組 38 38.93 ± 5.45 41.51 ± 4.0144.90 ±6.2443.81 ± 5.32 42.09 ± 5.22 47.15 ± 5.58 43.13 ± 5.0 2301.62 ± 23.31 F 值 4.474 4.356 1.598 2.395 3.623 -0.068 1.177 3.836 P 值 0.000 0.000 0.114 0.019 0.001 0.946 0.243 0.000
評判性思維又稱批判性思維,20世紀30年代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學者以評判理論和思維方式提出。它是一種有目的的、自我調(diào)整的判斷過程,該判斷建立在特定情境基礎之上,運用一定的標準,采用循證、科學方法進行分析、評價、推理、解釋和說明,是多種思維方式的綜合應用,它包含分析性、綜合性等思維,該思維方式不但需要邏輯思維及辯證思維,而且需要科學思維及道德思維。評判性思維由認知技能因素及情感態(tài)度因素組成。前者包含邏輯推理、分析、解釋或說明、歸納、演繹、評價、自我調(diào)控等因素;后者具體指批判別人的論證是弱的評判性思維者,同時挑戰(zhàn)自己的假設和論證是強的評判性思維者。評判性思維過程通常按質(zhì)疑、分析問題、確定方案、實施計劃、評價等步驟進行,該過程通過思維的全面審查,采取主動、獨立的思考活動,具備說服力的批判性。是培養(yǎng)學生對綜合分析病例,運用評判性思維觀察、評估、推斷、計劃、評價的有效手段。
兒科醫(yī)學生在傳統(tǒng)臨床帶教過程中,通過查房,將專業(yè)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jié)合,缺乏自主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動性,大部分學生被動接受專業(yè)知識,難以適應當代信息化、多元化的社會發(fā)展及患者的多種需要。PBL教學法通過以問題為導向來認識問題的現(xiàn)狀和研究現(xiàn)狀,獲取相關(guān)知識和理論,進而進行質(zhì)疑和超越,尋求新的解決方式。在整個PBL學習過程圍繞典型臨床病例,通過主動探究具體病情掌握專業(yè)學科知識,將新舊信息進行整合,進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實踐問題。
本研究以PBL為導向的帶教過程以醫(yī)學生為主體,帶教老師為引導者,通過提出具體問題、查詢資料、組員集中討論、老師評分及旁觀現(xiàn)場情況等方式,為臨床兒科醫(yī)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交流氣氛,讓學生各自提出差異化的見解,進行大膽質(zhì)疑并深入討論,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深入的思考問題。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參與式學習。經(jīng)對照研究,PBL帶教方案實施前,實驗組與對照組醫(yī)學生比較,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BL帶教方案實施后上述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情況比較,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以PBL為導向的臨床教學方法實施后醫(yī)學生的尋找真相、開放思維、分析能力、系統(tǒng)化能力、評判思維自信心等兒科評判性思維能力顯著提高。
[1] 魏秀紅,林艷霞,戰(zhàn)同霞.應用PBL教學法培養(yǎng)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7):95 ~96.
[2] Petrini MA.Kangokyoiku to rinsyojittsen no ryobameniokeru kagakuteri:hihantekishiko no katuyo[J].Qual Nurs,2001,7(10):67~75.
[3] 彭美慈,汪國成,陳基樂,等.批判懷思維能力測量表的信效度測試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44~647.
[4] 陳曉冰,阮亮,高國貞.基于CBS+PBL的護理查房在培養(yǎng)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0,7(9):40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