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秀, 周 玉
(1.四川省簡陽市人民醫(yī)院內鏡室, 四川 簡陽 641400 2.四川省瀘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四川 瀘州 646000)
結腸鏡檢查是目前診斷結腸疾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有利于疾病的早發(fā)現和早治療[1]。結腸鏡檢查屬于侵入性操作,對心理存在一定的應激,被檢者不可避免地出現生理、心理不適;同時,檢查過程中對腸道牽拉、鉗夾、充氣等機械性刺激,患者易出現恐懼或焦慮心理[2]。本研究根據“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內涵,對行結腸鏡檢查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取得了一定的護理經驗,現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入組標準:①年齡18~70歲,性別不限;②具有結腸鏡檢查的適應證;③意識清楚,有自主表達能力,能進行有效溝通;④同意進入本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腦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②有結腸鏡檢查史者;③合并腹腔動脈瘤、腹膜炎或腸穿孔者;④晚期腫瘤伴盆腔轉移或明顯腹水者;⑤有癲癇或精神病史者。
1.2 一般資料: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選擇符合上述標準的患者80例,根據提交申請單的順序,單號分為觀察組,雙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1~67歲,平均(42.87 ±7.12)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9例、高中及中專10例、初中13例、小學8例;檢查原因:腹痛7例、便血14例、排便習慣改變及黏液膿血便19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3~68歲,平均(42.91 ±7.25)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8例、高中及中專9例、初中14例、小學及以下9例;檢查原因:腹痛8例、便血15例、排便習慣改變及黏液膿血便1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護理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如給予必要的解釋和安慰,做好檢查前的準備,介紹檢查需要注意的事項。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3.1 檢查前護理干預:患者因為首次進行結腸鏡檢查,易產生緊張、恐懼和疑慮心理。在患者進行預約檢查時,責任護士應與患者誠懇、親切地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實施相應的心理干預。如告知患者檢查的必要性、檢查步驟、插管過程及注意事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以提高其檢查的信心,降低其心理負擔。指導患者檢查前3d進低脂、細軟、少渣的半流質飲食,檢查前24h進流質飲食,檢查前清潔腸道,確保腸道清潔[3]。講解情緒與疾病及其所產生癥狀的關系,介紹檢查室的環(huán)境、儀器設備等,可減輕患者的應激狀態(tài)。1.3.2 檢查中護理干預:首先,保持檢查室環(huán)境安靜、整潔,溫濕度適宜,創(chuàng)造安全舒適的診療環(huán)境,減輕環(huán)境給患者造成的緊張、恐懼等情緒。主動引導患者進入檢查室,協助患者采取合適體位,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給予理解和尊重[4]。其次,在檢查過程中心理護理不能間斷,如鼓勵患者積極配合、安慰放棄一些不現實的想法。轉移患者注意力,根據患者的喜好,播放柔和、輕松的背景音樂,轉移患者的壓力;用口頭提問的方式,如詢問從事職業(yè)、工作環(huán)境等,使患者大腦注意力分散。在檢查過程中,不討論患者病情相關的敏感問題,以免引起患者猜測和不安。最后,檢查醫(yī)師進鏡到這幾個難點時,責任護士應以正確的手法按壓腹部、協助進鏡,可以緩解患者的不適。
1.3.3 檢查后護理干預:對患者疾病的診治、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飲食及休息進行指導,如檢查結束后囑患者無腹脹、腹痛后可進食無刺激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觀察有無腹痛、便血等并發(fā)癥,如出現面色蒼白、腹脹、劇烈腹痛、血壓下降、脈率及心率增快等,應及時報告醫(yī)師。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4.1 焦慮、抑郁癥狀:預約時和檢查結束評價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評價工具為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將所測得SAS、SDS原始分數換算成標準分,SAS標準分>50分表明有焦慮癥狀,SDS標準分>53分表明有抑郁癥狀,評分越高表明焦慮或抑郁癥狀越重[5]。
1.4.2 疼痛:檢查結束時,評價患者檢查過程中的疼痛程度,評價工具為視覺模擬評分法(VAS),使用一條長10cm尺子,0端表示無痛,10端代表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的疼痛,患者根據自己的疼痛程度,在尺子標出相應的位置。
1.4.3 護理滿意度:查閱相關文獻,制定相應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護理操作、治療環(huán)境、工作態(tài)度、心理疏導等,滿分100分,得分越高患者越滿意[6]。
1.5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比較:預約時,兩組患者SAS、SDS評分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束時,兩組患者SAS、SDS評分較預約時均下降,但是觀察組較對照組下降幅度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 (分)
2.2 兩組患者疼痛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VA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VA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人們對健康水平要求的提高,電子結腸鏡的檢查將越來越普及,因其可以直接觀察結腸內腔粘膜病變,并能取材活檢[7]。由于結腸鏡檢查過程中患者迷走神經受刺激,牽拉腸道平滑肌,患者可出現疼痛等生理不適,以及緊張、擔心、恐懼等心理不適,影響檢查順利進行,甚至導致檢查失?。?]。因此,護士的護理服務行為直接影響檢查質量。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更加注重“以患者為中心”、“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護理。本研究對行結腸鏡檢查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檢查預約時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相似,而檢查結束時兩組患者SAS、SDS評分較預約時均下降,但是觀察組較對照組下降幅度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VA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與李悅虹等[9]報道的觀點是一致。結果表明,在結腸鏡檢查過程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在生理及心理等方面達到舒適,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從而在安全、舒適、放松的氛圍下完成檢查。綜合護理干預,增進了護患關系,有益于護理質量的提高,進一步完善護理工作。
[1] 吳軍,錢家鳴,蓋小榮,等.529例健康體檢者結腸鏡檢查結果分析[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2,29(5):272~275.
[2] 劉明宣,謝華,趙正中.舒適護理在結腸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6):53~54.
[3] 王春香.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行結腸鏡檢查心理狀況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4,52(33):88~90.
[4] 蔡錫芬,莊學領.結腸鏡檢查病人的心理護理體會[J].工企醫(yī)刊,2010,23(2):38 ~39.
[5] 朱金早,劉善紅.護理干預對老年便秘患者電子結腸鏡檢查腸道準備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3,12(7):20~21.
[6] 常青,葉克鳳,胡素芳,等.老年患者電子結腸鏡檢查術的心理護理[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雜志,2009,7(4):136~137.
[7] 李娜.心理行為干預和技術配合在電子結腸鏡檢查中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2012,20(6):134 ~136.
[8] 袁冬梅,陳琳,劉暢,等.品管圈活動在結腸鏡檢查護理過程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4,22(10):176 ~177.
[9] 李悅虹,黃建美,陳惜遂,等.護理干預模式在老年患者結腸鏡檢查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0,21(19):149~150.